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醫學史的學習資料_第1頁
世界醫學史的學習資料_第2頁
世界醫學史的學習資料_第3頁
世界醫學史的學習資料_第4頁
世界醫學史的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醫學史的學習資料第1頁/共122頁“人生應該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醫學是無祖國的,但醫學家是有祖國的”“大醫精誠”第2頁/共122頁目錄LIST緒論第一章、古代的醫學第二章、中世紀的醫學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的醫學第四章、17世紀的醫學第五章、18世紀的醫學第六章、19世紀前半期的醫學第七章、19世紀后半期的醫學第八章、20世紀前半期的醫學第九章、20世紀后半期的醫學中外醫事比較簡表HTTP://2/ZHONGZHEN/MEDHIS/M.PPT

第3頁/共122頁緒論INTRODUCTION一、醫學史的定義二、醫學史的分類三、醫學史的范圍四、學習醫學史的目的和意義第4頁/共122頁一、醫學史的定義

醫學史是一門聯系社會、政治、經濟、哲學、科學和其它文化的關系來研究醫學發展的過程和規律的科學。醫學發展史上一切重大事件的出現都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政治背景、經濟條件有關,尤其是與當時的哲學思想密切相關醫學史課程不同于其它醫學專業課,它既要有中西醫學知識做基礎,又要懂得歷史、哲學;既非基礎課,又非臨床課,是一門知識面較廣的交叉課程第5頁/共122頁二、醫學史的分類

醫學史一般可劃分為五類,即醫學通史、醫學斷代史、國別(或地區)醫學史、學科史與史志。醫學通史:世界醫學史醫學斷代史:20世紀醫學史國別醫學史:中國醫學史學科史:免疫學史、外科史史志:廣州衛生志第6頁/共122頁三、醫學史的范圍世界醫學史從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17、18、19直到20世紀,主要講述西洋醫學發展史,也涉及印度、日本等國的醫學史。中國醫學史如中醫學何時奠定基礎,張仲景、華倫、孫思邈、李時珍是何許人物等。近百年西洋醫學傳入后的醫學史西醫何時傳入中國,西醫傳入后與傳統的中醫學發生了怎樣的沖突?對今后中國醫學產生什么影響。第7頁/共122頁四、學習醫學史的目的和意義1、了解醫學的發展規律,明確醫學的發展方向。2、加深對祖國醫學的了解,激發愛國主義熱情。3、學習中外醫學史便于中西醫結合。4、正確估價新生事物,對新理論、新發現既不盲從也不保守。5、培養熱愛專業的思想,樹立為醫學獻身的精神。6、擴大知識領域,提高文化修養。第8頁/共122頁古代的醫學THEANCIENTMEDICINE一、醫藥衛生的起源與萌芽二、古希臘及其前后的醫學1.埃及2.巴比倫3.古希臘4.亞歷山大利亞5.古羅馬第9頁/共122頁一、醫藥衛生的起源與萌芽

醫藥知識的起源是人類集體經驗的積累,是在與疾病斗爭中產生的。植物藥母系社會,人在沒有用火以前,主要是靠采集植物的果實和根莖充饑動物藥父系社會,狩獵和畜牧業的發展,一方面有了對損傷的簡陋救助法,如創傷、骨折、脫臼的治療;同時使人類認識了動物的營養,動物藥也隨著出現了(如脂肪、血、骨髓以及各種器官如肝臟)礦物藥由于人類長期而多次在礦泉中休浴,發現了礦泉的療效,以后逐漸有了礦物藥的產生。陶器和粘土器的出現,使煮飯和炮炙藥物有了可能。第10頁/共122頁鉆顱術

一種最古老的外科手術。原始人相信魔鬼致病的觀點,為驅除魔鬼而穿顱,是許多原始部落都運用的一種方法,左為南美洲出土的鉆孔的顱骨,右為中國青海柳灣1054號墓出土的有鉆孔的顱骨。第11頁/共122頁巫術醫療與生殖崇拜剛果巫醫使用的崇拜物生殖崇拜(worshipofreproduction)是早期人類醫療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妊娠、分娩生長、死亡等不可思議的現象是感官所直接了解的,于是他們便將其歸之于超自然的神,并通過各種崇拜物來表達他們的期望。第12頁/共122頁二、古希臘及其前后的醫學1.埃及2.巴比倫3.古希臘4.亞歷山大利亞5.古羅馬第13頁/共122頁1、埃及醫學(公元前4000年前)伊姆荷泰(Imhotep)是埃及最主要的醫神,生活在約公元前3000年,在孟菲斯的許多地方都供奉他的像。Imhotep的意思是“平安來到的人”EbersPapyrus(紙早文)約寫于公元前1550年,是一部醫學理論通論,包括多種疾病以及衛生保健和藥物知識的記載。其中也有許多咒文、咒符,多處提到“神給我庇護”第14頁/共122頁2、巴比倫和亞述醫學(公元前3000末-2000初)巴比倫人相信疾病是魔鬼帶來的。圖為約公元前1000年時期的病魔銅雕。巴比倫占星術Astrology所用的肝臟陶模第15頁/共122頁約公元前1700年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制定的《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醫學法律,若醫生用手術刀行大手術而將病人治死,或者用手術刀切開膿腫而毀壞了眼睛,罰以斷手之罪。若醫生用手術刀給奴隸行大手術而將人治死,應賠償主人一個奴隸。若他用手術刀切開膿腫而毀壞了眼睛,應賠償奴隸的半價。若醫生治好一例骨病或臟器的病,收費五銀幣;若病人是奴隸則收三銀幣,另由他的主人付兩銀幣。漢穆拉比法典第16頁/共122頁

古希臘醫學主要以意大利半島東南部地中海沿岸為中心。當時希臘由較多個民族組成,希臘醫學除吸收埃及、巴比倫和亞述的醫學以外,還有小亞細亞西部的米諾亞(Minoa)民族的醫學。3.古希臘醫學哲學家泰勒斯(Thales,約4世紀B.C),赫拉克利特(Heracletus,5世紀B.C);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460-370B.C)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約483-423B.C)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前11-9世紀第17頁/共122頁

醫神阿波羅、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諸神作證,我———希波克拉底發誓:

我愿以自身判斷力所及,遵守這一誓約。凡教給我醫術的人,我應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樣,尊敬他。作為終身尊重的對象及朋友,授給我醫術的恩師一旦發生危急情況,我一定接濟他。把恩師的兒女當成我希波克拉底的兄弟姐妹;如果恩師的兒女愿意從醫,我一定無條件地傳授,更不收取任何費用。對于我所擁有的醫術,無論是能以口頭表達的還是可書寫的,都要傳授給我的兒女,傳授給恩師的兒女和發誓遵守本誓言的學生;除此三種情況外,不再傳給別人。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C.460-377)希波克拉底誓言第18頁/共122頁我愿在我的判斷力所及的范圍內,盡我的能力,遵守為病人謀利益的道德原則,并杜絕一切墮落及害人的行為。我不得將有害的藥品給予他人,也不指導他人服用有害藥品,更不答應他人使用有害藥物的請求。尤其不施行給婦女墮胎的手術。我志愿以純潔與神圣的精神終身行醫。因我沒有治療結石病的專長,不宜承擔此項手術,有需要治療的,我就將他介紹給治療結石的專家。

無論到了什么地方,也無論需診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對他們我一視同仁,為他們謀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我要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做各種害人的劣行,尤其不做誘奸女病人或病人眷屬的缺德事。在治病過程中,凡我所見所聞,不論與行醫業務有否直接關系,凡我認為要保密的事項堅決不予泄漏。

我遵守以上誓言,目的在于讓醫神阿波羅、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諸神賜給我生命與醫術上的無上光榮;一旦我違背了自己的誓言,請求天地諸神給我最嚴厲的懲罰!

