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章末檢測·全面提升(60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分,共50分)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其中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A.基因突變B.選擇C.生殖隔離D.物種分化【解析】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現代達爾文主義)的基本觀點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答案】C2.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個人患囊性纖維原性瘤,該病屬常染色體遺傳。一對健康夫婦生有一患病孩子。此后該婦女與另一名健康男性再婚,他們若生孩子,患此病的幾率是()A.1/25B.1/50C.1/100D.1/200【解析】“一對健康的夫婦生有一患病孩子”,由此可以判斷囊性纖維原性瘤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基因型為aa,人群中aa的基因頻率為1/10000,由公式(p+q)2=p2+2pq+q2可計算出a的基因頻率為1/100,則A的基因頻率為1-1/100=99/100,Aa的基因型頻率為2×1/100×99/100≈1/50,該婦女的基因型為Aa,只有與Aa的個體婚配才可能生出患病孩子,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4×1/50=1/200。【答案】D3.我國西北部的歐洲玉米螟與東部的亞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產生生殖隔離,但外貌幾乎無法辨認,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由于外貌形態相同,因此它們屬于同一物種B.由于具有生殖隔離,因此它們屬于不同的物種C.無法判斷D.以上說法都不對【解析】物種是指分布在一定的區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在自然狀態下能夠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同種生物個體之間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不同物種之間的生物個體存在生殖隔離,是否存在生殖隔離是判斷一個新物種的主要標準。【答案】B4.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田鼠打洞和夜出活動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兩者進行相互選擇C.狗的牙齒堅硬,是長期磨練出來的D.有一種貓頭鷹因視力弱、行動遲緩,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解析】達爾文生物進化學說的中心內容是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學說的核心內容是:生物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即變異。變異頻率的高低可能與環境中的某種因素有關,但變異的方向與環境無關。環境對變異的作用是選擇,這種作用是定向的。環境選擇對環境適應的變異個體,淘汰不適應的個體。選擇的結果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選項A、B、D都與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相符。C選項中狗堅硬的牙齒也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是長期磨練出來的。【答案】C5.鑒定牧場的馬和由國外贈送返回原產地放養的野馬是兩個物種的主要依據是()A.野馬比牧馬更善于奔跑B.野馬與牧馬存在地理隔離C.野馬與牧馬存在生殖隔離D.野馬比牧馬更適應野生環境【解析】只有存在生殖隔離才算兩個物種。【答案】C6.現代生物進化論以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并進行了重要修正。其中最重要的修正是()A.擯棄了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B.以“基因傳遞的相對差異”解釋適應與選擇C.以快速進化和進化停滯觀點修正勻速、漸變進化的觀點D.解釋了遺傳和變異的基本原理【答案】B7.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不包括()A.生物變異是隨機產生的,是可以遺傳的B.各種生物的數量一般能夠保持相對穩定,其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接近的C.各種生物的基因庫的組成在生存斗爭中發生變化D.能生存下來的生物都具有適應性,而適應性在自然選擇中被積累【答案】C8.有關生物進化與多樣性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A.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B.達爾文是從種群水平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C.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D.共同進化的結果形成了生物多樣性【解析】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A正確;達爾文是從個體水平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B錯誤;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C正確;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選擇、共同進化形成了生物多樣性,屬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D正確。【答案】B9.水稻非糯性(Y)對糯性(y)為顯性,抗病(R)對不抗病(r)為顯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兩純種水稻雜交,讓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況下,基因頻率的變化是()A.Y逐漸增大,R逐漸增大B.Y逐漸減小,R逐漸減小C.Y基本不變,R基本不變D.Y基本不變,R逐漸增大【解析】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兩純種水稻的基因型分別為YYRR和yyrr,雜交得F1(YyRr)。F1自交三代,由于自然選擇的作用,后代中抗病個體增加,不抗病個體逐漸被淘汰,即R的基因頻率逐漸增大;而非糯性與糯性性狀基本不受環境影響,后代中Y的基因頻率基本不變。【答案】D10.如圖是物種形成的一種模式。物種a因為地理障礙分隔為兩個種群a1和a2,經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b和c。在此進程中的某一時刻,a1種群的部分群體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離,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離B.c和d不存在地理隔離,卻可能存在生殖隔離C.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留居群體的基因頻率相同,則b和d是同一物種D.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a2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同,則c和d是不同物種【解析】地理隔離有利于生殖隔離的形成,但有地理隔離,不一定產生生殖隔離;c與d雖然沒有地理隔離,卻可能因為二者之前較長時間的地理隔離形成了生殖隔離;b和d由于地理隔離的存在,可能不再是同一物種;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a2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同,但由于它們有共同的來源,若c和d未形成生殖隔離,則它們仍是同一物種。