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2.2城鎮化-課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1頁
【課件】2.2城鎮化-課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2頁
【課件】2.2城鎮化-課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3頁
【課件】2.2城鎮化-課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4頁
【課件】2.2城鎮化-課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鎮化情景導入對照世界地圖,看一看世界城市分布與夜間燈光分布是否一致?世界上有的區域夜間燈光閃耀,有的區域夜間則一片漆黑。夜間燈光分布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一、城鎮化的動力二、城鎮化的意義三、城市的形成因素四、世界城鎮化進程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七、城市地理信息技術主要內容一、城鎮化的動力思考:東莞市呈現怎樣的變化?人口呢?東莞市城市用地變化人口不斷增多一、城鎮化對比以下兩幅圖,說明兩幅圖的變化?變化:城鎮數量不多增多;等級不斷上升;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一、城鎮化城鎮化一般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區轉化為城鎮地區、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人口和產業在空間上集聚。城鎮化一、城鎮化城鎮化的標志城鎮化的主要標志: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城鎮化-標志城鎮人口增加,并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上升;城鎮數量增加;城鎮用地規模擴大。勞動力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三產業。下面,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來了解一下我國的城市化。一、城鎮化從上個視頻中,你發現了什么?那么城鎮化進程與經濟發展有何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用地面積在擴展,城市化水平在提高一、城鎮化-動力城市化的動力?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發展農業發展工業發展服務業發展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剩余勞動力安排大量勞動力就業城市化一、城鎮化-動力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水平?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水平相對較?經濟越發達,城鎮化水平就越?反之就越?區域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必然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工業化和區域經濟發展。工業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一、城鎮化-動力城鎮化的動力:一、城鎮化-動力本質-推拉力城鄉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差異城市化的動力機制——人口推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捷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自然災害影響大吸引人群來到城市的因素使得人群離開鄉村的因素拉力因素推力因素本質:城鄉之間經濟、基礎設施、社會保障水平等差距。一、城鎮化-動力-推拉力問:以上內容與第一章的哪部分相似?二、城鎮化的意義促進區域經濟增長二、城鎮化的意義推動區域工業、服務業發展,改善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二、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建筑密集、人口居住集中,水、電、天然氣可集中供應。有利于提高土地、水等資源的供應效率。改善城鄉居住環境二、城鎮化的意義有利于對污染物集中處理,提升環境質量。通過平整土地、修建設施、綠化等措施,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增強區域社會和諧二、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和功能完善,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縮小城鄉收入,受教育程度差距,趨同價值觀。三、城市的形成因素問題變式:城市的區位因素分析一個城市的區位因素,首先應該考慮該城市在誕生初期,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這一點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進或限制了該城市的發展。這樣才能找準某個城市的主要區位因素。問題變式:城市形成條件位置特征:緯度、海陸、相對自然原因:地形: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于中緯度平原地區。(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便于農耕,且有利于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筑投資,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區,也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居住條件差,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山區:城市一般都分布在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氣候:中低緯度氣溫適中、降水適度的沿海地區土壤(弱):土壤肥沃,適宜發展農業生產,農業基礎好。河流:河流對城市區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供水和運輸功能上;

沿河土地,地形平坦,適宜建設城市。

(運輸:城市最容易出現在河運的起點和終點、河流的匯合處、河口以及過河點)礦產:礦產資源豐富,城市興起三、城市的形成因素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城市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區,交通條件變化引起城市興衰人口:勞動力的數量、質量;農業基礎:能不能為城市提供充足的農產品,以保證城市發展。產業基礎:產業門類齊全,傳統產業持續發展,高新產業快速發展;政治:政治中心變遷,引起人口、城市的變化;國家特殊的政策,會促進城市的發展軍事:設軍事重地使人口大增,經濟得以發展,形成城市,并且城市規模隨軍事地位的變化而變化宗教:宗教活動中心吸引人口,促進經濟發展,形成城市科技旅游:科技、旅游促進城市發展,形成新興城市。如:日本筑波科學城、硅谷、麗江。問題變式:城市的區位因素問題變式:城市形成條件三、城市的形成因素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智利南北長4

352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有漫長的邊境線。智利東鄰阿根廷,兩國之間的聯系以公路運輸為主。智利首都圣地亞哥位于國家中部,臨近該國最大港口瓦爾帕萊索港。如圖為智利、阿根廷局部區域圖。(1)簡述智利首都選址在圣地亞哥的原因。答:①智利首都圣地亞哥位于國家中部,臨近該國最大港口瓦爾帕萊索港。②位于國土中部,有利于區域聯系與管理。③智利中部為地中海氣候,適宜人類生活、居住。④中部人口和城市集中,經濟發達。⑤臨近瓦爾帕萊索港,交通便利。擴展擴展:(上海)自貿區的區位條件?區域經濟發達;商業貿易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等;擴展:城市分布特征:

1.沿(交通線、河流、海岸)分布;