第19頁/共122頁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四體液病理學說)他認為有機體的生命決定于四種體液血、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四種原始本質的不同配合是四種液體的基礎,每一種液體又與一定的“氣質”相適應,每一個人的氣質取決于他體內占優勢的那種液體。如熱是血的基礎,來自心,若血占優勢,則屬于多血質。四種液體平衡,則身體健康,反之則多病。第20頁/共122頁4.亞歷山大利亞醫學亞歷山大利亞時期的解剖學赫洛菲路斯(Herophilus),12指腸、前列腺、腦與脊髓。埃拉西斯持圖拉塔(Erasiltratus)

:解剖大腦,研究感覺與運動的產生,以機械論的語言描述人體功能。他是西方精氣學說的創始人。藥學出現了原始藥房,希臘字Pantopoli就是指專門加工制備藥物的地方,即藥房的濫觴西方的植物學之父——西奧夫拉斯塔斯(Theophrastus,370-285BC.)

公元前4世紀以后,希臘醫學逐漸衰落,醫學中心開始轉向這里。據說當時亞歷山大利亞城已有了規模龐大的博物館、圖書館.第21頁/共122頁5.古羅馬醫學古羅馬帝國于公元前50年將埃及并入,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利亞也失去科學上的重要地位,羅馬醫學興起。第22頁/共122頁塞爾薩斯

(A.Celsus,公元1世紀)世界上最早用拉丁文寫醫書的醫學家《論醫學》炎癥特點:紅腫熱痛百科全書學說派第23頁/共122頁中世紀的醫學THEMIDDLEAGESMEDICINE一、醫學的黑暗時期二、拜占庭的醫學三、阿拉伯的醫學四、最早的醫學校——薩勒諾五、歐洲醫院的建立和大學醫學教育興起六、傳染病的流行和衛生建議制度的建立第24頁/共122頁蓋侖

Galen,130-200

《論解剖學》解剖學:動物解剖藥物學:蓋侖制劑治療學:身心治療Galen.Depulsibus.

(Manuscript;Venice,ca.1550).

蓋侖對西方醫學的影響是深遠的。后世公認:西方第一位醫生是希波克拉底,列在第二位的便是蓋侖。第25頁/共122頁一醫學的黑暗時期

(歐洲中世紀,公元5~15世紀)

隨著羅馬帝國逐漸走向衰落,希臘羅馬醫學的核心價值和精神——以科學態度和自然哲學的方法對自然、人、生命和疾病的探索,也開始出現轉變。蓋侖的著作、思想和方法被他的后繼者以僵化方式接受并繼承,古典醫學的核心精神在繼承過程中逐漸散失古典歐洲醫學衰落的主要原因:羅馬帝國受外族入侵、基督教的影響、鼠疫流行公元79年維蘇維火山爆發出現的瘟疫公元125年蝗災后大疫流行公元164年~180年安東尼努斯(Antoninus)流行病公元251年的天花流行第26頁/共122頁二拜占庭醫學(公元5~8世紀)(1)奧芮培錫阿斯(Oribasius):編輯醫學叢書72卷。(2)艾修斯(Aetius):著有《Tetra-billion》16卷,其中除記述白喉、甲狀腺腫、恐水病、癲癇的癥狀外,還有動脈瘤結扎法。(3)特拉利安納斯(A.Trallianus);著有臨床醫療用書,對肺結核提出食物、轉地、航海等療法,并用大黃治療。(4)西奧菲勒斯(A.Theophielus);研究尿的產生機理,是檢查尿沉渣的第一人。拜占庭醫學是希臘醫學的一個支流,繼承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醫學,以后發展為阿拉伯醫學的基礎已經出現了醫學校、醫院和藥房;拜占庭的醫學家,多是醫學百科全書的編纂者第27頁/共122頁三阿拉伯醫學(公元8~12世紀)阿拉伯醫學,是指中世紀時伊斯蘭地區用阿拉伯文匯集的醫學。就地域而言,它不僅包括阿拉伯半島,還包括兩河流域、波斯、埃及、中亞及我國新疆的一部分。就其內容,主要來源于希臘,同時也包括波斯、敘利亞、中國和印度等民族的醫學在內。(1)初期,即公元2世紀,醫學由希臘、羅馬傳入到阿拉伯的時代,也是所謂翻譯的時代。(2)極盛時期,即公元8世紀至11世紀末或12世紀初。(3)衰退時期,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加里發(Calif)王朝滅亡,阿拉伯時代宣告結束。第28頁/共122頁該伯(Geber)與煉金術公元8世紀煉金術權威,化學始祖。煉金術,如蒸餾、升華、結晶、過濾等,大大豐富了藥物制刑,促進了藥房事業的發展。第29頁/共122頁累塞斯(Rhazes)與《萬國醫典》約860~932《萬國醫典》(Al-Mansuri)醫學百科全書。最早區別天花與麻疹的人。首先使用汞制劑的人。第30頁/共122頁阿維森納(Avicenna)與《醫典》980~1037“醫中之王”、“中東醫圣”。在中世紀與希波克拉底及蓋侖并稱為世界三大明星?!断ED-阿拉伯醫典》,簡稱《醫典》(CannonMedicine)解剖學病理學生理學治療學制藥學衛生學飲食營養學第31頁/共122頁四最早的醫學校——薩勒諾Salerno中世紀宗教束縛。醫學從僧侶轉向世俗的人,出現薩勒諾學派。公元9世紀,薩勒諾醫學校已經成為歐洲著名的醫學校。11~12世紀最輝煌。Italy,Salerno第32頁/共122頁五歐洲醫院的建立和大學醫學教育興起

教會修道院和阿拉伯學者以各自的形式保存了一部分古代文化,構成中世紀歐洲文化和科學文化邁向啟蒙時代的基礎。醫學知識的積累和醫學世俗化在修道院內由修道士逐步形成,最終表現為醫院的出現和大學醫學教育的興起。從修道院醫院到世俗醫院Hospital醫學教育:大學的興起第33頁/共122頁六傳染病流行與衛生檢疫制度建立傳染病的流行麻風Leprosy鼠疫Bubonicplague、BlackDeathDisease衛生檢疫制度建立隔離醫院海港檢疫第34頁/共122頁文藝復興時期的醫學TheRenaissanceTimeMedicine1453~16世紀一、社會和文化背景二、醫學的革命三、人體解剖學四、外科的改革五、內科學和傳染病第35頁/共122頁一、社會和文化背景地理知識的擴大;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出現;中國四大發明的傳播(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東羅馬帝國滅亡后文化西遷;人文主義和自然科學的興起以恢復古代希臘和羅馬文化綱領的思想文化運動天文學的進步哥白尼《天體運行論》(1543年)

