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循環與運動一、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動周期及周期中各種變化三、心輸出量和心臟做功四、血管中的血壓與血流五、心血管活動的調節六、運動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
一、心臟的一般結構右心:泵血入肺循環;左心:泵血入體循環。定義:心臟和血管組成了機體的血液循環,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流動稱為血液循環功能:運輸O2、CO2、營養物質、代謝產物、激素和其他體液因子;調節體溫等。分泌生物活性物質,如心鈉素。意義:
血液循環對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血液循環一旦停止,生命也隨之終結。第一節心臟生理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細胞的類型:1普通的心肌細胞工作細胞2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自律細胞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具有自動節律性、傳導性、興奮性和收縮性。前三種特性都是以肌膜的生物電活動為基礎,故又稱為電生理特性。心肌的收縮性是指心肌能夠在肌膜動作電位觸發下產生收縮反應的特性,是心肌的一種機械特性。1.興奮性:心肌細胞具有對刺激產生興奮的能力,即受到一個有效刺激作用后會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2.自動節律性:心臟特殊傳導系統內的自律細胞能自動地發生節律性興奮。(工作細胞無)竇性心律、竇性心動徐緩3.傳導性:所有心肌細胞均具有傳導性。其中特殊傳導組織的自律性較一般心肌細胞高。4.收縮性:心肌興奮后也能產生縮短反應。(自律細胞無)其特點如下:1.對細胞外液的Ca2+濃度有明顯的依賴性2·"全或無"同步收縮3·不發生強直收縮
傳導過程
竇房結↓↓結間束房間束(優勢傳導通路)↓↓房室交界心房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纖維↓心室肌一、興奮性所有心肌細胞都具有興奮性,心肌細胞受到刺激時產生興奮反應的能力稱為心肌細胞的興奮性。與骨骼肌和心肌相比,有其自身的特征。
與神經或骨骼肌一樣,心肌細胞興奮性總要經歷有效不應期、相對不應期和超常期,然后才恢復到正常這樣一段周期性變化(一)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1不同于骨骼肌和神經細胞2不同的心肌細胞,其跨膜電位的幅度、持續時間、波形、產生機制亦不相同0期:Na離子內流
1期:K離子外流
2期:Ca離子內流和K離子外流
3期:K離子外流
4期:離子的主動轉運,恢復膜內外正常的離子濃度(自律細胞4期膜電位不穩定)AP機制:工作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離子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平衡電位鈉30140+41鉀1404-94鈣0.00012+132氯30104-33(mmol/L)(mmol/L)(mV)(二)興奮性的影響因素
①靜息電位或最大復極電位水平靜息電位絕對值增加,與閾電位之間的距離加大,興奮性下降。反之,興奮性則升高。②閾電位水平閾電位水平上移→與靜息電位之間的距離加大,興奮性下降。反之,興奮性則升高。③Na+通道的性狀Na+通道有備用、激活和失活三種狀態。備用狀態Na+通道可被激活開放,細胞的興奮性正常;激活狀態的Na+通道已經開放,不可能再開放;失活狀態的Na+通道不能被激活,因此,Na+通道處于激活和失活狀態時,細胞的興奮性暫時喪失。(三)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
心肌一次興奮過程中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心肌發生興奮后,興奮性將經歷有效不應期、相對不應期和超常期等時期。心肌一次興奮過程中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的原因是由于膜電位的改變引起的鈉通道性狀的變化,特點表現為有效不應期特別長,相當整個心肌的收縮期和舒張早期。其生理意義是使心肌不會產生強直收縮,始終保持收縮和舒張交替進行。RP:同前AP的特點:1復極過程復雜2持續時間長3升降支不對稱RP、AP及其分期二、自律性組織細胞能自動發生節律性興奮的特性。衡量指標:自動興奮的頻率
