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駐馬店市回民中學2022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二十四節氣形成于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采用,并逐漸得到擴散和傳播,最終為多民族所使用、共享。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很顯然,這也正是它能夠成功申遺的最根本的原因。(摘編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對于很多現代人,尤其是很多年輕人來說,對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卻可能有些不以為意,認為這是標準的“老皇歷”了,對現代人的生產、生活又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呢?盡管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氣候、天氣預測與利用的水平也越來越高,二十四節氣對于農事的指導功能確實有所減弱,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千年,二十四節氣在延續過程中所產生的“誤差”卻很小,現在的農田作物耕種也沒有脫離原來的節氣規律。所以在中國北方農村地區,很多農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現代節日,但是對于二十四節氣卻耳熟能詳,并且仍舊在根據它們指導和安排自己的生產、生活。二十四節氣的影響顯然不限于農事耕作,而是已經全面滲入我們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會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來準備自己的生活物資;比如清明吃青團、立秋吃西瓜的風俗依舊流行。尤其是每年到了冬至時節,到底是應該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南北方的網友幾乎每年都要“論戰”一番,彼此引經據典、旁征博引,也正是在這樣的“論戰”當中,人們繼承、傳播和弘揚了傳統文化,增加了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而網友對這種“論戰”的參與熱情,顯然也正是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社會仍舊深具影響力的證明。二十四節氣,既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與我們現在所提倡重視自然規律和生態保護,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也就意味著它仍舊具有極強的現實價值和意義。
(摘編自新華網)材料三: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專家認為,二十四節氣成為人類非遺代表作,表明其除了作為中國人文化認同的一個標志,同時也是中國對于整個人類的文化貢獻,對于促進人類的發展有非常大的意義。中國藝術研究院苑利說,由二十四節氣而生成的農耕經驗在實踐過程中,自鄉村社會來傳承。因此,申辦成功后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項目的盡快落地——讓真正的傳承者發揮作用,以顯示出項目自身的社會效益。文化部非遺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任重道遠,將以此作為一個新的起點,根據已制訂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一道積極實施一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國家、社會、群體和個人認識、了解二十四節氣這一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活動。同時,創造條件確保相關社會和群體在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傳承與保護行列,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二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網)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首先從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說起,接著交代了二十四節氣的概念,然后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根本原因。B.材料二首先否定了很多現代人對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不以為意的態度,接著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文化意義。C.材料三首先肯定了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對整個人類的文化貢獻,接著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后的傳承和保護問題。D.三則材料闡述的共同話題是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三者在內容上從概念到文化意義再到傳承保護,構成了有機聯系。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A.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新聞媒體關注,這使得古老的二十四節氣具有了新聞價值。B.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下半年在6日、21日前后。