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回顧: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及其特點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含義特點基本形式來源動力檢驗標準目的、歸宿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1.唯物論4、5課3.辯證法2、認識論6課(11、12課)聯系7(總特征之一)發展8(總特征之一)矛盾9(實質和核心)創新10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江油一中郭付蓉六度分割理論在正常的社會交往條件下,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世界上每一個獨立的人,通過關系紐帶相互交織,可以形成一張龐大的人際關系網.20世紀60年代由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一、什么是聯系?含義: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聯系事物與事物之間事物內部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外部聯系)(內部聯系)我們生活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聯系,如衣食住行的聯系……你可以列舉一些事物相互聯系的事例嗎?問題探究:時事點擊:思考:油價上漲帶來了哪些影響?油價上漲快遞漲價菜價上漲運輸成本增加(出租車漲價等)汽車銷量下降農民春耕受影響燃油附加費提高油價上漲產生的影響……任何事物內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聯系(內部聯系)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系(外部聯系)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二、聯系的特點(一)聯系的普遍性
有人說:“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那么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這種說法對嗎?議一議
*
聯系是普遍的,這一點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與其周圍的事物相聯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總體看狀態)
*但是,世界上每一具體聯系又都是有條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有聯系。(具體看條件)聯系是有條件的!二、聯系的特點聯系普遍性原理:決定世界觀聯系是普遍的方法論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的看問題。在珠穆朗瑪峰被發現之前,哪個山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1975年,8848.13米2005年,8844.43米客觀性1、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按與實踐的關系)二、聯系的特點2、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森林動物天空河流自在事物AB自在事物的聯系: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為事物的聯系:人類實踐的產物,呈現出“人化”的特點。
你認為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嗎?為什么?探究與共享人為事物的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產生的過程: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物質性的活動才能形成產生的結果人為事物的聯系形成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聯系產生條件是客觀的、需要遵循客觀規律
有人把“8”視為吉利的數字,而把“4”視為不祥的數字.如何看待這個現象?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人為事物的聯系聯系客觀性的啟示一
前者:主觀想象的聯系后者:客觀存在的聯系主觀臆造的聯系==?
聯系是客觀的,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呢?聯系具有客觀性,但并不是說人們對事物的聯系是無法改變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問題探究:江油市涪江三橋聯系客觀性的啟示二:二、聯系的特點聯系客觀性原理決定世界觀聯系是客觀的方法論(1)要從事物固有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2)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二、普遍性三、客觀性1、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2、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3、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橫向縱向1、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一、聯系的含義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你掌握了嗎?當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鎮飯店里,為了減少疾病傳染機會,人們都使用隨手一扔的一次性衛生筷。有關專家指出,這隨手而扔的不是一雙雙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專家們的看法體現的哲理是()A.世界是物質的B.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聯系的D.世界是變化發展的C[課堂練習1]
“只要你對著飛馳的流星許個愿,你的愿望就能實現。”這種說法()A.肯定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B.揭示了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C.否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D.忽視了聯系的客觀性和條件性D[課堂練習2]
2009年京滬高鐵投資600億元,這將帶動200萬噸鋼材和1200萬噸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萬個就業崗位,同時還可以帶動沿線地方的建材、農副產品和日用品的消費等。這表明()
①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③事物的聯系是人為的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課堂練習3][課堂練習4]
計算機網絡的出現,促進我們的世界進一步連結成為一個整體,以至于有人說,人類居住的地球變小了,變成了一個“地球村”,這一事實說明①聯系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②事物狀態的改變,并沒有否定一事物的聯系③體現了人的意識的能動性④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的形式,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A.①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含義: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直接聯系————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外部聯系本質聯系————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偶然聯系因果聯系,整體與部分的聯系……形式:2.聯系的特征------多樣性“我看到了蘋果落地,為什么沒有看見萬有引力?”現象聯系本質聯系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外部聯系內部聯系“不錯,撞著我是偶然的,你的剎車不靈,能不撞人嗎?”必然聯系偶然聯系魚兒離不開水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太陽東升西落守株待兔牽一發而動全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直接聯系必然聯系偶然聯系整體和部分聯系因果聯系間接聯系連一連長期以來,人們亂砍濫伐、開荒毀林、圍湖造田等,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而且危及到人類自身的生存。不能正確認識和改造事物的表現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我們正確認識、改造事物具有重要意義。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看到了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聯系,而忽視了那些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忽視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中間環節。始料不及分析下列漫畫,從哲學角度啟示我們:聯系多樣性的方法論要求?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為轉移。注意:如何理解聯系的有條件性?
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任何具體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條件的,總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產生、發展,又在一定條件下趨于滅亡。因此,任何具體聯系無不依賴于一定的條件,隨著條件的改變,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聯系的性質和方式也要發生變化。這就是聯系的條件性。離開條件,一切都無法存在和理解了。
有人說:“聯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世界上每一具體聯系又都是有條件的。
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二、聯系的特點聯系多樣性原理決定世界觀聯系是多樣的方法論1、把握事物的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2、把握間接、本質和長遠聯系。原理內容(世界觀)要求(方法論)知識小結: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多樣性A、事物內部B、事物之間C、整個世界聯系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世界上事物是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多種多樣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的觀點看問題要從事物固有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把握事物的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必須堅持聯系的觀點,同時要對事物的聯系進行具體分析把握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哲學唯物辯證法首要觀點)世界觀方法論反對錯誤傾向決定事物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具體性與條件性反對否認或無視聯系的客觀性,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反對用孤立的觀點來看問題決定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含義客觀性多樣性課堂小結
聯系的特點及方法論要求事物內部事物之間整個世界事物與事物之間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單選題)
2、下列說法中,與“牽一發而動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著不慎,全盤皆輸C.愚者千慮,必有一得D.天下難事,必作于易B(單選題)4、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熱帶地區的一種青蛙,在原有的生態環境中與其他事物“共處”,但“入侵”夏威夷大島后卻打破了那里的生態平衡,可以說明這個事例的哲學道理是①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在聯系系統中的作用是確定不變的
②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特殊的可變的
③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絕對的無條件的④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相對的有條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單選題)4、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熱帶地區的一種青蛙,在原有的生態環境中與其他事物“共處”,但“入侵”夏威夷大島后卻打破了那里的生態平衡,可以說明這個事例的哲學道理是①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在聯系系統中的作用是確定不變的
②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特殊的可變的
③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絕對的無條件的④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相對的有條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簡答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做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廢棄物”單項流動的線性經濟。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流程,做到生產和消費“污染排放最小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分析說明循環經濟所倡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如何體現聯系觀點的。(1)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相互聯系的有機統一整體,它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2)聯系具有多樣性。
“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體現了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3)循環經濟表明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以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參考答案:(2009·廣東單科·40(1)根據下述材料,運用《生活和哲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21世紀地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地利用自然:亂砍亂伐導致森林破壞,水土流失;過度耕種放牧導致土地沙化,沙塵肆虐;過度消費加劇空氣污染,物種退化。
結合材料一運用聯系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