實驗一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制備骨骼肌收縮_第1頁
實驗一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制備骨骼肌收縮_第2頁
實驗一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制備骨骼肌收縮_第3頁
實驗一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制備骨骼肌收縮_第4頁
實驗一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制備骨骼肌收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的和原理蛙類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與哺乳類動物有相似之處,而且其離體組織的生活條件比較簡單,易于控制和掌握,來源也較豐富,由此在生理學實驗,尤其是細胞生理學的某些實驗中,常用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來觀察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刺激與反應的規律及肌肉收縮的特點等。制備具有正常興奮收縮功能的蛙類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是生理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之一。當前1頁,總共31頁。材料蟾蜍或蛙;蛙板、探針、粗剪刀、細剪刀、尖鑷子、玻璃分針、大頭針、培養皿、滴管、瓷碗、鋅銅弓或鋁銀電極、任氏液。當前2頁,總共31頁。步驟1、毀腦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左手握住,以示指壓其頭部前端使其盡量前俯,右手持探針自枕骨大孔處垂直刺入,到達椎管,即將探針改變方向刺入顱腔,向各側不斷攪動,徹底搗毀腦組織;再將探針原路退出,刺向尾側,捻動探針使逐漸刺入整個椎管內,搗毀脊髓。此時蟾蜍下頜呼吸運動應消失,四肢松軟,即成為一毀腦脊髓的蟾蜍(pithedtoad)。否則須按上法再行搗毀。當前3頁,總共31頁。當前4頁,總共31頁。2.剪除軀干上部及內臟用粗剪刀在顱骨后方剪斷脊柱。左手握住蟾蜍脊柱,右手將粗剪刀沿兩側(避開坐骨神經)剪開腹壁。此時軀干上部及內臟即全部下垂。剪除全部軀干上部及內臟組織,棄于瓷碗內。當前5頁,總共31頁。當前6頁,總共31頁。當前7頁,總共31頁。當前8頁,總共31頁。3.剝皮避開神經,用左手持圓頭鑷子夾住脊柱,右手捏住皮膚邊緣,逐步向下牽拉剝離皮膚。拉至大腿時,如阻力較大,可先剝下一側,再剝另一側。將全部皮膚剝除后,將標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養皿中。當前9頁,總共31頁。當前10頁,總共31頁。4、分離兩腿:避開坐骨神經,用粗剪刀從背側剪去骶骨,然后沿中線將脊柱剪成左右兩半,再從恥骨聯合中央剪開(為保證兩側坐骨神經完整,應避免剪時偏向一側)。將已分離的標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養皿中。當前11頁,總共31頁。當前12頁,總共31頁。當前13頁,總共31頁。5、游離坐骨神經:取腿一條,先用玻璃分針沿脊柱側游離坐骨神經腹腔部,然后用大頭針將標本背位固定于干凈蛙板上。再用玻璃分針循股二頭肌和半膜肌之間的坐骨神經溝,縱向分離暴露坐骨神經之大腿部分,直至分離至腘窩脛神經分叉處。然后剪斷股二頭肌腱、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并繞至前方剪斷股四頭肌腱。自上向下剪斷所有坐骨神經分支。將連著3~4節椎骨的坐骨神經分離出來。當前14頁,總共31頁。當前15頁,總共31頁。6、完成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將已游離的坐骨神經搭在腓腸肌上。用粗剪刀自膝關節周圍向上剪除并刮凈所有大腿肌肉,在距膝關節約1cm處剪斷股骨。棄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為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當前16頁,總共31頁。當前17頁,總共31頁。當前18頁,總共31頁。第二部分骨骼肌的單收縮與強直收縮當前19頁,總共31頁。一、實驗目的學習和掌握骨骼肌收縮的記錄方法觀察刺激強度與肌肉收縮反應的關系觀察骨骼肌的單收縮、收縮的總和以及強直收縮現象當前20頁,總共31頁。二、原理腓腸肌由許多肌纖維組成,刺激腓腸肌時,不同的刺激強度會引起肌肉的不同反應。當刺激強度過小時,肌肉不發生收縮反應,刺激為閾下刺激。而能引起肌肉發生收縮反應的最小刺激為閾刺激,刺激的強度稱為閾強度,當全部肌纖維同時收縮時,出現最大的收縮反應,引起最大收縮反應的最小刺激強度稱為最適刺激強度。肌肉組織對于一個閾上強度的刺激發生一次迅速的收縮反應,稱為單收縮。單收縮的過程可分三個時期:潛伏期、縮短期和舒張期。兩個同等強度的閾上刺激,相繼作用于神經肌肉標本,如果刺激間隔小于單收縮的時程,則出現兩個收縮反應的重疊,稱為收縮的總和。強直收縮:不完全強直收縮;完全強直收縮。當前21頁,總共31頁。當前22頁,總共31頁。abcd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單收縮曲線當前23頁,總共31頁。當前24頁,總共31頁。三、試劑與器材蛙、計算機、生物信號處理系統、解剖針、手術剪、圓頭手術鑷、尖頭手術鑷、玻璃分針、蛙板、肌槽、連接導線、張力換能器、刺激輸出線、任氏液、棉線、培養皿。當前25頁,總共31頁。當前26頁,總共31頁。肌槽張力換能器當前27頁,總共31頁。1、剝制有活性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在任氏液中浸泡十分鐘左右,使其興奮性較穩定)。2、連接實驗裝置

將張力換能器和肌槽固定在鐵支架上,肌肉標本的股骨固定于肌槽側面的小孔中,腓腸肌跟腱的結扎線連于張力換能器的受力片上,連線應松緊適宜,并與桌面垂直,張力換能器的輸入端與第四通道相連四、實驗內容(步驟)當前28頁,總共31頁。3、調節刺激器,改變刺激強度(從弱到強),觀察刺激強度變化對肌肉收縮的影響四、實驗內容(步驟)當前29頁,總共31頁。四、實驗內容(步驟)4、單收縮的分析電極直接刺激腓腸肌,測量單收縮的3個時程:潛伏期、收縮期和舒張期刺激參數不變,刺激坐骨神經,再測量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