自律性與自律組織的關系正常起搏點:主導心臟興奮和跳動的正常部位(竇房結)。潛在起搏點:正常情況下不表現本身自律性的自律組織。異位起搏點:異常情況控制心臟興奮和跳動的潛在起搏點。三、傳導性傳導性:所有心肌細胞均具有傳導性。其中特殊傳導組織的自律性較一般心肌細胞高。優勢傳導通路:在竇房結與房室交界之間有一些排列比較整齊的心房肌細胞,其傳導速度較其他心房肌細胞快,在功能上構成心房的優勢傳導通路。前節間束分支連接左、右心房,其傳導速度可達1m/s,因此左、右心房可以幾乎同時收縮。1.心臟特殊傳導系統的組成和分布:竇房結:P細胞、過渡細胞優勢傳導通路:卵圓窩前方等處的心房肌纖維房室交界:房結區、結區、結希區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細胞浦肯野纖維網:浦肯野細胞2.心內興奮傳播途徑:特殊傳導系統(含優勢傳導通路)特點:①房室交界的傳導速度最慢②浦氏纖維網的傳導速度最快房室延擱的意義:使心室在房縮完成后(心室充分充盈)才開始收縮以確保射血四、收縮性其特點有:(1)同步收縮又稱心肌收縮的“全或無”現象,由于心肌細胞間有低電阻的閏盤相互連接,使整個心房或心室幾乎同時興奮和收縮。
閏盤intercalateddisk心肌細胞之間的連接,呈階梯形。橫位部分有中間連接和橋粒-連接牢固縱位部分有縫隙連接-信息傳導,同步舒縮(2)對細胞外Ca2+的依賴性大心肌細胞的終末池不發達,儲存的Ca2+較少,興奮—收縮藕聯所需的Ca2+來自細胞外液。(3)不發生強直收縮心肌細胞有效不應期特別長,從心肌收縮開始一直到舒張中期,這保證了心肌總是收縮和舒張交替進行,有利于充盈和射血功能的完成。代償性間歇
在期前收縮之后,由竇房結下傳的興奮往往落在期前收縮的有效不應期內,不能引起心室興奮和收縮,使期前收縮之后往往出現一段較長時間的舒張期稱為代償性間歇期前收縮
在有效不應期后、下一次竇房結產生的興奮下傳到達之前,由于異常刺激(人工或病理性刺激)作用于心肌,使心肌產生一次額外的興奮和收縮,稱為期前收縮心動周期與心電圖(一)心動周期與心率
心房或心室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稱為一個心動周期(cardiaccycle)。心動周期的長短與心率有關,心率是每分鐘心臟搏動的次數。每個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這個限度叫最大心率(又稱極限心率,HRmax),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
心率是了解循環系統機能的簡單易行指標。在運動實踐中常用心率來反映運動強度和生理負荷量,并用于運動員的自我監督或醫務監督。
優點:以控制檢測,無損傷。二、心臟的泵血過程和機制
通常將心臟泵血過程劃分為七個時相:等容收縮期、快速射血期、減慢射血期、舒張前期、等容舒張期、快速充盈期、減慢充盈期。(一)心房的初級泵血功能心房收縮↓心房容積↓↓房內壓↑(右房↑4-6mmHg)(左房↑6-7mmHg)↓房室瓣開放(動脈瓣處關閉狀態)↓進一步擠血入心室(占心室充盈量25%)↓心房舒張(75%由大靜脈V經心房流入心室)(二)心室的泵血(射血與充盈過程)1.心室收縮期(1)等容收縮期:心室開始收縮↓室內壓急劇↑(左室內壓↑近80mmHg)↓房室瓣關閉(動脈瓣仍處于關閉狀態)(不射血、容積不變)↓繼續收縮↓快速射血期減慢射血期●等容收縮期的特點:①其時程長短與與肌縮力、后負荷有關:肌縮力↓→等容收縮期↑后負荷↑→等容收縮期↑②房室瓣、動脈瓣處關閉狀態;產生第一心音③等容收縮末的動脈壓最低;④室內壓上升速度最快。(2)快速射血期:心室繼續收縮↓室內壓>動脈壓↓動脈瓣開放(房室瓣仍處于關閉狀態)↓迅速射血入動脈(占射血量70%)↓心室容積迅速↓室內壓可因心室肌繼續收縮而升高至最大值↓減慢射血期特點:①快速射血期末室內壓與主動脈壓最高;②用時少(≈收縮期1/3),射血量大。(3)減慢射血期:迅速射血入動脈后↓心室容積繼續↓↓室內壓<動脈壓↓血液的動能較大,繼續射血入動脈(占射血量30%)↓心室容積繼續↓↓心室舒張前期特點:①用時長(≈收縮期2/3),射血量少;②因外周血管的阻力作用,血液的動能在主動脈轉變為壓強能,使動脈壓略>室內壓。2.心室舒張期(1)等容舒張期:心室開始舒張↓室內壓迅速↓(室內壓=動脈壓)↓動脈瓣關閉↓心室繼續舒張↓室內壓急劇迅速↓(室內壓仍>房內壓房室瓣仍處于關閉狀態)(容積不變、血液不流)↓快速充盈期特點:①動脈瓣、房室瓣都處于關閉狀態;②動脈瓣關閉產生第二心音。等容舒張期末↓室內壓↓(室內壓<房內壓)↓房室瓣開放↓心室繼續舒張↓室內壓↓(室內壓更<房內壓負壓)↓心房和大V內的血液快速入室(占總充盈量2/3)↓心室容積迅速↑特點:快速充盈期末的室內壓最低。
