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42023年天柱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題庫及答案解析畢業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場: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一、選擇題1.與課堂相比,課外活動更有利于()。A、發展學生個性B、鞏固學生知識C、加強教學相長D、堅持循序漸進答案:A解析:課外活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之外,由學校組織指導或由校外教育機關組織指導的,用以補充課堂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地實現教育方針要求的一種教育活動。課外活動的任務在于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和指導學生的課余生活,積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獨創性。因此,與課堂相比,課外活動更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A項正確。B、C、D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A。2.在()中,明確將符合道德規范的實踐要求寫入了教育技術定義。A.《教育大辭典》B.AECT’94定義C.《教學技術:領域的定義和范疇》D.AECT’04定義答案:D解析:2004年,AECT’04教育技術新定義將教育技術的研究范圍由教學領域擴展到企業績效領域,并首次明確提出教育技術的實踐應符合道德規范的要求。3.下述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教育者“教”的客體不是雙客體,而是一種復合客體B.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過程C.教育者作為教育活動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更確切地說是教的主體D.受教育者是教育過程中學的主體答案:B解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不僅包括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4.在杜威看來,教學過程的實質在于()。A.將教材上的學科知識內化為兒童的認知結構B.從兒童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兒童的現有經驗向著教材所包含的邏輯經驗不斷前進和發展C.將掌握知識、發展能力與培養品格統一起來D.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矛盾運動答案:B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組。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不斷地改造與重組,在做中學。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反映了教師勞動的()。A、連續性B、創造性C、長期性D、主體性答案:C解析: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往往并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對教育長期性特點最生動的說明。故選C。6.大海和小剛是一對好朋友,兩人經常一起學習、玩耍,并且拒絕其他人加入。按照塞爾曼兒童友誼發展階段理論,大海和小剛的友誼處于()。A、單項幫助階段B、雙向幫助但不能共患難的合作階段C、親密的共享階段D、友誼發展的最高階段答案:C解析:塞爾曼的兒童友誼發展階段包括以下五個階段:(1)無友誼零階段(3-7歲);(2)單向幫助階段(4-9歲);(3)雙向幫助但不能共患難的合作階段(6-12歲);(4)親密共享階段(9-15歲);(5)友誼發展最高階段(12歲以后)。其中,在親密共享階段,兒童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和獨占性。兒童發展了朋友的概念,認為朋友之間是可以相互分享的,友誼是隨時間推移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朋友之間應相互信任和忠誠,同甘共苦。題干中,兩人經常一起學習、玩耍,并且拒絕其他人加入,這屬于親密的共享階段。C項正確。A項:處于單向幫助階段的兒童,要求朋友能夠服從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順從自己就是朋友,否則就不是朋友。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處于雙向幫助但不能共患難的合作階段的兒童,對友誼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顯的功利性特點,他們之間的關系不能長久保持如一。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自主的共存階段,是友誼發展的最高階段。以雙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獲得自我的身份為特征。擇友嚴密,建立的友誼能保持很長時間。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C。7.()是班級群體為實現教育目的,在教育者的引導下,由班級學生共同參與,而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A.班級教學管理B.班級活動管理C.班級制度管理D.班級組織建設答案:B解析:題干所述為班級活動管理。8.作為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A.杜威B.盧梭C.赫爾巴特D.夸美紐斯答案:C解析:赫爾巴特作為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他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正如赫爾巴特所說:“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他把教育與教學結合起來,強調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統一。9.在班級學習和生活中,幾位學生因為興趣愛好相同,自發組建了環保公益活動小組。該小組屬于()。A、積極型非正式組織B、娛樂型非正式組織C、消極型非正式組織D、破壞型非正式組織答案:A解析:根據帕森斯的社會組織理論,班級組織結構可分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源于班級組織的個人屬性層面的人際關系,是學生在共同的學習與活動中基于成員間的需求、能力、特點的不同,從個人的好感出發而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組織有四種類型:(1)積極型、(2)娛樂型、(3)消極型、(4)破壞型。積極型的非正式組織,指的是這類非正式的組織的目標以及活動對正式組織的目標活動具有積極的作用。