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1頁
一般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2頁
一般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3頁
一般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4頁
一般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一般地質學復習資料

一般地質學復習考慮題

1、地質學研究的對象是啥?研究的要緊內容有哪些?

地質學是以地球為研究對象的一門自然科學地質學的研究對象的范圍包括從地核到外層大氣圈的整個地球。由于受觀看和研究條件的限制,地質學在現時期要緊研究固體地球的最外層,即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慢的上部)。

2、在地質學的研究過程中為啥特殊重視野外地質調查?

為了認識地殼進展的客觀規律,深入了解一具地區的地質、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事情。必須對野外地質現象舉行詳細觀看,野外地質記錄,系統采集各類樣品,積存大量的感性資料。到大自然中去是地質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提。

3、地質學研究中運用的基本分析推理辦法是啥?它的基本思想是啥?

地質學分析地質歷史的推理辦法-歷史比較法

歷史比較法的基本思想:用如今正在發生的地質作用去猜測過去的地質過程。歷史比較法的缺陷。只認識古今一致性,未認識古今存在的差異性。

4、內動力地質作用有幾種類型?地質作用有啥持點?

地殼運動:由內部能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可使一定的地區發生水平或垂直的位移,造成海陸變遷,使巖層褶曲、斷裂。

地震作用:因構造運動引起的地殼發生快速的抖動。

巖漿作用:巖漿是在地下深處形成的硅酸鹽熔融體,巖漿能夠侵入到地殼中,或以火山噴發的方式噴出地表。巖漿的形成、運移直至冷凝固結成為巖石的過程,稱巖漿作用。

變質作用:由于物理和化學條件的改變而使地殼中已有的巖石轉變新的巖石過程。

1、地質學研究的對象具有地域性的特點

2、地質學研究的對象具有多因素相互制約的復雜性

3、地質學研究的對象涉及到悠久的時刻

5、穩定同位素與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晶體與非晶體、同質多像、類質同像。

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被稱之為放射性同位素;

而別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稱為穩定同位素。

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質量分數(%),稱為克拉克值。(1)元素的克拉克值并別能反映它在地殼內的局部富集事情。元素在地殼中的富集事情,除與元素的克拉克值大小有關外,還決定于各元素在地殼中的地球化學行為。

具有天然幾何多面體外形的礦物稱為晶體,晶體是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成周期性重復羅列的固體。簡單地講,晶體是具有格子構造的固體。晶體內部質點的羅列,別具有格子構造者稱為非晶體。晶體與非晶體的最本質區不是:內部結構是否規則。

由非晶體調整其內部質點的羅列方式而向晶體轉變的作用,稱為脫玻化作用。

相同化學成分的物質在別同熱力學條件(如,T、P)下形成別同的晶體結構,而成為別同的礦物,這種現象稱同質多象。

類質同像:礦物晶體結構中的某種原子或離子可部分地被化學性質相似的它種原子或離子替代,而別破壞其晶體結構的現象。

6、礦物的物理性質和光學性質有哪些?

礦物是由天然產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原子呈有序羅列的均勻固體。通常由無機作用所形成。礦物的物理性質是礦物在外力作用(如刻劃、敲打等)下所呈現的性質

1.硬度-礦物反抗外來機械作用(如刻劃、壓入或研磨等)的能力,硬度用H表示。2.解理-礦物晶體受到外力打擊時,能沿著內部格子構造中一定方向的面網發生破碎,晶體的這種固有性質稱為解理;沿解理所裂成的平面,稱解理面。

(1)極徹底解理(2)徹底解理3)中等解理(4)別徹底解理(5)極別徹底解理

3.斷口-指礦物在外力打擊下,別沿固定的結晶方向發生斷裂而形成的斷裂面。

(1)貝殼狀斷口參差狀斷口鋸齒狀斷口階梯狀斷口

1、礦物的透明度

2、礦物的光澤礦物表面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玻璃光澤油脂光澤蠟狀光澤土狀光澤絲絹光澤珍珠光澤凡是呈金屬光澤或半金屬光澤者,為別透明礦物,否則為透明礦物。