(2)快速充盈期(3)減慢充盈期:
隨著心室內血液的充盈,心室與心房、大V間的壓力差減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減慢。
其前半期為大V的血液經心房流入心室;后半期為心房收縮期的擠血入心室。③心動周期中的壓力變化:最高:室內壓:快速射血期初動脈壓:快速射血期末最低:室內壓:等容舒張期初
動脈壓:等容收縮期末④后負荷:后負荷↑↓等容收縮期延長↓射血期縮短↓射血量↓①心動周期中的4對矛盾:心臟縮與舒(容積大小,主要矛盾)壓力升與降瓣膜開與關血液進與出
②心動周期中的瓣膜變化:房室瓣關:等容收縮期初房室瓣開:快速充盈期初動脈瓣關:等容收縮期初動脈瓣開:快速射血期初三、心音
用聽診器在胸壁某些部位聽到的、由心臟瓣膜關閉和血流沖擊心室壁引起的振動所產生的聲音。心音特征產生主要原因最響部位意義第一心音音調較低、持續時間較長房室瓣關閉,血流沖擊房室瓣引起心室壁振動和血液射出沖擊大動脈壁引起振動所致。心尖部標志心室收縮開始第二心音音調較高、持續時間較短動脈瓣關閉,血流沖擊大動脈根部和心室內壁引起振動所致。胸骨旁第2肋間標志心室舒張開始第三心音青年人偶爾聽到,音調較低,振幅小血流速度突然改變
產生于快速充盈期末第四心音老年人偶爾可用心音記錄儀記錄聽到,音調較低,振幅小心房收縮將血液擠入心室引起的振動所致
產生房縮期開始四心電圖
心電圖是用心電圖機在機體體表記錄到的反映心臟電變化的波形,反映了心臟興奮的產生、傳導和恢復過程中的生物電變化。(二)心肌細胞的除極、復極過程和動作電位心肌細胞在興奮時所發生的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包括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過程
分為去極化的0相和復極化的1、2和3相,4相為靜息期。
心肌細胞AP示意圖一、典型心電圖
心電圖由一系列不相同的“波組”構成。一個典型的心電圖包括下述各波及波段:P波(Pwave):反映左右心房的電激動過程電位和時間的變化。
P-R間期(P-rinterval):代表心房開始除極至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QRS波群(QRSComplex)
反映左右心室除極過程電位和時間的變化,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個相連的波。第一個向下的波為“Q”波;繼之向上的波為“R”波;繼R波之后的向下波為“S”波。S-T段(S-Tsegment)
從QRS波群終點到T波起點的線段,反映心室早期復極過程電位和時間的變化。T波(Twave)反映晚期心室復極過程電位的變化。U波(Uwave)
代表心肌活動的“激后電位”(afterpotential).Q-T間期(Q-tinterval):從QRS波群起點到T波終點的時間;反映心室除極和復極的總時間。(二)心率的計算方法1.測定鄰近2個P-P間隔的時間(代表一個心動周期),然后代入以下公式:心率=60/P-P或R-R間期(s)例如R-R間隔平均為0.8s,心率便是75次/分。或自R-R間隔推算心率表查表。2.數30大格相當于6秒鐘距離中P或R波的數目,乘以10,便得出一分鐘心房或心室率,此法常用于計算心率不齊者的平均心率。波形持續時間(秒)波幅mV意義與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對應關系P波0.08-0.110.05-0.25
反映左、右兩心房去極化過程心房肌動作電位0期QRS波群0.06-0.10不定反映左、右兩心室去極化過程心室肌動作電位0期T波0.05-0.250.1-0.8反映心室復極化過程的電變化心室肌動作電位2期末和3期PR間期0.12-0.20
代表竇房結產生的興奮從心房傳至心室所需的時間
QT間期0.32-0.44