首先,班級中自發組織小組的是屬于非正式的組織,其次,公益活動小組產生的是一種積極的作用,A項正確。B項:娛樂型非正式組織,這類非正式組織是因興趣愛好相同而形成,凝聚力不是很強,群體作用也不明顯,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消極型非正式組織,這類非正式組織的存在對正式組織目標的達成具有消極影響,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破壞型非正式組織,這類非正式組織對組織目標具有明顯的破壞干擾作用,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A。10.荀子說過“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繆”,提出了在學習中不僅要“聞之更要見之,才能“博而不謬”,這段闡述體現了教肓學中的哪項原則()。A、直觀性原則B、啟發性原則C、理論聯系實際原則D、科學性原則答案:A解析: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形象的描述,引導學生形成對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題干中“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是指“(在學習中)聽說比不聽好,見到比聽說好”,“聞之而不見,雖博必繆”是指“聽到它而從未見到它,即使博學卻有很多謬誤”題干描述符合直觀性教育原則,A項正確。B項:啟發性教學原則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這一原則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教學規律在教學中的體現。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科學性原則是指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又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這是知識的思想性、教學的教育性規律的反映。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A。11.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確定目標、建立班集體、制定和貫徹規章制度、維持班級紀律,這就要求教師要扮演好()。A、授業解惑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心理醫生角色答案:C解析:教師不僅要扮演授業解惑者的角色,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同時在教育活動中要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故選C。12.音樂方面的吹拉彈唱,體育方面的球類、體操等屬于()技能。A、動作技能B、心智技能C、認知技能D、智力技能答案:A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閱讀技能、運算技能、記憶技能等都是常見的心智技能。故選A。13.1993年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國家頒布了()。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答案:C解析: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國家于1993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故選C。14.診斷性評價需要了解的是學生的()。A、學習基礎與個體差異B、興趣愛好C、發展目標D、性格弱點答案:A解析: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診斷性評價,有時與配置性評價意義相當,指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體差異。故選A。15.教育法律規范評價作用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普遍的有效性,二是()。A、突出的客觀性B、突出的適用性C、強烈的說教性D、較強的現實性答案:A解析:教育法規的評價作用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突出的客觀性,二是普遍的有效性。故選A。16.西漢初期實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體現了教育的()。A、永恒性B、歷史性C、相對獨立性D、繼承性答案:B解析:教育的歷史性是指因為教育既受當時生產力的制約,同時也受生產關系的制約,因此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初期的文教政策,因此是教育的歷史性。B項正確。A項: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教育就會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職能決定的。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和發展特點,體現在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歷史繼承性、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這三個方面。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任何教育都具有歷史繼承性,后一個時期的教育是對前一個時期教育的繼承和發展。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B。17.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這是()。A.經典性條件反射B.操作性條件反射C.觀察學習D.“試誤—聯結”學習答案:A解析: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這就是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內容。因此,正確答案是A。18.小麗上中學后,常常覺得自己不漂亮、身材差等,從而討厭自己,表現出自卑和缺乏信心。這體現了小麗自我意識的哪一方面?()A、生理自我B、社會自我C、心理自我D、性別自我答案:A解析:自我意識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三個方面。其中,生理自我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意識,包括個體對自己的身體、外貌、體能等方面的意識。題干中,小麗上中學后,常常覺得自己不漂亮、身材差等。這體現了小麗自我意識中的生理自我。A項正確。B項:社會自我是個體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擔任的各種社會角色的知覺,包括對各種角色關系、角色地位、角色技能和角色體驗的認知和評價。