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K線K線圖這種圖表源處于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被當時日本米市的商人用來記錄米市的行情與價格波動,后因其細膩獨到的標畫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貨市場。通過K線圖,我們能夠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況現完全記錄下來,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后,在圖上即形成一種特殊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意義。起源這種圖表分析法在我國以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均尤為流行。由于用這種方法繪制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通過K線圖,我們能夠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況表現完全記錄下來,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后,在圖上即形成一種特殊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意義。我們可以從這些形態的變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出來。K線圖形態可分為反轉形態、整理形態及缺口和趨向線等。那么,為什么叫“K線”呢?實際上,在日本的“K”并不是寫成“K”字,而是寫做“罫”(日本音讀kei),K線是“罫線”的讀音,K線圖稱為“罫線”,西方以英文第一個字母“K”直譯為“K”線,由此發展而來。繪制方法首先我們找到該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價,垂直地連成一條直線;然后再找出當日或某一周期的開市和收市價,把這二個價位連接成一條狹長的長方柱體。假如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高(即低開高收),我們便以紅色來表示,或是在柱體上留白,這種柱體就稱之為"陽線"。如果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低(即高開低收),我們則以綠色表示,又或是在住柱上涂黑色,這柱體就是"陰線"了。表示單位時間段內價格變化情況的技術分析圖【所謂K線圖,就是將各種股票每日、每周、每月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漲跌變化狀況,用圖形的方式表現出來。K線又稱陰陽線、棒線、紅黑線或蠟燭線,它起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后來人們把它引入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目前已成為股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方法。】3、根據開盤價與收盤價的波動范圍,可將K線分為極陰、極陽,小陰、小陽,中陰中陽和大陰、大陽等線型。它們一般的波動范圍(如圖所示)。極陰線和極陽線的波動范圍在0.5%左右;小陰線和小陽線的波動范圍一般在0.6--1.5%;中陰線和中陽線的波動范圍一般在1.6-3.5%;大陰線和大陽線的波動范圍在3.6%以上。
4、下面以帶有成交量的分時走勢圖,分別說明數種典型的單個日K線圖的形成過程和不同含義。分時走勢圖記錄了股價的全天走勢,不同的走勢形成了不同種類的K線,而同一種K線卻因股價走勢不同而各具不同的含義。A.小陽星:全日中股價波動很小,開盤價與收盤價極其接近,收盤價略高于開盤價。小陽星的出現,表明行情正處于混亂不明的階段,后市的漲跌無法預測,此時要根據其前期K線組合的形狀以及當時所處的價位區域綜合判斷。B.小陰星:小陰星的分時走勢圖與小陽星相似,只是收盤價格略低于開盤價格。表明行情疲軟,發展方向不明。
C.小陽線:其波動范圍較小陽星增大,多頭稍占上風,但上攻乏力,表明行情發展撲朔迷離。
D.上吊陽線:如果在低價位區域出現上吊陽線,如圖所示,股價表現出探底過程中成交量萎縮,隨著股價的逐步攀高,成交量呈均勻放大事態,并最終以陽線報收,預示后市股價看漲。如果在高價位區域出現上吊陽線,股價走出如圖所示的形態,則有可能是主力在拉高出貨,需要留心。
E.下影陽線:它的出現,表明多空交戰中多方的攻擊沉穩有力,股價先跌后漲,行情有進一步上漲的潛力。F.上影陽線:顯示多方攻擊時上方拋壓沉重。這種圖形常見于主力的試盤動作,說明此時浮動籌碼較多,漲勢不強。
G.穿頭破腳陽線:股價走出如圖所示的圖形說明多方已占據優勢,并出現逐波上攻行情,股價在成交量的配合下穩步升高,預示后市看漲。同樣為穿頭破腳陽線,股價走勢若表現出在全日多數時間內橫盤或者盤跌而尾市突然拉高時,預示次日可能跳空高開后低走。還有一種情況,股價走勢若表現為全日寬幅振蕩尾市放量拉升收陽時,可能是當日主力通過振蕩洗盤驅趕坐轎客,然后輕松拉高,后市可能繼續看漲。
H.光頭陽線:光頭陽線若出現在低價位區域,在分時走勢圖上表現為股價探底后逐浪走高且成交量同時放大,預示為一輪上升行情的開始。如果出現在上升行情途中,表明后市繼續看好。P.上影陰線、倒T形線:這兩種線型中的任何一種出現在高價位區時,說明上檔拋壓嚴重,行情疲軟,股價有反轉下跌的可能;如果出現在中價位區的上升途中,則表明后市仍有上升空間。
Q.十字星:這種線型常稱為變盤十字星,無論出現在高價位區或低價位區,都可視為頂部或底部信號,預示大勢即將改變原來的走向。
R.大陰線:股價橫盤一日,尾盤突然放量下攻,表明空方在一日交戰中最終占據了主導優勢,次日低開的可能性較大。如果股價走出如圖所示的逐波下跌的行情,這說明空方已占盡優勢,多方無力抵抗,股價被逐步打低,后市看淡。均線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于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均線系統的價值也正在于此。簡介均線向上是均線多頭,均線向上產生的交叉是金叉,反之是死叉。
以每天的前九天和當天共十天的收盤價取算術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這種算術平均值而連結的曲線就是十日均線。同樣,有十分鐘均線、十小時均線、還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時間單位作成的各種均線。通常1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統稱為10均線。20均線就是2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其它都是同樣的意思。以上是常見的做法。還有人取每天的平均價,還有的取均權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常用均線以5—10---20---30---60日均線為主。
K線圖中常標以MA5、MA10、MA20、MA30、MA60。以前,都是自己計算而繪制的,現在,所有的技術分析軟件中都可以在某一時間周期的K線圖中找到相對應的均線。由于均線對股價趨勢有一定的比照作用,所以,它對于技術分析相當重要。一般以日線MA5、MA10分析短期走勢,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勢,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長期走勢。而以5--30分鐘K線做短線操作,以周、月、年K線中的均線走向分析長期走向。均線計算舉個例子:三十日均線就是大盤三十天的收盤價之和再除以30形成30日均點,然后依次連接就形成30均線,其它以次類推。應用均線系統是看明現在的趨勢是強勢還是弱勢震蕩勢,買賣點的信號,及現在將要啟動的信號。