3、顏群與條痕

顏群是礦物對白光汲取的表現。

礦物在無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粉末痕跡摩氏硬度計:

硬度等級代表礦物硬度等級代表礦物

1滑石6正長石

2石膏7石英

3方解石8黃玉

4螢石9剛玉

5磷灰石10金剛石

7、巖漿和熔巖是怎么樣定義的。

巖漿形成于地球深部,是一種富含揮發組分、成分復雜的硅酸鹽高溫熔融物質,具有較大粘性的流體。巖漿噴出地表時,因壓力驟落,所含揮發分大部分逸失,這種噴出地表失去大部分揮發分的巖漿稱為熔巖

8、噴出作用、火山噴發的產物有哪些?

氣體噴出物最常見的是水蒸氣,其含量可達60%以上,其它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硫化物(硫化氫、硫的氧化物)、硫、一氧化碳、氯化氫、甲烷、氫氟酸等。

液體噴出物熔巖自火山口溢出,沿地面歪坡或山谷流淌,前端呈舌狀稱熔巖流。熔巖被熔巖瀑布爬蟲狀熔巖流象鼻狀熔巖流波狀熔巖繩狀熔巖木排狀熔巖熔巖旋渦饅頭狀熔巖塊狀熔巖枕狀熔巖結殼熔巖柱狀節理

固體噴出物①火山灰②火山礫③火山渣和浮巖④火山塊⑤火山彈

9、火山有哪些機構?

(1)火山通道火山噴發時,巖漿從地下噴出地表的通道

(2)火山錐火山噴出物環繞火山通道堆積成的錐狀地形,稱火山錐。

(3)火山口—火山錐頂部的圓形洼地

10、火山有幾種噴發方式?

(1)裂隙式噴發(線狀噴發)裂隙式噴發是巖漿沿巖石圈的巨大裂縫溢出地表。以基性熔巖為主,無爆炸現象。熔巖呈面狀流出。典型代表:冰島拉基火山新西蘭塔拉維拉火山。(2)中心式噴發—巖漿沿管狀火山通道上涌,從火山口中溢出。

依照噴發的強烈程度分為:

①寧靜式(夏威夷式)②猛烈式(培雷式)③遞變式特點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11、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死火山─別僅形成久遠,而且被證明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再噴發的火山。

活火山─如今仍在噴發或有歷史記載噴發過的火山。各國劃定活火山的時限長短別—,比較普遍的界限是將1萬年以來有過噴發活動的火山都稱活火山。

休眠火山─火山在一次噴發之后處于靜止,但仍也許噴發,或在兩次噴發之間較長時刻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的火山,稱為休眠火山;休眠火山屬于活火山的范疇。

12、世界火山的分布有何規律性?其緣故是啥?

火山要緊分布在地殼厚度薄、構造活動劇烈的地區。

環太平洋火山帶地中海火山帶洋脊火山帶東非火山帶

13、侵入作用、同化作用、混染作用、結晶分異作用、鮑溫反應系列。

深部巖漿向上運移,侵入身邊巖石而未達到地表即冷凝成巖,稱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巖石叫侵入巖。包圍侵入體的原有巖石稱圍巖。同化作用是指巖漿熔解或熔化圍巖,將圍巖改變成為巖漿的一部分的作用。混染作用是指巖漿同化圍巖而改變自個兒成分的作用。

一種成分的巖漿按礦物熔點的高低可依次結晶出別同成分的礦物,并形成別同種類的巖石,這種作用稱結晶分異作用。

延續反應系列:經過反應,先結晶的礦物與殘余巖漿之間發生作用,形成化學成分延續變化,而內部結構別改變的一系列礦物,即鈣長石、培長石、拉長石、中長石、更長石、及鈉長石系列。別延續反應系列經過反應,形成化學成分變化、內部結構顯著改變的一系列礦物,即橄欖石、輝石、角閃石及黑云母系列。最終兩個系列合并,形成一具別延續反應系列,依次結晶出鉀長石、石英和白云母。它們總稱為鮑溫反應系列。

14、侵入巖有幾種產狀?

1、巖基

2、巖株

3、巖床,巖墻

4、巖盤(巖蓋)

5、巖盆

15、火成巖有哪些要緊的結構與構造?

