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例題精選_第1頁
詩詞鑒賞例題精選_第2頁
詩詞鑒賞例題精選_第3頁
詩詞鑒賞例題精選_第4頁
詩詞鑒賞例題精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滾動檢測卷第十單元

古代詩歌鑒賞

1、

浣溪沙?秋柳蒲松齡舊向長堤纜畫橈①,秋來秋色倍蕭蕭,空垂煙雨拂橫橋。斜倚西風無限恨,懶將憔悴舞纖腰,離思別緒一條條。【注】①畫橈:指畫舫,油漆彩繪之舟。(1)“舊向長堤纜畫橈”中“纜”字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有何妙處?(4分)(2)這首詞是怎樣寓情于景的?試結合詞作內容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①“纜”字可以是名詞也可是動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當初長堤上的垂柳如纜,仿佛要挽住遠行的畫舫,寫出了楊柳的柔美與多情。(2分)②呈現出了春天的生機與氣象,與下一句的秋色蕭蕭構成對比,畫面感強烈。(2分)(2)秋色蕭蕭、煙雨迷蒙、西風又起、楊柳低垂的景象共同渲染出一幅蕭瑟、悲涼的圖景,(2分)有力地表現出了離別后的惆悵之情。(2分)2、清江曲

[宋]蘇庠屬玉①雙飛水滿塘,菰蒲②深處浴鴛鴦。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兩岸霜。扁舟系岸依林樾,蕭蕭兩鬢吹華發。萬事不理醉復醒,長占煙波弄明月。【注】①屬玉:水鳥名,似鴨而大,長頸赤目。②菰蒲:水草。(1)詩歌的前六句寫隱逸生活,作者是怎樣表現這種隱逸生活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2)“長占煙波弄明月”一句中“弄”字用得巧妙,為什么?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一二兩句寫觀賞自然美景,詩人寄跡江河,欣賞自然之景,水草豐茂,水鳥嬉戲;(2分)三四兩句寫傍晚歸來,詩人流連美景,天色漸晚方才歸來,見白蘋盛開、蘆花滿地,不覺心曠神怡;(2分)五六兩句寫系舟登岸,詩人系舟樹下,任蕭蕭秋風吹起兩鬢白發,體會隱逸之真意,愿終老江湖。(2分)(2)“弄”,玩賞之意,(1分)“萬事不理”的詩人小楫輕舟,永遠占據煙波江上,觀賞風景,玩賞月色。(2分)表現出詩人嘯居江湖,放任自適的隱逸之樂。(2分)

3、聲聲慢·秋聲蔣捷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1)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三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這首詞名為“秋聲”,詞中共寫了哪幾種秋聲?在描寫秋聲時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1)①這首詞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②“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揭示了主人公聽到鈴聲引起的心理活動,原以為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聲音,但老友在遠方不可能來,那么這會是誰呢?突然明白原來是風鈴的聲音。(2分)③作者這里用筆極為巧妙,看似誤聽,實則寫對老友的思念之情。。(1分)(2)①雨聲、風聲、更鼓聲、檐鈴聲、彩角聲、馬聲、笳聲、砧聲、蛩聲、雁聲。(2分)②按時間順序進行描寫,從夜晚到黎明,描寫這些秋聲;運用了聯想和想象的手法,例如由鈴聲想到環佩之聲: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例如寫蛩聲訴愁,分愁與雁。(4分,每答對一點給2分)4、鵲橋仙

己酉山行書所見辛棄疾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怪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注:這首詞是作者罷官后居于江西上饒時所作。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2)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試題答案:

(1)答:上片既表現了作者賞玩山水的閑情逸趣,也流露出英雄失路、有志難騁的寂寞悲情;(2分)下片表現了作者熱愛自然,熱愛農村生活和勞動農民的感情。(2分)

(2)答:全篇主要運用對比(或者反襯)手法。(1分)下片農民婚娶的熱鬧場面和上片詞人閑看飛泉、醉扶孤石的寂寞形成強烈的對比,(1分)這種反差,不僅沒有刺激詞人倍感孤獨,反而淡了詞人的感慨,表達了詞人豁達灑脫的一面。(2分)

(答白描、夸張手法,表現詞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農民的關心。得2分。)