均線系統是大多分析者常用的技術工具,從技術角度看是影響技術分析者心理價位因素的,思維買賣的決策因素,是技術分析者的良好的參考工具,相比價格變化是滯后的。
可以從幾個方面分析:
從形態來看:前期的密集成交區、前期頭部(由上升到下跌的拐點)、前期底部(由下跌到上升的拐點)等等。從均線系統來看:5日線、10日線、20日線、30日線、60日線、半年線、年線等都有支撐,且依次支撐強度越來強。從技術指標來看,各種技術指標都有自己的支撐位和壓力位,因為指標太多,你可以自己去看。常見的有KDJ、MACD、BOLL、W%L等.均線在什么條件下價格具備單邊快速大幅暴漲條件是1分—5—10—15—30—60—日—周—月均線都是多頭排列。其它影響暴漲因素除外。反之單邊暴跌一樣。周月線的均線時間把握趨勢會更穩定,均線變化短時不會太大。如果周月線是多頭排列或空頭排列,這撥行情上漲或下跌的時間周期要更長。均線的相關系,如日線均線多頭排列,周線空頭排列,周線有均線壓力,價格會震蕩上漲,也可能會上漲失敗,因周線的均線不會很快改變,影響趨勢變化更大一些。如周線也是多頭排列,價格漲幅會更穩定,趨勢也較穩定不會輕易改變。如5分均線多頭排列,10分空頭排列,5分上漲的失敗概率會更高。如60分均線多頭排列,進行短線交易會維持60分的支撐強勢,短線交易成功概率會比5分高。如果均線日線比較亂,上有均線壓力下有均線支撐,這是震蕩勢,趨勢方向不明。葛南維均線八大法則
1、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于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均線后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于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均線,但短期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于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于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均線上方向下跌破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于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均線,且均線跌勢減緩,趨于水平后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后在均線上方徘徊,而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均線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均線多遠時才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決五日均線操盤法(1)股價離開5日線過遠、高于5日線過多,也即"五日乖離率"太大,則屬于短線賣出時機。乖離率多大可以賣出,視個股強弱、大小有所不同。一般股價高于5日線百分之七到十五,屬于偏高,適宜賣出。若是熊市,一般股價低于5日線百分之七到十五,適宜短線買進。(2)股價回落、跌不破5日線的話,再次啟動時適宜買入。一般說,慢牛股在上升途中,大多時間往往不破5日線或者10日線。只要不破,就可結合大勢、結合個股基本面,繼續持倉。若是熊市,股價回升、升不破5日線的話,再次出現較大拋單、展開下跌時適宜賣出。(3)股價如果跌破5日線、反抽5日線過不去的話,需要謹防追高被套,注意逢高賣出。若是熊市,股價如果升破5日線、反抽5日線時跌不破的話,或者反抽5日線跌破但又止住的話,需要謹防殺跌踏空,注意逢低買回。(4)股價如果有效跌破五日線,一般將跌向10日線或者20日線。如果跌到10日線、20日線企穩、股價再次啟動,則高位賣出的籌碼,可以視情況短線回補,以免被軋空。若是熊市,股價如果有效升破五日線,一般將向10日線、或者20日線方向上升。如果升到10日線、20日線附近受阻、股價再次展開下跌,則低位買的籌碼,可以視情況短線賣出。十日均線操作法當前策略。上上策:金盤洗手一段時間,多干點正事,股市不是唯一門路。等候下一波牛市。這是炒手的最高境界。上策:精研技術,只做中級。中下策:勤抄底,做反彈。在中國,技術面為主,基本面為輔。基本面中,多一些宏觀的(經濟形勢),少一些微觀的(分紅,個別公告)。技術面,多一些古典指標(KD,MACD,MA),少一些現代指標(波浪理論,四度空間)。簡易操作法。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下必須賣出股票。120日均線,黑馬的起跳點大多數黑馬的拉升點,就是在120日線附近。第一種,在120日下方整理后的向上放量突破。一般的整理形態是w底。第二種,圍繞120日均線上下小幅振蕩整理,然后向上放量突破。整理形態不很規則。第三種,在120日均線上方整理,然后向上放量突破,整理形態多為w底,或呈"一"字形態整理。配合其他指標效果更好,主要可參考技術指標KDJ,WR,MACD。移動平均線測市方法
1.股市進入多頭市場時,股價從下向上依次突破5日、10日、30日、60日移動平均線。
2.當多頭市場進入穩定上升時期時,5日、10日、30日、60日移動平均線均向右上方移動,并依次從上而下的順序形成多頭排列。
3.當10日移動平均線由上升移動而向右下方反折下移時,30日移動平均線卻仍向右上方移動,表示此段下跌是多頭市場的技術性回檔,漲勢并未結束。
4.如果30日移動平均線也跟隨10日移動平均線向右下方反折下跌,而60日移動平均線仍然向右上方移動,表示此波段回檔較深,宜采取出局觀望為主。
5.如果60日移動平均線也跟隨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向右下方反轉而下跌,表示多頭市場結束,空頭市場來臨。趨勢線趨勢線是圖形分析上最基本的技巧,趨勢線是在圖形上每一個波浪頂部最高點間,或沒一谷底最低點間的直切線。
在上升趨勢中,將兩個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上升趨勢線。
在下降趨勢中,將兩個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下降趨勢線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由圖中看出上升趨勢線起支撐作用,下降趨勢線起壓力作用,也就是說,上升趨勢線是支撐線的一種,下降趨勢線是壓力線的一種。
二、支撐線與阻力線
趨勢線在性質上又可分為“支撐線”(SupportLine)及“阻力線”(ResistanceLine)。支撐線是圖形上每一谷底最低點間的直切線。也就是說價格在此線附近時,投資者具有相當高的買進意愿。
阻力線則是圖形上每一波浪頂部最高點間的直切線。也就是說價格在此線附近投資者具有相當高的賣出意愿。
如果趨勢線向上爬升,則稱為“牛市”。反之,則稱為“熊市”。牛市與熊市是歐美慣用的術語,國內,我們通常稱之為“多頭市場”與“空頭市場”。
在兩條平行的阻力線與支撐線之間所形成的范圍,可稱之為“趨勢軌道”,也可分為“上升軌道”(上升趨勢)與“下降軌道”(下降趨勢),見下圖。幾乎所有的圖形分析與注釋,均離不開上述這些趨勢線的概念與原則。一個具有經驗的股票交易者,會全心全意的注意趨勢線的導向,然后根據賣信號原則來進行交易。
當價位在圖形上觸及趨勢線附近時,就是投資者進行交易的一個良好時機與信號。當價位向下跌破支撐線時賣出做空。同樣的,當價位向上突破壓力線,即應結束做空,反向做多買進。
這個買賣交易原則,可以應用到其他各種圖形上的變化,下圖即顯示了壓力線與支撐線是一種水平的價位線,這個價位線也可稱之為“關卡價”,較常發生在整數價位。
通常這種關卡的阻力線被突破之后,即為買進信號,此時阻力線反成為支撐線。支撐線跌破之后,即為賣出信號,此時支撐線反成為阻力線。
四、趨勢線的注意事項
應用趨勢線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怎么才算對趨勢線的突破?