代表心室去極和復極全過程所需的時間心室肌動作電位0~4期ST段0.05-0.15基線代表心室肌細胞全部處于動作電位平臺期,各部分間無電位差的時期心室肌動作電位2期反映心臟功能的指標1.心輸出量: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每搏輸出量與每分輸出量。2.心率:每分鐘心跳的次數,安靜時60—100次/分,但與年齡、性別、生理狀態有關。3.心力貯備:心輸出量隨代謝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健康成人可比安靜時增加5-6倍,優秀運動員可增加7-8倍。心臟每收縮一次泵出的血量,稱為每搏輸出量。安靜時70ml/L心臟每分鐘泵出的血量正常成人安靜時約為4.5—6.0L/min心泵功能的評定一、每搏輸出量和射血分數1、搏出量(strokevolume):一側心室一次收縮射出的血量。2、射血分數:搏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正常成人靜息時約為60%。3、耐力訓練(離心性肥大)可使SV增加,但射血分數基本不變。二、每分輸出量和心指數①每分輸出量:每分鐘由一側心室所排出的血量,等于搏出量與心率的乘積。CardiacOutput=HeartRate×StrokeVolume
CO=HR×SV=75×70=5250(ml)運動員劇烈運動時可達25---30L甚至40L②心指數:
人在靜息時的心排出量與體重和身高均不成正比,而與體表面積成正比,以每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的心排血量,稱為心指數。靜息心指數安靜、空腹時的心指數。3-3.5L/min·m25-6L/min
1.6-1.7m2③運動時,心輸出量增加,心指數也增加。三、心臟泵功能的貯備
心輸出量隨機體代謝需要而增長的能力,稱為泵功能貯備,或心力貯備。心臟的貯備能力取決于心率和搏出量可能發生的最大最適宜的變化,心力貯備的大小反映心臟泵血功能對代謝需要的適應能力,也反映心臟的訓練水平。經過耐力訓練的人,心力貯備明顯高于一般人,其最大心輸出量可達靜息輸出量的5-6倍。個別優秀的耐力運動員甚至可達到靜息輸出量的8倍。
安靜時:5L/min運動時:25-30L/min影響心輸出量的主要因素:①每搏輸出量心室舒張末期的充盈量:自身調節心室收縮期排血量:心肌收縮力②心率③靜脈回流量。心力貯備包括心率貯備、收縮期貯備和舒張期貯備心力貯備:心輸出量隨機體代謝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心率貯備:通過增加心率而使心輸出量增加的能力。研究表明,運動訓練不能提高最大心率,優秀耐力運動員最大心率與常人一樣,但是運動訓練,特別是耐力訓練,能降低運動員的安靜心率,故耐力運動員的心率儲備大。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
運動時:2-2.5倍200beat/min搏出量貯備:①舒張期貯備15ml:靜脈回流量有關,心肌纖維被拉長②收縮期貯備55-60ml:與心肌收縮力有關心臟做功量: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所消耗的能量,是由心臟做功提供的。(1)搏功:左心室一次收縮所做的功,單位為克·米(2)每分功:搏功乘心率
右心室做功量=1/6左心室做功量心臟做功量評定心泵功能更有意義,因為心臟收縮既排出血液,又要使這部分血液具有較高的壓強和較快的流速。四、心臟做功量
綜上所述,在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下,肌肉運動時心輸出量增多主要是心肌收縮力、心率和外周靜脈血管的緊張性(加速血液回流)等各種調節機制的整和效應。運動開始時,心率和每搏輸出量都同時增加來加大每分輸出量。當運動強度達到相當于心率125次/分時,每搏輸出量就達到個體的最大值,隨運動強度的進一步增加,每搏輸出量保持在穩定的最高值水平上,此時完全依靠心率加速來增加每分輸出量,直到個體的最大心率數。每搏輸出量的反應特征說明:(1)運動后,心肌就逐步增加收縮力,使射血分數漸進性增加,直到最大值(2)隨著心率加速即使達到最大心率時,在極短促的心室充盈期間,只要靜脈回流充分配合,心室充盈量就不會減少。正常人和優秀運動員運動時的心血管反應的差異在于優秀運動員,特別是耐力運動員,不論安靜或運動時都有較常人多的每搏輸出量。心泵功能的調節(一)搏出量的調節1前負荷(心肌的初長度或心室舒張末期的容量)定義:心肌初長度改變對心室搏出量的影響。心泵功能的異長自身調節—starling機制心肌收縮能力(等長調節)指心肌不依賴于前、后負荷而改變其力學性能的一種內在特性。交感—腎上腺素系統活動加強時,兒茶酚胺濃度增加,心肌細胞的收縮力增強,從而使搏出量增加。3動脈血壓(后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
