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為什么互聯網產品的成功率這么低_第1頁
分析:為什么互聯網產品的成功率這么低_第2頁
分析:為什么互聯網產品的成功率這么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析:為什么互聯網產品的成功率這么低

收到一封創業者寫滿沮喪的來信,回信安撫了幾句,解釋為什么互聯網產品(不含游戲)的成功率這么低。這個話題我以前在博客里講過,還可以再講一次。眾所周知,互聯網新產品的成功率可能不足1%。不成功的產品勉強維持幾年,終究還是會化為粉末。講這件事,首先得對成功產品下一個定義:譬如有獨特的品牌價值,有相當大的用戶量,以及可靠的盈利模式。沒錯,能達到標準的不足1%,別的都只不過是炮灰。如此高失敗率的原因是:1、馬太效應互聯網的馬太效應有兩個強勁的發動機,第一是渠道的扁平化。相對傳統行業對渠道的依賴性,互聯網到達成本為零。你可能選擇家門口的便利店,哪怕它買牛奶貴5毛錢,但比大超市少走15分鐘路;然而到達任何一個網站都只需要輸入網址——用戶自然會選擇他知道的最大,最好,最有名氣的互聯網產品,直至形成穩固的使用習慣。渠道差異帶來的市場多元化在互聯網上幾乎不存在,大者恒大。第二個發動機是體驗的單一性。人體有多種感官能力,對于互聯網產品來說,大部分感知僅僅由腦補來完成,盯住小屏幕動動手指頭就好。相對現實體驗,由互聯網而觸動的身體感知是極為單調的(哪怕它很強烈)。簡單點說,就是產品之間高度的同質化。什么“極致體驗”都是自吹自擂,兩款同類型App的差異,可能遠小于岐山臊子面與重慶小面的口感區別,甚至是正宗重慶小面與上海改良版微辣重慶小面的區別。所以,互聯網在同一需求領域注定只有極少數強大的生存者,而用戶需求本身是有限的,可供開采的市場也是有限的。在泰坦尼克號上,坐不上救生艇的人哪怕抓住一塊木板,最終也會在冰水中悲慘地死去。2、盈利單一這個問題在國外的情況略好,國內嘛,哈哈,情況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服務向用戶收費的主要方式是多人游戲。這意味著小而美的個性化產品很難生存下去。盈利模式的單一,逼迫互聯網產品必須做大,上規模,然后將巨大的流量變現。如果追求巨大的流量,自然只能切入大眾化的需求市場,符合大眾化的口味。那么可預見的是:紅海歡迎您。在一片紅海之中,又受到馬太效應的影響,失敗率高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活下來才是奇跡!3、孤軍奮戰傳統行業的成熟之處在于,有著極其復雜的,各司其職的行業生態體系。在傳統行業做一件事情,比如說,開一家面包店,你既不用自己動手刷墻,更不必去栽培麥子。只需要做好有著獨特競爭力的一部分,剩下的都可以包給專業的團隊去處理。然而互聯網行業就不是這樣了,任何新產品的推出,從策劃到視覺,從研發到運營,從推廣到銷售,幾乎都得自己大包大攬下來。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外援又大多靠不住。你可能有創新想法,研發未必跟得上;可能產品體驗很贊,推廣資源未必跟得上;可能運營強勢,產品思路又不大清晰。總之,你得獨自做好跨域的每個環節,每一個環節的落伍都有可能拖累整個項目。于是出現了一則悖論。一方面,馬太效應驅趕新產品盡可能遠離紅海,去開拓新生市場;另一方面,新產品團隊無法從行業生態中得到足夠的幫助,必須向全能型發展,結果提高了創新的門檻。大而完備的組織會削弱創新的活力,然則更適合創新的小而精干的團隊,多存在職能崗位上的短板。再加上國內市場并沒有給小而美的產品留下活路……怪不得成功產品都要求扳著指頭算“天時地利人和”,好像占卜誰家的祖墳沾染了王氣。綜上所述,互聯網新產品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可能不足1%。馬太效應放大了成功者的光環,掩蓋了炮灰們的悲號。這其實是一個賭局,每個人都在賭我就是那1%,就算今天不是,五年十年內我必然是那1%——嘿嘿,哪里有什么必然。最終大部分從業人員都是賭局上的輸家。互聯網行業聚集了最聰明,最勤奮的一部分人,有著公平的游戲規則,這個規則同時也注定了1%的勝出幾率。你的青春在這里耗盡,你的產品在這里凋零。生于這個夢想的時代,奇跡的時代,炮灰的時代。我以前特別悲觀,現在還是特別悲觀。大約在一年以前,就不再以“產品成功”為愿景,死了中彩的心。我希望能做出自己特別中意,還有許多人拍巴掌叫好的產品,給用戶留下一些美好的體驗。至于它能不能做大,變紅,可以斜45度仰著頭去幻想,但也并不作為緊咬下唇的人生目標來對待。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相比起每個人都有過的“改變世界”的悠長的夢,追求和裝扮心愛產品的經歷才是更真實的人生。(來源:產品100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智庫系列叢書第二部震撼上市——國內第一部系統性、全景式解讀“互聯網+產業”實踐著作《互聯網+:產業風口》互聯網+系列相關書籍:◆《互聯網+:跨界與融合》(已出版)——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權威專著◆《互聯網+:金融顛覆》(即將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