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某大學禮堂泛堿問題成因分析及治理意見摘要:針對河南大學近代建筑群之一——大禮堂的泛堿現象,按照泛堿病害的程度分別進行了詳細的測量和統計,對泛堿病害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指出了防潮層失效且地下水位埋藏太淺是大禮堂既有建筑物墻身泛堿的根本原因。在分析歷年來防治大禮堂泛堿病害失效原因基礎上,綜合前人的防治研究成果,提出了根治大禮堂泛堿病害的對策。
關鍵詞:河南大學
大禮堂
泛堿
成因
治理
1.問題提出
河南大學大禮堂具有典型的中西文化合璧的建筑特征,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百年名校的重要象征。雖然大禮堂雄偉壯觀且具有多重象征意義,但是泛堿病害卻影響其視覺效果并危及結構安全。為保護這座近代建筑物且維持其美感,我校不得不經常粉刷墻面。多年來,學校后勤處采用多種防治方法,但效果甚微。因此,提出簡單實用的技術根治泛堿病害并確保大禮堂結構安全,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觀察泛堿病害的基礎上,分析影響大禮堂泛堿的因素及其根本成因,綜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針對大禮堂泛堿的根治對策,僅供同類工程參考。2.泛堿現象
2.1泛堿現象觀察泛堿是建筑物表面的一種常見的病害,根據其不同成因和表現方式,有泛霜、泛白、析白、起霜、墻身和裝飾面侵蝕等多種叫法,是土、土坯、磚體、水泥、砂漿、混凝土、砌體、瓷磚、涂料等建筑材料的內可溶性鹽堿隨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吸收水分、水分遷移、水分蒸發過程中隨著物理、化學變化的發生而使原建筑材料破壞的一種病害現象,侵蝕破壞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開裂、剝落、發霉、結晶等現象。河南大學大禮堂外墻、門庭、圍廊、大廳內等多處墻身均有不同程度的泛堿現象,現分述如下:
⑴西墻自西北角往南22.70m距地面高1.50m-3.25m處,病害部位上界由北至南高度降低,中部有白色晶體析出(既泛堿),析出物大致呈帶狀,有水漬,在析出帶的上面和下面,磚和石灰砂漿都有相當嚴重的粉化、剝落,上部顏色較淺,下部較深,磚的表皮已經松脹,輕微的擊打即成層剝落,剝落物可用手捻碎,有砂的質感,下部修復的水泥砂漿抹面再次出現泛堿。
⑵西墻自西南角向南2.5m,下部55墻與上部40墻之間的4-5cm厚、約20cm(三皮磚)高的石灰砂漿和水泥砂漿已剝落,裸露出內部結構部分,部分磚體表面已經剝落,剝落物呈片狀、粉末狀,裸露的磚表面上有一層“白霜”,砂漿已經失去膠結強度。
⑶東面入口出北側窗臺下,有一皮磚,長度有20cm,表面疏松,有片狀的剝落物,周圍的磚體無明顯的破損。
⑷墻外修復時用的是水泥砂漿抹面,在水泥砂漿與墻身交接的地方和抹面上再次出現了結晶體。泛堿病害的重復性可見一斑。