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心理自我就是個人對自己心理屬性的意識,包括個人對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狀態、心理過程及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意識。它強調自己內心深處的認識,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喜好。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性別自我是對自己性別的認知,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A。19.班級文化是班級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出來的聯合生活方式,不包括()。A.班級環境布置B.班級人際關系和班風C.班級制度與規范D.教師與個別學生的親密關系答案:D解析:班級文化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班級物質文化(班級環境)建設、班級制度文化(制度規范)建設和班級精神文化(輿論氛圍、班風等)建設三個方面。故選D。20.下列理論不屬于認知派學習理論的是()。A.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B.格式塔的完形學習理論C.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D.奧蘇貝爾的同化學習理論答案:A解析: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包括早期的和現代的兩大類。早期的學習理論包括格式塔學派的完形理論和托爾曼的認知地圖論,現代認知學習理論有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又稱作發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又叫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另外,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也屬于認知的學習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屬于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21.四五年級(10—12歲)學生的概括水平以()為主。A.直觀形象水平B.本質抽象水平C.形象抽象水平D.成熟本質抽象水平答案:B解析:低年級(7—8歲)學生的概括水平還和幼兒的概括水平差不多,主要屬于直觀形象的概括水平。二三年級(8—10歲)學生的概括主要屬于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處于從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的過渡狀態。四五年級(10—12歲)學生的概括水平開始以本質抽象為主。故選B。22.小學生的思維()。A.正處于具體思維與抽象思維并行發展階段B.正處于抽象思維向具體思維過渡階段C.正處于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D.完全屬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答案:C解析:個體的思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在0—3歲時是直觀動作思維占主導,即嬰兒期,這個階段的個體主要依賴實際動作為支柱,解決直觀、具體的問題。3—7歲的幼兒則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能夠利用頭腦中的具體形象來解決實際問題,如運用實例完成數的加減運算。7歲以后是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階段,即兒童期以后。這時兒童已經逐漸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到青少年期完成這種過渡,到青年初期已經能夠熟練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形式進行思維。因此在本題中,小學生是7—12歲這個階段,他們處在過渡期的抽象邏輯思維階段,即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23.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的編寫者是()。A.陶行知B.潘菽C.房東岳D.廖世承答案:D24.一般而言,開始能夠主動進行自我品德修養的時期是()。A.學前期B.學齡時期C.青少年期D.壯年期答案:C解析:一般而言,開始能夠主動進行自我品德修養的時期是青少年期。2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說明了()對人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A.家庭教育B.環境因素C.遺傳因素D.學校教育答案:B解析: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有遺傳、教育、環境和個體主觀能動性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環境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的總和,所有不以培養人為目標的外界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例如社會經濟生活、文化生活、親戚、朋友的交往都可以看作是環境的影響。我國古代的荀子就很重視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提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26.()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管理班級最常用的方法。A.觀察法B.談話法C.書面材料和學生作品分析法D.調查訪問法答案:A解析: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如觀察法、談話法、問卷法、作品分析法、調查法和測量法等。其中,觀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觀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種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27.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它的成熟時期始于()。A.20世紀20年代B.20世紀50年代C.20世紀60年代D.20世紀80年代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創、發展、成熟、完善四個階段。