C.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對氣候、天氣預測與利用的水平越來越高,二十四節氣對于農田作物耕種將會基本上失去指導功能。D.南北方的網友對具體時節吃什么的“論戰”,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也是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社會仍舊深具影響力的證明。E.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后,必定會使二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9.結合材料三,簡要概述如何實施對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參考答案:7.B
8.AD
9.使項目盡快落地,讓真正的傳承者發揮作用,以顯示出項目自身有用的社會效益;根據已制訂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一起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傳承與保護的行列,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7.試題分析:B項,材料二首先肯定了很多現代人對“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不以為然的態度,接著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文化意義?!笆紫瓤隙撕芏喱F代人對“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不以為然的態度”表述錯誤。8.試題分析:B項,應該是“下半年在8日、23日,上半年在6日、21日”;C項,“對于農田作物耕種將會基本上沒有了指導功能”表述錯誤;E項,“必定會使‘二十四節氣’……煥發出新的活力”中“必定”一詞說法絕對化。點睛:新聞材料類文本閱讀的選擇題,主要集中的是對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選項中常見的錯誤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斷、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等問題,考生要結合對文意的理解準確判斷選項中的表述是否正確。9.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文意和概括文意類試題,考生要注意認真理解文意,本題可以作答為,使項目的盡快落地,讓真正的傳承者發揮作用,以顯示出項目自身應用的社會效益;根據已制定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一道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保護的行列中來,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18分)蔡元培傅斯年凡認識蔡先生的,總知道蔡先生寬以容眾;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氣,不嚴責人,并且不濫獎人,不像有一種人的脾氣,稱揚則上天,貶責則入地。但少人知道,蔡先生有時也很嚴詞責人。我以受師訓備僚屬有25年之長久,頗見到蔡先生生氣責人的事。他人的事我不敢說,說和我有關的。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一個同學,長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滿人意的事,于是同學某某在西齋(寄宿舍之一)壁上貼了一張“討伐”的告示;兩天之內,滿墻上出了無窮的匿名文件,把這個同學罵了個“不亦樂乎”。其中也有我的一件,因為我也極討厭此人,而我的匿名揭帖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語意,卻是挖苦他。為同學們賞識,在其上濃圈密點,批評狼藉。這是一時學校中的大笑話。過了幾天,蔡先生在一大會中演說,最后說到此事,大意是說:諸位在墻壁上攻擊某某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諸君對某君有不滿,可以規勸,這是同學的友誼。若以為不可規勸,盡可對學校當局說。這才是正當的辦法。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縱有過,也決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則為喪失品性之開端。凡作此事者,以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則這種行動,必是品性沉淪之端。這一篇話,在我心中生了一個大擺動。我小時,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誠意”“不欺暗室”,雖然《大學》念得滾熟,卻與和尚念經一樣,毫無知覺;受了此番教訓,方才大徹大悟,從此做事,決不匿名,決不推自己責任。大家聽蔡先生這一段話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北大的匿名“壁報文學”從此減少,幾至絕了跡。蔡先生第二次游德國時,大約是在民國十三年吧,那時候我也是在柏林。蔡先生到后,我們幾個同學自告奮勇照料先生,凡在我的一份中,無事不辦了一個稀糟。我自己自然覺得非常慚愧,但蔡先生從無一毫責備。有一次,一個同學給蔡先生一個電報,說是要從萊比錫來看蔡先生。這個同學出名的性情荒謬,一面痛罵,一面要錢,我以為他此行必是來要錢,而蔡先生正是窮得不得了,所以與三四同學主張去電謝絕他,以此意陳告先生。先生沉吟一下說:“《論語》上有幾句話,‘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馑际?,贊成他的進步,不贊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潔身而來,就應該贊成他的自潔,不要老追究他過去的事)你說他無聊,但這樣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無聊嗎?”