巖石結構指火成巖中礦物的結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態及其相互結合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巖石特征。

(一)結晶程度1、全晶質結構2、半晶質結構3、玻璃質結構

(二)礦物的顆粒大小1、顆粒的絕對大小隱晶質結構:用肉眼和放大鏡,別能分辨礦物的顆粒。顯晶質結構:用肉眼和放大鏡,可分辨出礦物的顆粒2、礦物顆粒的相對大小-等粒結構巖石中要緊礦物的顆粒大小基本相等。別等粒結構巖石中礦物顆粒從小到大延續變化,最大粒徑和最小粒徑相差能夠非常大。(3)斑狀結構巖石中的礦物顆粒由兩種明顯別同大小的顆粒組成,大的顆粒散在小顆粒或玻璃之中。大的叫班晶,小的稱基質。基質由隱晶質和玻璃構成者叫斑狀結構。(4)似斑狀結構巖石中的礦物顆粒由兩種別同大小的顆粒組成,但顆粒大小相差并別十分懸殊。基質由顯晶質(粗粒、中粒或細粒)構成。

(三)依照礦物的形態

1、全自形粒狀結構

2、半自形粒狀結構

3、他形粒狀結構

(四)按組成巖石顆粒的相互關系

1.輝長結構2、輝綠結構(嵌晶含長結構)

火成巖的構造是指巖石中別同礦物或礦物集合體的形態大小及相互羅列與充填方式上所反映的巖石特征。

1.塊狀構造2、流淌構造3流紋構造:4、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5、帶狀構造6、晶洞構造

16、火成巖有哪些要緊類型;它們有幾種形成環境。

淺群巖:群率<20中群巖:群率35-20深XXX巖:群率75-35暗深群巖:群率>75

超基性巖SiO2<45%;基性巖SiO245~52%中性巖SiO252~65%;酸性巖SiO2>65%

依照其產出環境分為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

17、肉眼識不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四種巖類最明顯的標志是啥?

從基性巖經中性巖到酸性巖,鐵鎂質礦物含量逐漸減少,長英質礦物含量逐漸增多;巖石的顏群由深變淺由暗變亮;相對密度由大變小。

18、肉眼識不噴出巖和侵入巖的最要緊標志是啥?

課本P30第4行

19、外力地質作用有哪些類型?沉積巖的形成與這些作用有關嗎?

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巖作用。

20、沉積巖有哪些結構與構造,它們能反映沉積巖形成的環境嗎?

沉積巖的結構—沉積巖顆粒的性質、大小、形態及其相互關系。

1、碎屑結構

(1)碎屑顆粒的形態

①粒度通常按碎屑顆粒的粒度大小分為:

>2mm礫

2-0.05mm砂

-0.005mm粉砂

<0.005mm泥

②分選性指碎屑顆粒大小的均勻程度。

③圓度碎屑顆粒的棱角被磨損圓化的程度。

(2)雜基和膠結物

2、非碎屑結構

沉積構造是指沉積巖形成時所生成的巖石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空間分布和羅列形式。

要緊類型有:

層理構造:1水平層理2交織層理:A、歪層理B、槽狀交織層理C、楔型交織層理③遞變層理

層面構造:(1)波痕波痕是在介質(流水、波紋、風)的運動作用下,沉積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種波狀起狀的構造。(2)泥裂泥裂又叫干裂:泥質沉積物暴露水面后,經爆曬,失水收縮,形成張開的多邊形干裂縫,后被上伏沉積物充填而成。泥裂的斷面普通是上寬下窄,呈“V”字形,寬幾毫米至幾厘米別等。(3)印模

變形層理構造:飽含水分而未固結的沉積物,由于重力或其它偶然性因素(如地震、海嘯)造成歪坡滑動、沉陷等,使沉積物(層理)變形而產生的變形層理構造。

①包卷層理:層理褶皺非常復雜,呈多層包卷。這是飽含水分的沉積物受水流推壓(揉差)變形而成。②揉皺構造:層理被揉皺成復雜的褶曲,是水下滑坡產生的。常局限一定層位,發生于湖泊或海底歪坡地帶,是海底滑坡的標志。

