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學專題-新密閉式靜脈輸血的技術操作1_第1頁
2022年醫學專題-新密閉式靜脈輸血的技術操作1_第2頁
2022年醫學專題-新密閉式靜脈輸血的技術操作1_第3頁
2022年醫學專題-新密閉式靜脈輸血的技術操作1_第4頁
2022年醫學專題-新密閉式靜脈輸血的技術操作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密閉式靜脈輸血(shūxuè)技術

中醫(zhōngyī)骨傷科胡藝

2016年03月

第一頁,共二十六頁。靜脈輸血

大綱一、輸血相關制度(zhìdù)二、輸血操作規程第二頁,共二十六頁。靜脈(jìngmài)輸血相關制度人人(rénrén)熟練掌握輸血全過程的血液管理制度與流程護理安全輸血制度輸血反應登記、報告(bàogào)制度輸血反應處置預案、報告、處理制度第三頁,共二十六頁。輸血(shūxuè)全過程的血液管理制度與流程

采集血標本

接到采血醫囑后,護士持輸血申請單和試管嚴格執行患者身份識別及查對制度,認真核對病例中的信息,采集血樣。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護士在采集血標本及輸血時,應至少同時使用兩種識別患者的方法進行核對。所有患者除均要使用床頭卡識別外,清醒患者另外使用“反問式”的識別方法,手術、昏迷、神志不清、無自主能力的重癥患者另外使用腕帶識別。

標本采集后應立即進行準確標記(biāojì)和記錄,如無條形碼,試管上需注明病人信息第四頁,共二十六頁。輸血全過程的血液管理(guǎnlǐ)

制度與流程輸血(shūxuè)前兩名醫護人員核對病歷、輸血記錄單、血袋信息核對(héduì)無誤后在輸血記錄單粘貼條形碼,醫護雙簽名輸血時兩名醫護人員持病歷、輸血記錄單至病人床旁核對血袋信息第五頁,共二十六頁。輸血護理(hùlǐ)記錄單

年日期

時間體溫(℃)

血制品0.9NSIvgtt(ml)滴數不良反應查對人執行人類型血型血量(滴/min)癥狀處理措施及結果無201515/0912:00

36.5

50

50xxx12:15去白細胞紅細胞懸液A2U20√醫生護士xxx12:3050√xxx13:1048√xxx13:5050√xxx14:3052√xxx15:055050√xxx15:20√xxx15:5036.5√xxx備注:遵醫囑調節輸血滴速并如實(rúshí)記錄。遵醫囑(yīzhǔ)醫護雙簽名第六頁,共二十六頁。血液(xuèyè)輸注時間計算

液體總量×點滴系數所需時間(shíjiān)=

每分鐘滴速

例如:2U紅細胞所需時間=(320ml

×20)除以50滴,約為128分鐘。第七頁,共二十六頁。輸血全過程的血液(xuèyè)管理制度與流程

血制品輸注時限血制品離冰箱30分鐘內輸注

全血/紅細胞4小時內輸完

濃縮血小板優先輸注,20min內輸完

200ml冰凍血漿20min內輸完

一個單位的冷沉淀10min內輸完同一患者輸注多種成分血液制品時,應優先輸血小板血制品輸注順序:血小板-冷沉淀-冰凍血漿-紅細胞

除遵循以上(yǐshàng)原則外,應根據病情、年齡及血制品成分或嚴格按照醫囑調節滴數,實時記錄時間。第八頁,共二十六頁。護理安全(ānquán)輸血制度

特別強調在輸血過程中排氣時,應盡量避免擠壓(jǐyā)莫菲氏滴管,以免由于液體快速沖向輸血器的莫菲氏滴管,而產生大量的混入液體內的氣泡。應排盡輸血器內的空氣,莫菲氏滴管內的液面高度應以2/3為宜,最低不可低于1/2高度。

嚴禁一名護士同時對兩名患者采血,兩名醫護人員一次只能為一名患者核對交叉配血結果、輸血。

第九頁,共二十六頁。輸血并發癥的預防(yùfáng)與處理1、發熱反應2、變態反應3、溶血反應4、細菌(xìjūn)污染反應5、循環負荷過重6、出血傾向7、枸櫞酸鈉中毒8、疾病傳播9、低體溫詳見:1、《臨床護理技術(jìshù)操作常見病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規范》P140

2、《臨床護理實踐指南》P231

盡早有效識別輸血反應

最為重要第十頁,共二十六頁。輸血反應處置(chǔzhì)預案、報告處理制度

識別輸血反應1、掌握輸血常見并發癥的臨床表現。2、遵循先慢后快原則,輸血的前15分鐘要慢(一般調節15-20滴/分),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無不良反應,再根據(gēnjù)醫囑調節滴速,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

