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學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學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學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學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學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DNA是所有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B.核酸分子中每個五碳糖連接兩個磷酸和一個堿基C.RNA具有傳遞遺傳信息、轉運和催化等功能D.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不一定相同2.PIN蛋白是生長素進行極性運輸時的輸出載體,其合成過程及位置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PIN基因經轉錄、翻譯過程合成PIN蛋白B.PIN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后需經內質網、高爾基體加工C.生長素經PIN蛋白輸出細胞時不需要消耗ATP并可原路返回D.PIN基因表達異常時,植物可能會失去頂端優勢3.蛋白質和核酸是組成細胞的兩種重要化合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高爾基體的組成成分有rRNA和蛋白質B.染色體主要由核糖核酸與蛋白質組成C.同一生物不同體細胞中核酸和蛋白質相同D.通過轉錄和翻譯,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4.下列關于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有①嚴重腹瀉后只需補充水分就能維持細胞外液正常的滲透壓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經,引起該肌肉收縮的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③垂體功能受損的幼犬會出現抗寒能力減弱等現象④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后,就會引起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為外負內正⑤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體內,興奮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⑥抗生素消滅病菌的過程體現了人體的免疫防衛功能⑦記憶細胞受到同種抗原再次刺激后,細胞周期變短⑧2、4-D、苯乙酸均為生長素類似物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5.野生型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敏感,將它接種到青霉素濃度為0.1單位/cm3的培養基上,大多數菌株死亡,極少數菌株能存活下來。存活下來的菌株經過不斷選育,最后可以獲得能生長在青霉素濃度為250單位/cm3的培養基上的細菌品系。據此分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抗青霉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增殖過程中能將抗青霉素的性狀直接傳遞給后代B.在此過程中,青霉素起到了定向誘導金黃色葡萄球菌變異的作用C.在此過程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D.能在含青霉素的培養基上生長的細菌品系發生的變異是染色體變異6.某二倍體植物的基因型為AaBbCC,這3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下圖表示以該植物為親本進行的育種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單倍體幼苗的基因型有4種B.個體Ⅰ的體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C.個體Ⅱ中重組類型占9/16D.若要盡快獲得基因型為aaBBCC的純種,則應采用圖中A→B→C過程進行育種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下圖甲為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探究光照強度對茉莉花光合作用強度影響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乙為所測得的結果。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測得,當用40W燈泡照射時,紅色液滴沒有發生移動,這是因為此時________________,當改用80W燈泡照射時,葉綠體中C5的含量將______。(2)圖乙中B點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有__________。(3)圖甲所示裝置無法測得A點數據,除非將其中的NaHCO3溶液換為______________溶液,且將裝置放在________環境中。在A點,產生ATP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4)茉莉花的生長需要澆水,但澆水過多易發生爛根現象。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8.(10分)某動物(性別決定類型為XY型)的毛色有白色、褐色和黑色,下圖為其毛色形成過程。某科研人員將褐色雌性個體與黑色雄性個體相互交配,后代出現三種毛色個體,其中白色個體有雌性和雄性,黑色個體全為雌性,褐色個體全為雄性。不考慮突變和X與Y的同源區段,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說明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親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F1黑色雌性個體與褐色雄性個體相互交配,F2雌性個體中雜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現有一白色雌性個體,欲判斷其基因型,將其與親本雄性個體交配,若后代出現兩種毛色個體,則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出現三種毛色個體,則其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觀察后代中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個體的表現型,可確定其基因型。9.(10分)玉米是遺傳學常用的實驗材料,請結合相關知識分析回答:(1)玉米子粒黃色基因T與白色基因t是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現有基因型為Tt的黃色子粒植株A,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一。①植株A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_________。②為了確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體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生F1。如果F1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③以植株A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為母本雜交產生的F1中,發現了一株黃色子粒植株B,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二。該植株出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離。④植株B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會隨機的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植株B能產生______種基因型的配子。(2)已知玉米的黃粒對紫粒為顯性,抗病對不抗病為顯性,控制上述兩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某研究小組選擇純種紫粒抗病與黃粒不抗病植株為親本雜交得到F1。F1自交及測交結果如下表:表現型雜交方式黃粒抗病紫粒抗病黃粒不抗病紫粒不抗病自交(后代)89830513865測交(后代)210207139131①上述玉米子粒顏色的遺傳遵循_________定律,該定律的實質是_______。黃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②分析以上數據可知,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明顯偏離正常值。10.(10分)某種羊的有角和無角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某牧場引進了一批該種羊,母羊全為無角,公羊全為有角。在第一個繁殖季節,讓該群羊隨機交配,產下具有統計學意義的F1代羊若干。現對F1代羊進行統計發現,公羊中有角:無角=3:1,母羊中有角:無角=1:3。請結合題意,同答下列問題:(1)若已知該批親本羊的基因型均相同,則A/a位于____(填“常染色體”“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上,F1代無角母羊的基因型為____。(2)若已知該批親本母羊全為純合子,公羊全為雜合子,則A/a位于____(填“常染色體”“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上。此情況下,親本公羊的基因型是否都相同?____(填“都相同”或“不都相同”),若都相同,請給出其基因型;若不都相同,請給出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以親本羊為材料,設計一組雜交實驗確認(1)、(2)兩種情況。(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為了應對“垃圾圍城”的困局,很多大型城市啟動了近城區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目前推廣的做法是將填埋場改造成生態公園。請回答下列問題:(l)垃圾填埋場內發生的群落演替屬于____演替。(2)生態修復工程啟動后,雜草叢生的垃圾填埋場可以在2年時間內變身生態公園,這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有什么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了更好地做好生態修復工作,前期的調查研究必不可少。①若要調查填埋場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常用____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有些小動物用肉眼難以識別,可用鑷子或吸管取出,放在載玻片上,借助______進行觀察。②某時期有一批田鼠遷入該填埋場,該田鼠以草根為食,田鼠的種群數量可以通過________法測得。預計該田鼠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情況是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B【解析】