21、沉積巖可分為幾大類。

(一)、碎屑巖

1、礫巖和角礫巖碎屑巖中礫石(粒度>2mm)含量大于50%者叫礫巖。普通把圓形或

次圓狀的礫石稱礫巖;而礫石呈棱角狀或次棱角狀者叫角礫巖。

2、砂巖(1)石英砂巖(2)長石砂巖(3)巖屑砂巖

3、粉砂巖

(二)粘土巖類

1、粘土屬固結微弱的粘土巖。

2、泥巖固結成巖但無層理者

3、頁巖固結成巖具有頁片狀層理者稱頁巖。

(三)硅質巖類

(1)硅質巖(2)燧石結核(3)碧玉巖4)瑪瑙

(四)碳酸鹽巖

(1)粒屑結構分為顆粒、泥晶基質和亮晶膠結物三種類型。它們是由波紋和流水搬運沉積而成的,類似于碎屑巖的結構。

(2)生物骨架結構由原地生長的群體造礁生物組成的礁灰巖,具有生物骨架結構。

(3)晶粒結構由化學及生物化學作用沉淀而成的和重結晶的碳酸鹽巖,常結晶成大小別同的晶粒,稱晶粒結構。

22、沉積巖中哪些構造能確定地層的產狀是正常依然倒轉?

歪層理紋層單向傾歪,向下收斂。由單向水流所形成,多見于河床沉積中。特點:紋層頂部被截切,與層系面呈高角度相交,下部紋層常逐漸收斂,變緩,與層系底界面小角度相交或相切(即,底切、頂截)。據此可推斷巖層產狀是否正常。

依照歪層理推斷巖層產狀是否正常:

利用遞變層理可判不巖層的頂和底。該層理又叫粒序層理,它無明顯的細層界線,整個層理表現為粒度粗細的變化。同一層內碎屑顆粒由下向上,由粗到細呈漸變關系,稱遞變層理;反之,由細到粗者稱反遞變層理。這是濁流沉積的特點。

23、石灰巖與白云巖的區不標志是啥?

石灰巖是由方解石組成的巖石,遇鹽酸起泡,白云巖是由白云石組成的,遇鹽酸別起泡或微弱起泡。課本P49-18

由重結晶或交代作用(白云巖化作用)形成的白云巖,具有中-粗粒結構。巖石多呈灰白群-淺肉紅XXX,風化露額頭多呈刀砍狀溶溝,這是辯不灰巖與白云巖的重要標志之一。

24、怎么樣判不層間礫巖與底礫巖?底礫巖有何地質意義?

依照礫巖在地層剖面中的位置分為底礫巖和層間礫巖底礫巖:分布在侵蝕面之上,代表一具長期的沉積間斷之后,一具新階段的沉積開始。層間礫巖:分布在沉積巖層之間,有時與下伏巖層之間可存在別同的沖刷現象,但別代表沉積間斷。如,灰巖巖層中常見的水底沖

刷形成的同生礫巖和角礫巖,礫石磨圓度較差,填隙物成分復雜。

地質意義:

1.判斷古海岸線的位置,確定古水流方向。

2.推斷蝕源區的位置及母巖性質。

25、引起變質作用的要緊因素是啥?

巖石在固體狀態下受到溫度、壓力和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使原巖的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結構、構造發生變化的地質作用,稱為變質作用

1、溫度◆起始溫度:以濁沸石、藍閃石、紅柱石、鈉云母、葉臘石等變

質礦物首次浮現,作為變質作用的開始。

◆終止溫度:原巖發生大規模熔融時的溫度(650℃以下)

所以,變質作用的溫度變化范圍應為650℃—150℃之間。低于150℃屬固結成巖作用;大于650℃巖石熔化,屬巖漿作用范疇。

2、壓力

(1)靜壓力(均向壓力)上覆巖層的負荷分量所引起的壓力。

(2)流體壓力(粒間流體壓力)巖石反抗靜壓力作用要緊靠固體顆粒和粒間流體。當靜壓力在巖石中傳導至粒間流體時,便形成流體壓力。

(3)定向壓力由構造運動所引起的側向擠壓力,分擠壓力和剪切力。

3、化學活動性流體

巖石孔隙和裂隙中的這些流體,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將巖石中的一些元素溶濾出來,促使化學組分遷移,再分配,形成與原巖性質徹底別同的變質巖。

26、變質巖的常見特征礦物有哪些?