文藝復興的特征是歐洲封建制度開始崩潰,新興的資產階級崛起了,他們對封建制度及其意識形態展開了全面的進攻。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情況自然科學的進步第36頁/共122頁二、醫學的革命醫學改革家-巴拉塞爾薩斯(Paracelsus)1493-1541重視臨床觀察的醫學家“沒有科學和經驗,誰也不能作醫生”“我的著作不象別的醫生那樣,抄襲希波克拉底和蓋侖,我是以經驗為基礎,用勞動寫成的?!睂Πd癇作了重要的觀察,認為麻痹和語言障礙與頭部的傷害有關。他提倡應用許多化學品,主張簡化處方。巴拉塞爾薩斯(Paracelsus)1493-1541第37頁/共122頁三、人體解剖學的建立歐洲的中世紀,教會反對進行人體解剖13~16世紀,以解剖的例證來說明蓋侖、阿森維納的教材。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拉斐爾(Rophael1483-1521)圖勒(Durer,A.1471-1528)達·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l9)達·芬奇人體素描、解剖圖早期的人體解剖活動古希臘思想的復興:只有對人體本是進行解剖研究,才能認識到人體的美,只有直接研究人體,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第38頁/共122頁三、人體解剖學的建立維薩里(Vesalius,A.1514~1564)1543年出版《人體的構造》維薩里第一次與蓋侖相反地描述了靜脈和人類心臟的解剖駁正蓋侖的錯誤約200余處他尖銳地批評了盲目崇拜古人的風氣。他說:“我要以人體本身的解剖來闡明人體之構造為己任。蓋侖過去進行尸體解剖,不是人的,是動物的,多半都是猴子的。這不是他的過失,因為他沒有機會解剖人體。但是現在有了人體可供觀察,卻仍堅持錯誤的人們才是有罪的。難道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活動家必須表現為重復他的錯誤!”人體解剖活動的奠基人:維薩里人體解剖學的奠基第39頁/共122頁四、外科的改革巴累改革了傳統外傷治療,主張創傷后的出血也不必用饒灼法,只要用結扎法即可。他將人體解剖學知識應用到外科上,使傳統的外科有了重大的改變,并使外科醫生的地位提高。《創傷治療》等書都是用他本國的文字法文寫的,這在文藝復興時期也是一個大的改革。新的外科器械、新的手術方法連同中世紀的迷信混在一起巴累(Pare,A.1517-1592)改革外科巴累(Pare)1517-1592第40頁/共122頁五、內科學和傳染病

文藝復興時期的內科學比外科學還要落后,維薩里在解剖學上的成就并未能使生理學獲得飛躍,生理學還未能走上科學的道路,因此以生理學為基礎的內科學也未能科學地發展。當時內科學的醫療技術仍與中世紀非常類似,四體液學說依然是解釋疾病現象的主要學說。內科學

1546年意大利維羅那(Verona)的醫師夫拉卡斯托羅(Fracastro,G.1483~1553)對傳染病的本質提出了合理的學說。《論傳染和傳染病》傳染病的傳染途徑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單純接觸,如疥癬、麻風、肺癆;第二類為間接接觸,即通過衣服、被褥等媒介物;第三類為遠距離傳染。傳染源解釋為是一種最小粒子,我們感覺不到的東西所傳染,而且人們對這種小粒子有不同的親和力,微小粒子從患者傳給健康人,使健康人致病。夫拉卡斯托羅最先提出Syphilis(梅毒)一詞。傳染病第41頁/共122頁總之,文藝復興時期的醫學,主要是在人體解剖學方面建立了基礎,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西醫學就是在16世紀解剖學的基礎上,經過了17世紀的生理學,18世紀的病理解剖學,19世紀的細胞學、細菌學等的發展,以及19世紀末和20世紀的臨床醫學的發展,才成為今日的醫學科學的。第42頁/共122頁17世紀的醫學The17thCenturyMedicine1600~1699一、自然科學的興起二、近代生理學的開始三、哈維發現血液循環四、顯微鏡的應用五、化學的進步六、醫學理論上的三個流派七、臨床醫學和西頓哈姆八、17世紀醫學的其它特點第43頁/共122頁一、自然科學的興起布魯諾(Bruno,G.1548-1600),一方面支持哥白尼的主張,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笛爾德(Dilderp,V.1544-1603):《論磁石》(1600年),指出地球本身就是一塊大磁石。伽利略(Galileo,1564-1642):慣性定律,自由落體(1591年),世界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1609年)。天文學家刻卜勒(Kepler,1571-1630)以精密的數理方法來研究探討天體運動的法則。這些天文方面的發明和發現,對于醫學雖然沒有直接的影響,但間接作用卻是很大的。17世紀以后,醫學上注重觀察和實踐,量度觀念對醫學產生很大影響,所以17世紀醫學上的很多進步,得益于布魯諾、伽利略和刻卜勒等科學家的貢獻。第44頁/共122頁二、近代生理學的開始體溫計脈動計近代研究新陳代謝的開始。

桑克托留斯(Sanctorius1561-1636)首次將量度觀念應用到醫學中。法羅比奧(FallopppioG.1523-1562)莫干尼(Morgagni,G.B.1682-1771)法布里修(Fabricius1537-1619),胎生學的始祖??送辛羲寡芯啃玛惔x的稱第45頁/共122頁三、哈維發現血液循環哈維(Harvey,W.1578-1657)1628年,《論動物心臟與血液運動的解剖學研究》哈維細心地計算了心臟的容量,心臟流出的血量和回心血量,血液流動時間。證明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左右心室各容血液二英兩脈搏每分鐘72次一小時脈搏72×60=4320次一小時內,從左心室流入主動脈的血量和有心室流入肺動脈的血量就分別為2×4320=8640英兩,約合540磅。如此大量的血液遠遠超出飲食物所能提供的,同樣也遠遠超出人體本身的重量。Harvey1578-1657第46頁/共122頁四、顯微鏡的應用胡克(Hooke,1635-1703),《顯微鏡學》,1665格魯(Grew),《植物的解剖學》1682馬爾皮基(Malpighi,1628-1694)、發現毛細血管存在,1661雷文虎克(Leeuwenhoek,1632-1723),闡明了毛細血管的功能,于1683年首次在顯微鏡下發現“細菌”斯邁丹(Swammerdan,1637-1680),神經——肌肉的生理學實驗

顯微鏡的發明和利用,大大擴充了人類的視野,把人類的視覺由宏觀引入到微觀,了解到動物體內細微結構。RobertHook’smicroscope第47頁/共122頁五、化學的進步古希臘時代,原子論學說(哲學范籌)中世紀的阿拉伯,煉丹術、蒸餾(四元素學說)十七世紀波義耳(RobertBoy1e,1627~1691)認為觀察和實驗是唯一的研究途徑。使得化學從煉丹術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并闡明空氣是維持呼吸的必要物質。梅猶(Mayow,J.1643~1679)發現了氧氣,并指明了其在血液變化中的作用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波義耳(RobertBoy1e,1627~1691)第48頁/共122頁六、醫學理論上的三個流派(1)物理醫學派(Iaprophysics),也叫自然科學派。主張用物理學原理解釋一切生命現象和病理現象。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意大利數學家波累利(Borelli,G.A.1608-1670)(2)化學派(Iatrochemestry),與物理學派相反,把生命現象完全解釋為化學變化。海爾蒙持(Helmont,B.van1577-1644)。創始人。希爾維厄斯(sylvius,F.1614—1672)威利斯(willis,I.162l-1675)(3)活力論派(Vitalisi),德國化學家、醫學家斯塔爾(Stahl,G.E.1660-1734)。他曾發表《燃素論》(Thlogiston)。他說生物體各種現象不受物理、化學原則所管轄,應該由一種完全不同于物理、化學的物質所支配,這種物質被他稱作感覺性靈魂(SensitiveSoul)。