核酸根據五碳糖不同分為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脫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脫氧核糖組成;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核糖組成。【詳解】A、所有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A正確;B、核酸分子末端的五碳糖連接一個磷酸和一個堿基,B錯誤;

C、RNA具有傳遞遺傳信息(病毒RNA)、轉運(tRNA轉運氨基酸)和催化(RNA酶)等功能,C正確;

D、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可能由于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導致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不一定相同,D正確。

故選B。2、C【解析】

1、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有三種:極性運輸、非極性運輸和橫向運輸。其中極性運輸是一種主動運輸。2、頂端優勢是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近頂端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了該部位側芽的生長。【詳解】A、PIN基因經轉錄、翻譯過程合成PIN蛋白,A正確;B、由圖分析可知,PIN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后需經內質網、高爾基體加工,B正確;C、生長素經PIN蛋白輸出細胞屬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ATP,C錯誤;D、PIN基因表達異常時,會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而植物的頂端優勢與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有關,D正確。故選C。3、D【解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T、C、G。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U、C、G。【詳解】A、高爾基體的組成成分無rRNA,A錯誤;B、染色體主要由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組成,B錯誤;C、同一生物不同體細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質不完全相同,C錯誤;D、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是通過轉錄和翻譯完成的,D正確。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蛋白質和核酸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4、B【解析】

1、大量出汗時,血液主要丟失水分和一部分無機鹽;通常采用喝水和補充無機鹽的方法,來補充血液中丟失的這些成分;嚴重腹瀉時,人體主要丟失水分,以及一部分無機鹽和葡萄糖等一樣物質;通常采用喝水、適量補充無機鹽以及靜脈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來補充血液中丟失的這些成分。2、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植物體內具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除IAA外,還有苯乙酸、吲哚丁酸等。【詳解】①嚴重腹瀉后,機體會丟失鹽分,若只補充水分,不能維持細胞外液正常的滲透壓,①錯誤;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經,引起該肌肉收縮的過程未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不屬于非條件反射,②錯誤;③垂體功能受損的幼犬,體內會缺乏促甲狀腺激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使得代謝減弱,故會出現抗寒能力減弱等現象,③正確;④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后,不一定就會引起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為外負內正,這由神經遞質的種類決定,④錯誤;⑤興奮在體內沿著反射弧單向傳遞,故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體內,興奮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在神經纖維上單向傳導,⑤錯誤;⑥抗生素不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產物,故抗生素消滅病菌的過程不能體現人體的免疫防衛功能,⑥錯誤;⑦記憶細胞受到同種抗原再次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故細胞周期變短,⑦正確;⑧2、4-D屬于人工合成的生長調節劑,苯乙酸是植物合成的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⑧錯誤。故選B。5、C【解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變異是不定向的,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通過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而使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進化,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詳解】A、在生物的繁殖過程中,個體并不是把性狀直接傳遞給后代,而是通過基因傳遞給后代,A錯誤;|