第十一頁,共二十六頁。輸血反應處置預案、報告(bàogào)處理制度

發生輸血反應時1、若為一般性過敏反應者可減慢輸血速度或停止(tíngzhǐ)輸血,經對癥處理后情況好轉可根據醫囑繼續輸血,注意嚴密觀察病情。2、對懷疑溶血等嚴重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止輸血,更換輸血器及生理鹽水。3、立即報告醫生和輸血科,進行積極搶救治療的同時,進行必要的核對,檢查,封存血袋和輸血器,并抽取患者血樣一同送輸血科檢驗。第十二頁,共二十六頁。輸血反應處置預案、報告處理(chǔlǐ)制度4、及時如實記錄患者生命體征、一般情況和搶救過程,并跟蹤患者病情變化和各種檢驗結果。5、醫生填寫輸血不良反應反饋單,上報輸血科,反應嚴重者需上報醫院不良反應事件。6、做好患者及家屬解釋安慰工作,如患者、家屬有異議時,立即按有關程序對輸血器進行封存,必要時送檢。7、科室護士長應對輸血反應進行分析,共同查找(cházhǎo)原因,落實改進措施。第十三頁,共二十六頁。靜脈輸血

大綱一、輸血相關(xiāngguān)制度二、輸血操作規程第十四頁,共二十六頁。

目的1、

補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環;2、

補充紅細胞,糾正貧血(pínxuè);3、

補充各種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4、輸新鮮血液,補充抗體及白細胞,增加機體抵抗力。第十五頁,共二十六頁。操作流程說明操作前準備密閉式靜脈輸血(shūxuè)技術1--.MOV輸血操作流程密閉式靜脈輸血技術2--.MOV

第十六頁,共二十六頁。操作流程說明

操作者準備:衣帽整潔、規范洗手、戴口罩

評估病人:患者自理能力情況、血常規檢驗結果,測量體溫,解釋輸血的目的及所輸血液制品的種類環境(huánjìng)準備:室溫適宜、光線充足、環境安靜用物準備:治療車、清潔治療盤、皮膚消毒液、無菌棉簽、一次性輸血器、輸液針頭、輸液貼、一次性治療巾、止血帶、彎盤、手消毒液、輸液卡、備要時備夾板、繃帶;根據醫囑及配血單備血、無菌生理鹽水注射液。

第十七頁,共二十六頁。評估(pínɡɡū)和觀察要點評估患者年齡、病情、治療情況(作為合理輸血的依據)、意識狀態、自理能力、合作程度。了解血型、輸血史及不良反應史。評估患者心理(xīnlǐ)狀態及對輸血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為心理(xīnlǐ)護理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據)。評估穿刺部位皮膚及血管情況。觀察有無輸血反應。第十八頁,共二十六頁。操作要點

確認醫囑,雙人核對輸血相關信息。確認患者身份,建立靜脈通路,生理鹽水預沖輸血器。遵醫囑執行輸血前用藥。床邊雙人再次核對。消毒血袋導管,插入輸血器。調節血液滴速,緩慢滴入,觀察15min患者無不適后根據病情、年齡及輸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調節滴速。輸血完畢(wánbì),用生理鹽水沖管,記錄。第十九頁,共二十六頁。注意事項1、在取血和輸血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及查對制度。在輸血前,一定要由兩名醫護人員根據需要查對的項目再次進行查對,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2、血制品不得加熱,禁止隨意加入其他藥物,不得自行儲存,盡快應用。3、1個單位的全血或成分血應在4h內輸完。4、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應從血庫取出后30min內輸注。5、輸血前后及兩袋血之間需要滴注少量(shǎoliàng)生理鹽水,以防發生不良反應。第二十頁,共二十六頁。注意事項6、輸血過程中嚴密監測(jiāncè)患者反應。7、出現輸血反應立即減慢或停止輸血,更換輸血器,用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暢,通知醫生,做好搶救準備,保留余血,并記錄。8、空血袋低溫保存24h,之后按醫療廢物處置。9、連續輸血時間超過4h需更換輸血器。10、輸血滴速應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對年老體弱、嚴重貧血、心力衰竭等患者應謹慎,滴速宜慢。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六頁。三查八對三查:血的質量、有效期、輸血裝置八對:床號、姓名、住院號、貯血袋號、血型、

交叉配血實驗結果、血液(xuèyè)品種、血型和劑量血液質量要求不合格血液質量的判斷標準:(1)血袋標簽有破損、字跡不清;(2)血袋有破損、漏血;(3)血液中有明顯(míngxiǎn)凝塊;(4)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5)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或粗大顆粒;(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溶血;(7)紅細胞層呈紫紅色;(8)過期或其他須查證的情況。臨床工作(gōngzuò)中需強調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六頁。臨床工作(gōngzuò)中需強調沖管用生理鹽水需粘貼小輸液卡,不允許裸放于治療臺上,應消毒(xiāodú)后用瓶口貼封口輸血醫囑需經兩名護士核對(héduì)無誤后轉抄在大輸液卡上,重點關注,規范巡視。第二十三頁,共二十六頁。臨床工作(gōngzuò)中需強調執行醫囑(yīzhǔ)者和操作者應為同一人第二十四頁,共二十六頁。

輸血過程中要強化安全意識,確保(quèbǎo)輸血零差錯發生!結束語第二十五頁,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