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抗震(第十章)_第1頁
結構抗震(第十章)_第2頁
結構抗震(第十章)_第3頁
結構抗震(第十章)_第4頁
結構抗震(第十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結構抗震分析第十章

錢向東主講河海大學第十章防震減災與抗震設防標準10.1防震減災基本對策10.2抗震設防目標與標準10.3抗震設計方法與基本要求§10.1防震減災基本對策宏觀上,減輕地震災害的對策有三方面:地震預測預報:根據對地震地質、地震活動性.地震前兆異常和環境因素等多種悄況,通過多種科學手段進行頂測預報,作出科能發生地震的頂報。預報按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可分為四類:(1)長期預報:預報幾年至幾十年內將發生的地震;(2)中期預報:預報幾個月至幾年內將發生的地震;(3)短期預報:預報幾天至幾個月將發生的地震;(4)臨時預報:預報幾天之內將發生的地震。預報的水平——“偶有成功、錯漏甚多”,

地震轉移、分散把可能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發生的大地震,通過能量轉移,誘發至荒無人煙的山區或遠離大陸的深海,或通過能量釋放把一次破壞性的大地震化為無數次非破壞性的小震。尚在探索中,還沒有應用的例子。即使成功,其使用價值也不大。??如一個7級地震,需要36000多個不致造成破壞的4級地震才能釋放其能量,其經濟投入不可想象。

工程抗震目前最有效的、最根本的措施。通過工程技術提高城市綜合抗御地震的能力和提高各類建筑物的耐震性能,當突發性地震發生時,把地震災害減少至較輕的程度。目前水平——“屢見成功、偶有失利”。

內容包括地震危險性分析和地震區劃、工程結構抗震、工程結構減震控制等。

我國減輕地震災害的戰略和對策從時間上分三個階段:震前監測預報和預防,這是制定各種對策的基礎;震時和震后早期的應急搶險救災;震后的救災和恢復。

我國將工程抗震和地震預報作為防災的兩個基本戰略,有重點地抗震設防,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減震能力,消除地震后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

我國減災對策是將預測預防、工程抗震和全力救災三者結合在一起,走綜合防御的道路,實現防震減災的目標。§

10.2抗震設防目標與標準

抗震設防的目標三水準目標: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1)當遭受低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建筑物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2)當遭受相當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時,建筑物(包括結構和非結構部分)可能損壞,但不致危及生命和生產設備的安全,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能繼續使用;(3)當遭遇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預估的罕遇地震時,建筑物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大震與小震小震——眾值烈度,超越概率63.2%,重現期50年中震——基本烈度,超越概率10%,重現期475年大震——罕遇烈度,超越概率2%,重現期2475年抗震設防標準甲類建筑——地震作用計算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其抗震措施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乙類建筑——地震作用計算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一般情況下,其抗震措施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丙類建筑——地震作用計算和抗震措施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丁類建筑——一般情況下,地震作用計算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允許較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不應降低。§10.3抗震設計方法與基本要求抗震設計方法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二階段設計方法,實現三水準目標第一階段:在方案布置符臺抗震原則的前提下,按與基本烈度相對應的眾值烈度(相當于小震)的地震動,用彈性反應譜法求得結構在彈性狀態下的地震作用標準值和相應的地震作用效應,然后與其他荷載效應組合,進行構件承載力驗算,建筑物變形驗算,既滿足了第一水準下必要的強度可靠度,又滿足第二水準的設防要求(損壞可修),再通過概念設計和構造措施來滿足第三水準的設計要求。大部分結構,只進行第一階段設計。第二階段: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時易倒塌的結構以及有明顯薄弱層的不規則結構,需進行第二階段設計,即按與基本烈度相對應的罕遇烈度(相當于大震),驗算結構薄弱部位的彈塑性層間變形是否小于限值(不發生倒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