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山東省聊城市成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自考真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50題)1.檉柳有十分發達的根系和很小的鱗片狀葉,與此有關的主要生態因素是()
A.溫度B.水分C.陽光D.土壤理化性質
2.按照瑙基耶爾(Raunkiaer)生活型系統,油松和馬尾松等高大喬木均屬于()
A.高位芽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隱芽植物
3.有關食物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同一種食物只能被一種消費者取食
B.多條食物鏈可形成食物網
C.一種消費者不能同時取食多種食物
D.營養級是有一定順序的,不是錯綜復雜的
4.苔原的分布區域是()
A.亞熱帶B.熱帶C.溫帶D.寒帶
5.生態系統的發展趨勢是()。A.K生物被r生物取代B.凈生產量加大C.空白生態位增加D.營養物質循環變慢
6.生態系統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
A.奧德姆
B、林德曼
C、達爾文
D、坦斯利
7.通過對水生生態系統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態學家是()。A.奧德姆B.林德曼C.謝爾福德D.克列門茨
8.近年來,我國太湖大面積出現藍藻,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這一現象屬于()。A.種群平衡B.種群暴發C.生態入侵D.季節消長
9.下列關于優勢種和稀有種的論述正確的是()
A.稀有種的存在決定了群落物種的多樣性,從而有利于群落的穩定
B.稀有種由于其數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優勢種的數量占絕對優勢
D.稀有種在群落中的物種數少,個體也少
10.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氧氣
11.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氣C.水能D.煤
12.下列有關海風和陸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海風是從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風B.陸風是從陸地向海中吹的風C.海風含有較多的水蒸氣D.陸風含有較多的水蒸氣
13.相同的群落類型()
A.可童復出現在相同生境中B.不會重復出現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現在同一地區D.只能出現在不同氣候區
14.邏輯斯諦方程中的r是()
A.內稟自然增長率B.周限增長率C.瞬時增長率D.相對增長率
15.下列生態系統中,維護自身相對平衡能力最強的是()
A.農田B.湖泊C.熱帶雨林D.北方針葉林
1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物群落組成成分的是()。A.動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17.下列不屬于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是()。A.凈化環境B.涵養水源C.保護生物多樣性D.增強溫室效應
18.下列光譜成分中,可被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主要是()。A.綠光B.紅光C.紫外光D.紅外光
19.陽性植物的特點是()
A.在強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光補償點較高
B.在弱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光補償點較高
C.在強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光補償點較低
D.在弱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光補償點較低
20.人工栽種西瓜、果樹等,常呈()。A.隨機分布B.均勻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21.下列直接影響或參與生物新陳代謝的因子是()
A.光照B.坡向C.海拔D.坡度
22.馴化能改變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性范圍,即可改變其()。A.生態幅B.生態對策C.種間關系D.內分布型
23.蒼蠅數量的季節性消長主要受()
A.環境因子的影響B.人工干預C.生物因子的影響D.不可知因素的影響
24.下述動物中屬于晝行性動物的是()
A.松鼠B.夜猴C.家鼠D.壁虎
25.兩種動物間的斗毆屬于()A.捕食B.干擾競爭C.利用競爭D.他感作用
26.板狀根現象常見于()。A.北方針葉林B.落葉闊葉林C.針闊混交林D.熱帶雨林
27.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占地球總水量的比例約為()
A.3%
B、0.5%
C、20%
D、萬分之一
28.中醫通過望、聞、問、切治病是一個典型的()應用的例子。A.黑箱方法B.白箱方法C.灰箱方法D.含這三種方法
29.一種物種在一個新地域的定居是指()
A.種籽能夠萌發B.能夠生長C.能夠繁殖D.能夠發育
30.貓和老鼠的關系是()
A.競爭B.捕食C.共生D.寄生
31.對生態系統進行系統分析,主要采用()
A.白箱方法B.灰箱方法C.黑箱方法D.遙感方法
32.沿海赤潮產生的原因是()
A.過多的氮B.過多的磷C.過多的碳D.過多的氮和磷等
33.個體生態學研究的對象是()
A.生物種群B.生物群落C.生態系統D.生物個體
34.當光合作用強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時,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其下降幅度,這表明生態因子的作用具有()。A.階段性B.限制性C.補償性D.不可替代性