后負荷是心臟開始收縮時遇到的負荷。心率、心肌的初長度和心肌細胞的收縮能力不變,如果動脈血壓增高,心室的等容收縮期延長,射血期縮短,使搏出量減少。另一方面,由于搏出量減少,心室收縮期末剩余血量增加,心臟通過異長自身調節機制使搏出量恢復正常。調節因素心室前負荷(異長自身調節)心肌收縮能力(等長自身調節)心室后負荷(動脈血壓)定義心肌初長度改變對心室搏出量的影響。心肌收縮能力改變對心室搏出量的影響。心室收縮射血過程中所遇到的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表現形式一定范圍內,心舒末期容積增大,初長度增加,收縮加強,使博出量增加。心肌收縮能力增強,搏出量增加心肌收縮能力減弱,搏出量減少。一定范圍內血壓升高,心輸出量不下降。血壓過高心輸出量減少調節機制初長度的增加,可使心肌肌小節中粗細肌絲有效重疊程度增加。活化橫橋數多,ATP酶活性高,橫橋與肌纖蛋白結合體的數量多,心肌收縮能力強,后負荷增加,心室收縮速度減慢,射血期縮短,心肌收縮遇到阻力增大影響因素充盈時間長回心血多或剩余血多心舒末期容積大。心肌伸展小靜息張力大,抵抗過度延伸.兒茶酚胺,強心藥,交感神經興奮,收縮能力增強。缺02、ACh、酸中毒、心衰,心肌收縮能力下降。心臟的負擔加重,長時間作用可致心肌肥厚、心室擴大(二)心率對心泵功能的影響
在一定范圍內增加心率可以提高心輸出量。心率過快或過慢都會使心輸出量減少。優秀運動員運動時,由于心交感神經興奮,不僅增加心率,也增加心肌細胞的收縮力,導致收縮期縮短,舒張充盈期相對延長,呼吸和肌肉運動等也促進靜脈血液回心,故搏出量在心率超過200次/分時,才開始減少,心率在170—220次/分時,心輸出量仍處于最大泵血水平。第二節血管生理1.動脈血壓的形成的基本條件及機理、動脈血壓正常值及其影響因素。2.血流與微循環。3.靜脈血液對單位面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一、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基本因素:①心血管內有足夠的血量②心室射血③外周阻力(一)動脈血壓的形成(二)動脈血壓的正常值血壓的測量舒張壓
心室舒張時動脈壓降到的最低值60--80mmHg脈壓
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30--40mmHg平均A壓
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平均值。平均A壓=舒張壓+脈壓/3(100mmHg)收縮壓
心室收縮時動脈壓升到的最高值100--120mmHg
(三)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1搏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大A的彈性貯器作用5循環血量與血管容量的比例影響因素的作用舒張壓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心率的快慢主要影響舒張壓;心率過快或過慢,血壓都將下降。大動脈彈性下降致彈性貯器效應減弱。循環血量增加或血管容積減小循環血量減少或血管容積增大(四)動脈脈搏(Arterialpulse)在每個心動周期中,動脈內的壓力發生周期性的波動,在淺表的動脈管壁上可以捫到搏動,稱動脈脈搏。二、微循環(microcirculation)微動脈與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稱微循環。由微動脈、后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真毛細血管、通血毛細血管、動-靜吻合支和微靜脈組成。(一)微循環的組成和血流通路有:
1.直捷通路
微動脈→后微動脈→微靜脈,多見于骨骼肌,主要作用是使部分血液快速通過微循環而進入靜脈。
2.動—靜脈短路
微動脈→動靜脈吻合支→微靜脈,多見于皮膚和皮下組織,在體溫調節中發揮作用。