5、青玉案

曹組碧山錦樹明秋霽。路轉陡,疑無地。忽有人家臨曲水。竹籬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涼只恐鄉心起。鳳樓遠、回頭謾①凝睇。何處今宵孤館里。一聲征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注]①謾:徒然、空自。(1)上片后四句寫景,包含了詞人哪些豐富而微妙的情感變化?試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說明。(4分)(2)簡要分析“凄涼只恐鄉心起”一句在整首詞中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1)先是忽然看到臨水人家的驚喜,接著寫寧靜安詳的煙村給詞人帶來的一種有所依托的溫暖和慰藉。(4分,兩種情感2分,結合詩句2分。)(2)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1分)承接上片寫景,領起下文抒情。(1分)點出旅愁鄉思的主題(1分),抒寫獨宿孤館、鄉思盈懷的惆悵之情(1分)。賞析:這是一首抒寫旅愁鄉思的詞。峰回路轉,曲折盡致,讀來只覺精神飛動,情韻無限。這首詞上片寫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麗而實已為下文轉寫鄉愁埋下伏筆。過片承轉十分自然,直領下片,寫來吞吐曲折,虛實錯綜,極盡鋪染之能事。而此詞更妙之處在于結句,既回應前文,又點活了全篇。

6、梅花數萼初含雪崔道融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①莫摧殘?!咀ⅰ竣偃菀祝狠p易的意思。(1)結合首聯、頷聯的內容,簡要分析本詩中梅花意象的內涵。(4分)(2)結合本詩運用的表達技巧,簡要分析詩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寂寞(數萼),孤傲、美麗(孤標畫本難),風韻(香中別有韻),清雅(清極不知寒)。(評分標準:答到一點內涵,且聯系的詩句內容正確給1分,答到4點即可給滿分。用原文語句作答不給分,答梅花的自然屬性,如耐寒、清香,不給分。)(2)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2分)情感要點:對梅花高潔素雅的品質的贊美之情;對梅花被吹落的惜花惆悵之情;借梅花抒發自己的身世感傷之情。(表達技巧,2分。感情每點1分,答滿3點給4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應得分。)7、[正宮]小梁州·九日渡江①湯式秋風江上棹孤舟②,煙水悠悠,傷心無句賦登樓③。山容瘦,老樹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問相知幾個白頭。樂可酬,人非舊。黃花時候,難比舊風流。【注】①九日:重陽。江:指長江。②棹:劃船。③漢末王粲去荊州投奔劉表,未被重視,偶登當陽城樓,作《登樓賦》抒寫心志。1.本曲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全曲簡要分析。(4分)2.“山容瘦,老樹替人愁”這一句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4分)【答案】1.本曲抒寫了作者落魄江湖間的羈旅情愁(1分)。首句刻畫了蕭瑟秋風中孤獨泛舟,渺無去處的孤獨者形象(1分);“傷心句”抒寫了主人公落魄江湖,懷才不遇的悲慨(1分);“相知幾個白頭”,也隱含著對世事變遷的慨嘆(1分)。2.本句用了擬人和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山瘦”、“樹愁”,賦予山、樹人的情思,同時營造出一派蕭索、悲涼的意境(1分);景中含情,情融于景,抒發了詩人對歲月無常、人生易老(不得志、壯志難酬)的感慨及重陽佳節的羈旅情愁(對家人的思念)(1分)?!窘馕觥?.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古詩作者表達情感的能力。此題要從詩歌選取的意象、描寫的景物和一些直接透露作者情感的詞語著手。本詩開篇描寫詩人重陽佳節卻面對悠悠煙水“棹孤舟”場面,由此引發的比王粲懷才不遇還要“傷心”之情,“白頭”也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歲月流逝的感慨。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吧饺菔?,老樹替人愁”一句緊承前面詩人重陽感慨而寫山容老樹,深秋時節山上樹葉凋零所以變“瘦”,老樹先于其它樹木落葉,在詩人看來是因替自己發愁而這樣的,以物寫人,賦予人的情感,應該概括為運用了擬人和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8、醉花間馮延巳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1)“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3分)(2)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作者在詞中所蘊藏的豐富感情。(4分)答案(1)使用動靜結合的手法(1分),描寫出鳥雀營巢(動),月映碧草(靜)的景致(1分),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明快動人)(1分)的景象。(2)本詞的思想感情豐富,包括:對美麗(生機勃勃)自然景色的喜愛之情;人生苦短,別離多、相聚少,世事無奈之情;華年易逝,青春不再的傷感之情;風景古來依舊,人生聊聊百年,感嘆人生的渺小,自然的偉大。(情感每點1分,答對其中兩點即可。結合詞句合理分析,2分.

9、【雙調】沉醉東風重九

(元)盧摯題紅葉①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相傳,唐代有一宮女在紅葉上題詩,經御溝流出宮外,為一讀書人所得。后來宮中遣放宮人,題詩的宮女就嫁給了那個讀書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陶潛九月九日無酒,于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p>