(1)假如在一天的交易時間里突破了趨勢線,但其收盤價并沒有超出趨勢線的外面,這并不算是突破,可以忽略它,而這條趨勢線仍然有用。
(2)如果收盤假突破了趨勢線,必須要超越3%才可信賴。
(3)當價格上升沖破下降趨勢線的阻力時,需要有大量成交增加的配合。但向下跌破上升趨勢線支持則不必如此。
(4)當突破趨勢線時出現裂口(Gap),這突破將會是強而有力。
有經驗的技術分析者經常在圖表上畫出各條不同的實驗性趨勢線,當證明其趨勢線毫無意義時,就會將之擦掉,只保留具有分析意義的趨勢線。此外,還會不斷地修正原來的趨勢線,例如當價格跌破上升趨勢線后又迅即回升到這趨勢線上面,分析者就應該從第一個低點和最新形成的低點重畫出一條新線,又或是從第二個低點和新低點修訂出更有效的趨勢線。(4)趨勢線根據價格波動時間的長短分為長期趨勢線、中期趨勢線和短期趨勢線,時間周期越長,趨勢線的有效性就越高。(5)趨勢線連接的高點或低點的數量越多,有效性就越強(6)對趨勢線的短暫突破不被認為價格將改變運行的軌跡(7)趨勢線不應過于陡峭,否則很容易被橫向整理突破,失去分析意義。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MovingAverageConvergen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的優點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工具,主要是利用長短期二條平滑平均線,計算兩者之間的差離值。該指標可以去除掉簡單移動平均線經常出現的假信號,又保留了移動平均線的優點。但由于MACD指標對價格變動的靈敏度不高,屬于中長線指標,因此在盤整行情中的使用效果較差。計算公式:MACD指標由正負差(DIFF)和異同平均數(DEA)兩部分組成,前者是指標的核心,DEA是輔助。DIFF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與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的差,其正負差的名稱由此而來。快速和慢速的區別是進行指數平滑時采用的參數大小不同,快速是短期的,慢速是長期的。以現在常用的參數12和26為例:(1)快速平滑移動移動線(EMA)是12日的,計算公式為:今日EMA(12)=2/(12+1)×今日收盤價+11/(12+1)×昨日EMA(12)(2)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是26日的,計算公式為:今日EMA(26)=2/(26+1)×今日收盤價+25/(26+1)×昨日EMA(26)以上兩個公式是指數平滑的公式,平滑因子分別為2/13和2/27。如果選別的系數,也可照此法辦理。DIFF=EMA(12)–EMA(26)有了DIFF之后,MACD的核心就有了。單獨的DIFF也可以進行行情預測,但為了使信號更可靠,我們引入了另一個指標DEA:DEA是DIF的移動平均,也就是連續數日的DIF的算術平均。這樣,DEA自己又有了一個參數,就是作算術平均的DIFF的個數。對DIF作移動平均就像對收盤價作移動平均一樣,是為了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使結論更加可靠。此外,我們在使用MACD時還會用到柱狀線(BAR):BAR=2×(DIF-DEA)基本應用方法(見圖3-2):1.MACD金叉:DIFF由下向上突破DEA,為買入信號。2.MACD死叉:DIFF由上向下突破DEA,為賣出信號。3.MACD綠轉紅:MACD值由負變正,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4.MACD紅轉綠:MACD值由正變負,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5.DIFF與DEA均為正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上時,大勢屬多頭市場,DIFF向上突破DEA,可作買。6.DIFF與DEA均為負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下時,大勢屬空頭市場,DIFF向下跌破DEA,可作賣。7.當DEA線與K線趨勢發生背離時為反轉信號。8.DEA在盤整局面時失誤率較高,但如果配合RSI及KD指標可適當彌補缺點。相對強弱指標-RSI(RelativeStrengthIndex)RSI是指固定期間內價格上漲總幅度平均數占總幅度平均值的比例,從而探測出市場買、賣的意向和實力,進而做出未來市場的走勢判斷。RSI的原理是假設收盤價是買賣雙方力量的最終體現,將收盤上漲視為買方力量占優,將下跌視為賣方力量占優。簡單來說就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比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則商品價格必然上漲。反之,如果半數以上的人競相賣出,則價格自然下跌。計算公式:RSI=100-100/(1+RS)其中RS=n日內收盤漲幅合計/n日內收盤跌幅合計常用的RSI計算期間長度為9日和14日,當然投資者也可自己嘗試換用其它不同的時間周期長度來衡量價格走勢。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該指標在0-100區間內變化。RSI值大多處于30-70之間,達到70或80時被認為已到達超買狀態(Overbought),至此市場價格可能會回落調整。當該指標跌至30或20以下即被認為是超賣(Oversold),市價將出現回升。基本應用方法(見圖3-3):1.RSI金叉:快速RSI從下往上突破慢速RSI時,認為是買進機會。2.RSI死叉:快速RSI從上往下跌破慢速RSI時,認為是賣出機會3.RSI<30為超賣狀態,若出現W底部形態,為買進機會。4.RSI>70為超買狀態,若出現M頂部形態,為賣出機會。使用技巧:1.如果市場處于盤整階段,而RSI一底比一底高,表示多頭強勢,后市可能再漲一段。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賣出信號。2.如果市場處于盤整階段,而RSI已經走出整理形態,則價格有可能隨之突破整理區域。3.RSI處于高位并且一峰比一峰低,而此時市場價格卻是一峰比一峰高,這叫頂背離;反之,RSI處于低位并且一底比一底高,而此時市場價格一底比一底低,是為底背離。