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七)(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1.《詩經》中的《七月》描述了農民無冬無夏地勞動,卻“無衣無褐”;還有一些愛情詩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戀愛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說明《詩經》()【導學號:67700041】A.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B.是中國成熟詩歌形成的標志C.具有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D.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解析】通過材料中《七月》描述“農民生活的困苦”和“青年男女戀愛婚姻生活的喜怒哀樂”,即可看出《詩經》具有很強的現實主義特征。【答案】C2.《中國文學史》在論述先秦的一部作品時寫道:“詩人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美人、千里流沙、蜿蜒八龍等羅織起來,構成一個絢麗多彩的虛幻世界;另一方面,詩人又通過一系列曲折迷離的情節來展示對現實政治和坎坷人生的悲劇性思考。”該作品的風格為()A.內容古樸的現實主義B.脫離真實世界的唯心主義C.想象奇特的浪漫主義D.關注自己內心的個人主義【解析】先秦時期的這部作品既構成一個絢麗多彩的虛幻世界,又展示對現實政治和坎坷人生的悲劇性思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屈原作品的特點,是想象奇特的浪漫主義。【答案】C3.著名學者李澤厚認為:“在意識形態的某些方面,又特別是在文學藝術領域,漢代依然保持了南楚的鄉土本色。”以下作品中,最能體現該觀點的是()【導學號:67700042】A.《史記》 B.《漢書》C.《上林賦》 D.《阿房宮賦》【解析】關鍵信息是“保持了南楚的鄉土本色”指漢朝時出現了漢賦,它以楚辭為基礎,并有所發展。C項作者是西漢的司馬相如,是漢賦的代表作。A、B兩項是史書,D項是唐朝杜牧的作品。【答案】C4.詞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為文學的主流形式。詞成為宋代文學主流形式的社會基礎是()A.士人群體的形成 B.市民階層的壯大C.資產階級的產生 D.農民文化需求的增加【解析】隨著商業和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擴大,韻律極嚴的詩歌已不能充分表達人們更加豐富的思想感情,而詞的特點是可以傳唱,屬于市井通俗文化,因此其社會基礎是商品經濟發展下市民階層的壯大。故選B項。【答案】B5.有人稱: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風雅”的貴州文化之外,一種新文化形態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屬于“市民文化”形態的是()【導學號:67700043】①《清明上河圖》②詩賦③元曲④小說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注意題干要求的時間是“北宋到明清”,特點是“市民文化”。詩賦的流行時代是漢唐,并且不是適應市民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文化,排除含有②的選項。【答案】D6.清人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看識趣閑文者特多。”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強C.商品經濟的發展 D.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解析】市井俗人是指城市市民階層,其力量的壯大是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答案】C[能力提升]7.明代王驥德《曲律·雜論》載:“元人諸劇,為曲皆佳,而白則猥鄙俚褻,不似文人口吻。蓋由當時皆教坊樂工先撰成間架說白,卻命供奉詞臣作曲,謂之‘填詞’。”對材料認識最準確的是()【導學號:67700044】A.文學發展呈現世俗化趨勢B.文人素養影響文學創作C.元曲發展漸顯衰落態勢D.都市繁榮促進文學發展【解析】根據材料“元人諸劇,為曲皆佳,而白則猥鄙俚褻,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劇種逐漸呈現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趨勢。所以應選A項。【答案】A8.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主流表達形式從詩、詞轉變到散曲、小說。這反映了()A.自然經濟緩慢解體,農民人身依附關系減輕B.城市經濟逐漸繁榮,市民階層隊伍壯大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專制統治腐朽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思想禁錮加深【解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發展體現了文學形式多種多樣,文學作品逐漸通俗化的趨勢,這在本質上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級的擴大。【答案】B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詩經·碩鼠》材料二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屈原《離騷》材料三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材料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1)根據材料,請把材料所反映的兩種詩歌按不同的風格歸類,并說明兩種風格各自的特點。(2)材料二、四的內容有何相同之處?為什么?(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四反映的現象在中國古代詩歌發展中地位如何?【解析】解題關鍵是結合所學教材知識分析不同風格,根據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認識形成不同風格的原因。【答案】(1)材料一、四:現實主義創作風格,以現實社會為題材,深沉、悲壯、凝重。材料二、三:浪漫主義創作風格,夸張、想象豐富、張揚個性等。(2)相同:憂國憂民的情懷。原因:屈原、杜甫都處在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的時代,作者都對統治者特別是對社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3)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奠基時期。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繁榮時期。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代城市生活豐富,娛樂場所需要大量的歌詞。士大夫的詞作通過各種途徑流傳于民間,更有一些詞人直接為歌女寫詞,在歌樓舞榭中傳唱。材料二生活于兩宋之交的女詞人李清照,詞風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詞人辛棄疾詞風慷慨激昂,豪邁悲涼,充滿憂國憂民的愛國豪情。材料三在中國文學史上,小說在明清時期終于大踏步地闖入文壇,展示了矯健挺拔和叱咤風云的氣魄。明清小說凝聚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說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讀本。(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宋詞繁榮的原因。(2)除材料二所述外,著名詞人還有誰?(3)材料三中,為什么“小說在明清時期終于大踏步地闖入文壇”?(4)明清小說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請你列舉幾本。(至少四例)(5)由宋詞到明清小說的發展,你能得到哪些認識?【解析】第(1)問主要從社會環境和詞本身的優點去分析。第(2)問依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主要從當時的政治、經濟發展的狀況去分析。第(4)問依據所學知識列舉即可。第(5)問主要從文學形式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的角度分析。【答案】(1)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階層不斷擴大;宋代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便于歌唱的詞更能適應市井生活的需要和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2)婉約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蘇軾。(3)明清時期,一方面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入強化階段;另一方面經濟領域出現新氣象,手工業、商業繁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越南語口語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日語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無機及分析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訓練A(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畫技法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邏輯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街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銀川能源學院《統計學專業前沿》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銀川科技學院《歷代書論選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世界禁毒日義診活動方案
- 廣東省深圳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英語期末調研考試(含答案)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后思考題及答案
- 2025屆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煤炭行業的企業戰略布局與資源整合考核試卷
- 電動二輪車租賃合同協議
- 電梯維保合同分包協議
- 靜脈血液標本采集指南
- fca外貿合同協議
- 2024年廣東省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學試題(含答案)
- DB32-T 5080-2025 工程竹結構建筑技術規程
- 《重大電力安全隱患判定標準(試行)》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