3.迂回通路:微動脈→后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真毛細血管→微靜脈。此通路迂回曲折,血流緩慢,真毛細血管相互交織成網狀,且真毛細血管壁較薄,通透性大,是血液和組織液之間進行物資交換的場所。(二)組織液的生成部位:真毛細血管動力:有效濾過壓=(Cap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靜水壓)A端ΔPf=(30+15)-(25+10)=+10mmHgV端ΔPf=(12+15)-(25+10)=-8mmHg1外周V壓各器官V的血壓。2中心V壓右心房和胸腔內大V的血壓。它取決于心臟的射血能力和靜脈回心血量。心145145舒末血量射血7080搏出量能力7565縮末血量四、靜脈血流特征
(一)V血壓(1)心收縮力量正變回心血量增多(2)體位:臥位變立位反變(高溫、久臥)(二)靜脈回心血量的影響因素靜脈回流動力=外周V壓-中心V壓(3)肌泵促進血液回流重力性休克:較長時間劇烈跑步到終點時,如果驟然停止并站立不動,由于肌肉泵消失,再加上重力作用,使大量靜脈血液積在下肢擴張的靜脈管中,回心血量明顯減少,心輸出量隨之減少,動脈血壓迅速下降,使腦部暫時性貧血而出現昏厥現象。(4)呼吸泵(胸內負壓)
呼氣時右房回心血量減少(左房相反)吸氣時右房回心血量增多(左房相反)影響因素變化靜脈回心血量作用機制體循環平均充盈壓↑↑外周靜脈壓與中心靜脈壓差增大↓↓外周靜脈壓與中心靜脈壓差減小心臟收縮力量↑↑心舒期抽吸力增大↓↓心舒期抽吸力變小體位改變立位變臥位↑外周靜脈壓與中心靜脈壓差減小臥位變立位↓身體低垂部分血管擴張骨骼肌的擠壓作用肌肉運動↑↑肌肉收縮期擠壓和舒張期抽吸作用增強。緊張收縮則靜脈回流減少肌肉運動↓↓呼吸運動胸內負壓↑↑吸氣時,胸內負壓增大,腔靜脈擴張,靜脈回流增加;呼氣時則減少胸內負壓↓↓影響靜脈回心血量因素第三節心血管活動的調節
調節局部性體液調節
全身性體液調節神經支配心血管中樞反射性調節神經調節體液調節(一)、神經調節(一)心血管的神經支配(二)心臟和血管的神經支配1.心臟的神經支配(1)心交感神經及其作用遞質:心交感N節后纖維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與心肌細胞膜上的β受體結合。作用:對心臟有興奮作用,使HR↑,心肌收縮力↑,心輸出量↑,BP↑阻斷劑:心得安(2)心迷走神經及其作用遞質:心迷走神經節后纖維釋放乙酰膽堿,結合心肌細胞膜上的MR。作用:對心臟有抑制作用,使HR↓,心肌收縮力↓,BP↓阻斷劑:阿托品2.血管的神經支配(1)人體大多數血管受交感縮血管神經的支配縮血管中樞興奮,通過交感神經節后纖維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與血管平滑肌上的受體結合,引起小動脈和小靜脈收縮,血管口徑縮小,使外周阻力和回心血量增加,引起血壓升高(2)少數血管還受舒血管神經支配
舒血管神經纖維主要有交感舒血管纖維和副交感舒血管纖維,它們的節后纖維釋放的遞質均為ACH(乙酰膽堿),結合心肌細胞膜上的MR,使血管平滑肌舒張。
(1)縮血管神經纖維(2)舒血管神經纖維屬性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分布血管平滑肌交舒:骨骼肌血管密度:皮膚副交舒:腦膜、外生殖器骨骼肌、內臟唾液腺、胃腸外分泌腺遞質節后去甲腎上腺素乙酰膽堿作用平滑肌收縮平滑肌舒張外周阻力↑BP↑血流量增大
心血管中樞:指參與心血管活動調節的有關神經細胞群。①基本中樞在延髓包括心抑制(迷走)中樞、心加速(交感)中樞②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樞
(三)心血管中樞1.頸動脈竇及主動脈弓的壓力感受性反射(減壓反射)(四)心血管反射
機體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時,心血管反射一般能夠很快完成,生理意義在于使循環系統的功能適應機體當時所處的狀態或環境的變化。
主A弓壓力感受器(+)→主AN
頸A竇壓力感受器(+)→竇N→延髓→
心抑制中樞(+)心率↓
→心加速中樞(–)→心輸出量↓
縮血管中樞(–)外周阻力↓BP↑→→BP↓如果BP下降時,上述過程相反2.頸動脈體及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性反射
主A體化學感受器(+)→主AN
頸A體化學感受器(+)→竇N→延髓→
心抑制中樞(–)心率↑
→心加速中樞(+)→心輸出量↑
縮血管中樞(+)→外周阻力↑
呼吸中樞(+)→呼吸加快加深CO2↑H+↑→缺氧→BP↑