科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進步使原有的醫學理論受到懷疑,形成三個醫學學術流派。第49頁/共122頁七、臨床醫學和西頓哈姆西登哈姆(sydenham,T.1624~1689):重視臨床醫學,被譽為近代臨床醫學之父17世紀雖然生理學、解剖學進步較大,但臨床醫學方面象西登哈姆這樣的人物卻不多,大部分臨床醫生仍是些江湖醫生,迷信、符咒等一些膚淺的治法被理發匠、屠夫等沒知識的人所采用。17世紀是新舊醫學產生矛盾沖突的時代,古老的醫學仍舊占據主導地位。近代臨床醫學之父ThomasSydenham

(1624-1689)第50頁/共122頁八、17世紀醫學的其它特點1.醫學會成立和醫學期刊出版17世紀初,羅馬、佛羅倫薩、英國倫敦相繼建立科學學會組織。1680年前后,法國巴黎最先發行醫學專門期刊,以后巴黎出現英、德譯本。2.醫學國際間交流——17世紀是真正國際間醫學交流的開始。各國間的關系日趨密切,新發明和新發現很快傳播到國外。

例如化學家波義耳的工作幾乎同時傳到意大利;醫學家馬爾皮基在倫敦的聲譽并不亞于在波倫雅;生理學家哈維發現血液循環,這一驚人發現在英國和德國近乎同時被公眾知曉,而且迅速在整個歐洲展開大規模的討論。3.藥用植物的輸入從文藝復興開始到17世紀,交通日益發達,尤其是海上運輸。第51頁/共122頁縱觀17世紀的醫學,由于實驗觀察與數量分析方法的引入,促進了基礎醫學的發展。人們開始運用科學手段研究醫學問題,哈維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發現的血液循環說是17世紀生命科學最突出的成就。顯微鏡的發明和應用、醫學理論上三個學派的爭鳴,以及其它方面的進步,為近代醫學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第52頁/共122頁18世紀的醫學The18thCenturyMedicine1700~1799一、自然科學和生理學的進步二、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三、病理解剖學的建立四、臨床教學的開始五、叩診的發明六、外科學和產科學的進步七、統計學的應用八、衛生狀況的改善和牛痘法的發明第53頁/共122頁背景18世紀大部分歐洲國家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新興的資產階級大力擴張勢力、發展對外貿易。在商品需要的刺激下,首先在英國的紡織業實現了技術革命,織布機和紡織機出現了。1784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很快應用于紡織業和工礦業,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生產,生產力大大提高。產業革命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復雜。對醫學影響最大的因素莫過于人口的集中。18世紀初這種集中現象剛剛開始,到中葉已相當嚴重。首先在英國,接著在其它資本主義國家陸續出現。此外,18世紀歐洲的文化中心由意大利轉向中歐,荷蘭的萊頓大學頗有名氣,德國的大學也悄俏興起。第54頁/共122頁一、自然科學和生理學的進步布萊克(Black,J.1728~1799)普瑞斯里(Priesly,J.1732~1804),拉瓦錫(Lavoisier,A.1743~1794),卡文迪許(Cavendish,H.1731~1810)加瓦尼(Galvaniluigi,1737~1798)發現由于電刺激,可以引起神經興奮和肌肉收縮伏達(Volta,A.1745~1827)宣布加瓦尼現象與動物的種類無關,肌肉受到電刺激而發生反復收縮的現象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18世紀自然科學的進步主要體現在物理學的進步上,牛頓三定律的出現標志物理學的新起點。其它,如電學、無機化學也有進步,18世紀后半葉(1779),對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研究發現,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1785年從碳酸氣中分離出氧氣。

以上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呼吸需要氧氣參與,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化學生物電生理自然科學的進步第55頁/共122頁一、自然科學和生理學的進步生理學之父的哈勒(Haller,A.von1708~1777)、《生理學綱要》一書中研究了呼吸運動、骨路運動、胎兒的生長發育,重點研究了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貝爾(Bell,C.1744~1842),他發現脊髓前后角有不同的功能,一個司感覺,一個司運動斯特芬(Stephen,H.1677~1761)。發現了測量血管壓力的方法瑞奧瑪(Reaumur,A.de.1683~1757)?!而B的消化作用》。斯巴蘭桑尼(Spallanzanin,L.1729~1799)。消化生理研究近代生理學之父AlbrechtvonHaller

(1708–1777)第56頁/共122頁二、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機械唯物主義:用力學觀點解釋一切機械唯物主義萌芽于文藝復興時期,形成于17、18世紀,18世紀唯物主義在法國發展到鼎盛時期。他們認為人的有機生命和心理活動都是自然產物,完全遵循自然規律。因此,把每一物體從周圍事物隔離開來,孤立研究,這是機械唯物主義研究自然科學的基本指導思想。拉美特里(Lamettrie1709-1751)《人是機器》。機械唯物主義對西方醫學的影響卡巴尼斯(Cabanis1757-1808),《人的肉體和精神的關系》“意識主要依賴于人的生理機能和內部器官的轉動而產生”“大腦可以分泌思想,正如肝臟分泌膽汁一樣”總體來說,機械唯物主義是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最典型的哲學形式,它清除了17世紀以來唯物主義中摻雜的宗教神學的雜質,更徹底地貫徹了無神論思想,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進步意義,對西方醫學影響深遠,以至于現在,很多西醫的思想方法都受到這種機械唯物論的影響。機械唯物主義具有很多局限性,如完全用力學的尺度衡量有機過程;又如形而上學性,即看不到事物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而用凝滯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發展等等。盡管如此,機械唯物主義是哲學發展史上的新階段,是比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更高一級的唯物主義形式。第57頁/共122頁三、病理解剖學的建立《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切疾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位置。只有臟器變化才是疾病的真正原因。把“病灶”和臨床癥狀聯系起來,西醫診斷學才開始找病灶,這種思想影響至今。莫干尼提出病灶的思想是進步的,他從物質的實體尋找疾病的原因,這與當時盛行的機械唯物論思想是分不開的。