1、特征變質礦物

紅柱石、藍晶石、夕線石、十字石、陽起石、透閃石、滑石、蛇紋石、綠泥石、硅灰石、石榴子石、透輝石、籃閃石、石墨等。若這些礦物在巖石中浮現,反映了原巖己變質,屬變質巖。

2、石英、鉀長石、鈉長石、白云母、黑云母等礦物,在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都可存在。要緊區不:變質巖中的石英、長石具有波狀消光,裂紋較發育。而云母作為要緊礦物浮現在巖石中,那確信是變質作用形成的。

27、變質巖有哪些結構與構造?

變晶結構:巖石在變質作用過程中發生重結晶和變質結晶作用所形成的一種結構。

變余結構:變質作用別完全,原巖的礦物成分和結構特征可部分地保留下來

碎裂結構交代結構

變余構造:原巖變質后仍殘留原巖部分的構造特征者,稱變余構造。

變成構造—經變質作用后形成的新構造稱變成構造。(1)斑點狀構造(2)板狀構造(3)千枚狀構造(4)片狀構造(5)片麻狀構造(6)塊狀構造

混合巖構造

28、變質作用有哪幾種要緊類型?

一、接觸變質作用:發生在侵入巖與圍巖的接觸帶上,由溫度和揮發組分(流體)所引起的一種變質作用。規模別大,分布局限,屬高溫、低壓變質環境。

1、熱接觸變質作用

2、接觸交代變質作用

二、區域變質作用區域變質作用是指由溫度、壓力以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發生大范圍的變質作用。

三、混合巖化作用在區域變質作用的基礎上,地殼內部熱流接著升高,巖石受熱而發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熔體,并且地下深部也逸出熱液(富鉀、鈉、硅),這些熔體和熱液沿區域變質巖的裂隙和片理滲透、擴散、貫入,并伴隨化學反應,形成混合巖,這種作用稱混合巖化作用。

四、動力變質作用在構造運動所產生的定向壓力妨礙下,巖石所發生的變質作用。

29、肉眼怎么樣區不片巖和千枚巖,這兩種巖石均由頁巖變質而成的嗎?

30、試講明火成巖、沉和巖、變質巖的相互轉變關系。

31、地層、巖層、相對年代和絕對年代、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切割律、地質年代表、年代地層單位,巖石地層單位。

在地質學中把在一定地質階段內所形成的層狀巖石稱之為地層,而層狀巖石稱巖層。

相對年代——地質體形成或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

絕對年齡——用測定某種巖石樣品中所含放射性同位素獲得,用距今有多青年來表示。

地層的原始產狀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沉積物層層疊置,較老的地層在下面,較新的地層在上面。只要地層沒有發生構造變動,上面地層形成的年代一定比下面的地層新,這算是地層層序律或稱地層疊覆原理。

別同的地層含有別同的生物化石或化石組合,地質年代較老的地層含有較古老的生物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層是同年代的地層,稱為生物層序律。

切割律要緊用于侵入體與圍巖的關系以及侵入體之間相互侵入順序的確定。普通講,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時代老。

年代地層單位是通過區域地層之間(甚至跨越大洋)并依賴化石舉行對照、同位素年齡測定,建立的反映全球的地層系統。在那個系統中,合若干組為統;兩個或三個統合稱系;包含生

物演化中有相同特點的幾個系合稱界,如含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化石的稱新生界;裸子植物和陸生爬行動物化石豐富的為中生界;早于中生界形成多樣較低等生物化石的地層,合稱古生界;比古生界更老伏于古生界以下的地層則是元古界。后來又把古生界等含清楚的化石的三個界合稱顯生宇;相應把比顯生宇老,所含化石是一些十分簡單、原始生物的稱元古宇和太古宇。

巖石地層單位是依據宏觀巖性特征和相對地層位置劃分的巖石地層體。

巖石地層單位(地點性地層單位)由大到小可分群、組、段等級不。

32、地層相對地質年代確定的要緊依據是啥?其道理何在?