初創時期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發展時期為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時期從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深化拓展時期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28.根據學校管理理論,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是()。A.經濟收入B.學校績效C.良好的公共關系D.政治影響答案:B解析:學校績效是指學校功能發揮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標志。學校績效是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29.當一個人長期致力于某一問題解決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如果他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暫時停下來去做別的事情,幾個小時、幾天或幾周后,他可能會突然想到解決的辦法,這就是()。A.心理定勢B.功能固著C.醞釀效應D.原型啟發答案:C30.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萌芽于()。A.孔子的《論語》B.韓愈的《師說》C.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D.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答案:D解析:一般認為,《大教學論》的出版,是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31.智力的個體差異性并不體現在()上。A.發展水平的差異B.發展類型的差異C.發展早晚的差異D.各民族的發展差異答案:D解析:智力的個體差異性體現為:(1)發展水平的差異,如智商高于140的是天才,低于70的是弱智;(2)發展早晚的差異,如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聰明早慧;(3)智力類型的差異,如有的人長于想象,有人長于記憶,有人長于思維。但沒有民族差異。32.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教育心理學》,其作者是()。A.卡普捷列夫B.魯賓斯坦C.桑代克D.布隆斯基答案:A解析:1877年俄國教育家與心理學家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以學校情境詳細說明學習的概念。這是近代教育心理學的真正開端。33.“殺雞儆猴”屬于()。A.自我強化B.正強化C.直接強化D.替代性強化答案:D解析:替代性強化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的一個概念,指一種榜樣替代的強化。一般說來,學習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獲得獎勵的行為,就會增強產生同樣行為的傾向;如果看到失敗的、受到懲罰的行為,就會削弱或抑制發生這種行為的傾向。“殺雞儆猴”意在通過一種懲罰行為來削弱或抑制發生這種行為的傾向。因此,本題選D。34.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巖,受垂直或高角度節理切割,并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的地貌特征,我們稱之為()。A.雅丹地貌B.丹霞地貌C.喀斯特地貌D.湖泊地貌答案:B解析:B項正確,丹霞地貌是指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巖(主要是礫巖和砂巖),受垂直或高角度節理切割,并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貌特征。故正確答案為B。35.當乘坐升降電梯上樓時,從電梯開始啟動到最后停下來,身體所處的狀態先后分別為()。A.失重正常超重B.超重正常失重C.超重失重正常D.正常超重失重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科學常識。電梯啟動后,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此時人體所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人體本身的重力,處于超重的狀態,而后電梯勻速上升,人體處于正常狀態,電梯即將停下來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這時人體所受到的支持力小于人體本身的重力,處于失重的狀態,直到最后停下來。因此,本題選B。36.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當遇到困難或不熟悉的材料時,能放慢閱讀速度或重讀困難段落。這主要屬于元認知策略中的()A.計劃策略B.反饋策略C.調節策略D.資源管理策略答案:C解析:調節策略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對認知活動監視的結果,找出認知偏差,及時調整策略或修正目標。37.周昕學習了1塊等于10角,1厘米等于10毫米之后,推算1分鐘等于60秒。這屬于()。A.順向正遷移B.逆向正遷移C.順向負遷移D.逆向負遷移答案:C38.某小學語文教師林某,利用假期為學生進行有償補課。學校查實后,對林某進行了批評教育,給予記過處分,并告誠其如果再不聽勸阻,學校將按相關規定解除聘用合同。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林某有償補課,應給予處分B.林某利用假期有償補課,不應該被處理C.林某無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訴D.這樣的處罰侵害了林某的教育教學權答案:A39.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里的“一寸”是用古代計時器()量出的時間單位。A.漏壺B.漏刻C.圭表D.日晷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常識。據日晷由晷盤和晷針兩部分組成,晷盤為石質,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個度,用來表示時辰。晷針的影子指向晷盤的某一位置,對應的是白天的某一時刻。“寸晷”指一寸長的影子,借指時間。“一寸光陰”,就是晷針的影子在晷盤上移動一寸距離所耗費的時間。因此,本題選D。40.孔子誕辰日是()A.9月10日B.8月25日C.10月28日D.9月28日答案:D41.下列支出中,()在家庭總支出中占比越小,說明生活水平越高。A.發展資料支出B.享受性資料支出C.生產資料支出D.食品支出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經濟常識。一個家庭的恩格爾系數越小,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就越小,說明這個家庭經濟越富裕。反之,如果這個家庭的恩格爾系數越大,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越大,就說明這個家庭的經濟越困難。因此,本題選D。42.古代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奠定于()A.