(1)請賞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處。

(2)請賞析“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時分山影斜長顯得清瘦的姿態。

(2)表達了作者在重陽佳節,面對衰柳寒蟬的滿目秋景,卻無人作陪的淡淡哀愁。(意對即可)10、過南旺守閘①劉基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壯顏隨日減,衰鬢受風疏。蔓草須句②國,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蕩漾繞青徐。[注]①劉基(1311—1375年),元至順年間進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業,后棄官還鄉。南旺:在今山東省汶上縣城西南古運河邊。守閘:停船等待河上閘門開啟。②須句:春秋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東平縣境。③少昊:少昊為傳說中的古部落首領,曾建都于曲阜。(1)作者在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技巧?有何效果?(4分)參考答案:(1)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繁華易逝的傷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歸的愁苦心情。(4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內容。把握詩人的情感,要從抒情方式入手。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詞,抓議論句。間接抒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通過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襯情,要分清是正襯,還是反襯。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區分是正用,還是反用。還可以通過表現手法反求情感。(2)用典(借古傷今),使抒情委婉含蓄,發人深思;運用比喻,將抽象的“秋心”寫得具體可感,豐富了詩歌的意境。(4分。分號前只答“借景抒情”給1分)【解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對于典故,首先應確知其本來含義,其次要揣摩作者應用典故的意圖,是正用還是反用。

11、【正宮】塞鴻秋代人作戰西風幾點賓鴻至①,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展花箋欲寫幾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無才思。往常得興時,一掃無瑕疵。今日個病厭厭,剛寫下兩個相思字。[注釋]①戰西風:迎著西風。?賓鴻:即鴻雁,大雁。大雁秋則南來,春則北往,過往如賓,故曰“賓鴻”?!抖Y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②花箋:精致華美的紙,多供題詠書札之用。

③霜毫:色白如霜的毛筆。

④瑕疵(xiácī):玉上的斑點。引申為缺點或毛病。

(1)首句中“戰”字用得極為精妙,請簡要分析。戰通顫,有顫抖之意,既寫出了鴻雁在西風中飛翔時顫顫巍巍、飄飄忽忽的凄苦景象,又反襯出西風的凜冽、肆虐和無情;同時,似乎還可以聽到鴻雁吃力搏擊西風的哀鳴聲。“戰”字總領全篇,加強了感傷氛圍,奠定了全曲灰冷的色調賦以情感的分量。(2)按照格律,末句應為七個字,但作者卻用了十四個字。有人將之評價為“尾大不掉之勢”,改成“今日寫下相思字”即可,你同意這種評價嗎?為什么?視作簡要分析。不同意。這種評價只著眼于格律句式,卻忽視了曲詞的內容和情感。“病懨懨”突出了主人公憔悴傷神之狀,“剛”“兩個”則照應了前面的“半晌無才思”。多出來的這些字,寫出主人公心中難以訴說的悲苦,以及極度悲傷之時無法訴說的哀愁。12、喬吉-雙調-水仙子-若川秋夕聞砧誰家練杵動秋庭,那岸窗紗閃夜燈。異鄉絲鬢明朝鏡,又多添幾處星!露華零梧葉無聲。金谷園中夢,玉門關外情,涼月三更(1)結尾句中的“涼”字是全曲已經的點睛之筆,請簡要分析一個“涼”字,乃是全曲意境的點睛所在,它以具體的形象點明題目中的“秋夕”,并與曲中的“夜燈”、“露華”的描寫相映照,首尾呼應,語意貫通,且“涼月三更”點明了作者秋夜聞砧時思念遠方親人這種心情所產生的環境,可謂觸景生情、景中含情。(2)“露華零梧葉無聲”句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試結合全曲作簡要分析。借景抒情和以動襯靜的手法。首先作者借秋露稀零、“梧葉無聲”來襯托自己內心的哀苦;其次,從全曲的意境來看,“梧葉無聲”更突出了砧杵之聲,以靜襯動,將作者不能與親人相聚的悲苦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13、嚴陵釣臺張以寧

故人已乘赤龍去,君獨羊裘釣月明。魯國高名懸宇宙,漢家小吏待公卿。天回御榻星辰動,人去空臺山水清。我欲長竿數千尺,坐來東??闯鄙?。(1)首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對比的手法。故人已經即位為帝,而嚴子陵卻離群索居,身披羊皮襖,垂釣于月明山秀的江畔。用對比手法反襯出嚴子陵蔑視功名、不拘形跡的品格。(2)全詩隱含著一種強烈的歸隱思想,試分析作者是怎樣表達出這種思想的。首聯作者運用對比手法,贊揚了嚴子陵蔑視功名利祿的品格,為尾聯直抒胸臆做鋪墊。頷聯,作者用“漢家小吏待公卿”揭示原因,即朝廷不重視人才。頸聯“人去空臺山水清”寫出了昔人不在,自己徒有羨慕之情。尾聯直接抒情,表達了自己的歸隱之情。作者層層鋪墊,由仰慕到懷念,直至最終真情流露。14、睢陽道中術虎邃又渡溵江二月時,淮陽東下思依依。丘園寂寞生春草,城闕荒涼對落暉。去國十年初避亂,投荒萬里正思歸。臨歧卻羨春來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