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語文典故測試_第1頁
常見語文典故測試_第2頁
常見語文典故測試_第3頁
常見語文典故測試_第4頁
常見語文典故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語文典故測試黃平科搜整1惑之”指的A.30B.40C.50歲D.60歲)2.“期頤之年”是指A.70歲歲歲D.100歲D]3.人們常說“古稀之”是指80歲?不是]4.古人有“倉雅之學的說法雅之學就是文字訓詁之學請問“雅”指什么?[倉”是《倉頡篇爾5馬”詞最初是A.官職皇女婿[A]6.“干部”稱呼來源于英國B.美國C.法國D.日本[D]7命”詞古時的含義是A.實施變革以應天命B.造反C.起[A]“冠”是勝者象征,它出自A.希臘神話B.羅馬神話C.埃及神話D.印度神話。9.“黃金”一詞最早源于(漢B.梵語C.英西牙)[B]10.“矛盾”最先出自A.《論語》B.《非子》C.《孟子》D.《墨子》[B]11.“社稷”二字分別代表什么?[“社”是土神”谷神。古代帝王、諸侯祭社稷,也以之作為國家政的標志。]12.“要領”中的“要”和“領”最初指的是A.褲腰和領口腰領[B]3牛耳”最初是指A.牽牛下田B.市售牛C.結盟儀式[C]“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記》C.《史記》《書[A]15.“中國人民”這個詞最早出現是A.秦始皇B.司馬遷C.孫中山)提出的。[B]16.“左衽”是暗指(A.數民族B.北方C.南方人D.西人17.古時候,人們稱帝王為“陛下陛”字是指A.帝王的祖宗B.帝王敬供祖宗的牌位C.帝王宮殿的臺階[C]18.柳樹從何時被改稱楊柳A.漢B.隋朝C.唐D.宋[B]19.為什么給人做媒作[典故出詩經?斧不克親如?非媒不得來,人們就媒叫“伐柯伐媒叫“伐柯人20.我們通常所說的“局外人”的“局”本意是指A.棋屋C.群[A]21.閱讀清代文獻,我們常看到“兵字一事[不是”是清代國家常備武裝力量而“勇”是由于軍事需要而臨時招募的軍隊,以補八旗、綠營之不足,戰事結束即解散]22.在我國奴隸社會姓”最早是指A.庶民農C.貴族諸[C]23.某小姐說她要到皮草店去買皮草,這種說法對嗎不對。因為以前賣裘皮,天無生意可做,便改賣草席所以叫皮草店,皮草是裘皮和草席的統稱]24.“暗中摸索”最初“摸索”的是A.徑B.事理C.名人[C]25.霸王別姬”的故最早見于《傳》B.《春秋》《記》D.《戰國策》[C]“開生面代詩人用來贊揚別人A.容貌體B.談吐言辭C.繪畫技巧D.服飾打扮[C]

26.“兵貴神速”是誰最先說的?[D]27.“不恥下問”這句成語的“問”者最早指的是A.孔子B.子C.孟D.孔[D]28.“不脛而走”的“脛”指的是A.大B.小腿C.腳[B]29.“不以一(A.錯B.眚C.)掩大德“才子佳人”中的“佳人”一直是指女人嗎不。最初是指男人。三國時的曹真很有才能,有人稱贊他說子丹佳人里“佳人”就是指很賢德的男子]31.“草木皆兵”故事的主角是A.項羽B.曹操C.苻堅[C]32.“側目而視”最初是表示什么神態?A.惱怒B.敬畏C.蔑視[B]33.“出人頭地”指的是哪位文人的文章?A.蘇軾陸C.李白[A]4爭為鴻的A.溝壑B.深C.河流D.運[D]35.“大筆如椽”最初指的是A.記大事的手筆B.文字的高明[A]36.“呆若木雞”最初是貶義還是褒義[褒義。37.“砥柱中流”中的“砥柱”是A.山B.工具名C.人名[A]38.“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A.謝安B.陶淵明C.曹操孔E.劉[A]39.“豆蔻年華”是指十三四歲還是十五六歲[十三四歲。40.“獨當一面”指的是誰獨當一面?A.項羽張C.韓D.蕭[C]41.“高屋建瓴”中的“瓴”指的是A.屋水C..閣樓[B]42.“固若金湯”的“湯”指的是A.池水B.熱水C.護城河D.河水[C]43.“功虧一簣”指一大事只差最后一點而沒有完成,其中“簣”指的是A.一時間B.一隊人馬C.一泥土[C]“海外赤子”的“赤子”原指A.赤裸的孩子初的嬰兒C.子民百姓[B]“瀣一氣沆的A.兩條江名B.兩個人名C.兩種動物名46.“諱疾忌醫”這個成語故事中的醫生指的是A.華佗B.扁鵲C.