《內經》B.《傷寒雜病論》C.《千金方》D.《本草綱目》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癥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開創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因此,選擇B選項。43.張老漢有兩子一女,遺囑規定將財產分給三個子女,并將一輛貨車贈與侄子張甲。張老漢病故后,張大哥明確放棄繼承,張二哥明確接受繼承,張小妹既沒有說接受繼承也沒有說放棄繼承,侄子張甲也沒有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的表示,對于張小妹和張甲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張小妹視為放棄繼承張甲視為放棄受遺贈B.張小妹視為接受繼承張甲視為接受遺贈C.張小妹視為放棄繼承張甲視為接受遺贈D.張小妹視為接受繼承張甲視為放棄受遺贈答案: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根據題意,張小妹作為繼承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張甲作為受遺贈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故正確答案為D。44.下列關于假釋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假釋的對象是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的部分犯罪分子B.甲因強奸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則其不得假釋C.無期徒刑的考驗期為10年D.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離開所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監督機關批準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刑法。假釋是對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部分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罰之后,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附條件的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其中不包括死刑。因此,本題選A。45.在“四大農書”之中,按創作年代排序正確的是()①《齊民要術》②《農書》③《農政全書》④《氾勝之書》A.①③②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中國歷史。①《齊民要術》大約成書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②《農書》是中國元代綜合性農書,作者是王禎,它是總結中國農業生產經驗的一部農學著作,也是一部從全國范圍內對整個農業進行系統研究的巨著。③《農政全書》成書于明朝萬歷年間,基本上囊括了中國明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④《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書中記載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按照創作年代的先后排序,排列為④①②③。故正確答案為B。46.某市政府所屬A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被撤銷,其職能由市政府所屬B行政機關繼續行使,受到行政處的公民不服,準備提起行政復議此時他應以()為行政復議被申請人。A.A機關B.B機關C.市政府D.省政府答案:B解析:該題考查行政法的內容,我國法律規定,被撤銷的機關,行政復議被申請人應為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所以本題中,A機關被撤銷,其職能由B機關行使,所以應當由B機關作被申請人。故此該題應該選擇B。47.“地球之腎”是()。A.濕地B.海洋C.大氣D.大地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科學常識。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它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具有季節或常年積水、生長或棲息喜濕動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森林是地球之肺。因此,本題選A。48.“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澤東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用這副對聯形象地諷刺了()。A.主觀主義的學風B.宗派主義的黨風C.黨八股的文風D.官僚主義的作風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延安整風運動。(1941年5月),毛澤東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整風運動開始。1942年2月,毛澤東先后又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演講,整風運動全面展開。這次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以反對主觀主義為此次整風的主要任務。主觀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內反復出現“左”、右傾錯誤的根源。主觀主義實質上是理論脫離實際,顛倒了認識和實踐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唯心主義。當時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題干中“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諷刺的就是主觀主義。批判那些只背誦馬克思主義教條、不學無術的人,那些人引經據典,但是脫離實際,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是整風運動打擊的重點。A項正確。B、C項錯誤,這次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D項錯誤,反對官僚主義的作風是1957年整風運動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A。49.在教育權利中,最基本的教育權利是()A.家長的教育權利B.國家的教育權利C.學校的教育權利D.學生的受教育權利答案:D50.一位教師說:“我因為熱愛自己的教師職業,把自己的收入也拿來助學,沒錢時我就出力。”以下最能體現出該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是()A.愛國守法B.