在解剖大量尸體的基礎上,解剖學家和外科醫生就有機會認識到器官異常,因此病理解剖開始出現了。病理解剖學的創始人Morgagni,GiovanniBattista(1682-1771)莫干尼(Morgagni,G.B.1682-1771)。第58頁/共122頁四、臨床教學的開始在17世紀以前,歐洲未曾出現過有組織的臨床教育,學生到學校學習,只要讀書,經過考試及格就可畢業。17世紀中葉,荷蘭的萊頓大學開始實行臨床教學,并取消宗教派別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國留學生。到18世紀,臨床教學開始興盛,萊頓大學在醫院中設立教學床位。布爾哈未(Boerharve,H.1668-1738)成為當時世界最著名的臨床醫學家第59頁/共122頁五、叩診的發明叩診法的發明人是奧地利醫生奧恩布魯格(Auenbrugger,L.1722-1809)。機械論思想——奧思布魯格發明的叩診法與莫干尼找病灶,在思想方法上是一致的。但他們突破了四體液學說,開始從人體器官尋找疾病的根源,這是西醫學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奧恩布魯格(Auenbrugger)(1722-1809)。當時叩診法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近19世紀臨床上才普遍接納了他的方法。叩診法與其后發明的聽診法幾乎同時用于臨床。第60頁/共122頁六、外科學和產科學的進步韓特(HunterJ.1728-1793)兩項重大發明。其一,創立了有關動脈瘤的手術;其二,建立了動物標本室。坡待(PottT.1714-1788)曾經以坡特氏病而聞名,對腸骨骨折和脊柱結核有新見解。《關于骨折的一般現象》1737年大國醫學院開始講授產科學,50年代成立第一所附屬于大學得助產士學校。1760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開辦第一個產科學講座。盡管18世紀外科沒有劃時代的進步,但還是出現了幾位知名人物18世紀中葉以后,產鉗得到普遍應用,同時產科方面,男子也可以接生;產鉗的出現使得產科從婦科中獨立出來。第61頁/共122頁七、統計學的應用英國人彼得(Petty,W.1623-1687)。1662年出版了《對倫敦死亡表的自然、政治的考察》。他企圖從這些復雜材料中,分析出人口死亡率、罹病數及其與生命統計的關系。認為政府很有必要成立專門機構,從事統計研究工作?,敺驙?Moivre,A.de1667-1754),在生命統計上運用了大量數學原理。1761年蘇斯密爾茨(Sussmilch,1707-1782)發表了《通過生產、死亡、繁殖而表現于人類的神的意志》。1801年,英國首先應用統計學進行國事調查,使統計學更為人們所接受。天文學家凱特林(Queteler,L.1796—1874)發表《論人和人類的智力發達》論述了人類發達的體力和智力,根據人的體力和智力研究普通人得出統計資料。以后又發表了《論社會組織及支配社會組織的法則》,運用了大量統計學方法.對以后統計學發展有重要的借鑒作用。第62頁/共122頁八、衛生狀況的改善和牛痘法的發明意大利,拉馬齊尼(Ramazzinl,1669~1714)《論工業者得疾病》指出,生活環境等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被稱為“勞動醫學之父”德國,弗蘭克(J.Frank,1745~1821)居民的悲慘生活是疾病的溫床。六卷巨著《全國醫學監督體制》醫學界公認為預防醫學和社會醫學的先驅。在陸軍方面,蘇格蘭人普林格爾(Pringle,J.1707—1782)呼吁改善軍營供水和排水,改良沼澤,增建軍營中必要的衛生設施,適當修建兵營便所,明確一些兵營衛生的規則。他還主張軍隊的醫院應該中立,同時受交戰雙方的保護。在海軍方面,林德(Lind,G.1715—1794)1753年發表《論壞血病的研究》,認為常吃蔬菜和檸檬汁就可預防壞血病。18世紀預防醫學的發展開始于各國陸海軍的軍醫。預防醫學的萌芽第63頁/共122頁八、衛生狀況的改善和牛痘法的發明產業革命后的英國的公共衛生狀況很差,18世紀中后期有所改善,表現在醫院增加及小兒衛生水平提高。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海港檢疫有效的控制了鼠疫的發生。公共衛生的改革第64頁/共122頁八、衛生狀況的改善和牛痘法的發明天花:17世紀天花由亞洲開始,蔓沿到非洲北部和歐洲全部,1660~1669年曾在英國大規模流行。鼠疫:小范圍流行仍較頻繁。1601~1603年莫斯科有12.7萬人喪生。荷蘭在1625年因鼠疫死亡7000人。18世紀歐洲天花流行嚴重,死亡人數非常多,即便是沒有死亡的人也陷入極度恐慌之中。在中國至遲16世紀時就有種人痘的辦法,這種方法后來傳到阿拉伯,又傳到土耳其,甚至越過大西洋傳入美洲。貞納(Jenner,1749~1823),發明種牛痘的方法。1798年,發表了著名的論文《關于牛痘的原因及其結果的研究》。自貞納發明牛痘接種法起,全世界醫學工作者經過了180多年的努力,終于在全球范圍內根除了天花。1980年第33屆世界衛生大會宣告,天花已被完全消滅,人類終于徹底征服了這一病魔。Jennervaccinating流行病、戰爭、災荒——17世紀人類的三大災難。第65頁/共122頁總而言之,18世紀由于思想上機械唯物主義的形成,生產上產業革命的勝利,對醫學產生的影響是深刻的醫學建立起了病理解剖學(找病灶)。由此時起,徹底拋棄了四體液學說,西醫開始以新的理論體系發展,直至今日。牛痘的發明是醫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方面,只是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真正解決有待于依賴19世紀基礎醫學的進步。第66頁/共122頁19世紀前半期的醫學The19thCenturyMedicine1800~1850一、社會背景和自然科學二、細胞學和細胞病理學三、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四、藥理學五、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六、診斷學的進步七、落后的臨床醫學第67頁/共122頁一、社會背景和自然科學物理學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提出光學的進步顯微鏡的改良:l823年復式接物顯微鏡誕生,1830年無色鏡片問世,1886年油浸接物鏡出現電學的進步,相繼出現電熱器和電治療化學方面:原子論,元素周期的提出,人工合成有機物,打破了無機物不能合成有機物的舊說生物學方面:細胞學說,進化論,遺傳定律19世紀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繼英法之后先后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這種資產階級革命相產業革命摧毀了封建勢力,使生產力大大提高。生產力的提高,經濟的發展,無疑推動了自然科學的進步。自然科學和技術快速發展

醫學從依賴經驗的推理和形而上學的思辨轉變為憑借物理、化學實驗研究和對疾病實體的客觀、細致的觀察。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界的物質代謝運動生物進化論:胚胎發育與遺傳學顯微鏡技術的發展和細胞學說:基礎醫學三大發現對醫學的影響和意義第68頁/共122頁二、細胞學和細胞病理學每一種細胞都有兩種功能:一是維持自身的生長,另一作用是維持細胞整體的功能,即自身獨立的生活和多個細胞的共同生活。動植物都是由細胞及其細胞產生的物質構成,這是生物學發展過程中一個很大的進步施萊登(Schleiden,MJ1804-1881)和施旺(Schwann,Th1810-1882)第69頁/共122頁二、細胞學和細胞病理學局限忽視了全身性反應;忽視了病理現象的發展過程;忽視局部與全身的關系,這都是機械唯物主義在理論概括中的反映他把細胞視為基本自主的生命單位,但否認神經系統在機體中的主導作用,是對細胞作用的過高估計。微爾嘯(Virchow,R.1821-1902)創立細胞病理學將顯微技術和細胞學的成果應用于病理形態學研究,使人類對機體結構和疾病形態改變的認識由組織水平深入到細胞層次,從而確認了疾病的微細物質基礎,充實和發展了形態病理學,開辟了病理學的新領域。細胞病理學內容:細胞來自細胞,細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機體是細胞的總和,機體的病理就是細胞的病理,疾病是由于機體細胞的變化引起的。提出濁腫、脂肪變性、淀粉樣變、發育不全、異位癥、褐黃病及其它許多病理概念至今仍在沿用。第70頁/共122頁三、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法國,曲維爾(Cuvier,G1779-1832英國的奧文(Owen,R1804-1897)英國,赫胥黎(Huxley,T,1825-1895)德國,貝肯包爾(Begenbaur,C.1826-1903)貝爾(Baer,K1792-1876),他發表胚胎學著作《動物的發育》他提出“胚層說”,根據他的學說,除了極低等的動物以外,一切動物的發育初期都產生葉體的胚層,而后由胚層發育成動物的器官,胚葉共有四層,最先發育的內葉和外葉,其次發育由二層合成的中葉比較解剖學胚胎學

