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的發展與利用_第1頁
核能的發展與利用_第2頁
核能的發展與利用_第3頁
核能的發展與利用_第4頁
核能的發展與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能的發展與利用演講人:劉強制作人:朱利民概述1核能的探索研究2核能的獲取途徑3核能的利用1核能的探索和研究1902年,居里夫人經過4年的艱辛努力又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質能轉換公式。1914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通過實驗,確定氫原子核是一個正電荷單元,稱為質子。1935年,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成功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將兩顆原子彈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1957年,蘇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奧布靈斯克核電站。繼美國之后,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也相繼研發出原子彈進入核大國行列,核電站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浮現。2核能的獲取途徑獲取核能主要有兩條途徑1核裂變指由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鈾或钚,分裂成較輕的原子的一種形式。2核聚變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反應,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核裂變鈾核分裂時,同樣放出中子,從而引起更多的鈾核發生裂變。于是裂變反應便會連鎖式地持續下去這種現象叫做鏈式反應。如果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在極短時間(約百萬分之幾秒)會釋放出大量的核能,發生猛烈爆炸,而這就是研制原子彈的原理。為便于和平利用核能,必須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使核能緩慢而又平穩地釋放出來。為此,人們制成了一種專門裝置---

核反應堆。它是核電站的核心組成部分。核聚變

當四個氫原子在高溫下靠得很近時,四個質子會撞到一起時,其中兩個會發生衰變,釋放出兩個反中微子和正電子,變成中子。這兩個正電子會與原子核外電子相互湮滅,形成兩個光子;剩下的一共有兩個中子、兩個質子和兩個電子,恰好形成一個氦原子。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比核裂變更大無高端核廢料,可不對環境構成大的污染燃料供應充足,地球上重氫有10萬億噸(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而30毫克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于300升汽油)但是人們現在還不能進行受控核聚變,這主要是因為進行核聚變需要的條件非常苛刻。發生核聚變需要在1億度的高溫,此外還有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需要克服。此數據來自百度文庫核裂變核裂變3核能的利用原子彈氫彈核電站原子彈

主要利用鈾235(厬U)或钚-239

(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制成的裂變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原子彈不但在爆炸瞬間就能產生超強的破壞力,其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更能在今后數十乃至數百年間危害著該區域的生態系統。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投下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重約4100公斤,核裝藥鈾235,威力相當于1400噸TNT,當場造成7·8萬人喪生。三天后又在長崎投下“胖子”,以钚-239為核裝藥,威力估計20000噸TNT,造成2·3萬人喪生此數據來自百度文庫氫彈核武器的一種,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D)、氚(T)等質量較輕的原子的原子核發生核聚變反應(熱核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氫彈的殺傷破壞因素與原子彈相同,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但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原子彈的威力通常為幾百至幾萬噸級TNT當量,氫彈的威力則可大至幾千萬噸級TNT當量。還可通過設計增強或減弱其某些殺傷破壞因素,其戰術技術性能比原子彈更好,用途也更廣泛,其爆炸達到的溫度約為100億度,亦即太陽中心溫度的1000倍。此數據來自百度文庫核電站核電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動力反應堆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反應堆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鏈式裂變反應就在其中進行。截止2012年11月,全世界核電運行機組共有437臺,在建機組64座。全世界在運行的機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