于是我又知道讀《論語》是要這樣讀的。北伐勝利之后,我們的興致很高。有一天在先生家中吃飯,有幾個同學都喝醉了酒,蔡先生喝得更多,不記得如何說起,說到后來我便肆口亂說了。我說:“我們國家整好了,不特要滅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趕出蘇彝士運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縣之’?!辈滔壬牭竭@里,不耐煩了,說:“這除非你做大將。”此外如此類者尚多,或牽連他人,或言之太長,姑不提。即此三事,已足證先生責人之態度是如何誠懇而嚴肅的,如何詞近而旨遠的。1929年(選自《傅斯年全集》。有刪改。蔡元培,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人。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求學自由,主張對新舊思想“兼容并包”,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發祥地。)19.概括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內容并說明其作用。(4分)
20.文中“受了此番教訓,方才大徹大悟”,“徹悟”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21.文章第五段中寫出蔡先生批評我們引用了《論語》中的話,你認為先生這樣做的用意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22.結合文章所記述的三件事,探究一下蔡先生責人是如何做到“詞近而旨遠”的?(6分)
參考答案:19.本文第一段總體介紹蔡先生的為人是寬以容眾,不嚴責人,也不濫獎人,有時也很嚴詞責人。(2分)其作用是領起全文。(2分)20.一是要“正心”“誠意”“不欺暗室”來處理問題,選擇正當渠道待人待事。(2分)二是做事決不推卸責任,決不匿名,要正大光明。(2分)21.蔡先生引用《論語》中的話來批評他們有比較深的用意:首先《論語》中的觀點是圣人的觀點,用圣言指導自己的行為,張揚善行,有很大的權威性和說服力;(2分)其次,要學用結合,把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引用《論語》中的話也告誡大家要做到言行一致。(2分)22.第一件事,蔡先生批評匿名揭帖者時說:“必是品性沉淪之端”,意在表現此事不合做人道理,要有責任意識(2分)第二件事,蔡先進批評拒絕同學來訪時引用《論語》中的名言,其深意是告誡弟子們要以圣言引領行動,心口一致,寬以待人。(2分)第三件事,蔡先生批評“我”說大話時用了“這除非你做大將”一句,其深意是要面對現實,不要言過其實,想入非非。(2分)總之,蔡先生責人確實是“詞近而旨遠”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新華社2019年1月18日消息,美國航天局18日發布公報表示,正就嫦娥四號任務與中方展開合作,預計將于31日利用美國“月球勘測軌道器”對嫦娥四號著陸點進行成像。美航天局說,過去一個月,其與中國國家航天局討論了對嫦娥四號著陸時掀起煙塵的跡象進行觀測的可能性。中美兩家航天機構達成協議,合作產生的任何重要發現都將于2月在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科學和技術小組委員會會議上分享。美航天局在公告中強調,與中國的合作“透明、互惠、互利”,符合美國政府和國會的規定,并表示美國計劃重回月球,與國際伙伴持續展開合作至關重要。此前,在得知中國要發射中繼星并探測月背時,美國科學家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向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提出了合作請求。美方提出,能不能延長中繼星的使用壽命,能不能在嫦娥四號上放美方信標機。吳偉仁表示,都沒問題,都可以解決。材料二:一轉眼,“中國航天日”從設立至今已有三個年頭。在中國航天事業蓬勃興盛的背景下,“中國航天日”也成長為傳承航天精神、凝聚強大力量的重要紐帶,成為普及航天知識、培植創新文化的重要平臺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國際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屆航天日主題為“共筑航天新時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國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全面推進航天強國建設”“2020年左右實現重點突破,加速邁向航天強國”。幾十年的技術與工業積累,奠定了我國航天事業闊步踏上新征程的堅實基礎,在建設航天強國的號角的鼓舞下,中國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擁抱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贏得舉世矚目,既是航天領域廣大工作者潛心耕耘、默默奉獻的結果,也離不開全社會的持續關心與大力支持。近些年來,航天成果服務國計民生日益呈現廣泛深入的特點,而豐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活動的組織開展,不僅推動了航天知識的普及,而且使航天文化、航天精神一步步深入人心,在很大程度上為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航天事業也從公眾的積極反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摘編自《國防科技工業》2018年第5期《共筑航天新時代》)材料三:目前,世界上已有29個國家頒布了航天領域的國內法律或法規,而我國是航天大國中唯一沒有航天法的國家。加快立法進程,建設法治航天是我國實現航天強國夢的根本途徑。《航天法》作為規范和促進我國航天活動的最重要的法律,應該起到航天基本法的作用,對航天活動所涉及的各個層面進行規范和調整。