⑸東面、北面和西面作為勒腳1.5m高的水刷石有70%-80%的已經空鼓,西墻自西北角向南有11.5m,西入口向南有3.0m;整個北墻自西北角向東有2.7m未空鼓,其余的都已經空鼓。北墻東入口向西的水刷石上沿已經與墻身產生裂縫,裂縫長度可達7.5m,最大寬度可達12.2cm,可以說到了一觸即倒的地步。裂縫內的墻身有大量的白色晶體析出,在潮濕的環境中有滑膩感,有咸味和澀味。
⑹門廳內東山墻有高度小于80cm的仿瓷涂料起皮現象。門廳的三個入口中間的墻身上有高度小于1.10m的涂料起皮現象,有輕微棉絮狀結晶體出現,涂料呈淺藍色(仿瓷涂料浸水后的顏色)。
⑺西圍廊西側窗臺以上0.80m及以下1.20m處,有嚴重的結晶析白現象,結晶層厚度可達3cm,有嚴重鼓起,大量的棉絮狀結晶體聚集在墻身表面,白色的結晶體有咸味和澀味,鼓起的涂料形狀如被蠶食的桑葉,已經完全脆性。有水漬。
⑻圍廊東段的窗臺為木結構,沒有明顯析白,墻身上的仿瓷涂料在2.5m以下的均失去光澤,有點狀和不連續線狀淺藍色斑點(是返潮所致)。
⑼一層教室的墻身上有嚴重的泛堿現象。30-40cm墻身以下最為嚴重,水泥砂漿墻裙已經脫離墻身。4mm厚的仿瓷涂料鼓起約2cm,面上有棉絮狀結晶體,揭開鼓起的涂料,內有粉化的砂漿和針狀的結晶體。40-90cm處墻身表層覆蓋一層水膜,涂料緊貼墻身,呈淺藍色,有少許的黃豆粒大的突起。向上至2m涂料失去光澤,有連續的高度不一的鼓起,最高鼓起約1cm。
⑽樓梯間北墻2.7m以下墻身長度范圍內出現小塊起皮、棉絮狀的結晶體呈環形,如月球上的環形山,有不規則線狀不連續小突起,呈淺藍色,為仿瓷涂料被溶后漲起所致。
⑾男廁東側房間。房頂上的涂料大塊的開裂,裂口呈人字型三岔口狀,開裂的涂料自岔口卷起、下垂。背靠大廳臨近廁所的墻身上,高2.5-2.9m墻身長度范圍內涂料空鼓,墻角處高40-120cm、寬20cm區域覆蓋一層水膜,其中心約長20cm(豎向)、寬5cm的區域內發霉,呈綠色,為長期過于潮濕且通風不良所致。
⑿大廳內采用的是麻刀灰抹面,西墻60cm以下墻身長度范圍內的抹面變成棉絮狀,砂漿失去膠結強度,只有少量的麻纖維起聯系作用,輕輕的觸動變紛紛墜落。
⒀對于清水墻來說,泛堿的發生有向某一區域集中的趨勢。5#樓南面,下面是水泥砂漿抹面,上面僅有一兩皮磚發生粉化,其中每處都有一塊磚粉化深度達到1-2cm,其余的地方只是輕微的白色晶體析出,在大禮堂東面、北面的墻身,還有開封古城墻上多處都是這樣。2.2泛堿的危害泛堿是我國大部分鹽漬土地區建筑物普遍存在的一種病害現象,其危害有:⑴影響建筑物的立面觀感效果及建筑工程觀感質量評定等級且給人以不安全感。⑵影響粉刷的質量,基層與表面粉刷層粘結力不夠,貼面粘貼不牢固,影響裝飾工程的質量甚至引起質量事故。⑶造成結構安全隱患,水分在墻身內遷移的過程中對磚體和砂漿的沖刷、溶蝕作用使得墻身的抗壓承載力降低,墻身表面的粉化剝落使得墻身的結構斷面不斷的減小,單位面積承受荷載加大,增加了結構的不安全因素。
泛堿現象對大禮堂造成的危害不僅僅是建筑方面的,作為河南大學的象征,直接影響著河南大學的形象,作為文物保護對象,侵蝕著國家文物保護的成果。3.影響泛堿的因素3.1與地基土類型及化學成分有關開封土壤主要以黃河泛濫、改道等所形成的近代黃河沖積物或其風積物為成土母質,土壤多砂質,據資料,在埋深21.1m范圍內的地層自上而下為:①填土:黃褐色,可塑,濕,松散,含磚塊及煤屑,主要成分為粉土,厚1.90m,層底埋深1.90m;②細砂(Q4al+pl):褐黃-黃褐色,飽和-很濕,稍密,見植物根系及貝殼,為近代沉積,厚4.50-5.90m,層底埋深6.2-7.60m;③粉砂(Q4al+pl):黑褐-褐黑色,飽和,稍密,見腐殖質,局部夾淤泥粉土,厚5.8-7.5m,層底埋深12.7-14.0m;④粉細砂(Q4al+pl):厚度1.2-5.3m,層底埋深大于18.9m。地基土的物理性質指標見表1。