劇烈運動時,由于缺氧,可導致肌肉中乳酸增多,血液中H+濃度增加,通過化學感受器的反射性作用,會使呼吸運動和心血管活動加強,從而增加氧的攝入量。潛水運動時,呼吸暫時停止,血液中CO2分壓不斷升高,O2含量不斷降低,這些變化刺激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顯著收縮,引起全身絕大多數器官的血流量減少,以保證心臟和腦的血液供應,這種心血管反射,稱為潛水反射。3.本體感受性反射肌肉收縮時,在骨骼肌、肌腱和關節囊中分布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目前認為,強烈的肌肉運動一開始心率立即加快是神經反射所引起的,而本體感受性反應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四)其他心血管反射
除了上述心血管反射外,體內外的任何刺激都能或多或少地引起心血管反應。其它心血管反射擠壓眼球心率減慢撞擊下腹血壓下降血壓升高皮膚疼痛血壓下降內臟疼痛二、體液調節(一)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1.腎上腺素作用(1)對心臟作用較強,使心率加快,心縮力加強,心輸出量增加和血壓升高。(2)對外周血管:使皮膚、腎臟和腸胃等內臟的血管收縮,而使骨骼肌和肝臟中的血管及冠狀血管舒張,總的外周阻力變化不大。
意義保證血流的重新分配,使血流大量流過骨骼肌,滿足肌肉代謝需要
2.去甲腎上腺素作用對心臟作用較弱,但有強烈收縮血管作用(除冠狀血管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壓升高(二)腎素--血管緊張素動脈血壓↑水重吸收↑動脈血壓↓
1.使小動脈、小靜脈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血壓升高
2.使交感神經中樞興奮,導致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升高
3.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多,心臟收縮力加快,力量加強,增加心輸出量。
血管緊張素的產生是機體抵抗低血壓的一種應急措施。
(三)其他體液因素血管內皮細胞能生成和釋放內皮舒張因子和內皮縮血管因子,具有舒、縮血管的功能,可以調節局部的血流量,諸如:組胺和前列腺素等
(四)心鈉素
心鈉素是心臟自身分泌的一種重要激素,主要由心房內的一些特殊分泌顆粒分泌,具有舒張血管、降低血壓,調節心功能和改善心率失常的作用。①對心臟:每搏輸出量下降,心率減慢,心輸出量減少;②使血管舒張,外周阻力下降
心鈉素具有強大的利鈉、利尿、舒張血管、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等作用的肽類激素。1984年,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的科學家從人和大鼠心房組織中提取分離和純化出心房利鈉因子,可引起快速而強烈的利尿和利鈉作用,簡稱心鈉素。目前已證實心鈉素是心房心肌細胞中特殊顆粒的主要成分。影響心鈉素釋放的多種因素:①物理因素:心房容量負荷增加或直接牽拉心房,都可促進ANP的釋放。心房壓力的增加,尤其是右心房,是促進ANP釋放的最有效的刺激。②體液因素高鹽負荷可以降低心房內心鈉素的含量,起到升高血漿心鈉素濃度的作用,即血漿滲透壓與血漿心鈉素水平呈正相關。③血流動力學變化血壓、心率增加,血漿ANP水平的增加。機體在缺氧狀態下會引起心動過速和高血壓,導致心鈉素的釋放增加。④神經因素交感神經興奮可通過激發心房壓的增高而實現心鈉素的增加。迷走神經興奮可抑制心鈉素的釋放。心鈉素的作用機理與生物學效應
心鈉素可抑制去甲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咖啡因和5HT等產生的縮血管效應。心鈉素舒張血管的主要機制可能是抑制鈣通道,抑制細胞內和肌漿網貯存鈣的釋放,減少鈣內流,以減少細胞內游離鈣濃度。心鈉素對心血管的選擇性擴張作用:對動脈、大血管以及對生命重要器官和血管作用強,對靜脈、小血管以及對生命不重要器官和血管作用差。
心臟不僅是心鈉素的產生和釋放部位,也是心鈉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冠狀動脈血流量與血漿心鈉素水平有著密切關系:冠狀動脈血流量大,血漿心鈉素水平高。心鈉素對腎的作用:心鈉素作用于腎的受體,使腎排水和排鈉作用增加。心鈉素對腦的作用:心房鈉尿肽可以抑制血管升壓素的釋放。心鈉素還具有舒張肺動脈和支氣管,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促進肺通氣和換氣功能。五、局部血流調節(一)代謝性自身調節機制組織中氧分壓降低以及多種代謝產物如CO2,H+,K+,腺苷,ATP等,都能使局部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舒張。作用:局部血流量增多,為組織提供更多的氧氣,運走代謝產物。(二)肌源性自身調節機制許多血管平滑肌本身經常保持一定的緊張性收縮,稱肌源性活動。肌原性活動:血管平滑肌本身經常保持一定的緊張性收縮。灌注壓Cap前阻力血管收縮維持灌流量穩定阻力意義第四節訓練對心血管系統