B、變異是不定向的,在此過程中青霉素起定向選擇作用,B錯誤;

C、在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下,具有抗青霉素基因的個體有更多的機會生存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抗青霉素基因的個體逐漸被淘汰,因此青霉素使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頻率逐漸升高,C正確;

D、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染色體,故葡萄球菌沒有染色體變異的發生,D錯誤。

故選C。【點睛】本題易錯點在于青霉素的作用:不是誘導葡萄球菌發生變異的作用,而是對葡萄球菌起選擇作用。6、C【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A表示減數分裂形成配子,B表示花藥離體培養,D表示受精作用,E表示細胞增殖和分化,C表示用秋水仙素進行人工誘導。【詳解】A、某二倍體植物的基因型為AaBbCC,這3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類型為ABC、AbC、aBC、abC,經過花藥離體培養形成的單倍體幼苗的基因型有ABC、AbC、aBC、abC共4種,A正確;B、個體Ⅰ是單倍體幼苗經過秋水仙素處理形成的二倍體,體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B正確;C、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產生的雌雄配子種類和比例為ABC∶AbC∶aBC∶abC=1∶1∶1∶1,雌雄配子受精后形成9種基因型,四種表現型,與親本表現型相同的為A-B-CC,占3/4×3/4=9/16,所以Ⅱ中重組類型占1-9/16=7/16,C錯誤;D、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A→B→C過程為單倍體育種,所以若要盡快獲得基因型為aaBBCC的純種,應采用圖中A→B→C過程進行育種,D正確。故選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增加CO2濃度NaOH黑暗細胞質基質、線粒體澆水過多會導致根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引起爛根現象【解析】

題圖分析:甲裝置中,紫茉莉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光合作用,研究本裝置可以發現,NaHCO3的作用是起著二氧化碳緩沖液的作用,可以維持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穩定,所以液滴的移動主要取決于環境中氧氣量的高低變化,而二氧化碳的增加或減少對液滴的移動并不影響,因此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高于呼吸作用速率,則釋放氧氣導致液滴右移;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則吸收氧氣導致液滴左移;若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則氧氣總量不變,液滴不發生移動。乙圖中A點表示只有細胞呼吸,B點對應的光照強度為該植物光的飽和點。【詳解】(1)實驗測得,當用40W燈泡照射時,紅色液滴沒有發生移動,則此時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改用80W燈泡照射時,光反應強度增大,光反應可以為暗反應提供更多的ATP和還原氫,因而三碳化合物可以更快地被還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多。(2)B點為茉莉花的光飽和點,故B點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有溫度、CO2濃度等除光照強度以外的其他因素。(3)A點數據為植物的呼吸速率,若要測植物的呼吸速率,需將裝置中的NaHCO3溶液換成NaOH溶液,并且將植物放在黑暗條件下,因為在黑暗條件下,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掉,因而氣體總量會減少,減少的氣體量即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在A點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中會產生ATP,故產生ATP的結構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4)茉莉花的生長需要澆水,但澆水過多土壤中氧氣缺乏,會導致根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引起爛根現象。【點睛】熟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礎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掌握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測定方法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8、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AaXBY、AaXbXb13/18aaXBXBaaXBXb或aaXbXb雄性【解析】