【答案】B\a\vs4\al((2023·南昌模擬))雄性藍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敵的能力下降。但這一特性對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個體的交配機會增加,并使該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決定表現型的基因可以隨著生殖而世代延續B.種群在繁衍過程中,個體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傳C.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保存對環境更適應的性狀D.雌孔雀對配偶的選擇影響種群基因頻率【解析】有性生殖過程中,親代的基因可以隨配子遺傳給后代,A正確;種群在繁衍過程中,個體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傳,B正確;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錯誤;雌孔雀對配偶的選擇屬于自然選擇,會影響種群基因頻率,D正確。【答案】C\a\vs4\al((2023·大慶模擬))在種群基因庫中,基因b突變成為基因B,其后若干世代繁殖過程中,B基因頻率在種群中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B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選擇中逐漸被淘汰B.B純合子及雜合子的存活率高于b純合子C.若干世代后該物種演變成了一個新物種D.B基因的產生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B基因頻率最終為100%,說明b被淘汰,A正確。b被淘汰,說明bb個體的存活率低,B正確。基因庫中仍然是B基因,沒有產生生殖隔離,沒有形成新物種,C錯誤。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確。【答案】C\a\vs4\al((2023·韶關調研))以下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頻率的改變標志著新物種的形成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達爾文認為自然選擇作用于種群,使種群發生進化D.共同進化僅是不同物種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解析】基因頻率改變標志著生物發生了進化,不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A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正確;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的是個體,C錯誤;共同進化是不同物種之間以及物種和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D錯誤。【答案】B\a\vs4\al((2023·烏魯木齊二診))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過程,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A.a表示生存斗爭,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圖中的b發生了改變C.長期的c一定導致d,d表示生殖隔離D.能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解析】分析圖形可知,a是自然選擇,b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是地理隔離,d是生殖隔離;a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A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正確;長期的地理隔離不一定導致生殖隔離,C錯誤;自然條件下能相互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D錯誤。【答案】B15.根據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種只能生活在人工的環境中B.生物進化的方向與基因突變的方向一致C.冬季來臨時,植物葉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為了更好防止凍傷D.受農藥處理后,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解析】人工培育的新物種有的是可以在外界環境大量繁殖的,A錯誤;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而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B錯誤;冬季來臨時,葉片脫落光合作用減弱,植物體內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為了儲存營養物質,C錯誤;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進行了選擇,具有抗藥性的個體能生存下來,不抗藥的個體被淘汰,因此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D正確。【答案】D\a\vs4\al((2023·濟寧模擬))油菜籽的含油量隨世代選擇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據圖分析,選擇育種對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種的產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變了控制產油的一對等位基因的總頻率B.淘汰部分表現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頻率增大C.定向誘導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組合D.改變了油菜籽的基因庫,導致新物種的產生【解析】一對等位基因的總頻率始終為100%,A錯。逐代篩選是為了淘汰低含油量的個體,保留高含油量個體,使種群中高含油量的基因頻率增大,B正確。基因發生自由組合是自然條件下就會發生,不需要定向誘導,C錯。由于油菜種群中沒有出現生殖隔離,所以不存在新物種產生,D錯。【答案】B\a\vs4\al((2023·汕頭模擬))某地甲、乙兩個地雀種群的個體數和有關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中錯誤的是()A.乙種群的基因庫大于甲種群B.甲種群的a基因頻率小于乙種群C.甲種群的基因突變不同于乙種群D.兩個種群的進化方向都由自然選擇決定【解析】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乙種群個體總數大于甲種群,因此乙種群的基因庫大于甲種群,故A正確;甲種群的a的基因頻率為:(22+4×2+12+3×2+8+2×2)/200=30%,而乙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168+36×2)/800=30%,因此甲乙種群的a的基因頻率相等,故B錯誤;甲種群T基因發生了突變,而乙種群的T基因沒有發生突變,故C正確;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故D正確。【答案】B\a\vs4\al((2023·山西聯考))某林區在30年前發生過火災,焚毀所有林木。火災后該地區曾引入一種外地植物,引入物種的種群基因型頻率變化如下表。現有一位生態學者對該地區進行調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AA50%54%58%aa20%24%28%A.該林區30年間發生了次生演替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發生了進化C.