李時珍D.張仲景[B]“起墻“墻初指的是A.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B.內部C.兄弟[A]“人籬下最指的是文因襲他人寄在他人的家里隨人起舞[a]51.“江郎才盡”的“江郎”指的是曹嵇C.江淹D.潘岳[c]52.“狡兔三窟”是哪一門客為孟嘗君出的主意[馮諼53.“金碧輝煌”最初指的是A.音樂蹈B.文著述C.繪技法D.建筑物[C].“驚弓之鳥”中的鳥是指A.天鵝B.鷹雁[A]55.“舉案齊眉”說的是哪兩個人的故事[B]“門見山最是用來評價A.李的詩蘇的詞C.韓愈的散文[A]57.“口若懸河”中的“懸河”指的是A.黃B.長江C.瀑[c]58.“濫竽充數”是大家皆知的故事,這個故事中喜歡聽器樂合奏的是A.齊桓公B.齊宣王齊王[B]2

59.“勞燕分飛”中的“勞燕”指的是燕子嗎[不是。勞燕是指一種叫伯勞的鳥]60.“馬識”這個成語與下列哪位人物有關A.孔B.伯樂C.管D.韓愈[C]“樂不思蜀樂忘返忘憂樂思蜀的人是A.劉備B.劉禪C.宋欽宗[B]62.“兩袖清風”原意是形容迎風走路輕快瀟灑的意思,后被用來稱許那些居官清正廉潔的人。這個典故源于A.元代陳基B.代于謙[B]63.“龍馬精神”中的“龍馬”指的是馬龍C.龍馬[B]64.“名垂青史”中的“青史”指的是歷B.史書[B]“名落孫山”的“孫山”指的是人名還是地名人。宋朝人孫山與同鄉趕考,就他一人考中,名列榜末。后人們就以被錄取人員中的最后一名為“孫山界限落榜的人叫“名落孫山66.“明日黃花”中的“黃花”指的是A.黃的花B.菊C.玫瑰花D.臘花其中的“明日”指是A.明B.昨天C.重陽節后的一天(九月初十[B]67.“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是A.呂布B.韓信C.蕭何D.劉邦[D]68.“難兄難弟”這個成語最初是指兩都壞不兩都好C.處境同樣不幸[B]69.“弄璋之喜”中的“弄璋”指的是生孩B.生女孩[A]70.“龐然大物”本來是指A.牛C.驢駱駝[C]71.“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誰[的。72.“巧舌如簧”中的“簧”指的是A.彈B.簧片[B]73.“符救”中,偷了魏王兵符去解邯鄲之圍的是A.平君B.信君C.春申君D.孟嘗君[B]74.“三緘其口”是保持沉默。其中的“緘”是指A.閉住封C.張開[B]“三教九流”的“九流”本意是指九職業B.九種流派九河流D.最下等的職業[B]“十年河東十河西“河的A.長江淮C.渭河D.黃河[D]“在林泉懷闕魏的是A.宮門B.朝C.皇帝D.曹操[B]78.“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意思是A.行詭B.不露真相C.陰險狡詐[A]79.“生齒日繁”中的“生齒”指的是牙B.人口C.生[B]“惡不中封建社會認為的十大不可赦免的重罪能出其中的種?[謀反、謀大、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管齊下最指的是建結構繪技法軍布陣D.音樂舞蹈[B]82.“司空見慣”是說司空見慣了A.珍B.鉆石C.金銀D.美女[D]83.“四面楚歌”是(A.漢B.楚軍)唱的。[A].“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現在用來批評脫離勞動,脫離生產實際的人。這句話最初是批評誰的孔子。3

85.“素面朝天”的“天”原指:A.天B.帝王[B].“醍醐灌頂”中的“醍醐“指的是A.純油B.牛奶湖[A]87.“泰山北斗”比喻被人崇仰的人,原指A.李白B.歐修韓[C]88.“唯我獨尊”最初指的是A.耶B.釋迦牟尼C.孔子D.儒教[B]89.“薪嘗”主要講述的誰的故事?A.夫B.范C.勾踐D.伍胥[C]“濡以喻困難中以微弱的力量相互幫助初的是A.鳥的行為B.馬的行為魚行為人的行為[B]天子以令諸侯”最初指的是A.秦王袁紹C.曹操[A]92.“信口雌黃”中的“雌黃”是指A.輕B.亂講C.更正D.黃赤色的雞冠石[D]93.“興高采烈”最初形容A.人情精狀態C.詩文D.舞蹈[C]94.“尋花問柳”原指A.玩賞春景B.狎妓C.拜訪朋友[A]“郎自喻識少而妄自尊大郎的是A.人地C.