當RSI與K線出現背離時,一般為轉勢的信號,此時應選擇正確的買賣時機。我們可以結合RSI的基本應用方法來確定買賣時機。RSI處于30以下發出的買入信號與70以上發出的賣出信號尤其可靠。4.RSI圖形的下降趨勢線呈15度至30度時,技術上的壓制意義較強,如果趨勢線的角度太陡,則可能會很快被突破,失去阻力作用。反之,RSI圖形的上升趨勢線呈負15度至負30度時最具支撐意義,如果支撐線的角度太陡也將會很容易地被突破。5.RSI在較高或較低位置形成頭肩頂或頭肩底等反轉形態,是采取行動的信號。但這些形態一定要出現在較高位置和較低位置,離50越遠越好。相對強弱指標的優點和缺點:RSI反映了價格變動的四個因素:上漲的天數、下跌的天數、上漲的幅度和下跌的幅度。由于它對價格的四個要素都加以考慮,因此在市場走勢預測方面的準確度較為可信。同時,我們通過RSI能夠較清楚地看出市場何時處于超買狀態和超賣狀態,從而較好地把握買賣時機。不過,任何分析工具都有其局限性。我們在應用RSI的時候不能掉進公式化、機械化的泥潭中,因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情況,市場在RSI超過95或低于15時沒有出現反轉的情況并不罕見,投資者不能在指標一低于30就買進,高于70就拋售,而應當結合其他手段具體分析。RSI參數默認值:快速RSI為6,慢速RSI為12布林帶-BOLL(BollingerBand)布林帶由布林格(Bollinger)發明,也叫布林通道,是各種投資市場廣泛運用的路徑分析指標。一般價格的波動是在一定的區間內的,區間的寬度代表價格的變動幅度,越寬表示價格變動幅度越大,越窄表示價格變動幅度越小。布林帶由支撐線(LOWER)、阻力線(UPER)和中線(MID)三者組成,當價格突破阻力線(或支撐線)時,表示賣出(或買入)時機。在布林格發明布林帶之前,類似的路徑分析指標已經在金融市場中使用了,但后來布林格將這種方法加以改進并系統化。布林格本人最重要的貢獻可以說并不是其發明的布林帶指標,而是他在使用布林帶指標時著重強調的相對高低概念,并在分析時貫徹了這一思想。雖然此前已經有一些投資者意識到高低的位置都是相對的,但很少有人篤信并認真實踐這一思想。計算公式:MID=收盤價的n個周期簡單移動平均值TMP2=收盤價在m個周期內的標準差UPER=MID+P×TMP2LOWER=MID-P×TMP2(注:P為變量)標準差的含義和計算公式在所有統計學教材和注冊會計師的《財務管理》教材中都有論述,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查閱。布林帶的基本應用方法:1.價格向上穿越阻力線時將形成回檔,為賣出時機。2.價格向下穿越支撐線時將形成反彈,為買入時機。3.當價格沿阻力線上升時,雖未突破但開始回頭也是賣出時機。4.當價格沿支撐線下降時,雖未突破但開始回頭也是買入時機。5.布林帶的帶寬非常狹窄時,是行情即將選擇突破方向的信號。在使用這一方法時務必謹慎,因為這時價格往往會出現假突破,投資者要等突破方向明確,布林帶的帶寬放大時再介入。布林帶在研判頭肩頂(頭肩底)形態的時候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一般來說,頭肩頂的左肩和頭部都會觸及布林帶的阻力線,而右肩在未觸及阻力線之前已顯力量衰竭之勢,從而發出市場即將反轉的信號。參數說明布林帶天數參數默認值:20,P決定布林帶的寬度,默認值為2。隨機指標-KDJKDJ是技術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標之一,它綜合了動量、相對強弱和平均線的優點,在計算過程中主要研究最高價、最低價與收盤價之間的關系,反映價格走勢的相對強弱和超買超賣狀態。計算公式:rsv=(收盤價–n日內最低價)/(n日內最高價–n日內最低價)×100K=rsv的m天移動平均值D=K的m1天的移動平均值J=3K-2Drsv:未成熟隨機值一般原則:1.D%>80,市場超買;D%<20,市場超賣。2.J%>100,市場超買;J%<10,市場超賣。3.KD金叉:K%上穿D%,為買進信號。4.KD死叉:K%下破D%,為賣出信號。KDJ的基本應用方法:1.當K值(短期平均值)大于D值(長期平均值)時表明目前市場處于強勢狀態,因此在圖形上K線向上突破D線時即為買進信號。2.當D值大于K值時表明目前的趨勢是向下跌落,因此在圖形上K線向下跌破D線為賣出時機。3.當D值跌至10-15時是最佳買入時機,若高至85-90時則是賣出信號。4.K線與D線在高檔二次交叉則行情將大跌,在低檔二次交叉則行情將大漲。5.與RSI指標相似,當價格與指標出現背離的時候說明市場即將出現反轉。J線的參考意義不大,但可作為市場反轉的警示。應當注意的是,窄幅盤整行情不宜看KDJ指標,長期單邊行情后也不宜看KDJ,因為此時指標已經鈍化。另外,KDJ不適合作為研究長期走勢的參考工具。隨機指標的優缺點:KDJ指標比RSI準確率高,并且有明確的買賣信號出現,但K、D線交叉時須注意“騙線”出現,因為該指標過于敏感。參數說明:rsv天數默認值:9,K默認值:3,D默認值:3。技術指標小結許多投資者往往會在指標運用過程中產生這樣的疑惑:有時指標嚴重超買,價格卻繼續上漲;有時指標在超賣區鈍化十幾周而價格仍未止跌企穩。實際上,投資者在這里混淆了指標與價格的關系。指標不能決定市場的走向,價格本身才決定指標的運行狀況。價格是因,指標是果,由因可推出果,由果來溯因則是本末倒置。事實上,最能有效體現市場行為的是形態,投資者首先應當從技術形態中分析市場參與者的心理變化并服從市場。在漲跌趨勢未改變之前,不要試圖運用指標的超買、超賣或鈍化等來盲目斷定市場該反彈、該回調了。我們應當靈活地運用技術指標,充分發揮其輔助參考作用。經濟模型
是指經濟理論的數學表述。經濟模型是一種分析方法,它極其簡單地描述觀實世界的情況。現實世界的情況是由各種主要變量和次要變量構成的,非常錯綜復雜,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則就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復雜得無法進行。通過作出某些假設,可以排除許多次要因此,從而建立起模型。這樣一來,便可以通過模型對假設所規定的特殊情況進行分析。經濟模型本身可以用帶有圖表或文字的方程來表示。
經濟模型主要用來研究經濟現象間互相依存的數量關系。其目的是為了反映經濟現象的內部聯系及其運動過程,幫助人們進行經濟分析和經濟預測,解決現實的經濟總題.