35.生態系統在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的有機物質產量稱為()
A.生物量B.生產力C.利用率D.周轉率
36.根據生態學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鏈傳遞時損失最小,人類應該采取的食物結構是()
A.牛奶、牛肉B.禽蛋C.水產D.谷物
37.生物固氮的過程是將大氣中的N2轉化為()
A.NO3-
B.N2O
C.NH3
D.NO2
38.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后,形成森林的過程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39.在植物花芽分化和形成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光照長度B.光照強度C.光照時間的早晚D.光照速度
40.農業上最好的土壤結構是()
A.網狀結構B.團塊結構C.團粒結構D.塊狀結構
41.首次提出生態系統這一概念的是()。A.奧德姆B.林德曼C.達爾文D.坦斯利
42.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帶的哺乳動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顯縮短,這種現象稱為規律。()
A.艾倫(Allen)B.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謝爾福德(Shelford)
43.生長在水中的溞在夏季具有發達的頭盔,到冬季頭盔就消失,這是溞對溫度變化的()
A.生理適應B.形態適應C.行為適應D.結構適應
44.一般來說,生態系統可以缺少的組分是()。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
45.下列哪項不是引起生態失調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斷演替B.火山爆發、臺風C.人的行為D.雨、雪
46.下列能源中,()屬于可再生能源。A.石油B.煤C.天然氣D.水能
47.當兩個生物利用的同一資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環境變化時,就會出現()。A.生態位重疊B.生態位分離C.生態位壓縮D.生態位移動
48.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溫度
D.氧氣
49.下列不是導致生態失調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長過快B.濫用資源C.自然災害過頻D.經濟與生態分離
50.種群是指一個生態系統中()。A.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B.所有生物個體的總和C.所有植物個體的總和D.所有動物個體的總和
二、填空題(20題)51.1935年英國科學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這一重要概念。
52.具有______結構的土壤是結構良好的土壤,因為它能協調土壤中水分、空氣和營養物質之間的關系,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
53.用淺藍色塑料薄膜育秧與用五色塑料薄膜相比,前者插秧后成活率______于后者。
54.風將植物的種子吹到一個新的地點而發芽生長的過程,稱為______。
55.一般來講,土壤的質地可分為砂土、黏土和__________3大類。
56.枝葉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樹皮較厚、生長較快,這是______植物的特點。
57.由于人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人適宜于其棲息和繁衍的地區,種群不斷擴大,分布區逐步穩定地擴展,這種過程稱______。
58.物種擴散分為______和主動擴散兩種類型。
59.______是研究生態學的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60.營養物質循環的后期與前期相比,兩者的差異是十分________的。
61.森林群落通??蓜澐譃閱棠緦?、灌木層、草本層和______四個層次。
62.按形成的主導因素,隱地帶冷性土壤可分為水成土壤、鹽成土壤和______。
63.______是指從各方面影響和制約生物生命活動的一切外部動力與物質的總和。
64.人類活動造成的水污染源有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______污染源。
65.土壤______對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響。
66.競爭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67.植物之間為競爭環境條件和動物之間為了爭奪食物,都會導致______分布的不均勻,形成鑲嵌性。
68.在植物開花期或幼果期,如果光照減弱,會引起植物結出的果實不良或者果實發育______,甚至落果。
69.我國從東南到西北受海洋季風和濕氣流的影響程度逐漸減弱,依次有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和干旱的氣候,相應的變化植被依次出現__________、半干旱草原區和干旱荒漠區三大植被區域。
70.______是運用生態學原理,采用系統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合理組織農、林、牧、副、漁生產,以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
三、判斷題(10題)71.不管外來干擾有多大,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總能通過自我調控機制來維持其穩定。()
72.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性范圍是可變的。()
73.演替的趨向一般是從低等生物逐漸發展到高等生物。[]
A.正確B.錯誤
74.次生演替的結果是群落復生。()
A.正確B.錯誤
75.海拔升高與緯度增加對生物棲息地溫度的影響通常是相似的。()
76.