國名[C]96.“一唱三嘆”中的“嘆”字本義是A.嘆B.贊揚C.附D.嘆服[C]97.“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一成語出自于誰的詩[杜甫《蜀道難》“諾千金所的這個十分重信譽的人是指A.呂布B.關季[B]99.“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指五岳之首的泰山嗎?[不是。指魯班的一名叫泰山的徒弟]100.“只許州官放火,不百姓點燈”中的“放火”原來是指A.殺人放火的“放火”B.點燈C.發脾氣D.鬧花[D]101.“上談兵這個成語中所說的從小熟讀兵書,真正打仗時只知道照搬兵書,不聯系實際,最終導致失敗的軍是A.趙奢B.廉頗C.趙括[C]102.“走馬觀花”原來是來A.比粗略地觀察事物B.形容一種愉快得意的情態[B]103.“白聞不如一見”最是“見”什么?A.美貌女子B.秀麗風景C.軍事地形D.一幅名畫[C]“沉魚落雁月羞花落的A.楊玉環B.貂蟬C.王昭君D.西施[C]“魚落雁“魚是A.楊玉環B.王昭君C.西D.貂蟬[C]“月羞花月是A.蘇小小B.西施C.貂D.王昭君E.楊玉環[A]107.成語“閉月羞”中的“羞花”指的是A.楊環B.西C.王君D.貂蟬[C]108.成語“墨守成規”中“墨”是指A.墨子墨C.黑色的東西[A]109.成語“期期艾艾”中“艾”是指A.人B.草花D.事[A]110.成語“取而代之”最是要“代”誰?商紂王B.秦皇C.秦二世D.隋煬帝[B]11.成語“三令五申”現在是一再命令告誡的意思。它的本意是指A.場紀律B.行政紀律作手冊賽紀[C]4

112.成語“喪家之狗”最指的是A.狗B.孔子C.曹操D.宋高宗趙構[B]113.成語“投筆從戎”說是哪個人物的故事[班超114.成語“圖窮匕見”中“圖”指的是A.人像B.地圖畫D.計[B]115.“脫穎而出”最先說是A.毛遂B.荊軻C.李斯D.張[A]116.成語“望穿秋水”中“秋水”是指A.秋天的池水B.眼睛鏡[B]117.成語“烏合之眾”是喻毫無組織紀律,臨時湊合起來一群人。其中的“烏”是指A.鴉B.龜纏黑頭巾的人[A]118.成語“蕭規曹隨”是按上一任的既定方針辦。這里的蕭”和“曹”分別指哪兩個人?蕭、曹參]119.成語“一飯千金”講的是A.張良B.蕭何C.韓)的故事。[C]120.成字千金位史人物有關A.孔子B.孟C.蘇D.呂布韋[D]121.成語“錙銖必較”是容斤斤計較銖”是指A.蜘蛛B.長度單位C.重量單位體單位[C]122.東晉時雞起舞”的年輕是A.祖逖劉C.羊祜D.杜預[A]123.古人常以“逐鹿”來喻爭奪天下死誰手”一詞源自A.東晉B.西晉C.三國[A]124.古人常國色天來容貌的女子這詞最初是詩人用來歌詠A.荷花B.牡丹花芍花D.山紅[B]125.古人用“傾城傾國”形容絕色美女,這一比喻典出A《詩經》B.《論語》C.《史記》D.《漢書》126.人們常說“病入膏肓到了無可救藥的狀況。這里的“膏是什么?[我國古代醫中,膏指心尖脂肪,肓指心臟和隔膜之間,認為這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127.人們常用“逃之夭夭來形容逃跑的狼狽。請問:逃跑以“夭夭”?此出自《詩經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是形桃花盛開時彩目美麗景色。后來善于調侃的文人用“逃夭夭”來形容逃跑迅速的狼狽相。久而久之之夭就成了“逃之夭夭128.俗語“一問三不知”“三不知”是指不知道A.天、地理、人情B.事情的開始、經過、結局C.天、地獄、人間D.爺爺、爸爸哥哥[B]129.為什么中國古代稱皇為“九五之尊”其典出自《易乾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在位數中最大,所以古人特別愛好最大最多的九,如稱天之高為九天。五是一至九數列中的中數人究中庸之道這中數也就有所偏愛皇要設置九門,所以“九五”就是“德備下”皇帝了]130.我們平時說有錢的人纏萬貫是少枚銅錢?枚B.1000枚C.10000枚[B]131.與“暗送秋波”典故關的人物是A.西施楊環貂D.王君[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