經濟學可以說是一個靠模型和數學建立起來的學科。平時所見的直角坐標系和各種曲線當然是模型,如宏觀經濟學中的凱恩斯交叉圖、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等。
什么是經濟模型
所謂經濟模型是指用來描述與所研究的經濟現象有關的經濟變量之間的依存關系的理論結構。
經濟模型是一種分析方法,它極其簡單地描述觀實世界的情況。現實世界的情況是由各種主要變量和次要變量構成的,非常錯綜復雜,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則就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復雜得無法進行。通過作出某些假設,可以排除許多次要因此,從而建立起模型。這樣一來,便可以通過模型對假設所規定的特殊情況進行分析。經濟模型本身可以用帶有圖表或文字的方程來表示。經濟模型的內容
一個經濟模型通常包括:變量、假設、假說和預測等。變量:
1、自變量與因變量;
2、存量與流量;存量是指某一時點所測定的量。如人口總數
流量表示在一段時間內變量變動的值。如人口出生數
3、內生變量與外生變量。
內生變量是指由經濟模型內部結構決定的變量。
外生變量是指由外部因素(如戰爭、自然條件等)決定,影響內生變量的變量。
假設
假設是經濟模型用來說明事實的限定條件。經濟學經常使用的術語就是“假設其他條件不變”。
假說
假說是經濟變量之間如何發生關系的判斷。
預測
預測是根據理論假說對事物未來發展趨勢和變化的方向等作出判斷,它是在理論限定的范圍內運用邏輯規則演繹出來的結果。
經濟模型的建立
建立經濟模型的一般過程:
1、對經濟現實進行歸納,形成抽象的概念;
2、概括和總結概念間的相互聯系和基本規律;
3、進一步地把概念符號化;
4、建立模型,對模型求解并對結果進行解釋。經濟模型的應用
經濟模型主要運用于:
1、經濟實證分析;
2、經濟政策分析;
3、發展情景分析;
4、規劃嵌入分析。
經濟模型的分類
1、時間序列模型;
2、因果關系分析模型;
3、部門間平衡模型;
4、最優規劃模型;
5、最優控制模型。
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又稱為克魯格曼模型,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西方關于貨幣危機的第一個比較成熟的模型。這一模型以小國開放經濟為分析框架,以釘住匯率制度或其它形式的固定匯率制度為分析對象,分析了以放棄固定匯率為特定特征的貨幣危機是如何發生的。克魯格曼認為,在一國貨幣需求處于穩定狀態的條件下,國內信貸擴張會帶來外匯儲備的流失,從而導致對固定匯率的沖擊而產生危機。但是,他在分析中采取的非線性形式導致了固定匯率崩潰的時間是難以確定的,后來弗拉德(R·Fload)和戈博(R·Garber)于1986年完成了這一工作,因此,這一模型又被稱為“克魯格曼—弗拉德—戈博模型”。設貨幣需求Md不變,貨幣供給Ms由國內信貸差額和折合為本幣的外匯儲備R組成,貨幣乘數為Y,則有:
Md=Ms=YD+YR=Y(D+R)式(1)
式(1)可變成:
式(1)可變成:
式(2)式(2)說明,在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保持平衡的條件下,即貨幣供給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國內信貸的增長將導致外匯儲備的流失,其流失速度與信貸擴張速度保持一定比例(如下圖所示)。之所以會如此,最一般的表述是,在一國貨幣需求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信用擴張將導致通脹壓力或某種形式的貶值壓力,這會迫使該國居民通過對外投資、購買外國商品或直接持有外匯資產的形式抵御或轉稼這種壓力,從而引起外匯儲備的流失并使貨幣供應與貨幣需求重新達到平衡。但是,貨幣危機是如何發生的?或者說,信用擴張政策與外匯儲備和貨幣危機之間究竟是如何相互聯系的?就信用擴張與外匯儲備的關系而言,如果我們假設一國在一段時間內執行了信用擴張政策,比如一年,從而導致外匯儲備的有限流失,那么這一結論無疑具有較大的可信性。但是,這并不等于說該國必然會發生貨幣危機,因為在這里貨幣危機的爆發是以外匯儲備消耗干凈、從而使政府失去調控匯率的能力為條件的。為了滿足這一條件,如果我們又假設,一國因“持續”采取了信用擴張政策,從而“直接”導致外匯儲備不斷流失并最終下降為零,最后迫使該國政府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聽任本國貨幣隨市場供求而貶值,那么,這一假設顯然太簡單化了,也缺乏現實性。實際的機制過程通常是這樣的。當一國最初采取信用擴張政策時一般能夠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這種政策效應通常會持續一段時間。在這一時期,該國經濟增長的加快會吸引外資不斷流入,它們中一部分被用于擴大進口,一部分增加了該國的外匯儲備。這也意味著加快了信用膨脹的進程,因為央行以收購外匯形式投放的貨幣是基礎貨幣,它在流通中將發揮乘數效應。當緣于國內信貸擴張和外資流入這雙重原因的信用膨脹持續一段時間后,會使該國經濟走向畸形發展,泡沫經濟和虛假繁榮紛紛登場,并且越演越烈。這不僅會使該國的基本經濟面不斷惡化,也會使該國的經常項目收支從實質上開始發生逆轉。即使在這個時候,只要泡沫的空氣尚未逸出,信用膨脹就會繼續下去,有問題的投資看起來也是好的。但是,泡沫就是泡沫,當這種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后,經濟開始呈現疲憊之態,問題浮出水面,一些企業開始倒閉或面臨倒閉,一些金融機構也因此陷入困境。這會引起外資的警覺,外資流入減慢,甚至開始出現外流。與此同時,該國基本經濟惡化和泡沫經濟造成的經常項目逆差已開始加速消耗該國的外匯儲備。就是在這個時候,如果該國政府認為經濟的疲憊和經濟過程的銀根短缺是由于貨幣供應不足,因而繼續采用信用擴長政策,其結果只能是加速外匯儲備的流失,正如公式(2)所表示的那樣。最后,當泡沫經濟開始全面崩潰的時,經常項目逆差和外資的流出會加快該國外匯儲備的流失,這在客觀上會對該國經濟形成緊縮效應,從而迫使該國央行把賣出外匯而回籠的貨幣再次投入流通——如果它不想讓信用緊縮導致經濟衰退而保持貨幣供給量不變的話。但是在這里外匯儲備的流失是原因,而不是結果。也就說,在圖5—6中,不是通過信貸形式提供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導致外匯儲備的流失,而是外匯儲備的流失迫使信貸補足相應的貨幣供應量。長期推行或縱容信用膨脹所造成的種種惡果,已使經濟的崩潰和衰退不可避免,它或遲或早都會使該國外匯儲備消耗殆盡。當有跡象表明政府已無法控制局面,本幣貶值即將變成現實,投機者就會加入到沖擊外匯儲備的隊伍中。他們不只是把自己手中已有的本幣兌換成外幣,并且開始借入本幣,購進外幣,以便在本幣貶值后獲利。這種投機傾向甚至會演化成公眾行為,投機性國際投資基金更會趁火打劫。到了這個時候,外匯儲備完全喪失,政府不得不宣布實施浮動匯率制度,聽任本幣隨市場貶值,已是必然結果。
