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5031.301-2018 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 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是針對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中子系統接口網關提出的一系列規范。該標準主要涵蓋了子系統接口網關的設計、功能、性能以及測試等方面的內容,旨在促進不同制造商生產的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并確保整個系統的高效運行。

在設計方面,標準規定了接口網關應該具備的基本架構和組成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硬件配置、軟件平臺及通信協議支持等,以滿足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此外,還強調了安全性的重要性,要求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未授權訪問和其他潛在威脅。

功能上,《GB/T 35031.301-2018》明確了接口網關必須能夠實現的功能列表,比如數據采集與處理、狀態監測、故障診斷等功能。這些功能對于保證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性能指標也是本標準關注的重點之一。它設定了接口網關應達到的最低性能水平,如響應時間、吞吐量等關鍵參數,以確保其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中穩定可靠地執行任務。

最后,在測試方法方面,《GB/T 35031.301-2018》提供了詳細的指南,幫助制造商或第三方機構對產品進行評估驗證。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也為市場準入設置了門檻,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8-05-14 頒布
  • 2018-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35031.301-2018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_第1頁
GB/T 35031.301-2018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_第2頁
GB/T 35031.301-2018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_第3頁
GB/T 35031.301-2018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_第4頁
GB/T 35031.301-2018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35031.301-2018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2920

K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5031301—2018

.

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

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

:

Customerenergymanagementsystem—

Part3-1Generalreuirementsforsubsstematewa

:qygy

2018-05-14發布2018-12-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35031301—2018

.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縮略語

3、………………………2

網關分類

4…………………4

網關功能參考模型與基本功能配置要求

5………………4

網關功能要求

6……………6

電氣和機械性能基本要求

7………………13

檢驗規則

8…………………16

標識包裝儲存及運輸

9、、…………………17

附錄資料性附錄網關在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中的位置及作用

A()…………………19

參考文獻

……………………20

GB/T35031301—2018

.

前言

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已發布以下部分

GB/T35031《》:

第部分導則

———1:;

第部分主站功能規范

———2:;

第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

———3-1:。

本部分為的第部分

GB/T350313-1。

本部分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

本部分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

本部分由全國電器設備網絡通信接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411)。

本部分起草單位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深圳市中電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瑞

:、、、

集團公司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北京華電眾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申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忠勇吳小東曾幼松蔣超佟為明田海濤胡大良奚培鋒謝若冰

:、、、、、、、、、

琚長江崔明王選友邵飛王璐玥王彪魏勇史仍輝董超嚴蘭葉瓊瑜

、、、、、、、、、、。

GB/T35031301—2018

.

引言

子系統接口網關簡稱網關的基本功能是實現通信協議之間的轉換隨著智能電網技術能源

(“”)。、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能源管理能源服務等應用需求的不斷拓展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中網關的作用

、,

越來越重要要求其具備功能越來越多因此一些具備能源管理功能的網關產品相繼涌現如數據采集

,,,

型網關融合了采集處理存儲功能能源管理型網關具有對能源數據進行監測計算判斷的功能網絡

、、;、、;

資源型網關將所傳輸和監測的數據信息作為網絡資源以數據發布訂閱形式支撐互聯網能源

,/“+”

管理

。

網關是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的關鍵設備它將用戶端內部的配電系統光伏系統風電系統儲能系

,、、、

統充電樁系統智能家居系統智能照明系統空調系統等各類子系統接入到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

、、、、。

本部分對網關的定義和要求是基于以下網關功能愿景

:

數據轉換網關將子系統局部模式數據轉換成用戶端管理系統的全局模式數據使不同類型

1):,、

不同廠商的子系統設備的能源數據能夠相互融合

;

即插即用引入數據發布訂閱機制使網關將子系統接入到用戶端網絡后主站系統能夠掃描

2):/,,

發現到子系統的存在并可從系統操作界面選定子系統是否納入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管理選

,,

定子系統內需要管理的監測點選定各監測點需監測的參數以及數據采集頻率等系統能夠自

,,

動生成子系統檔案監測點檔案并按所選的監測數據和采集頻率自動運行無需專業人員重

、,,

新配置系統應用軟件

;

能源管理針對不同的應用賦予網關具有諸如分類分項監測預警等可選的本地能源管理功

3):,、

能以經濟合理的方法適用于各種能源管理需求

,;

訪問授權管理通過訪問權限管理網關可以將子系統接入互聯網允許子系統與外部第三方

4):,,

能源管理平臺互聯互通

。

本部分從網關功能愿景出發建立了網關的功能參考模型在此模型基礎上規定了各項功能要求

,。

本部分從最大限度發揮網關作用出發對網關的能源管理功能提出了要求實際應用中由主站實

,。

現同樣的能源管理功能可能更加簡便實用

。

本部分關于網關的能源管理功能給出了抄表計費監測預警分類分項最大需量和數據統計等五

、、、

項獨立的能源管理功能實際應用中一定還有更多的功能和形式

,。

本部分是關于子系統接口網關的一般要求有關子系統接口網關的數據配置方法連接各類子系統

,、

的具體技術規范將在后續研究和制定的標準中規定

。

GB/T35031301—2018

.

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

第3-1部分子系統接口網關一般要求

:

1范圍

的本部分確立了子系統接口網關的功能參考模型并規定了基本功能配置要求從與

GB/T35031,

子系統通信與主站通信本機管理數據管理能源管理等個方面提出了功能要求并

CEMS、CEMS、、、5,

在此基礎上給出了電氣機械檢驗標識包裝儲運等個方面的一般要求

、、、、、6。

注本部分限于討論嵌入式接口網關不排除用戶可以在子系統加載數據轉換軟件模塊將子系統接

:,CEMSCEMS

入主站網絡實現子系統接口網關功能

CEMS,。

本部分適用于子系統接口網關產品的研發生產檢驗和使用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191—2008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部分試驗方法試驗振動正弦

GB/T2423.10—20082:Fc:()

外殼防護等級代碼

GB/T4208—2017(IP)

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成

GB/T5169.11—200611:/

品的灼熱絲可燃性試驗方法

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

GB/T9254—2008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GB/T17626.2—2006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GB/T17626.3—2016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GB/T17626.4—2008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GB/T17626.5—2008()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

GB/T17626.6—2008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GB/T17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