大禮堂基礎直接座于層②細砂地層上,層②細砂與下伏地層組成潛水含水層。根據表2的顆粒分析成果,層②細砂孔隙比較大并具有一定的粘性,故與層①填土一樣,在潛水水位以上都可形成毛細管水。據文獻,校園內土壤屬硫酸鈉型土壤,以Na2SO4為主,CaSO4和MgSO4次之,碳酸鹽含量很少,這些物質通過毛細水攜至墻面或者被蒸發或者與墻身及其飾面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對墻身及飾面構成侵蝕并破壞墻面。表1地基土的物理性質一覽表(略)表2顆粒分析成果一覽表(單位:%)(略)根據巖土中水的物理力學性質可將地下水分為:氣態水、結合水、毛細水、重力水、固態水以及結晶水和結構水。其中,對于土體來說,毛細水上升的快慢及高度決定與土顆粒的大小。土顆粒愈細,毛細水上升高度越大[1]。理論和實測數據均顯示大禮堂下地基土在多數時間內接近或處于飽和狀態,這是泛堿問題的最根本的客觀環境因素。3.2與墻身材料、飾面及其孔隙有關墻身材料、飾面含可溶鹽量較低的情況下,雖然有水分的遷移,但溶蝕作用就會大大降低,對結構造成的危害也就減少,結晶現象也會減少。大廳內采用的是麻刀灰抹面,其孔隙率大,結構性強,較為堅固,透氣性好,本身又有相當的厚度,可以作為水汽傳輸的通道,而且析出的鹽堿結晶體留在麻刀灰抹面的孔隙里,避免了鹽堿結晶體析出對墻身的侵蝕,但在長時間內會使砂漿失去膠結能力,如大廳西墻腳。而與此相比,圍廊兩側的仿瓷涂料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差,仿瓷涂料本身不厚、透氣性差,有潮氣侵襲時就失去光澤,返潮,空鼓,開裂,起皮。3.3與大氣溫度、濕度有關墻身泛堿現象更多發生在冬末、初春和秋末、冬初季節的原因是,在這些季節里,由于氣溫回升或是雨水的減少,空氣中的水蒸氣的百分含量遠遠低于空氣飽和時水蒸氣的百分含量,濕氣從地下遷移到墻身,再由墻身蒸發到附近潮濕的空氣中,最后濕氣擴散補充到干燥的空氣中,在這個過程中,水中攜帶的鹽分最終在墻身上結晶析出。在這些季節里,人容易皮膚干燥,嘴唇干裂也是這個道理。3.4與地基的溫度有關地基土溫度的差異可以引起地下水分的遷移[2],跟許多建筑,特別是無人居住的建筑一樣,冬、春季節,建筑物地基土的溫度高于周圍的土體的溫度,水分朝建筑物方向遷移,而夏、秋季節特別是夏季,建筑下地基土的溫度低于周圍土體的溫度,水分雖有朝周圍土體遷移的趨勢,但周圍土體本身由于大氣降水而水位已經很高,濕氣不能得到疏散,這樣經過季節更替,濕氣就逐漸在建筑物下的地基聚集起來,顯得格外的潮濕。通常情況下,舞臺前的地面分布有米粒大小的滲出水珠,如人出汗狀。3.6與光照有關南向外墻很少有泛堿現象,而北墻墻身長度范圍內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修復后的水泥砂漿抹面也再次出現病害;東向的墻身病害要比西向墻身少,程度輕;東墻和西墻的南半部也要比北半部程度輕。