的影響一、肌肉運動時血液循環功能的變化(一)肌肉運動時心輸出量的變化1.運動開始,心輸出量增加且增加幅度與運動量或耗氧量成正比2.原因:
(1)運動時,肌肉節律性舒縮和呼吸運動加強引起回心血量增加,保證心輸出量增加(2)運動交感縮血管中樞興奮,使容量血管收縮,體循環平均充盈壓升高,使靜脈回流增加。
(3)在回心血量增多的基礎上,運動時心加速中樞興奮和心抑制中樞抑制,使心率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強,使心輸出量增加。(4)心交感中樞興奮使腎上腺髓質分泌增多,血液中兒茶酚胺濃度升高,使心肌興奮作用加強。1.血液重新分配的結果:(1)心臟及活動的肌肉血流量明顯增加(2)內臟、不活動的肌肉血流量減少
(3)在運動開始時,皮膚血流也減少,但以后由于肌肉產熱增加,體溫升高,通過體溫調節機制,使皮膚血管舒張,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膚散熱。
(二)
肌肉運動時各器官血液的重新分配
運動時實現骨骼肌血流量劇增的可能原因:①運動開始時,血管舒張可能是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神經興奮引起。②運動過程中,骨骼肌血管的舒張重要由局部代謝產物堆積引起。2.意義:
(1)保證較多的血液流向運動的肌肉,滿足肌肉運動時增加的氧耗(2)維持一定的動脈血壓(三)肌肉運動時動脈血壓的變化
取決于心輸出量和外周阻力之間關系
如心輸出量增加和外周阻力下降比例恰當,則血壓變化不大。否則血壓將會增加或減少.動力性運動:心輸出量增加收縮壓舒張壓脈壓靜力性運動:外周阻力增加收縮壓舒張壓脈壓(一)竇性心動過緩1.概念:由于運動訓練特別是耐力訓練使運動員安靜時心率減慢的現象二、心血管系統對運動訓練的適應安靜時一般人HR75次/分優秀耐力運動員36-40次/分2.原因:訓練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加強的結果實驗研究一般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靜脈輸液管路護理
- 環衛工人薪酬管理措施研究
- 房地產行業銷售人員能力提升計劃
- 六年級下學期科學實驗課程計劃
- 化療藥物臨床應用培訓體系
- 小學音樂與文化融合教學計劃
- 培訓需求分析調查
- 化工企業安全目標及防范措施
- 小學口風琴社團志愿者活動計劃
- 五年級數學復習計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 公安機關對旅館業培訓
- 離婚協議兩個兒子正版(2025年版)
- 2025年廣東省出版集團數字出版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27060-2025合格評定良好實踐指南
- 2024湖南衡陽縣城市和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招聘專業技術人員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輸變電電力變壓器行業市場分析現狀
- 專題19 介詞和介詞短語(清單+專練)-中考英語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 2025年醫院基建科面試題及答案
- 2026年版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新職教高考)普高生專用升高職大專《職業適應性測試》模擬試卷(第1套)
- 企業營銷戰略咨詢服務協議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英語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單元教學設計(共6課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