研究該地區的范圍和邊界、種群間的關系,屬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個別標志物脫落會導致調查結果比實際大【解析】由表中數據可知,群落發生了次生演替,A正確;由于外地植物進入,種群的基因型頻率發生了改變,但基因頻率并未發生改變,說明生物未發生進化,B錯誤;研究該地區的范圍和邊界、種群間的關系,屬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C正確;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個別標志物脫落會導致調查結果比實際大,D正確。【答案】B19.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B.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C.共同進化總是通過物種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D.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解析】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是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A項正確;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B項正確;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C項錯誤;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D項正確。【答案】C\a\vs4\al((2023·焦作期中))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用皮康霜治療皮膚病,使用一段時間后,藥效下降。這是由于藥物誘導引起皮膚病的病原體產生了抗藥性變異。B.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的公獅和母虎交配,產下不育的“獅虎獸”,說明獅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離。C.華南虎和東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的結果。D.不同物種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解析】病原體的抗藥性變異不是由于接觸藥物后產生的,而是在接觸藥物前就已經產生了,用皮康霜治療皮膚病,使用一段時間后,藥效下降,這是由于皮康霜對病原體的抗藥性進行了選擇,抗藥性弱的個體被淘汰,強的個體保存下來,A項錯誤;不同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虎和獅是兩個不同物種,B項正確;華南虎和東北虎之間存在地理隔離,但還不是兩個物種,不存在生殖隔離,C項錯誤;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D項錯誤。【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每空2分共8分)青霉素是一種抗菌素。幾十年來,由于人類反復使用,致使某些細菌對青霉素的抗性越來越強,從而引起人們的關注。試分析這種現象并回答下列問題:(1)青霉素使用之前,細菌對青霉素的抗性是____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患者使用青霉素后,體內絕大多數細菌被殺死;極少數個體存活下來并繁殖后代。可見,青霉素的使用,對細菌起到了____________,這種作用是通過細菌與青霉素之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實現的。(2)由于青霉素的反復使用,會使細菌抗藥性狀逐代增加,從中可以看出,雖然生物的變異方向是不定的,但___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從而決定了生物的進化方向。【解析】(1)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首先細菌對青霉素的抗藥性存在著差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使用青霉素時,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細菌抗藥性的增強是青霉素對細菌不斷選擇的結果;這種作用是通過青霉素與細菌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2)活下來的抗藥性強的細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青霉素時,又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樣經過若干代的反復選擇,最終活下來的細菌大多是抗藥性強的細菌,在使用同等劑量的農藥時,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殺蟲作用,導致青霉素的效果越來越差。因此由于青霉素的反復使用,就會使得抗藥性狀逐代積累而加強,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雖然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了生物的進化方向。【答案】(1)不同的選擇作用生存斗爭(2)自然選擇22.(10分)許多生物特別是動物,在不同季節中,數量有很大差異:春季繁殖,夏季數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各種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殘存的少量個體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個如瓶頸樣的模式圖(如圖所示),這一瓶頸部分為冬季數量減少的時期。據圖回答:(1)在圖中所示的三年間,該生物種群是否發生進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年夏季中(·)基因頻率為2%,但是在越冬時殘存的個體中(·)基因頻率由于機會的原因而變為3%,第二年夏季中(·)的基因頻率即為3%,在第二年越冬的個體沒有這個基因,結果第三年夏季中這一(·)基因變為0,這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自然選擇是否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不斷改變,由于圖中所示的3年間種群中(·)的基因頻率發生了改變,因此該種群進化了。(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而由圖示情況可見種群太小時,某些偶然因素可導致該種群基因頻率出現較大的波動,這不是自然選擇的作用。【答案】(1)該種群進化了因為該種群的基因頻率在不斷改變(2)矛盾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圖中種群太小時,某些偶然因素導致該種群基因頻率出現較大波動,這不是自然選擇的作用。23.(12分)根據下列材料回答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問題。材料一:某種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萬年之后,此種蛾中的一部分當感受到蝙蝠的超聲波時,便會運用復雜的飛行模式,逃脫危險,其身體也發生了一些其他改變。當人工使變化后的蛾與祖先蛾交配后,產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體生活于水中,成體可生活于水中或陸地的動物。由于劇烈的地質變化,使某種蛙生活的水體分開,蛙被隔離為兩個種群。千百萬年之后,這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一中的這種蛾已經發生了進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的這兩個種群是否已經進化為兩個不同的物種?