向陽墻身溫度相對較高,水分多在墻身內蒸發,由毛細水表面張力引起的負壓不存在,不能形成毛細現象,墻身干燥,泛堿現象發生的客觀環境就不存在。3.7與通風有關禮堂內的泛堿現象要比外邊的重、普遍;圍廊的東、西段比北段要輕;大廳的七個入口,只有南面的三個的門垛沒有泛堿現象,這些門垛使用的頻度高,而且日常看護時常處于開啟狀態,通風好,水汽不易集結,泛堿病害相應就少、輕。4.泛堿成因
4.1地下水開封地區地下潛水的自由水面距地面近,土壤的機械組成、孔隙率適宜毛細水的上升,加上墻身的防潮層的失效,由于毛細水表面張力作用,毛細水沿著土壤和磚體中的空隙上升,使墻身內的磚和砂漿具有較高的含水率,甚至接近飽和,隨著水分的蒸發,墻身上部的毛細水中的鹽分的濃度逐漸高于下部的濃度,形成了滲透壓力差,這樣有更利于毛細水的上升,加上溫度、濕度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毛細水這時上升的高度要高于在同樣孔隙率的其它純凈介質中上升的高度,毛細水在上升的過程中,沖刷磚體和砂漿中的可溶鹽,在長時間內,鹽分不斷在上部聚集,由溶液鹽濃度形成的壓力差逐漸增大,給水分的上升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鹽分逐漸結晶析出,由于Na2SO4+10H2O=Na2SO4·10H2O,Na2SO4·10H2O晶體體積是Na2SO4晶體的2-4倍,晶體的結晶、膨脹應力的積累,墻身逐漸遭到破壞。另一方面,由于水的蒸發在局部產生蒸汽壓力,蒸汽壓力作用于墻身,經過干濕、冷熱的交替,應力不斷積累,磚體表面不斷松脹,加上其他因素,墻身逐漸風化破壞。地下水的影響有廣泛、持續等特點,大禮堂內多數地方都是這種原因造成的。4.2其他水其他水,為區別地下水而單列出來,包括雨水、管道滲漏水、空氣中的水分等直接來源非地下水的一切影響墻身的水的總稱。其他水不一定具有可靠的補給來源,如果通風等環境條件好就不會聚集,不對建筑物造成危害。若這些偶然聚集起來的水沒有及時的蒸發,聚集在墻身內,墻身內的磚體的鹽分溶于水中,潮濕的墻身不斷的從周圍吸收水氣,溶蝕墻身,最終也會導致結晶和蒸汽壓的應力積累現象。
泛堿現象終歸是水造成的,其原因是復雜的,相互交織在一起的。5.防治對策
泛堿現象的發生早已有之,治理的方案也不少,同為青磚建筑,有的經歷幾百年仍然完好,有的三二十年就風化嚴重,根本原因就是建筑防潮層失效,所以在建筑一定要做好耐久,有效的防潮層,作為大禮堂既有建筑來講,這是馬后炮,不可用。可用的治理方案大致上有這么“防、堵、放”這些思路。5.1防防,通過改良土壤,包括降低土壤含水量、降低礦化度、減小土壤的孔隙率等途徑來從根本上防止泛堿的發生。5.1.1種樹[3]在大禮堂東,西,北三個方向種植高大、根系發達、耐鹽堿、蒸騰作用強、四季常青的樹種,利用植物對水分和礦物的需求,這樣就等于在大禮堂周圍配備上了無能耗、不間斷、環保的“抽水機”和“抽礦機”,可以降低土壤的含水量,降低礦化度,減少水分向大禮堂的地基遷移,甚至可使大禮堂地基內的水向周圍遷移。樹的存在還有利于大禮堂周圍環境的溫度保持,使得晝夜溫差相對較小。也就是說可以從溫濕兩方面改善大禮堂的狀況,而且符合城市規劃、大學校園氛圍的要求和大禮堂的形象。缺點是這種方法見效慢甚至前期沒有明顯效果。