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的特點
根據以上分析,第一代貨幣危機理論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它認為貨幣危機的發生是由于宏觀經濟政策與固定匯率制度的不一致引起的,并認為持續的信用擴張政策所導致的基本經濟的惡化是貨幣危機發生的基本原因。第二,在危機發生機制上,它一方面強調信用擴張導致外匯儲備流失,另一方面又把投機攻擊導致的儲備下降至最低限看成是貨幣危機發生的一般過程。但是,在信用擴張、外匯儲備流失和貨幣危機之間的相互關系上,有些過份公式化和簡單化了。第三,把政府的行為過于簡單化,實際上,貨幣危機的發生過程通常是政府與其它經濟主體之間的博弈過程,第一代貨幣危機理論對此重視不足。
風險控制總會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風險總是存在的。做為管理者會采取各種措施減小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損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避免在風險事件發生時帶來的難以承擔的損失。風險控制的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什么是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風險控制的方法風險控制的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1、風險回避風險回避是投資主體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失風險。簡單的風險回避是一種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投資者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往往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會采用這種方法:(1)投資主體對風險極端厭惡。(2)存在可實現同樣目標的其他方案,其風險更低。(3)投資主體無能力消除或轉移風險。(4)投資主體無能力承擔該風險,或承擔風險得不到足夠的補償。2、損失控制損失控制不是放棄風險,而是制定計劃和采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控制的階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損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為了減少實際發生的損失。3、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讓渡人的風險轉移給受讓人承擔的行為。通過風險轉移過程有時可大大降低經濟主體的風險程度。風險轉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險。(1)合同轉移。通過簽訂合同,可以將部分或全部風險轉移給一個或多個其他參與者。(2)保險轉移。保險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風險轉移方式。
4、風險保留風險保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風險保留包括無計劃自留、有計劃自我保險。(1)無計劃自留。指風險損失發生后從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損失前做出資金安排。當經濟主體沒有意識到風險并認為損失不會發生時,或將意識到的與風險有關的最大可能損失顯著低估時,就會采用無計劃保留方式承擔風險。一般來說,無資金保留應當謹慎使用,因為如果實際總損失遠遠大于預計損失,將引起資金周轉困難。(2)有計劃自我保險。指可能的損失發生前,通過做出各種資金安排以確保損失出現后能及時獲得資金以補償損失。有計劃自我保險主要通過建立風險預留基金的方式來實現。風險管理與控制—斯坦福的一堂“賭博課”一場“賭博”一場“賭博”在進行:如果猜對,游戲者,可獲60美元;如果猜錯,什么都沒有。“如果需要花費20美元,有誰愿意買這個機會?”伯克·羅賓遜發問。這是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里的一堂“風險管理與控制”課。講臺上的羅賓遜是斯坦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顧問教授、世界級決策專家,曾是咨詢界泰斗StrategicDecisionsGroup董事合伙人,在應用最尖端手段進行商業和投資決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臺下坐著的,是遠渡重洋來到這里求學的30多國學員。現在,他們的大腦正進入決策的第十階段——選擇。此前,羅賓遜已用硬幣說明可用“決策樹’’幫助實施“決策的結構化”。如對硬幣朝面的不確定性,大家都知道成功率為50。而當硬幣變成一枚落地時針頭朝向可能存在傾向性的圖釘時,誰還愿支付20美元買這個投資機會?賭,還是不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就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作出抉擇,是企業家常要面對的殘酷“賭博”。