敬業奉獻C.熱愛學生D.教書育人答案:B二、多選題1.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是從陳述性知識轉化為自動化的技能的過程,它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A、陳述性階段B、轉化階段C、自動化階段D、知識的應用答案:ABC解析: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是從陳述性知識轉化為自動化的技能的過程,它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分別是陳述性階段、轉化階段和自動化階段。故選ABC。2.關于感覺,下列表述錯誤的是()。A、暗適應是視覺感受性降低的過程B、明適應比暗適應要花費更長的時間C、刺激強度太強或太弱都不會產生感覺D、煤炭在晚上看起來比白天更黑,但不認為這是兩種煤炭,這是感覺的對比答案:ABD解析:暗適應是感受性提高的過程,A項錯誤;一般來講,暗適應的時間較長,而明適應的時間很短暫,B項錯誤;刺激強度太強或太弱都不會產生感覺,C項正確。煤炭在晚上看起來比白天更黑,但不認為這是兩種煤炭,這是知覺的恒常性,D項錯誤。A、B、D三項表述錯誤,為正確選項。故選ABD。3.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種類可分為()三種。A、符號B、概念C、命題D、網絡答案:ACD解析:加涅將言語信息由簡到繁分為三類:(1)符號學習。也就是學習與記住事物的名稱。(2)事實學習。事實學習相當于我們所講的命題。(3)有組織的知識學習。即學習由許多單個事實連接成的大的整體,相當于我們所講的命題網絡學習。A、C、D三項正確。B項:奧蘇伯爾則認為最簡單的知識是建立事物與符號的表征關系;較復雜的知識是獲得同類事物的概念;更高一級的知識是習得表示事物之間關系的命題;最后,學習者頭腦中的原有命題和新學習建立聯系,而組成命題網絡,又稱認知結構。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ACD。4.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包括()。A、教書育人原則B、樂教勤業原則C、人格示范原則D、師傳生受原則答案:ABC解析: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1)教書育人原則;(2)樂教勤業原則;(3)人格示范原則。故選ABC。5.在新的歷史時期,團干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A、核心作用B、表率作用C、橋梁和紐帶作用D、監督和促進作用答案:ABC解析:團干部是學生的核心和教師的助手,團干部是學校的“管理者”,團干部是師生間、上下級團組織間的橋梁。同時,團干部還應起到青年領袖的作用,給廣大團員青年做出榜樣。A、B、C三項正確。D項:不屬于團干部的作用。與題干不符,排除。故選ABC。6.課程的基本結構包括()。A、課程計劃B、課程標準C、課程模式D、教材答案:ABD解析:在我國,課程的基本結構具體表現為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故選ABD。7.教學活動包括了學生配合教師上課而進行的()等活動。A、獨立作業B、復習C、預習D、社會實踐答案:ABC解析:學生在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和獨立完成作業都是學生配合教師上課而進行的活動,是教學過程的一部分。D屬于課外校外活動。故選ABC。8.態度包括哪些成分?()A.認知成分B.情感成分C.道德成分D.行為成分答案:ABD解析: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流暢性是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的數量的多少。該特征代表心智靈活,思路通達。變通性即靈活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獨創性是指當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能獨具匠心,想出不同尋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輩的意見,具有新奇性。9.關于教育起源,教育史上有幾種代表性觀點,它們是()。A、教育的生物起源說B、教育的心理起源說C、教育的勞動起源說D、教育的神話起源說答案:ABCD解析:教育史上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主要冇:生物起源說、神話起源說、心理起源說、勞動起源說。故選ABCD。10.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包括()。A、認知目標B、情感目標C、動作技能目標D、行為能力目標答案:ABC解析:布盧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認知目標是指認知的結果,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級水平。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分為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和個性化五個等級。動作技能教學目標指預期教學后學生在動作技能方面所應達到的目標,包含知覺、模仿、操作、準確、連貫、習慣化等層次。故選ABC。11.針對當前我國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的解決策略有()。A.加強班主任的管理地位B.以滿足學生的發展為目的C.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D.有目的地訓練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能力答案:BCD解析:當前我國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班級管理隨意化、班主任權威絕對化等。班級管理過多地強調班主任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針對存在的問題,要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解決策略包括:以滿足學生的發展為目的,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有目的地訓練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能力。12.教育系統的要素主要包括()。A.教育者B.教育內容C.學習者D.教育影響答案:ACD解析:教育系統的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13.教育政策的功能主要有()。A.導向功能B.控制功能C.服務功能D.協調功能答案:ABD解析:教育政策是指國家在一定時期為實現教育目標、完成教育任務和協調教育內外關系所作出的戰略性和準則性的規定及其運行過程,其功能包括:導向功能、協調功能、控制功能。14.無力感的產生過程可以分為()。A.表現出動機、認知和情緒上的損害,影響將來的學習B.在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認知C.獲得體驗D.