成層的沉積巖別僅記載了它生成時地球表面的自然狀況,而且嚴格地按照先后順序自下而上地依次重疊。

33、你能由老到新順序寫出相對地質年代表中宙代紀的名稱和代號嗎?

震旦紀(系)Z

寒武紀(系)∈奧陶紀(系)O志留紀(系)S

泥盆紀(系)D石炭紀(系)C二疊紀(系)P

三疊紀(系)T侏羅紀(系)J白堊紀(系)K

古近紀(系)E新近紀(系)N第四紀(系)Q

34、地震、海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中定位辦法、地震波、地震震級與烈度。

海震:發生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的地震。發生海震時,由于海底巖石忽然破碎和位移以及地震波的作用引起上覆海水的運動,產生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稱作海嘯。

震源:地下深處發動地震,釋放深部能量的源區。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震中是有一定范圍,稱震中區,震中區是地震破壞最強的地區。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離。

震中距:震中到地面任一地震臺的水平距離。

等震線:烈度相同點的連線。

地震波:地震時,從震源區發出,以彈性波的形式傳播出來。

確定震中位置辦法是由地震波的走時差(S-P)來確定地震臺至震中之間的距離。有三個地震臺站,且別在一條直線上,可依照三個臺站求出的震中距用三點交會法確定震中位置。

震級是衡量地震絕對強度的等級。一次地震惟獨一具震級。震級就等于在震中距為100公里時,用同樣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震幅值以微米為單位的對數值。

烈度是表示地面和建造物受到妨礙和破壞的程度。

35、地震有哪基本類型?

1、構造地震指由地殼的構造運動產生的地震。

2、火山地震伴隨火山活動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3、陷降地震由于巖層大規模的倒塌或陷降而引起的。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70Km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Km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Km

36、怎么確定地震的強弱?

地震震級與震源釋放的能量有關,釋放的能量越多,震級越大。所以,震級可用里氏震級標準公式計算:logE=+1.5M

其中,E-震源放出的總能量(單位:爾格)M-震級

37、為啥地震發生后,各地災難程度別同?受災輕重與哪些因素有關?

38、地震前和地震時會產生那些地質現象?

39、世界地震要緊分布在哪三個帶上?深源地震普通都分布在大洋中部嗎?

1、環太平洋地震帶:包含了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

2、地中海-印尼地震帶

3、洋脊地震帶

40、確定地球內部構造的要緊依據是啥?,地球內部有幾個一級界面?有幾個次級界面?各層圈的物質成分及其狀態怎么?

地震時產生的地震波對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確定地球內部構造的要緊依據。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依照這兩個界面,可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一級層圈。

①康拉德面(上、下地殼界面)②巖石圈與軟流圈界面③拜爾勒面(413Km)④上、下地幔界面⑤內、外地核界面(過渡帶)

1、呈層圈狀:2個一級界面5個次級界面(康拉德面,莫霍面,巖石圈與軟流圈界面,拜爾勒面(413Km),上、下地幔界面,古登堡面,內、外地核界面)。

2、物質組成:地殼(上地殼硅鋁、下地殼硅鎂),地幔(鐵鎂硅酸鹽),地核(鐵、鎳,少量硫、硅)

3、物理狀態:地核分兩層,內核為固態,外核為液態,內外核間為過渡帶;地幔頂部為固態,它與固體地殼組成巖石圈;巖石圈下面為呈部分熔融狀態的軟流圈,它將固體巖石圈與固體地幔分開。

41、構造運動的兩種基本方式是啥?

一、水平運動

水平運動是指地殼或巖石圈塊體沿地球切線方向的運動。

二、垂直運動

是指相鄰或同一塊體的別同部分沿地球半徑方向作上升和下落的交替運動。42、褶皺構造幾何要素有哪些?褶皺是怎么樣分類的?背歪和向歪在橫剖面上有何特點?

水平巖層受到應力作用后發生彎曲變形,單個彎曲稱為。由多個彎曲連生叫褶皺。

1、褶曲的幾何要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