但誰也沒有想到,第一個掏出20美元放到羅賓遜手上的;是浙江新臺州律師事務所主任項先權,這位常年處理經濟糾紛案件的高級律師。“圖釘針尖上的賭博”從擲幣游戲到“圖釘”游戲,需先闡明一些基本要義。如果玩硬幣最大收益是60美元,那么根據朝面各為50%的概率,參與者獲得的收益平均值為30美元。但這只是一種統計學理論上的計算,而在實際生活中,除非可以玩很多次;否則他要么得到60美元,要么一無所。“很多投資決策,都只是一次性的決定。”羅賓遜說,這正是游戲風險所在,也是決策的涵義。決策是一種不可變更的資源分配,“是一種可控制的行為,但事件發展和結果卻不可控制。”不過,“擲幣”游戲仍值得一賭,原因是:相比30美元的期望值,花費20美元成本,參與者仍可能獲得“+10"美元的回報。但當投資機會由硬幣變為杯子中搖動的圖釘,事情就不一樣了,這里出現的第一個分歧是:有些人認為針頭朝向概率仍各為50%;而有些入則認為某朝向概率更高一些;由此,人們可能站成三列:第一列是對圖釘朝向毫無概念的人,他們的結局與猜測硬幣朝向一樣,對錯概率也各為50%;第二列則是認為圖釘朝向有所偏向、但不知偏向為何的人。對他們來說,事情是否會不一樣?可以先來假設一個較強的偏向:針頭朝上偏向80%;朝下20%。那么,參與者朝上的猜對概率80%乘50%=40%;朝下猜對概率20%乘50%=10%,即猜對概率為50%(即:40%+10%)。也就是說,圖釘有無傾向性不重要,因為對錯概率仍為50%。不過,還有第三種情況,即參與者認為自己知道針頭傾向性是什。這也正是項先權挺身而出“參賭”的初衷。在羅賓遜問到“你認為針頭朝上的傾向性是多少”時,項律師回答說:“80%。”臺下哄堂大笑,但這個回答卻正好解釋他為何沖得那么快——如果他認為自己知道針頭有80%傾向性是朝向哪里,那么60乘80%=48美元,這個機會的期望回報值就是48-20(成本)=28美元。根據這個主觀概率+項的確有很多機會。“你愿出多少信息費”不過項先權沒想到,在猜測羅賓遜搖動后的圖釘A前,還要面臨這么多抉擇。-“現在,有一些看起來對你猜中結果具有價值的信息,”羅賓遜問:“假設我視力和記憶力都很好,也不會說謊,你愿付多少錢買這一信息?”這是“信息費”。投資人士都清楚,如果擁有額外信息,他們可能獲得更高的正確概率。項律師馬上說,愿支付"30美元”。他的計算公式如下:60(收益)-30(信息費)—20(成本),仍可穩賺10美元。這個公式遭到學員們的強烈異議。“對決策者而言,上臺后就已超越過去階段,不應再惦記最初20美元的沉沒成本。”大家說。‘羅;賓遜說,這的確是一個很典型的錯誤,很多人走到第二步,還會習慣性念叨第一步的付出。為說明信息費究竟值多少錢;他問:“如果我現在給你錢,出多少你愿把賭的機會賣給我?出價從20美元一路飆升,到“25美元”時,項律師忍不住了——“OK!”這可以視為是他對投資機會風險調整后的估值。事情似平到了這一步:如果獲得信息,可賺60美元,如果沒有,那么將獲25美元的收益可能行,如此一來,該案例中“信息費”價值即60-25=35美元。不過,項律師很聰明。他提出,應討價還價,不愿花35美元這一最高價去購買;原因是世上沒有完美的信息。比如,企業可能去做市場調研、各種研究預側,但事實上得的都是不完美信息。所以,當羅賓遜再問,他將搖動另一枚圖釘B獲得一些結果時,項先權說搖一次他只愿支付“6美元”。最終,羅賓遜三次搖圖釘B結果全朝上。統計學上,這三次搖動都有重要意義,但由于次數太少,參與者仍須謹慎采納,不能被誤導。終于,可以猜圖釘A的朝向了。項律師說,他一直認為圖釘80%傾向性是朝上,所以那個早就躺在那里等他的圖釘朝向也應是“上”。不過,圖釘A開了律師一個玩笑,最終的姿態是“五體投地”。·全場哄笑。這時,羅賓遜說,上述提問只是想知道學員想法,實際上律師出價不是最優決策,因為對他而言,如果買到信息可穩獲60美元;如果沒有信息,其期望回報值48美元。所以事實上,該信息最高價不應超過60-48=12美元。也就是說,項律師之后6元一次的出價仍偏高,因為6乘3=18美元大于12美元。·“兩岸咖啡”和“高盛”的組合接下來出場的是浙江兩岸食品連鎖有限公司總裁兼總經理金梅央,她贏得了比賽,不過也面臨一個新抉擇——是拿60美元走人,還是再投資40美元,得到一個擲骰子機會。骰子規則是這樣的:如果顯示l,那么游戲者將血本全虧;若顯示2、3、4,收益120美元,若顯示5或6,收益為240美元。這看起來是個好生意:根據概率,金梅央有1/2概率可獲120美元,1/3概率獲240美元,1/6概率收益為零美元。也就是說,收益期望值為120乘1/2+240乘1/3+0乘1/6=140美元。不過,決定投資前;她還有其它選擇,比如要不要找個合伙人?這意味著金的收益期望值降低,但風險也同時降低。臺下熱非凡,最終加入戰場的是紅鼎創投董事長劉曉人,這是國內第一個以較規范合伙制形式組建公司的民營創投者;因為金梅央旗下的“兩岸咖啡”近日剛獲得高盛等約3000萬美元的投資,該組合又被戲稱為“兩岸咖啡+高盛”組合。雙方討價還價后的合伙方案是這樣的:由“高盛”支付40美元,如果獲收益;雙方按出資比例分成。“現在,你們愿買保險么?”羅賓遜又拋出新抉擇。購買保險費用是20美金,作用為—若骰子顯示I,那么組合還能獲60美元。如果組合決定接受,此時收益期望值將變成240乘1/3+120乘1/2-40(成本)+60乘1/6(保險賠付)—20(保臉費)=90美元,收益雖有所降低…,但風險也同時降低。“你們是否愿再支付10美元進行分散投資?”不過,教授又緊接間。這意味著:組合可投兩次骰子,每次獲收益為原收益一半。也就是說,他們有1/4機會獲120美金、1/9機會獲240美金,但零收益的風險幾率也變為1/36。如果兩個建議都采納,該組合陷入極端情況的可能性也將大大降低;投資進人穩健狀況。不過現場董事會發生了分歧,“兩岸咖啡”猶豫不決,而“高盛”則堅持買入。最終“高盛”說服了“兩岸咖啡”。結果也幸好如此,因為金、劉擲骰于的顯示數是“1”和“6”。就是說,該組合獲得收益30(“保險”+分散投資”后0收益為30+240乘1/2(分散投資)=150美元。“獎勵好決策;而不是好結果”羅賓遜說這不是賭博,而是一個能幫助決策者理解如何做卓越決策的游戲,“企業應獎勵那些優秀決策而非優秀的結果。”他強調說。即使項先權輸了游戲,教授仍號召大家給他掌聲;原因是其在主觀概率為80%情況下進入游戲,仍是一個好決策:“結果產出前,要獎勵好決策,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做決策的人在合理范圍內冒最大的風險。”這可能給中國企業家敲響一個警鐘,通常情況下他們往往更看重結果,然而結果常常是不可控的,企業能控制的只是好決策。“中國人向來忽略風險。中國的企業家們稱,這是一場濃縮了“決策”、“不確定性”、“概率”、“結果”、“沉沒成本”、“合伙”、“保險”、“分散”、“風險”“回報”的課程,形象說明了以合理性與平衡性協調風險回報的要義。“合伙、保險和分散都是降低風險的方式,雖然目前國內金融服務還未提供第三方保險,但可以將其理解為‘對賭協議’等。”職業:風險控制工作內容