77.由于群落交錯區生境條件的特殊性、異質性和不穩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樣化。()
78.食用菌是屬于生產者的生物。()
A.正確B.錯誤
79.生態優勢種最顯著的特征是生物個體最大。()
A.正確B.錯誤
80.玉米與大豆或花生間作是利用了它們之間原始合作的共生關系。[]
A.正確B.錯誤
四、簡答題(5題)81.簡述生態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補償性,并舉例說明。
82.生物休眠時的特點是什么?
83.簡述種群的年齡結構的三個基本類型的特點。
84.簡述群落演替的特征。
85.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五、論述題(2題)86.論述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途徑。
87.論述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
六、單選題(0題)88.我國西北地區云杉采伐跡地上演替發展的最后群落是()
A.樺樹和山枸B.雜草群落C.樺、山枸、榿木D.云杉林
參考答案
1.B
2.A
3.B
4.D
5.D
6.D
7.B
8.B
9.A
10.C
11.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水電(能)、風能、太陽能等。
12.D
13.B
14.C
15.C
16.D群落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活在某個地區或物理空間內的許多生物種群所組成的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以及區域內生活著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17.D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①是維護陸地生態平衡的樞紐;②是環境的凈化器;③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風固沙,保護農田;⑤是巨大的物種資源和基因資源庫;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藥材。
18.B
19.A
20.B
21.A
22.A
23.A
24.A
25.B
26.D
27.B
28.A
29.C
30.B
31.C
32.D
33.D
34.C
35.B
36.D
37.C
38.B
39.B
40.C
41.D
42.A
43.B
44.B
45.D
46.D
47.A
48.C
49.D生態失調的原因主要受氣候變化、資源問題、環境污染、人口問題的影響。
50.A種群是同一物種占有一定空間和一定時間的個體的集合體。
51.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52.團粒
53.高高
54.風播
55.【正確答案】:
壤土
56.陽性陽性
57.生態入侵
58.被動擴散
59.種群
60.明顯
61.苔蘚層
62.鈣成土壤鈣成土壤
63.環境環境
64.城市
65.pH值
66.高斯原理高斯原理
67.群落內部物種群落內部物種
68.停止
69.濕潤森林區
70.生態農業生態農業
71.N生態系統穩定的條件:系統的多樣性、干擾、生態系統的演化階段、環境影響。
72.Y
73.A
74.B
75.Y
76.Y
77.Y
78.B
79.B
80.A
81.(1)各生態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間不可替代。(2)在一定的范圍內,某因子不足時,其作用可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增強而得到補償。(3)例如,光照和二氧化碳兩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強度下降時,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
82.休眠是指生物的潛伏、蟄伏或不活動狀態是抵御不利環境的一種有效的生理機制也是適應不利環境的極為有效的方式。進入休眠狀態的動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態幅寬得多的環境條件。體溫被調節低心率、代謝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應降低。休眠是指生物的潛伏、蟄伏或不活動狀態,是抵御不利環境的一種有效的生理機制,也是適應不利環境的極為有效的方式。進入休眠狀態的動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態幅寬得多的環境條件。體溫被調節低,心率、代謝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應降低。
83.①增長型種群:增長型種群有大量幼體而老年個體較少種群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長的種群。②穩定型種群:穩定型種群的老、中、幼個體的比例差別不大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平衡種群穩定。③下降型種群:下降型種群中幼體比例在減少而老年個體比例在增大種群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種群趨于萎縮。①增長型種群:增長型種群有大量幼體,而老年個體較少,種群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長的種群。②穩定型種群:穩定型種群的老、中、幼個體的比例差別不大,出生率與死亡率大致平衡,種群穩定。③下降型種群:下降型種群中幼體比例在減少而老年個體比例在增大,種群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種群趨于萎縮。