《航天法》的立法宗旨首先應該是維護國家安全與權益,作為航天基本法,未來的《航天法》應當明確空間安全是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將采取各種強有力措施維護國家空間主權和空間安全,我國的航天活動不受非法阻礙和破壞,對于任何攻擊、破壞我國空間資產和有關地面設施的行為將被視為敵對行為,我國有權進行自衛?!逗教旆ā愤€應該規范航天活動的發展。規范我國各類航天活動,需要協調解決處理好幾個方面的問題,確認經頂層制度設計下形成的部門職權劃分;解決職責不清的問題,既需要明確各部門的職權,還需要解決部分職權交叉、重疊以及職責空白地帶;解決部分航天活動在管理上無法可依的問題;通過立法為促進航天活動的商業化和商業航天提供法律支持;通過立法構建合理的航天科研、生產、采購制度。(摘編自《國際太空》2018年第5期《加快航天立法建設航天強國》)材料四:當前,世界商業航天的迅猛發展,既給中國航天以機遇,也對中國航天提出嚴峻挑戰。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指出,大力支持和發展民營航天是堅定不移的政策方向?!?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指出,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這預示著中國民營航天將持續迎來政策利好。在國家新發展理念推動下的航天創新形勢,尤其是近日國家提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鼓勵國有資本以多種方式落戶非國有企業。中國商業航天不可阻擋地破土而生,一大批創新型民營航天企業蓬勃興起,有力地促進了新形勢下以全面商業化、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為標志的新航天時代。(摘編自《數字通信世界》2018年第1期《創新驅動商業新航天》)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設立“中國航天日”的目的是普及航天知識,傳承航天精神,使航天成果服務國計民生。B.中國航天事業有了巨大發展,美國航天局愿意與中國進行“透明、互惠、互利”的合作。C.制定《航天法》,不僅能夠保護國家空間主權和空間安全,而且能對航天活動進行規范。D.世界商業航天迅猛發展,是中國的機遇,國家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航天活動。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美國就探月工程表達了與中國合作的意愿,吳偉仁的回答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的自信與開放心態。B.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是幾十年的技術和工業積累及航天工作者潛心耕耘的結果。C.一大批創新型民營航天企業蓬勃興起,得益于國家的新發展理念,標志著新航天時代已到來。D.目前我國已經可以稱為航天大國,但是《航天法》的缺失導致我國暫時還難以成為航天強國。6.習近平主席為中國航天日題詞說:“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闭埥Y合材料簡要概括我們如何實現航天夢。參考答案:4.A
5.C
6.①加強與國際社會和航天先進國家的合作,實現共贏。②大力開展航天科普活動,普及航天知識,傳播航天文化。③航天領域廣大工作者繼續發揚潛心耕耘、默默奉獻的精神。④全社會對航天事業持續關心、積極反饋與大力支持。⑤加快航天立法,規范并保障航天活動的展開。⑥大力支持和發展民營航天,促進航天商業化運營。【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再到文中圈出相關的內容,最后進行比對。本題A項,“目的是普及航天知識,傳承航天精神,使航天成果服務國計民生”錯誤,“使航天成果服務國計民生”并不是設立“中國航天日”的目的,“國計民生”是航天事業發展的根本原因。故選A?!?題詳解】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信息的能力。通讀文章,注意細節。學生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迅速搜尋到每個選項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細比較選項的說法是否與原文一致。本題C項,“標志著新航天時代已到來”不準確,原文是“有力地促進了新航天時代”。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篩選信息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經過辨別把相關的信息提取出來,前提是審清題目要求,篩選出的信息要與題目有關;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將文中相關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來,并加以處理。能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語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能力。這一能力點的基本要求:先篩選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進行歸納、綜合、概括、提煉,形成簡潔而正確的答案。本題中,原文“符合美國政府和國會的規定,并表示美國計劃重回月球,與國際伙伴持續展開合作……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提出了合作請求。美方提出,能不能延長中繼星的使用壽命,能不能在嫦娥四號上放美方信標機”,即加強與國際社會和航天先進國家的合作,實現共贏?!