1.基因控制性狀包括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間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二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2.題意顯示,褐色雌性個體與黑色雄性個體相互交配,后代出現三種毛色個體,其中白色個體有雌性和雄性,黑色個體全為雌性,褐色個體全為雄性。顯然該性狀的遺傳與性別有關,故可知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結合題圖可知黑色個體含有的基因是A-B-;褐色個體含有的基因為A-bb、白色個體含有的基因為aa--,再結合題干信息中雜交后代中黑色個體全為雌性,褐色個體全為雄性,可推測親本褐色雌性基因型為A-XbXb,黑色雄性的基因型為A-XBY,再結合后代中有白色個體出現,最終確定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Y、AaXbXb。【詳解】(1)圖示中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途徑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2)由分析可知,親本基因型是AaXBY、AaXbXb,F1黑色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2/3Aa、1/3AA)XBXb,褐色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2/3Aa、1/3AA)XbY,二者相互交配,F2雌性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9+4/9)×1/2=5/18,則雜合子占1-5/18=13/18。(3)現有一白色雌性個體,其基因型可能為aa(XBXB、XBXb、XbXb),欲判斷其基因型,將其與親本雄性個體(AaXBY)交配,若白色個體基因型為aaXBXB,則后代出現白色和褐色兩種毛色個體;若白色個體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則后代出現白色、褐色和黑色三種毛色個體,可進一步觀察后代中雄性個體的表現型,若后代雄性有三種表現型則其本白色的基因型為aaXBXb,若后代雄性有兩種表現型,則親本基因型為aaXbXb。【點睛】結合題干信息以及親本的性狀表現,確定部分基因型,再通過子代的表現型進一步確定親本的基因型是解答遺傳題的常規思路,學會利用分離定律分對計算和分析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9、缺失黃色∶白色=1∶1父本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4基因分離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基因重組不抗病【解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9號染色體中的一條染色體缺失了某一片段,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以植株A(Tt)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tt)為母本雜交產生的F1中,發現了一株黃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二。由于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所以黃色籽粒植株B(Ttt)中有一個t來自母本,還有T和t都來自父本,由此可見,該植株出現的原因是由于父本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未分離。【詳解】(1)①根據分析可知,植株A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②若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讓植株A進行自交產生F1,由于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即Tt個體產生的雄配子中只有t能參與受精作用,雌配子的類型和比例為T:t=1:1,所以F1表現型及比例為黃色(Tt):白色(tt)=1:1。③根據上述分析可知,B植株出現的原因可能是父本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未分離,形成了Tt的花粉,與含t的卵細胞結合發育形成了Ttt的個體。④植株B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會隨機的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所以可產生的配子有T、Tt、tt、t四種,比例為1:2:1:2,其中T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2)①純合親本雜交,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黃粒:紫粒≈3:1,子一代測交得到的子二代中黃粒:紫粒≈1:1,說明玉米子粒顏色的遺傳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分離定律的實質是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控制黃粒與紫粒、抗病與不抗病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所以其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因此,黃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基因重組的結果。②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表現型為不抗病的植株明顯偏離正常值,最可能的原因是害蟲的取食使不抗病個體的后代數較少。【點睛】本題考查基因的分離定律及應用、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等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扣住題干信息“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結合題圖答題。10、常染色體Aa和aaX、Y染色體的同源區不都相同XAYa:XaYA=1:3實驗思路:選一頭親本公羊與多頭親本母羊雜交,統計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預期結果及結論:若子代公羊和母羊均有2種表現型則為情況(1);若子代公羊全表現為一種性狀,母羊全部表現為另一種性狀,則為情況(2)。【解析】

據題干可知,多對有角公羊和無角母羊雜交,F1中公羊中有角:無角=3:1,母羊中有角:無角=1:3。如果親本羊的基因型均相同,則控制有角和無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如果控制親本母羊全為純合子,公羊全為雜合子,則控制有角和無角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詳解】(1)由分析可知,若已知該批親本羊的基因型均相同,則A/a位于常染色體;公羊中,AA和Aa都表現為有角,aa表現為無角;母羊中,AA表現為有角,Aa和a表現為無角。(2)由“公羊全為雜合子”可以推斷A/a不能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若位于常染色體則母羊為aa,公羊為Aa,雜交后代中公、母羊中,Aa:a均為1:1,不可能出現“公羊中有角:無角=3:1,母羊中有角無角1:3”的情況,此情況下,親本公羊的基因型不都相同,A/a也不可能位于常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