胚胎學可以說是17世紀哈維和馬爾皮基已經建立,到19世紀才成為一門明確的科學。第71頁/共122頁四、藥理學一些植物藥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來,形成西藥的特點。1806年由鴉片提出嗎啡(Morphinum);1817年由吐根提出吐根堿(Emetinum);1818年由馬錢子提出士的寧(Strychinum);1819年由歸那皮提出奎寧(Quininum);1821年由咖啡提出咖啡因(Caffeinum)等。19世紀中,尿素氯仿苯胺等已合成,其中氯仿是1831年由德國人李比希首次合成成功。1859年柳酸鹽類解熱鎮痛劑合成成功.19世紀末精制成阿斯匹林。19世紀以前早就有藥物學,這與中醫相仿,采用生藥和礦物藥。19世紀由于化學的進步,可以提出生物堿和植物的有效成分,才出現藥理學。第72頁/共122頁五、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神經生理學領域,德國穆勒(Muller,180l~1858)為闡明神經肌肉系統的反射活動作出了重要貢獻英國貝爾(Bell,1744~1842闡明過運動神經與感覺神經的區別,被尊稱為近代神經生理學的先驅法國生理學家伯爾納(Bernard,C1813~1878)也能夠化學方法研究機體代謝過程,寫成了《實驗醫學研究導論》,是生理學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1824年,著名化學家李比希(Liebig,J.1803~1873)建立化學研究所,倡導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生命體的化學組成,奠定了生物化學的基礎。人工合成尿素、催化學說、酶促反應過程核酸、蛋白質的研究等被認為式奠定生物化學的基礎新工作,導致了20世紀生物化學的確立和飛速發展。

在19世紀,由于物理學、化學及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迅速發展,科學實驗和研究手段的日益先進,使與人體功能研究有關的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由此確立了這兩門學科在基礎醫學中的重要地位。生理學生物化學的基礎性成果第73頁/共122頁六、診斷學的進步化學診斷法形態診斷學顯微鏡、X-ray(倫琴,W.Rontgen,1845-1923)血尿便三大常規檢驗方法、氫離子檢測等物理診斷法18世紀中,奧恩布魯格就已發明并改進了叩診法19世紀初,法國醫生高爾維沙爾(Corrisart1755-1821)經過20年研究后對叩診法加以推廣應用,并發明了間接叩診法雷奈克(Laennec1781-1826),發明聽診器其它物理技術:測量體溫、視力測定法、膀胱鏡、支氣管鏡、胃鏡、喉鏡、食道鏡等TheophileLaennec

1781-1826第74頁/共122頁七、落后的臨床醫學高爾(Call,FJ.1757-1828)的骨相學麥斯麥(Mesmer.FA1734-1815)提倡的催眠術,也稱麥斯麥術(Mesmerism)。哈曼(Hahnemann,S.1755-1843)順勢療法。19世紀雖然醫學有些進步,特別是基礎醫學,但在19世紀上半葉,治療學沒有太大的進步,很多落后的醫療方法依然在使用第75頁/共122頁19世紀后半期的醫學The19thCenturyMedicine1850~1899一、細菌學二、免疫學研究三、外科學四、預防醫學的興起五、法醫學的建立六、精神病人的解放七、護理學的興起八、國際紅十字會的成立第76頁/共122頁背景19世紀中葉以后,英國工業繼續維持在世界工業國之首。法國的經濟也發展迅猛;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后,德意志統一;19世紀60年代,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日本完成明治維新,使這幾個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19世紀德國的醫學是西方醫學的中心。60年代以后,日本、美國都派留學生到德國學習醫學。回國后,建立了各自的醫學,使日本和美國的醫學在20世紀初走在世界醫學的前列,如日本在細菌學、美國在麻醉學和外科學方面取得了顯赫的成績。第77頁/共122頁一、細菌學巴斯德(Pasteur,1822~1895)微生物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從他開始,微生物學由觀察和描述階段進入到培養和進行生理生化性研究的階段。他的貢獻主要有:科學地闡明了發酵和有機物腐敗的原理,徹底打破“自然發生說”。將細菌與傳染病聯系起來巴斯德在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9世紀對微生物的發展做出了奠基性貢獻的另外一位學者是德國細菌學家科赫(Koch,1843~1910).其主要功績有:在細菌學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發現、分離和鑒定了許多細菌發現結核桿菌科赫與結核菌素Pasteur,1822~1895Koch,1843-1910巴斯德名言:“科學是無祖國的,但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第78頁/共122頁二、免疫學研究人工減毒疫苗的研究:巴斯德。預防雞霍亂、羊炭疽病。1890年貝林(Behring,EA)和北里柴三郎完成白喉抗毒素的研究。(貝林1901年成為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首次獲得者)梅契尼柯夫(Metchnikoff,1845-1916),發現白細胞噬菌現象的研究與細胞免疫理論的建立。發現乳酸桿菌。(190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埃利希(EhrlichP1854-1915):體液免疫理論建立??苟舅貜陌@5淖畛鮿撘獍l展而來。(另外研制出第606號砷化合物Salvarsan——治療梅毒)