昂教斐晒諊嬅裆找娉尸F廣泛深入的特點,而豐富多彩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航天事業也從公眾的積極反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中國航天事業贏得舉世矚目,既是航天領域廣大工作者潛心耕耘、默默奉獻的結果,也離不開全社會的持續關心與大力支持”,即全社會對航天事業持續關心、積極反饋與大力支持?!笆澜缟弦延?9個國家頒布了航天領域的國內法律或法規,而我國……建設法治航天是我國實現航天強國夢的根本途徑”,即加快航天立法,規范并保障航天活動的展開?!爸袊虡I航天不可阻擋地破土而生,一大批創新型民營航天企業蓬勃興起,有力地促進了新形勢下以全面商業化、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為標志的:新航天時代”,即大力支持和發展民營航天,促進航天商業化運營。分點概括要點?!军c睛】非連續性文本解題方法:(1)比較材料。在當今這個大數據時代里,閱讀新聞、報告類文本,要加強比較分析能力的培養。要從材料來源、主要內容、中心觀點、數據圖表等多角度比較分析,辨明異同,深入探究規律。(2)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一方面瀏覽全文,找到相應語句并在原文中標注出來。另一方面,逐一把選項和原文比對,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錯誤。(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首先讀懂文本,標記包含相關信息的重要語句。可以從概括性的句子、文中運用的材料和作者的評價三方面入手。其次,從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出發,結合新聞材料提煉觀點。最后,觀點必須于文有據,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觀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貶低。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曹鑒,字克明,宛平人。穎悟過人,舉止異常兒。既冠,南游,具通《五經》大義。大德五年,用翰林侍講學士郝彬薦,為鎮江淮海書院山長。十一年,南行臺中丞廉恒辟為掾史。丁內艱,復起,補掾史,除興文署。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問難倡和,應答如響,使者嘆服,以為中國有人。至治二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明年,奉旨括釋氏白云宗田,稽檢有方,不數月而事集,纖毫無擾。泰定七年,遷湖廣行省左右司員外郎。時丞相忽剌歹怙勢恣縱,妄為威福,僚屬多畏避,鑒遇事徇理輒行,獨不為回撓。湖北廉訪司舉鑒宜居風紀,不報。天歷元年,調江浙財賦府副總管。屬淮、浙大水,民以災告,鑒損其賦什六七,勢家因而詭免者,鑒核實,諭令首輸。元統二年,升同僉太常禮儀院,鑒習典故,達今古,凡禮樂、度數、名物,罔不周知。因集議明宗皇后祔廟事,援禮據經,辯析詳明,君子多之。后以中大夫升禮部尚書,俄感疾而卒,年六十五。追封譙郡侯,謚文穆。鑒天性純孝,親族貧乏者,周恤恐后。歷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歿之日,家無余貲,唯蓄書數千卷,皆鑒手較定。鑒為詩賦,尚《騷》、《雅》,作文法西漢,每篇成,學者爭相傳誦。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鑒任湖廣員外時,有故掾顧淵伯,以辰砂一包饋鑒,鑒漫爾置篋笥中。半載后,因欲合藥劑,命取視之,乃有黃金三兩雜其中,鑒驚嘆曰:“淵伯以我為何如人也!”淵伯已歿,鑒呼其子歸之。其廉慎不欺如此。(《元史·曹鑒傳》)10.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時丞相忽刺歹怙勢/恣縱妄為/威福僚屬/多畏避/鑒遇事徇理/輒行獨不為回撓/湖北廉訪司舉鑒/宜居風紀不報B.時丞相忽剌歹怙勢/恣縱妄為/威福僚屬/多畏避/鑒遇事徇理輒行/獨不為回撓/湖北廉訪司舉鑒宜居風紀/不報C.時丞相忽剌歹怙勢恣縱/妄為威福/僚屬多畏避/鑒遇事徇理/輒行獨不為回撓/湖北廉訪司舉鑒/宜居風紀不報D.時丞相忽剌歹怙勢恣縱/妄為威福/僚屬多畏避/鑒遇事徇理輒行/獨不為回撓/湖北廉訪司舉鑒宜居風紀/不報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既冠,意思是已經二十歲行過加冠禮了。“冠禮”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禮儀,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B.丁內艱,是指為母親守喪。丁艱,也叫丁憂,遭到父母的喪事;古代官員父母去世,按規定需離職居家守喪。C.遷,調動官職,一般是指升官,這里也是指曹鑒升了官職。左遷,則是貶官。“除”是任命、授職的意思。D.謚文穆,謚號指人死后,根據他的生平事跡和品德修養而給予的評判性稱號,謚號中的“文”應指“好學博聞”。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曹鑒從小就聰穎過人,且終生喜歡讀書。他藏書數千卷并親手校訂,所寫詩賦很受推崇;受命護送安南國使臣時,一路與之討論學問、酬唱詩詞,使者嘆服。B.曹鑒做事干練有方,能力過人。曹鑒奉旨調查核實佛教白云宗的田產,由于曹鑒稽查得法,不到幾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任務,對地方百姓毫無侵擾。C.曹鑒熟諳典章成例,通達古今。朝廷召集群臣商議討論明宗皇后陪祭太廟的事,他只是廣博,引經據典,剖析詳盡,最終君主采納了他的意見。D.曹鑒廉潔謹慎,樹下顧淵伯曾將三兩黃金摻雜在朱砂中送給他,半年后曹鑒才發覺此事,其時顧淵伯已去世,曹鑒就把黃金退還給他的兒子。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于翻譯成現代漢語。(1)屬淮、浙大水,民以災告,鑒損其賦什六七,勢家因而詭免者,鑒核實,諭令首輸。(2)鑒天性純孝,親族貧乏者,周恤恐后。歷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參考答案:10.D
11.C
12.C