5.1.2地基注漿法[6]其原理是把利用液壓、氣壓或電化學的方法,通過注漿管把漿液均勻的注入土層中,漿液以充填,滲透和擠密等方式,進入土顆粒之間的空隙中,將原來較為松散的土體膠結成一個整體,形成強度高,防滲透和化學穩定性好的固結體[1]。這樣通過切斷毛細水的滲透路徑來根治泛堿,漿體之所以能起到切斷毛細水滲透路徑的作用,主要取決于漿體的粘塑性[4]特征,漿體剛注入后還有較大的流動性,注漿結束后,漿體的塑性強度逐漸增強,這樣充實了土壤中的孔隙切斷了毛細水上升的滲透路徑,但施工工藝上要更加嚴格控制注漿壓力和注漿量,注漿壓力過大會嚴重破壞土粒的原有結構,進而影響地基的承載力,造成結構的安全問題,注漿材料的選用不能污染地下水。通過對地基土的處理,使地基膠結成一個整體,制止了毛細水,根本上治理泛堿病害。5.2堵切斷水分向墻身滲透的通道。5.2.1墻身鋸縫灌漿修筑水平隔斷層法[5]用水平開縫鋸分段將墻身沿根部鋸開,然后高壓灌入聚合物材料,使整個墻身沿根部形成一層新的防潮層,切斷毛細水的上升通路,達到治理泛堿的目的。5.2.2墻身注漿法[6]在墻身用注漿材料注漿,切斷毛細水的滲透路徑,此法和地基注漿法的原理一樣,也是利用了注入漿體的粘塑性特征,同時此法和墻身鋸縫灌漿修筑水平隔斷層法一樣,對墻身有一定的破壞性,使用時要注意控制好各種施工參數,保證結構的安全問題。5.2.3墻身設置隔蒸汽層墻身表面粘貼釉面瓷磚等非透氣性材料做裝飾面(隔蒸汽層),阻止墻身中的水分向外散發,從而防止鹽堿結晶析出[6]。此法對外墻有可行性,對內墻來講,不符合大禮堂的聲學要求。而且長時間的使用后瓷磚表面有小坑,釉面被破壞,坑內有白色的結晶體,而且隔蒸汽層上部的仿瓷涂料和墻身開始出現,這是水分向上遷移的結果,所以此法不可行。5.3放排出墻身內的水分,避免鹽分在墻身內結晶對墻身造成損害。5.3.1內墻設置通風夾層[6]在清水墻表面鋪設龍骨,外釘裝飾性礦棉吸聲板,在礦棉吸聲板表面預先扎出小孔以通風排氣,使得潮氣可以排出,析出的鹽堿留在礦棉吸聲板和墻身之間的夾層里,河南大學的兩棟樓房采用了此法處理后取得了良好的初期效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暑期社區教育活動方案
- 春節酒店活動方案
- 曹縣開齋節活動方案
- 果汁促銷活動方案
- 暖心公司團建活動方案
- 普洱一元游景區活動方案
- 景區月老牽線活動方案
- 春運宣誓活動方案
- 月子發汗活動方案
- 普法大賽活動方案
- 護理查房高位截癱584
-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茅東礦區水泥用石灰巖礦(關停)閉坑地質報告》評審意見書
- 科技創新管理系列表格模板
- SB/T 10379-2012速凍調制食品
- GB/T 6173-2015六角薄螺母細牙
- 認識地圖與使用地圖
- 《教師專業發展》課件
- 2023年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養老護理員職業道德27張課件
- 少兒美術課件-《長頸鹿不會跳舞》
- GB∕T 17989.1-2020 控制圖 第1部分:通用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