關于人體免疫機理的研究開始于19世紀。伴隨著微生物學的進步,醫學家們才真正開始了免疫學這一全新領域的研究第79頁/共122頁三、外科學-麻醉法的發明一氧化二氮(N2O,笑氣)麻醉:化學家戴維于1800年發現,1844年美國人韋爾斯首用于牙科手術。乙醚的麻醉:美國人朗首先發現,并與1842年首用。氯仿麻醉:愛丁堡大學產科學教授辛普森1847年發現。1872年,靜脈注射水合氯醛,開創了靜脈全身麻醉的先例。1905年,合成普魯卡因,局部浸潤麻醉法實用化。1898年,蛛網膜下腔阻滯性麻醉。19世紀,外科技術中的三大難關【疼痛、失血、感染】被相繼突破,外科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麻醉劑的發現和應用Demonstrationofanaesthesia1846第80頁/共122頁三、外科學-消毒法的發明巴斯德和科赫建立起微生物學(細菌學)之后,外科學也才真正建立起消毒防腐的觀念。奧地利醫生塞麥爾威斯(Semmelweis,JPl818~1865),明確了產褥熱是通過接產醫生的手傳染的。英國外科醫生李斯特(Lister,J1827~1912)外科消毒法的真正創始人蒸氣消毒法;煮沸、干熱、火焰等方法消毒外科器械;手術隔離衣;升汞溶液和酒精消毒術者的雙手;橡皮手套;手術者用口罩等。JosephLister1827~1912第81頁/共122頁三、外科學-輸血技術的突破蘭多伊斯(L.landois,1837~1902)發現人與人之間輸血出現輸血反應。1901年~1902年美籍奧地利人蘭德茨坦納(Landsteiner1868~1943)先后認識到人體存在4種不同的血型,即A型、O型、B型和AB型。進而指導輸血時血型配合原則的提出。1906年卡雷爾(CarrelA.1873~1944)最早血型理論用于指導臨床,獲得了成功。1914年發現血液中加入檸檬酸鈉就可防止血液凝固。由此人們引伸出一種新的輸血方法——間接輸血法。輸血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因手術失血過多而死亡問題。19世紀中葉麻醉法和消毒法的發明,以及20世紀輸血法的應用,為20世紀以后的外科學掃清了障礙,鋪平了前進的道路。KarlLandsteiner1868-1943第82頁/共122頁四、預防醫學的興起在19世紀,衛生學成為預防醫學體系中的一門最重要的學科。使衛生學成為一門精確學科的人應該說是德國公共衛生學家皮騰科費爾(Pettenkofer,M1818~1901)。

《衛生學指南》1882年。為當時城市衛生狀況的改善提供科科學依據,促進了預防保健事業的發展。但是他未注意到社會因素的價值。研究空氣、水、土壤對人體的影響;測定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對呼吸的意義,發明了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住宅的通氣和暖氣設備。繼皮騰科費爾之后,研究職業病的勞動衛生學、研究食品工業的食品衛生學、食品營養學相繼產生Pettenkofer,Maxvon第83頁/共122頁五、法醫學的建立1600年意大利的費德爾(FedeleF1550-1630)曾寫過一本有關《法醫學》的書。18世紀病理解剖以后法醫學才稍有進步。以后德國人赫爾曼(Hermann,T.1685—1746)于1723年寫了一本法醫學著作,被歐洲人視為法醫學的權威著作。直到19世紀中葉才有較好的法醫學著作出版,柏林的卡斯帕(Caspar,J)寫出一部《實用法醫學》奧地利的霍夫曼(vonHofmann,E1837—1897)寫了《法醫學教科書》。

歐洲的法醫學在19世紀中葉以后才建立起來,1901年關于縊死、絞死、窒息、溺死,嬰兒被殺的材料逐漸增多,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有較詳細的記錄。第84頁/共122頁六、精神病人的解放精神病的歷史很久遠,在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荷馬史詩》中、《圣經》里,都可以看到精神病的記載。公元14世紀,倫敦就有類似的精神病院1784年維也納有癲狂病院。當時對待精神病人是十分殘酷的19世紀初受人道主義思想影響這種局面才有改變,精神病到19世紀才引起人們的重視。法國的皮尼爾(Pinel,P1745-1826)《精神病治療哲學》1838年埃斯基羅爾(Esquirol,J)《根據衛生、醫學、法律的觀點考察精神病》,柏林大學的教授格里辛(Griesinger,W)也提倡寬容對待精神病人,1845年他出版《精神異常之病理及其治療法》。第85頁/共122頁七、護理學的興起1850年她曾經到德國萊茵河附近弗利德納(Fliedner,T1800~1864)與其夫人1836年開辦的小醫院訪問,學習有關的護理知識。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英國的傷員無人救護,于是南丁格爾率領32名護士開赴前線救護。1860年南丁格爾募集了10萬英磅,在圣·托馬斯醫院(StThomasHospital)設立南丁格爾基金,成立護士學校正式培養護士。“人生要象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護理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經過訓練的護士,是在19世紀中葉以后才出現的FlorenceNightingale1820~1910南丁格爾(Nightingale,F1820~1910)第86頁/共122頁八、國際紅十字會的成立1863年10月召開了第一次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會議,14個國家,36位代表參加了會議。第二年召開了第二次會議。1859年31歲的瑞士銀行家兼慈善家杜南途經戰場,看到雙方傷亡的戰士都很多,橫尸遍野無人救護,杜南考慮成立一個組織救濟傷員。HenryDunant1828-19101862年他寫了對這場戰爭的回憶錄并捐款。成立了紅十字會第87頁/共122頁20世紀前半期的醫學The20thCenturyMedicine1900~1950一、社會背景和科學革命二、診斷技術的進步三、螺旋體和病毒的發現四、立克次體和立克次體病五、熱帶病的研究六、生物化學和維生素七、對內分泌的認識八、治療學的劃時代進步九、精神病學的建立十、醫學雜志、醫學會和醫學史研究第88頁/共122頁一、社會背景和科學革命社會背景20世紀初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向外擴張,占領了很多殖民地——熱帶病和寄生蟲病發展。20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饪瓢l展科學革命進入20世紀,作為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得到空前的發展。醫學發展主要依賴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其它自然科學的進步。20世紀初在醫學領域中,已經形成了一些有廣泛影響的學術派別。例如:微爾嘯學派(細胞病理學說)、巴甫洛夫學派(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塞里學派(應激學說)、心身醫學學派(精神分析學說)等。20世紀醫學的特點之一是醫學分科專門化。第89頁/共122頁二、診斷技術的進步A倫琴(RontgenWC1845~1923)

1895年發現了X-RayX射線在外科領域中,首先應用于骨骼系統的觀察。美國醫學家坎農(CannonWC1871-1945)在1898年發現用鉍或鋇配合X光檢查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動物的食道。WilhelmConradRontgen1845~1923第90頁/共122頁二、診斷技術的進步B波蘭居里夫人(MarieCurie1867-1934)1898年成功地提取出鐳元素,1903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0年又確定了鐳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91頁/共122頁二、診斷技術的進步C意大利物理學家費米(FermiE.1901-1954)

發現人工放射同位素對診斷和治療腫瘤有效,將放射性同位素注入到人體內,通過掃描器觀察,根據同位素在各器官蓄積的多少,就可判斷出肺、腦、肝、骨骼、甲狀腺等部位的腫塊。第92頁/共122頁二、診斷技術的進步D荷蘭生理學家愛因托汶(EinthovenW.1860-1927)

1903-1906年研究出心電圖描記(ECG),因而獲得了1924年諾貝爾獎。第93頁/共122頁三、螺旋體和病毒的發現A1905年肖丁(schaudinnFR.187l-1906)和霍夫曼HoffmannE.),在梅毒性下疳的分泌物中發現了梅毒螺旋體。1911年日本人野口英世(1876-1928)完成了梅毒螺旋體的人工培養1918年在南美發現黃熱病的病原體,將其命名為“Leptospiraicteroides”,并把這種病原體進行人工培養;1914-1915年稻田龍吉和井戶泰等發現外耳氏病(Weils’disease)的病原體Leptospiraicteroheamorrhagiae,并完成血清療法的研究;915年二木謙三、石原喜久太郎等發現鼠咬癥的病原體SpirochaetosisMorsus-muris。19世紀最后30年是細菌學的年代,絕大多數致病細菌都被發現。進入20世紀,由于顯微鏡的改進,使比細菌還小的微生物也被暴露在我們眼前。第94頁/共122頁三、螺旋體和病毒的發現A最早發現病毒的人是俄國的伊凡諾夫,1892年他在研究煙葉黑斑病的過程中發現了濾過毒。1898年,洛塞弗(Loseffler)和弗拉斯(Frasch)在發現引起動物“口蹄疫”的病毒。1931年病毒在雞卵內培養成功。1935年成功地用雞卵培養了牛痘疫苗……