1、控制貸款日常額度;
2、管理貸款檔案和重要保管品;
3、進行報表編制分析,貸后檢查監控,資產質量評級等相關工作[1]。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的幾個要點在金融市場的長期的成敗決定于正確的對市場的趨勢的分析,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要在金融市場長期成功下去,這些因素應該三七開。對市場的預測三,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七.
首先要講明在匯市做保證金買賣的新手當中,既每天在市場做買賣的投資者當中,生存率2年以內不會超過5%。這些都是中外的各大銀行的內部統計的數據。當然他們不會公開給外面的人破壞自己的生意。
首先要分析一下為何有這么高的失敗率。理由有幾點。第一,對市場的運作原理毫無了解,瞎投資,或
瞎賭。第二,對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根本沒有概念,即不知道怎樣做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第三,即使學了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的原理,根本沒有紀律實行這些原理。第三,杠桿太大,根本應付不了在市場的正常的動蕩。我是故意不提那些對市場的分析和成敗的關系。對市場的分析的水平不是不重要,不過,那不是關系到投資成敗的問題。市場的事情不是升就是跌,每個人,包括完全的新手都有機會看對一段時間。經過一段訓練以后,下注2次看準1次的機會的水平應該不難達到。當然下注3次,看準2次的話,更好。不過,這些都不是關鍵性的問題。假如投資者解決了下主3次,最起碼看準1次的水平,只要處理好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的問題,那應該足夠在匯市生存下去。我知道好多新手會質疑我的講法。不過,現實就是如此。要在市場長期成功的話,關鍵不在于看準或看不準市場的趨勢的次數的問題,而在于看錯了趨勢以后怎樣處理,怎樣隨機應變,看對了趨勢以后怎樣處理,怎樣繼續在市場生存下去的問題。因為看市場的方向,任何時候都是機會大不大的問題,永遠不可能有保證。
我的意思是說,新手們要70%的時間研究在匯市怎樣處理錯誤的決策,怎樣隨機應變的問題,怎樣看對的時候擴大利潤的問題,不是100%的時間研究怎樣下注百發百中的問題。研究百發百中的“秘籍”不是沒有用。當然長年在實戰中研究的話,會提高水平,對投資會好些。好多央行級,大基金級的大牌買賣手們的預測能力都非常了得,不過,他們對這些不是很在乎。因為那不是投資成功或失敗的關鍵。任何人以為他可以常常看對市場,那是夢想而已。假如講出來自己研制了那種系統,那是自欺欺人而已。假如有人說他研制了一個以怎樣做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為主的非常有效的買賣系統,他就是真正的行家。希望以后大家多研究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的問題。那些所謂喊單,對不對都無所謂。關系不到成敗的問題上來。最要緊的,關系到成敗的問題的是,對的時候怎樣做資金管理,風險管理,錯的時候怎樣做資金管理,風險管理的問題。因為在投資市場的成功的秘訣
或
秘籍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贏的時候贏的多,輸的時候輸得少。所以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是這個秘籍的根本。這就是千古投資市場必勝的秘訣。太陽底下沒什么新鮮的事。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2課時)教案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綜合試卷(附答案)
-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論文寫作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醫科大學《微生物與生物化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藝術職業學院《內科學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年中國PE行業發展預測分析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工業鍋爐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2024屆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高州市謝雞鎮達標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
- 2025年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完整
- 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 海洋油氣開發生產簡介課件
- 卒中相關肺炎的指南解讀
- 六下統編版復習2形近字
- 硒知識科普手冊
- 起重吊裝作業審批表
- 最新三角形的特性優質課教學設計公開課教案
- 新版冀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雙面打印)
- MSAGRR數據自動生成工具(已經解密)
- DBJ 33-T 1268-2022工程建設工法編制標準(高清正版)
- 漫畫教你精益生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