13.⑴正趕上(恰好遇到)淮、浙地區遭遇洪災,百姓報告災情,曹鑒將這些地方的賦稅削減了十分之六七,有些權勢之家借機作弊逃避賦稅,曹鑒一一核實,傳令讓他們首先交納租稅。⑵曹鑒天性純良孝順,親族中有貧困的,幫助救濟(周濟撫恤)惟恐不及時。做官三十多年,仍然是租屋而居。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首先結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當時的丞相忽剌歹仗勢為所欲為,他的下屬官員都因害怕而回避,曹鑒遇事遵循事理而行,獨不回避。湖北廉訪司舉薦曹鑒任監察官。但未上報。”然后抓句中的專有名詞,比如“丞相”“忽剌歹”“僚屬”“鑒”“湖北廉訪司”,然后依據故事的發展斷句。點睛: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該做到點斷后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后的每一句話的內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斷句的前提:多讀文段,增強語感。11.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常識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干中的修飾限制成分。C項,兩地所任官職皆為行省員外郎,應是平調。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墓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最終讓君主采納了他的意見”不當,應理解為深得君子的贊賞。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一句得分點:“屬”,正趕上、恰好遇到;“損”,削減;“什六七”,十分之六七;“詭免”,作弊逃避賦稅;“首輸”,首先交納租稅。第二句得分點:“純孝”,純良孝順;“貧乏”,貧困;“周恤”,周濟撫恤;“僦”,租屋。參考譯文:曹鑒字克明,宛平人。聰穎超人,舉止不同于一般的兒童。二十歲后,到南方游覽,通曉《五經》大義。大德五年(1301),經翰林侍講學士郝彬推薦,任鎮江淮海書院山長。十一年,南行臺中丞廉恒聘為掾史。母親去世,服孝期滿,授興文署。命其伴送安南使者,沿途使者向他提出許多疑問,他應答如流。使者嘆服,認為中國有人才。鑒天性純樸孝順,對親族中貧困者,接濟惟恐太晚。當官三十多年,仍住著舊屋。逝世時,家中沒有積蓄,只有數千卷書,都是經過他親自校定的。鑒寫詩、寫賦,崇拜《離騷》、《爾雅》,寫文章都效法西漢,每成一篇,學者都爭相傳誦。家中藏有他的文集若干卷。鑒任湖廣員外郎時,有一故舊下屬叫顧淵伯,贈送他一包辰砂。鑒隨手放進一個小箱子中,半年后因要用辰砂合藥,命人取出一看,其中夾雜了三兩黃金。鑒驚嘆地說“:淵伯以為我是怎樣一個人啊!”淵伯已死,鑒把他的兒子叫來,還給他黃金。其廉潔、謹慎到此程度。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梁曾,字貢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轉同知廣南西道左右兩江宣撫司事。明年,除知南陽府。南陽在宋末為邊鄙,桑柘未成,而歲賦絲,民甚苦之。曾請折輸布,民便之。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國有三門:中曰陽明,左曰日新,右曰云會。陪臣郊迎,將由日新門入。曾大怒曰:“奉詔不由中門,是我辱君命也?!奔椿仞^既而請開云會門入曾復執不可始自陽明門迎詔入又責日燇親出迎詔且講新朝尚右之禮以書往復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風其君入朝世子陳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國相陶子奇等從曾詣闕請罪,并上萬壽頌、金冊表章、方物,而以黃金器幣奇物遺曾為贐,曾不受,以還諸陶子奇。八月,還京師,入見,進所與陳日燇往復議事書。帝大悅,解衣賜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兩使外國,以口舌息兵戈,爾何敢爾!"或讒曾受安南賂者,帝以問曾,曾對曰:"安南以黃金器幣奇物遺臣,臣不受,以屬陶子奇矣。"仍乘傳之任淮安。到官,興學校,厲風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議之。大德元年,除杭州路總管。請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為令。四年,丁內艱。先是,丁憂之制未行,曾上言請如禮。七年,除潭州路總管,以未終制,不赴。尋召還京,辭以母喪未葬,扶柩北歸。四年,以疾辭歸,敕賜藥物,存問備至。延佑元年,還至汴梁,以病不復職,寓居淮南,杜門不通賓客,惟日以書史自娛。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節選自《元史》)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即回館/既而請開云會門入/曾復執不可/始自陽明門迎詔入/又責日燇親出迎詔/且講新朝尚右之禮/以書往復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風其君入朝/B.即回館,/既而請開云會門入/曾復執不可/始自陽明門迎詔入/又責日燇親出迎詔,/且講新朝尚右之禮/以書往復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風其君入朝/C.即回館/既而請開云會門/入曾復執不可/始自陽明門迎詔入。/又責日燇親出迎詔/且講新朝尚右之禮/以書往復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風其君入朝/D.即回館/既而請開云會門入/曾復執不可/始自陽明門迎詔入/又責日燇親出迎詔/且講新朝尚右之禮/以書往復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風其君入朝/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路”,宋金元時代行政區劃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設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監察區,后轉化為行政區。