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材料一中,蛾復雜飛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4)在材料二中,若發生劇烈地質變化后,其中一個蛙種群生活的水體逐漸干涸,種群中個體數減少,導致該種群的__________________變小。(5)下表為某基因在種群A和B中的基因型個體數。基因型A種群(個)B種群(個)XDXD2000XDXd50160xdxd100200xDY1800XdY170270①計算D基因在A種群中的頻率為____________。你認為造成B種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②就D基因而言,A種群的遺傳多樣性______________B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并利用表中數據陳述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當人工使變化后的蛾與祖先蛾交配后,產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說明兩個蛾種群之間已經出現了生殖隔離,而生殖隔離是種群基因頻率變化到一定程度的結果,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2)材料二中的這兩個種群在千百萬年之后不能自然交配,說明已經出現了生殖隔離,即已經進化為兩個不同的物種。(3)在材料一中,蛾復雜飛行模式的形成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4)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材料二中如果一個蛙種群生活的水體逐漸干涸,種群中個體數減少,則一些基因會隨著某些個體的死亡而消失,進而導致該種群的基因庫變小。(5)①根據表格可知,A種群中基因D有200×2+50+180=630個,種群中D、d全部等位基因數有(200+50+100)×2+(180+170)=1050個,所以基因D在A種群中的頻率為630/1050=60%;B種群中沒有XDXD、XDY基因型個體,最可能的原因是含XD的雄配子不能存活。②根據表格數據可知,A種群的基因型有5種,B種群基因型只有3種,所以,A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大于B種群的遺傳多樣性。【答案】(1)種群基因頻率已經發生了改變(2)是已經存在生殖隔離(3)自然選擇(4)基因庫(5)①60%含XD的雄配子不能存活(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②大于因為A種群的基因型多于B種群(或A種群的基因型有5種,B種群基因型只有3種)\a\vs4\al((2023·嘉定區調研))(10分)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與多樣性的問題。大熊貓體型與熊相似,但分布地區和喜食竹子方面又同小熊貓相似,科學家利用DNA—DNA分子雜交技術研究它們之間親緣關系并繪制如圖。(1)棕熊、馬來熊、眼睛熊之間的性狀差異體現了________A.遺傳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C.生態系統多樣性D.基因型多樣性(2)DNA—DNA分子雜交技術可測定不同物種DNA片段中核苷酸的差異率,據圖判斷大熊貓與馬來熊的差異率____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大熊貓與小熊貓的差異率。(3)根據現代進化理論,大熊貓和小熊貓屬于兩個物種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現代進化理論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選)A.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B.種群是進化的單位C.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E.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F.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4)大熊貓屬于珍稀瀕危動物,如不加以保護,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滅絕,因此我國采取了多種措施來加以保護,其中在四川成都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屬于______________(就地/遷地/離體)保護。就物種本身而言,導致其滅絕的內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棕熊、馬來熊、眼睛熊是不同物種,它們之間的性狀差異體現了物種多樣性。(2)圖中可見,小熊貓與浣熊親緣關系較近,大熊貓與馬來熊親緣關系比大熊貓與小熊貓親緣關系近。(3)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自然選擇學說存在三個缺陷:不能解釋變異的實質,以個體作為進化的基本單位,不能解釋物種大爆發。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相對完善: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種群是進化的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4)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屬于遷地保護。就物種本身而言,滅絕的內因可能是對原有環境高度適應,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3008-1:2025 EN Fire resistance tests - Door and shutter assembli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權】 ISO 22341-2:2025 EN Security and resilience - Protective security - Part 2: Guidelines for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for residential facilities
- 2020-2025年中級銀行從業資格之中級風險管理題庫綜合試卷A卷附答案
- 怎么制作教學課件加音樂
- 【邵陽】2025年湖南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98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北京市豐臺區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湖南邵陽市北塔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第三章烯烴和二烯烴70課件
- 大學英語教學課件平臺
- 2025年物流師職業技能鑒定模擬試卷: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控制與物流供應鏈試題含答案
- 買賣手機定金合同范本
- 促進睡眠的護理措施
- 幼兒夜市活動方案
- 2025年北京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類專業能力測試試卷(旅游類)旅游文化傳承與旅游形象塑造篇
- 12315熱線培訓課件
- 鍋爐檢修質量培訓課件
- 2025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培訓
- 常用母材與焊材選用表
- 2025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限公司校園招聘高頻考題難、易錯點及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電子束蒸發設備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浙江臨海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