84.生態系統內的生物群落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物種消失一些物種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環境向著一定方向有順序發展的變化稱為生物群落演替。基本特征如下:(1)演替是群落有順序發展的過程群落有規律地向一定的方向發展。(2)演替是生物與物理環境反復作用的結果也是種群之間競爭和共存的結果。(3)演替以穩定的生態系統為發展頂點即以頂級群落所形成的系統為頂點。生態系統內的生物群落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物種消失,一些物種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環境向著一定方向,有順序發展的變化,稱為生物群落演替?;咎卣魅缦拢?1)演替是群落有順序發展的過程,群落有規律地向一定的方向發展。(2)演替是生物與物理環境反復作用的結果,也是種群之間競爭和共存的結果。(3)演替以穩定的生態系統為發展頂點,即以頂級群落所形成的系統為頂點。
85.(1)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
(2)不同物種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是簡單的物種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環境;
(4)具有一定的結構;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圍;
(6)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征
(7)具有邊界特征。
86.生態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態位的維數。從理論上講影響生態位的因素很多生態位的維數應該是多維的。但一般把生態位的有效維數減少到3個即地點(空間)、食物(營養)和活動空間。(2)生態位的寬度。生態位寬度是一個生物利用的各種資源的總和。生態位越寬的物種其適應條件和范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態位的重疊與競爭。當兩個生物種利用同一資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環境變量時就會出現生態位重疊現象一般情況重疊只是部分的。從理論上講有重疊就有競爭但實際在自然界生態位常發生重疊但并不表現有競爭排斥現象。(4)生態位分離。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顯的不同的:每一物種的生態位都和其他物種的生態位明顯分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位分離。如在非洲草原的各種食草動物之間似乎并不發生利害沖突就是采取覓食不同種類食物或同一種類的不同部位或出現在不同時間和季節或分散在不同地點等方法使生態位分離。(5)生態位壓縮、釋放和移動。由于別的物種入侵導致原有物種生態位變小而生態位壓縮。生態位釋放是當群落中種間競爭減弱而引起的生態位擴展;生態位移動是指兩個或更多的種由于種間競爭的減弱而發生的生態位變化。(6)生態位的動態。大多數生物的生態位是依時間和地點而變化的?,F實生態位可以被看作是基礎生態位的一個變化的亞集。生態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態位的維數。從理論上講,影響生態位的因素很多,生態位的維數應該是多維的。但一般把生態位的有效維數減少到3個,即地點(空間)、食物(營養)和活動空間。(2)生態位的寬度。生態位寬度是一個生物利用的各種資源的總和。生態位越寬的物種,其適應條件和范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態位的重疊與競爭。當兩個生物種利用同一資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環境變量時,就會出現生態位重疊現象,一般情況重疊只是部分的。從理論上講,有重疊就有競爭,但實際在自然界,生態位常發生重疊,但并不表現有競爭排斥現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撫順市稅務系統遴選面試真題附解析含答案
- 2024年事業單位考試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公共基礎知識》深度預測試題含解析
- 老年人醫藥消費行為調查分析
- 老年衛生健康宣教課件
- 老師職業介紹
- 老師關愛留守兒童課件
- 老師介紹自己的課件
- 房地產開發不定期按揭貸款借款合同
- 美食廣場承包經營與品牌整合管理合同
- 美術生班會課件
- 2025年天津市中考歷史試卷(含答案)
- 2025秋初升高銜接新高一物理模擬卷-分班模擬卷(五)
- 2024年上海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測試卷
- 公司年終答謝宴策劃方案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應用題100道
- 安徽省馬鞍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化學試卷(含解析)
- 反詐騙(企業員工)講座培訓課件
- T/CBMCA 019-2021醫用潔凈室裝飾材料技術標準
- 2025-2030中國微晶纖維素市場深度評估與需求潛力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社會調查方法與實踐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