B.“世子”,在先秦時代是君位繼承人的封號,漢朝以后用以稱郡王的繼承人,以區別皇位的繼承人太子,還指藩屬國的王位繼承人。C.“闕”,本意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輔三秦”中的“城闕”即指帝都長安,“詣闕”,指奔赴朝廷、皇宮、或都城。D.“丁內艱”,意為遭逢父母喪事。古代封建社會官員父母去世,官員必須停職,回家守制,又稱“丁憂”,是傳統的道德禮制。12.下列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梁曾擅長外交,成績卓著。他兩次出使安南,以言辭平息戰事,成功說服安南國的世子陳日燇入朝請罪,從而取得了外交的勝利。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实蹫楸碚闷涑鍪拱材现Γ庖沦n之,這引發了阿里的不滿,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勞。C.梁曾為官清廉,不貪錢財。安南送給梁曾許多貴重禮物,梁曾拒不接受,這讓他后來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應對說他接受安南財物的讒言。D.梁曾恪守禮制,不肯茍且。梁曾出使安南,堅持要從中門入城;他還建議按照禮制施行居喪制度,他自己因服喪未滿,拒絕到潭州赴任。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南陽在宋末為邊鄙,桑柘未成,而歲賦絲,民甚苦之。(2)請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為令。參考答案:10.D
11.D
12.A
13.(1)南陽在宋末屬邊疆地區,桑柘樹尚未長成,而每年(這時候就)要征收蠶絲,百姓為此感到很困苦。(2)(他)上奏請求禁止夜間審訊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認為他的建議是對的,(就)寫成法令。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斷句類試題,考生要注意結合對文句的理解,同時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標志性的詞語,本題中標志性的詞語有“曾”“始”“又”“且”“以”。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大多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11.試題分析:D.國相,管王國內外的各種事宜,包括外交等。其職權相當于郡之太守,均由朝廷任命。王國之下,也有轄縣及侯國者,侯國也設相,其職權與縣令相當。國相主要管理國內的民事。12.試題分析: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实蹫楸碚闷涑鍪拱材现Γ庖沦n之,這引發了阿里的不滿,皇帝也認為梁曾只是以口舌之利,大膽妄為?;实叟饬税⒗铮隙肆涸墓?。13.試題分析: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1)邊鄙,邊疆地區;歲,每年;賦: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2)補出主語,莫:通“暮”,夜晚;鞫,審問;是,認為正確;著,寫。參考譯文:梁曾字貢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轉任同知廣南西道左右兩江宣撫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陽府知府。南陽在宋末屬邊疆地區,桑柘樹尚未長成,而每年(這時候就)要征收蠶絲,百姓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請求折算成布匹來交納,百姓認為這樣很方便。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總管,(他)上奏請求禁止夜間審訊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認為他的建議是對的,寫成法令。四年,母親去世,歸家守孝。在這之前,守孝的制度沒有施行,他上奏按禮實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總管,因服喪期未滿沒赴任。不久召回京師,因為母親靈柩尚未下葬而推辭,扶靈柩北上。四年因病辭官歸鄉,皇帝下令賞賜藥物,慰問關懷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復職,居住在淮南,閉門不與賓客交往,每天以讀書史為樂。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歲。6.
參考答案:18、(1)
長(2)
盡、完
(3)
燒
(4)只是19、D20、D21、(1)你們不要悲傷哭泣,聽從我的規定囑托。(2)如果他們有思想品德不像樣,結交流氓無賴的,就先都打死,然后報告皇上。22、他本是一個農夫,小時無賴嗜殺,后來逐步改變,成為大將。(1分)對子孫要求嚴格,看重姐弟情誼。(1分)病重時能平靜地對待死亡。(1)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閱讀下邊這幅漫畫,對它的寓意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A.即使是再精美的藝術品,也需要襯托方顯其美麗。B.很多藝術品初看很精美,但缺乏耐久的藝術魅力。C.人總是羨慕他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后卻不懂珍惜。D.環境和心境發生了變化,審美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的能力。本題要求分析漫畫的寓意,這就需要透過漫畫本身,聯系社會生活,探究漫畫傳遞的更高層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