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收支(ɡuójìshōuzhī)順差精品資料目錄PARTI主要(zhǔyào)概念PARTII我國近年對外貿易(duìwài-màoyì)額回顧PARTIII
我國與三個貿易伙伴間貿易PARTIV
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成因分析PARTV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帶來的影響PARTVI
展望&對策精品資料主要(zhǔyào)概念PARTI精品資料主要(zhǔyào)概念國際收支(狹義):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1年),同其他國家為清算到期(dàoqī)的債權債務所發生的外匯收支的總和。國際收支(廣義):IMF: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精品資料國際收支逆差: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tōngcháng)為1年),其國際收入的總額小于支出的總額,即為逆差,也稱為赤字。國際收支順差: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tōngcháng)為1年),其國際收入的總額大于支出的總額,即為順差,也稱黑字。主要(zhǔyào)概念精品資料我國近年(jìnnián)對外貿易額回顧PARTII精品資料ADDYOURTITLEHERE中國對外貿易發展(fāzhǎn)規模變化精品資料中國貿易(màoyì)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新入者的逆差(nìchā)階段第二階段——轉型者的逆轉階段第三階段——改革者的飛躍階段精品資料第一階段:新入者的逆差(nìchā)階段年份跨度:1981年—1989年背景分析(fēnxī):中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急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外匯資源短缺,進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數據提供:出口年均遞增11.5%進口年均遞增13.2%年均逆差77.1億美元精品資料年份跨度:1990年—1996年背景分析:上世紀90年代中前期,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加快,加工貿易得到長足發展,部分工業制成品出口開始(kāishǐ)形成規模。數據提供:1990年當年實現順差87.4億美元1990—1996年,我國出口年均遞增16.3%,進口年均遞增13%年均順差92.5億美元第二階段:轉型者的逆轉(nìzhuǎn)階段精品資料年份跨度:1997年—2008年背景分析:1997年以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fāzhǎn),外貿、外匯體制改革效應充分顯現,外貿增長較快,特別是加入WTO后,外商投資大量增加,進出口規模增長迅猛。數據提供:2008年,中國貿易順差達2954.6億美元較本階段初期的1997年404.2億美元增長6.3倍年均順差903.8億美元第三階段:改革者的飛躍(fēiyuè)階段精品資料我國與三個主要貿易(màoyì)伙伴間貿易(màoyì)PARTIII精品資料中國(zhōnɡɡuó)&歐盟歐盟的對華地位:我國的第一(dìyī)大貿易伙伴,第一(dìyī)大進口來源地。精品資料中國(zhōnɡɡuó)&美國美國的對華地位:我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huǒbàn),第一大出口市場。精品資料中國(zhōnɡɡuó)內地&中國(zhōnɡɡuó)香港中國·香港的對華地位:內地第一大貿易伙伴,存在極大(jídà)順差。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順差(shùnchā)的成因分析PARTIV精品資料經濟(jīngjì)成因分析國內綜合優勢集中釋放造成大規模順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投資環境明顯改善。產業綜合配套能力大大增強。偏差導致消費不足經濟增長與吸收的非對稱性我國特殊貿易結構與經濟增長方式。從進出口商品結構看,我國進口產品以能源、原材料、技術設備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費品和機電產品為主。在國內投資需求減弱的情況下,這種貿易結構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術設備進口增速減緩;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市場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從經濟增長方式來看,中國的消費需求不足造成了消費品的產能過剩,進而(jìnér)主要依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長拉動經濟增長。中國與發達國家的不同貿易結構與增長方式造成了中國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精品資料偏差導致消費(xiāofèi)不足從國際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有:Y=C+I+G+X-M=C+Sp+T.作簡單的變化,不難得出:X-M=Sp-I+T-G=(Sg+Sp)-I=S-I.即TB=S-I.從這個等式來看,我國國際貿易順差是我國的儲蓄高于投資造成的。造成我國儲蓄過高的原因有多方面:消費觀念難以改變。長期形成的消費制度、消費觀念、消費習慣抑制了居民的消費沖動(chōngdòng)。從傳統來看,我國居民都有儲蓄的傳統和習慣,養兒防老的習慣在農村廣泛存在,這種使得農村的邊際消費傾向較低。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長期低于GDP的增長速度。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居民的收入與生產供給之間的差距明顯擴大,因而導致消費需求的相對不足。社會保障體制和教育體制的不完善,引起居民對未來生活質量不確定性的增加和對子女受教育支出提高的預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精品資料經濟(jīngjì)增長與吸收的非對稱性國際經濟學中有國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根據(gēnjù)亞歷山大的吸收理論,吸收A=C+I+G.貿易賬戶差額TB=X-M.可以寫成Y=TB+A.即:當TB>0,也就是貿易出現順差時,可能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種,Y增加,A不變;第二種,Y不變,A下降;第三種,Y增加,A下降;第四種,Y增加,A也增加,但是Y增加的幅度大于A增加的幅度;第五種,Y下降,A也下降,但是Y下降的幅度小于A下降的幅度。我國國際貿易出現順差,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由上述的第四種情況決定。也就是說,我國近年來國民收入Y每年都保持較高幅度的增長,吸收A也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但由于國民收入Y增加的幅度遠遠大于吸收A增加的幅度,從而引發了我國持續多年的國際貿易順差。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順差(shùnchā)帶來的影響PARTV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順差(shùnchā)帶來的利益1.國際收支順差促進經濟增長。經常項目順差刺激經濟增長。資本項目順差直接(zhíjiē)推動經濟增長2.國際收支順差增加了外匯儲備,增強了綜合國力,有利于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和引進外資能力。提升了綜合國力,使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處于較為有利的地位。表明我國有良好的國際償債能力,在國際市場進行融資時,能夠較為容易地以較低成本取得各類貸款對我國進行直接(zhíjiē)投資的外商,對其利潤匯回本國有安全感,這些外商愿意更積極注入資本,有利于我國引進外資。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ɡuójìshōuzhī)順差帶來的利益3.國際收支順差有利于經濟總量平衡。·以國際收支順差彌補財政赤字,不但有利于國民經濟總量平衡,而且避免了雙赤字現象。4.國際收支順差加強了我國抗擊經濟全球化風險的能力,有助于國家經濟安全。·順差使得我國外匯儲備增加,我國不僅有足夠的外匯滿足對外經濟貿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我國對外清償能力、保證對外支付,還有利于應對國際金融風險,提高了國家抵抗各種經濟風險的能力。5.國際收支順差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wěndìng)和實施較為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國家有充足的外匯干預外匯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wěndìng)·充足的外匯調節國際收支,執行主動的對外經貿政策·國際收支順差增強了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國際收支順差有利于國家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