病毒稱作“微子”(virus)。這種病原是指能夠被濾過的極小的生物而言FluVirus第95頁/共122頁四、立克次體和立克次體病立克次體是1909年美國病理學副教授立克次(RickettsHT.187l-1910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熱時首先發現的。第二年,他不幸因感染斑疹傷寒而為科學獻身。1916年巴西學者羅沙利馬(Rocha-LimaDa首先從斑疹傷寒病人的體虱中找到,并建議取名為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ki),以紀念從事斑疹傷寒研究而犧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學家普勞沃澤克(Prowazekvon)。自立克次體被作為一類新的微生物確定以后,人們很快發現一方面立克次體樣小體廣泛存在于各種節肢動物之間。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立克次體病(如恙蟲病、斑疹傷寒和戰壕熱、Q熱)多次爆發??梢娏⒖舜误w病與戰爭關系密切。人類在20世紀初期才逐步認識到立克次體和立克次體病。第96頁/共122頁五、熱帶病的研究黃熱病(yellowfever)1900年在北美軍隊占領古巴的時候,美國人芬利(FinlayC.)證實蚊子是黃熱病傳播的中間媒介.瘧疾(malaria)1880年法國醫學家拉弗朗(Laveran1845-1922)發現瘧疾是一種寄生蟲病,后來美國人曼遜(MansonP.1844-1922)提出瘧疾是通過蚊子傳播的,以后證實傳播瘧疾的蚊子是瘧蚊。睡眠?。ˋfricantrypanosomiasis)1901年福德(FordeR.M.)發現睡眠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的病原體為岡比亞錐蟲1903年布魯斯(BruceD.)等人確定彩彩蠅(tsetsefly)是睡眠病的傳播媒介。同熱帶病相關的一些寄生蟲病也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陸續被發現,如阿米巴痢疾、日本血吸蟲病(1904年由日本掛田富士郎等人發現,并發現了中間宿主)等。20世紀初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向外擴張,占領了很多殖民地,給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由于殖民地國家多處于熱帶地區,殖民者為了自身的安全,也研究了一些熱帶病和寄生蟲病。第97頁/共122頁六、生物化學和維生素A費雪(FisherE.1852-1919)證明一定的酵素(enzyme)只能對特定的物質起作用,酵家的特性好比是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并完成了人工合成蛋白質、氨基酸的試驗。第98頁/共122頁六、生物化學和維生素B維生素vitamin1906年霍普金斯(HopkinsFG.1861—1947)發現僅靠糖、脂肪和蛋白質遠不能維持動物的生活,維生素(vitamin)一詞的命名是1912年芬克(Funk)提出的。VitaminA:

1913年麥克科拉姆(McCollumEV.)發現牛油和魚肝油內存在一種刺激發育的物質,這就是以后命名的維生素A。VitaminB:1886年,荷蘭醫學家艾伊克曼研究發現米的外皮含有一種特殊物質,能夠預防和治療腳氣病,VitaminC:1918年柯恩(Cohn)和門德爾(Mendel)證明新鮮水果和蔬菜內含有一種物質,能夠防止壞血病VitaminD:1921年羅森海姆(RosenheeimO.)發現魚肝油內有一種抗佝僂病的物質VitaminE:1923年埃文斯(EvansHM.)和畢肖普(Bishop)報告動物缺乏一種物質會引起生殖障礙VitaminK:20世紀40年代達姆(DamCPH.)和福克斯(FolkersKE.)發現維生素K具有抗出血的功能第99頁/共122頁七、對內分泌的認識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癥——甲狀腺素1895年,德國化學家保曼第一個發現甲狀腺內存在含碘的有機化臺物。1915—1919年美國生物化學家肯達爾首次提取出甲狀腺素。1927年英國化學家巴格爾化學合成了甲狀腺素。糖尿病——胰島素1899年德國醫學家麥林和俄國醫生兼病理學家明可失斯基,給狗做胰腺切除術時,發現狗出現類似人類搪尿病的癥狀,這是把胰腺同糖尿病相聯系的開始。1921年班丁和貝斯特建立起胰島素分泌不足是搪尿病的直接原因的概念。1925年美國生物化學家阿貝爾(AbelJ.1857-1938)獲得了胰島素結晶。

人類對激素的科學認識首先是從腸促胰液肽開始的。1902年英國生理學家貝利斯和斯塔林,從小腸粘膜提取液中發現促使胰腺分泌的腸促胰液肽。根據這種物質的生物活性,他們將其命名為激素(hormone),拉丁文原意是“我激發起活性”。第100頁/共122頁八、治療學的劃時代進步A20世紀前10年中,認為較有臨床價值的10種藥物①乙醚和其它麻醉劑;②鴉片及其衍化物;③洋地黃;④白喉抗毒家;⑤天花疫苗;⑥鐵劑;⑦金雞納霜;⑧碘劑;⑨乙醇類;⑩汞劑。1945年,新的10種重要藥物,①青霉素、氨苯磺胺及其它抗生素;②血漿及其衍生物和替代品;③金雞納及類屬物;④乙醚和其它麻醉藥,鴉片及其衍化物;⑤洋地黃;⑥606;⑦免疫抑制劑,包括各種抗毒素和疫苗;

⑧各種肝精;⑨激素;⑩維生素(當時只提出4種)。20世紀上半葉,出現了化學療法并發明了抗生素,這是20世紀藥物學和治療學上的重大突破。對于許多藥物療效的評價,20世紀的觀點也有很大改變。第101頁/共122頁八、治療學的劃時代進步B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AlexanderFleming1881-1955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霉素(Penicillin)1935年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合作解決了青霉素濃縮問題,使青霉素批量生產成為可能。1943年青霉素第一次成功地用于治療病人。AlexanderFleming1881-1955鏈霉素、金霉家、四環素、土霉素抗生素的發現是20世紀藥物學和治療學的重大進步。第102頁/共122頁九、精神病學的建立弗洛伊德(FreudS.1856-1939)Freud以其精神解剖學說(無意識、前意識和意識)、本能學說(“性力”和“情綜”)、精神結構學說(和我、自我和超我),形成了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精神作用影響潛在意識,性的本能與這種作用有重要關系。美國精神病學家梅耶(Meyer)創立的精神生物學派,把病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理解和認識,認為精神病是適應習慣遭到破壞所引起的人格不平衡造成的,治療的目的在于重建健康的適應習慣。SigmungFreud1856-1939第103頁/共122頁十、醫學雜志、醫學會和醫學史研究使醫學向國際化方向發展的推動力之一就是醫學雜志。各種國際會議也是使醫學國際化的原因之一。關于醫學史的研究,20世紀以后逐漸被重視起來。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