例:重慶、武漢、上海分布在長江沿線;2.分布在(平原、河谷、河流干流交匯、河流入海口)處。擴展:灣區建城的優點:(例:湛江市所在湛江灣)濱海,風景優美;水面寬闊,環境容量大;水在城市,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水面平坦,易形成風道,降低大氣污染。擴展:城市空間形態成因:本質:城市建筑物的分布區域所呈現的邊緣輪廓。與自然因素相關,氣候、土壤不影響建筑物的分布,地形、河流影響。1、地形:山地阻礙城市發展,平原利于城市發展;2、河湖:處在邊緣則阻礙城市發展,河流穿城而過則沿河流對稱發展;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湛江市位于雷州半島,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城市。湛江市城區環繞湛江灣展開,風景優美。廣東發改委在東海島規劃有我國重要的湛江鋼鐵工業基地和石化工業基地。雷州半島曾經是進入海南的必經之地,但隨著海南定位為國際旅游島,雷州半島對于海南的作用日趨衰弱。簡析湛江城區沿湛江灣布局的優點。濱海,風景優美;水面寬闊,環境容量大;水在城市,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水面平坦,易形成風道,降低大氣污染。四、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城鎮化率示意四、世界城鎮化進程四、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階段(時間差異)四、世界城鎮化進程-小結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城鎮化趨勢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人口和財富進一步向城鎮集中,世界城鎮化率不斷提高時間變化四、世界城鎮化進程四、世界城鎮化進程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城鎮化趨勢二戰以后,世界城鎮化率不斷提高,百萬以上人口城市不斷增多。四、世界城鎮化進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現成因圖解人口由鄉村到城市;農村地域轉變為城市地域城市的拉動和鄉村的推動人口由市區遷往郊區市區人口激增,地價上漲、交通擁擠。人口由市區遷往農村和小城鎮市中心地價上漲,交通擁擠,環境惡化;小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環境好。人口遷回市區中心區環境改善;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科技產業、第三產業,活力再現。四、世界城鎮化進程經濟發展使城市經歷:

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過程10020304050607080901800182018401860188019001920194019601980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全世界四、世界城鎮化進程四、世界城鎮化進程-小結類型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起步

速度

水平趨勢兩類國家城市化的不同進程的比較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早,工業革命后先快后慢高,后期階段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向郊區移動,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城市化進程不合理:“虛假城市化”(南美)

“滯后城市化”(南亞)

城市人居環境變差出現郊區城市化、衛星城19501990年城

市人口比重(%)晚,二戰后起步速度加快低,初期、中期我國城鎮化的主要特點是起步晚、發展快、規模大、不同地區間發展水平差異大。我國城鎮化率的變化四、中國城鎮化進程例題讀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城鎮人口和城鎮化水平對比圖,回答(1)~(2)題。(1)圖中表示欠發達地區城鎮化水平的曲線是(

)A.M1

B.N1

C.M2 D.N2(2)依圖可知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世界城鎮人口(

)A.總數量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B.發達地區所占比重在增大C.欠發達地區所占比重在減小 D.兩個地區所占比重基本持平CD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資源問題城鎮發展占用大量土地,導致耕地減少;城鎮人口增長,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資源短缺等。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污染問題工廠排放廢氣、居民燒煤取暖、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造成大氣污染等。居民燃燒煤炭做飯、取暖工廠排放的煙氣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含有大量粉塵、so2、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鉛等有害物質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大氣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污染問題交通擁堵問題大城市人口和規模過度膨脹,導致道路和交通設施長期超負荷運行;機動車輛的過快增長加劇交通擁堵和大氣、噪聲污染等。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社會問題就業困難、貧困人口增加、住房緊張、房價過高、應急設施滯后、犯罪率上升、種族糾紛、社會秩序混亂等社會問題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內澇問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地面硬化,導致下滲減少,易造成城市內澇。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可以通過鋪設透水磚、建設海綿城市等解決城市內澇問題。透水磚海綿城市五、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內澇問題練習改革開放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受嚴格的戶籍制度影響,江蘇省城市人口的增長主要為自然增長,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江蘇省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被譽為“蘇南模式”。(2)說明江蘇省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①環境污染加劇,如空氣質量下降、水質下降、噪聲污染嚴重等;②土地(耕地)資源銳減;③交通擁堵;④居住條件差。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的速度。(這種城市化的質量較低,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反而容易造成諸多城市病的發生。如南美洲、中東部分國家)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時。(這種城市化發展模式不利于充分發揮城市的集聚效應,對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具有嚴重的阻礙作用。如南亞、東南亞部分國家)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畸形城市化城市化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過度城市化滯后城市化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過度城市化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化。所謂過度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業和農業相應發展的基礎上,而是主要依靠傳統的第三產業來推動的城市化,甚至是無工業的城市化。巴西過度城市化滯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印度滯后城市化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滯后城市化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城市職能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開發新區、建設衛星城、推進郊區城市化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城市管理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綠化面積,增強市民的綠化意識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從廣義上講,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的新的文化觀,是按照生態學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關系,是有效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狹義地講,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設計,建立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練習改革開放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受嚴格的戶籍制度影響,江蘇省城市人口的增長主要為自然增長,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江蘇省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被譽為“蘇南模式”。(3)簡述江蘇省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減輕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可采取的措施。①加強城市的科學合理規劃;

②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③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④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