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順差(shùnchā)帶來的利益6.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發揮發展中國家“后發優勢”,充分利用對貿易“加工學習效應”,以國際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武裝國內企業,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能力,改變傳統產業格局,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步伐7.拉動需求、增加就業·外商投資在帶來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同時,也為國內帶來了相應的就業機會。8.促進了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出口企業贏利的示范效應,既推動了出口企業也推動了向出口企業提供物資的部門投資的增加,并促進了地方或部門條塊分割的市場的統一。9.吸引面向全球市場的外資流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并保持(bǎochí)著較快增長速度。·中國的外資來源趨于多元化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順差(shùnchā)帶來的弊端1.國際收支順差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國際收支順差使得國內外匯市場上的外幣供給大于外幣需求,必然產生外幣貶值的預期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國際收支順差越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大·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又加大了外資流入和國際收支順差的擴大,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2、國際收支順差使國際貿易摩擦增加。·我國貿易順差增加,就意味著與我國進行貿易的國家有逆差,逆差國就會利用WTO的規則,限制我國產品進口,保護本國產業。
3.國際收支順差弱化了貨幣政策效應,降低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貨幣的投放隨著外匯流入的增多而遞增。隨著大量的人民幣被動(bèidòng)地投入到流通領域,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賬戶更加受制于外匯的流入,削弱了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效應··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并保持著較快增長速度。·中國的外資來源趨于多元化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順差(shùnchā)帶來的弊端4.國際收支順差異致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
·出口使國內資源被國外利用,而且出口對國際市場依賴性強,出口的數量和結構隨國際市場需求而變化·國內經濟受制于國際市場,一旦出口受挫,本國經濟蕭條,外國資本會乘虛而入,控制我國市場和關乎經濟命脈的產業,經濟發展受制于外國資本,導致經濟發展缺乏自主性。5、國際收支順差使得民族經濟發展空間狹窄(xiázhǎi)·在國內市場上,大量的外資企業在中國直接投資設廠進行生產,產品能繞開進口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又有利用我國廉價勞動力之利。·外商直接投資的領域不僅是高新技術產業,而且越來越多地進入傳統產業,與我國企業直接爭奪國內市場。·外商直接投資增加,擠壓了民族企業出口產品的市場。6、出口結構難以調整·外資企業在出口中占主導地位,政府出口結構調整政策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也會影響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并保持著較快增長速度。·中國的外資來源趨于多元化精品資料我國國際收支(ɡuójìshōuzhī)順差帶來的弊端7、加大國際資本沖擊風險。
·中國持續的國際收支大額順差,吸引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如果未來(wèilái)市場預期發生逆轉,將會導致跨境資本集中流出,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沖擊。
··精品資料展望(zhǎnwàng)&策略PARTVI精品資料國際收支(ɡuójìshōuzhī)順差對策(1)降低高儲蓄,堅定不移地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當前,中國政府短期內要堅持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消費,拉動生產,提高中低群體收入水平,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同時逐步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tǐxì),推動醫療、住房和教育等領域的改革,擴大有效需求,增加政府支出來克服內需不足。(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穩定出口和擴大進口,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調整出口優惠政策,借助于出口政策的調整促進產品結構升級,提高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鼓勵企業引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加大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通過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教育和旅游帶動進口。精品資料國際收支(ɡuójìshōuzhī)順差對策(3)把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結合起來,支持企業“走出去”,優化投資結構。應加強對跨境資本的管理,阻止熱錢流入,平穩國際收支的劇烈波動。適當調整吸引外資政策,提高外資利用效率,促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外溢效應。加大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鼓勵更多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4)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外匯市場在國際收支調節(tiáojié)中的作用。我國目前應逐步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加速建立富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決定機制,從而發揮匯率制度調節(tiáojié)貿易及資本有序流動的作用,進而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精品資料國際收支(ɡuójìshōuzhī)順差對策(5)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質量,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我國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方城六校聯考數學試卷
- 高一第四單元數學試卷
- 高三做什么數學試卷
- 東莞東華小學數學試卷
- 高唐初三一模數學試卷
- eps電源檢修培訓課件
- 廣東春季數學試卷
- 2025年03月云南麗江市永勝縣縣域醫共體招聘緊缺急需專業技術人員16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村鎮銀行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硅線石粉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PLC入門課程課件
- 中學生高效學習策略體系(學習的邏輯)
- 【課件】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新版教材單元分析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 十堰房縣國有企業招聘筆試題庫2024
-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學期考前練習試卷-含答案
- 04S519小型排水構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 外研版(2024)七年級上冊英語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 研討報告的格式范文模板
- 山東省青島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科學試題
- GB/T 44130.1-2024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信息交換第1部分:總則
- 中考重慶作文滿分范文英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