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6969-1997 信息技術 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這一標準主要規定了只讀120毫米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結構、物理特性和邏輯格式,以及數據在這些光盤上的存儲和交換方法。然而,您提供的對比信息不完整,沒有明確指出要與哪個具體的標準或版本進行比較。因此,我無法直接指出相對于某個特定標準的具體變更內容。

若要分析該標準與另一個標準的差異,通常需要將兩個標準的詳細條款并置,檢查在數據格式、物理規格、錯誤檢測與校正機制、文件系統結構、以及數據讀取和寫入流程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同。例如,可能的新標準會引入對更高數據密度的支持、改進的糾錯技術、或者兼容性增強等更新內容。

如果您有具體的另一標準或版本想要對比,請提供詳細信息,以便進一步分析兩者之間的具體變更。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1997-09-02 頒布
  • 1998-04-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6969-1997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_第1頁
GB/T 16969-1997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_第2頁
GB/T 16969-1997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_第3頁
GB/T 16969-1997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_第4頁
GB/T 16969-1997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GB/T 16969-1997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35.220.30L6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6969-1997idtISO/IEC10149:1995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InformationtechnologyDatainterchangeonread-only120mmopticaldatadisks(CD-ROM)1997-09-02發布1998-04-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

GB/T16969-1997前言ISO/IEC前言范圍一致性3引用標準4.1音頻道4.2同心度4.3控制字節4.4數字數據道4.54.6Fa賴·……..4.74.8信息區4.9信息道4.10物理道……4.11徑向加速度·4.12徑向跳動·4.134.14扇區·4.15用戶數據區·5環境5.1測試環境5.2工作環境5.3存環境6不可燃性7材料8機械、物理和尺寸特性8.1基準面·……··8.2中中心孔···…··8.3第一過演區8.4夾持區····.8.5第二過渡區8.6信息區8.7邊緣區8.8附注·…·………。·9入射面的機械偏差

GB/T16969-199710反射層的偏差……11物理道的幾何學要求11.1物理道的形狀11.2旋轉方向11.3物理道間距11.4掃描速度11.5軌道的徑向跳動12光學讀出系統12.1高頻信號12.2調制幅值12.3對稱性12.412.5高頻信號質量12.6徑向道跟蹤信號13記錄總則13.1信息道ooooooooooooooo13.2位編碼144數字數據道的扇區14.1同步字段·……14.2頭標字段14.3檢錯碼(EDC)字段14.4備用字段·…….14.5P奇偶字段14.6Q奇偶字段,擾頻1617交叉交錯里德-索羅門碼(CIRC)編碼-一F.鎖18控制字節——F,頓及區段199F,賴在盤上的記錄19.18至14編碼19.3結合信道位19.4信道·…·20,信息區的軌道結構20.1導人區·….……..·20.2用戶數據區20.3導出區…………21信息區的尋址系統22數字數據道控制字節的規范22.1r信道至w信道的設置

GB/T16969-199722.2p信道的設置1722.3q信道的設置18附錄A(標準的附錄)里德-索羅門乘積碼(RSPC)糾錯編碼21附錄B(標準的附錄)擾頻器23附錄C(標準的附錄)交叉交錯里德-索羅門碼(CIRC)糾錯編碼24附錄D(標準的附錄)8位至14信道位的轉換29附錄E(標準的附錄)32妃存測試附錄F(提示的附錄)33

CB/T16969-1997前本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IEC10149:1995《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CD-ROM)的數據交換》。通過制定本標準,可保證數據的交換,將使我國CD-ROM光盤產業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及應用有一個標準規范,以保障我國光盤產業的健康發展。在采用國際標準時,更正了原國際標準文本中的一些錯誤,如附錄B中的公式和圖中的錯誤,詳見采用說明。本標準的附錄A至附錄E是標準的附錄,附錄F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工業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潘龍法、蔡忠平、裴京、楊建東、戎鎮倫

GB/T16969-1997ISO/IEC前音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共同形成了世界性的標準化的專門系統。國家成員體(它們都是ISO或IEC的成員國)通過國際組織建立的各個技術委員會參與制定針對特定技術范圍的國際標準。ISO和IEC的各技術委員會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內進行合作。與ISO和IEC有聯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國際組織也可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在信息技術領域內,ISO和IEC建立了一個聯合技術委員會,即ISO/IECJTC1。由聯合技術委員會采納的國際標準草案需分發給國家成員體進行表決。發布一項國際標準,按照規程至少需要75%的國家成員體投票費成。國際標準ISO/IEC10149由歐洲計算機制造商協會(ECMA)起草(作為ECMA-130號文件)并被“信息技術"聯合技術委員會ISO/IECJTC1的“信息交換盒式光盤”分會SC23以“快速程序”的特殊形式通過,同時被ISO和IEC的各成員國認可。本第二版替代第一版,第二版對第一版作了技術性的修改。附錄A至附錄E構成為ISO/IEC10149的一部分,而附錄F僅提供參考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技術只讀120mm數據光盤GB/T16969-1997(CD-ROM)的數據交換idtISO/IEC10149:1995Informationtechnology-Datainterchangeonread-only120mmopticaldatadisks(CD-ROM)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用于信息處理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用于信息存儲的稱為CD-ROM的120mm光盤的特性。本標準所指的光盤是這樣一種類型的光盤:在交付用戶之前,信息已經錄制到盤中,而且是只該的.本標準規定了如下內容:-某些定義、光盤測試要求的環境以及使用和財存所要求的環境;光盤的機械、物理和尺寸特性;記錄特性、道的格式、檢錯和糾錯字符、信息的編碼;信息讀出的光學特性。這些特性是為記錄數字數據的道而規定的。根據本標準,光盤也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記錄有數字音頻數據的道,這些道要按照IEC908的規定進行記錄。2一致性光盤若符合本標準所有規定的要求,則該光盤與本標準一致。3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970—1997信息處理!信息交換用只該光盤存儲器(CD-ROM)的盤卷和文卷結構(idtISO9660:1988IEC908:198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底稚唐返奶厥庑?,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