形成“將來結果也不可控”的期待答案:ABCD解析:無力感是指有機體接連不斷地受到挫折,便會產生無能為力、聽天由命的心態。無力感的產生過程分為:獲得體驗;在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認知;形成“將來結果也不可控”的期待;表現出動機、認知和情緒上的損害,影響了后來的學習。15.我國心理學家根據學習活動的內容和結果,將學習類型分為()。A.技能的學習B.知識的學習C.行為規范的學習D.道德是非的學習答案:ABC解析:我國心理學家根據學習活動的內容和結果,將學習類型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行為規范的學習。其中技能學習包括智力技能學習和動作技能學習。16.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根據人格特質的層次性,將人格特質分為()。A.獨特特質B.表面特質C.共同特質D.根源特質答案:BD解析:卡特爾根據人格特質的獨特性,將人格特區分為獨特特質和共同特質。根據人格特質的層次性,將人格特質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17.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內容有()。A、班級成員的構成B、班級群體的發展狀況C、班級日常行為表現D、學生基本情況答案:ABCD解析: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包括對班級群體和班級個體的了解和研究。(1)了解和研究班級群體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班級成員的基本構成,如生源狀況、年齡層次、性別比例等;②班級群體的學業狀況,包括不同學業程度的具體情況和不同學科學業程度的具體情況;③班級群體的發展狀況,如班級組織、班級規范、人際關系、班級輿論、班風、班級傳統等;④班級日常行為表現,如學習習慣、課堂內外的紀律等。A、B、C三項表述正確。(2)了解和研究班級個體的主要內容包括:①學生的基本情況,如性別、年齡、身體狀況、興趣愛好、個性傾向等;②學生的社會關系,如家長職業、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結構、家庭關系、家庭所在的社區環境等;③學生的學業和品德狀況,如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性向、智能發展水平等;④學生的品德形成與社會性發展狀況,如行為習慣、人際關系、人際交往方式、思想道德面貌等。D項正確。故選ABCD。18.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臟東西掉進鍋里。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于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學生。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地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說的呢?”這個故事說明()。A.感性認識有待于進一步深化B.感性認識都是不真實的C.事物的本質隨著人們認識的變化而改變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答案:AD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的發展過程,首先是由實踐到認識,即從實踐中產生感性認識,然后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事物外部形態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A項正確,感性認識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現象、各個片面和外部聯系。而認識的任務卻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系,所以認識過程中必須實現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所以,孔子“親眼看見的事情”是一種感性認識,需要不斷深化上升為理性認識。D項正確,真理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和客觀的一致、符合。所謂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是否同客觀對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有實踐才能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在聯系起來加以對照,從而判明主觀與客觀是否一致,判明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故正確答案為AD。19.下列訴訟中,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有()。A.張三對某縣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決定不服B.李四對某縣工商局吊銷營業執照的決定不服C.某居民對市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節制生育規定不服D.王五對鄉政府強行拆除其所建房屋一間的行為不滿答案:ABD解析: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畢業六一活動方案
- 泉州民俗活動方案
- 水活動六一活動方案
- 民國服裝活動方案
- 四下科學期末復習《植物的生長變化》
- 四年級下冊期末押題作文《令我-的一件事》
- 2025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安裝條件
- 愛衛運動班會課件
- 愛健康課件視頻下載
- 原子鐘技術的發展與時間標準定義變革
- 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情境化教學課件)+歷史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
- 安全生產知識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緊湊型真空吸塵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產業園招商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發展狀況及產銷需求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數控機床產業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新疆烏魯木齊市六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洗車廠入股合同協議書
- 完整的離婚協議書打印電子版(2025年版)
- 了凡四訓感想課件
- DB35T 1036-2023 10kV及以下電力用戶業擴工程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