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時的隋朝-七下歷史課件_第1頁
繁盛一時的隋朝-七下歷史課件_第2頁
繁盛一時的隋朝-七下歷史課件_第3頁
繁盛一時的隋朝-七下歷史課件_第4頁
繁盛一時的隋朝-七下歷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繁盛一時的隋朝隋朝的統一隋文帝改革隋朝大運河探究活動退出隋朝統一前的南北局勢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軍南下,渡過長江,進改南方陳國。陳朝后主陳叔寶奢侈腐化,宴游無度,當他聽說建康城已陷落時,慌忙帶著他的兩個嬪妃,躲入宮廷內的一口枯井里。隋軍呼喊他們不出來,揚言要往井里投石頭,陳后主才和兩個妃嬪出來投降。陳后主攜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為“胭脂井”。據說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雞鳴寺的山坡下。

統一后的隋朝疆域返回

隋初隋盛時結論人口三千多萬人四千六百多萬人

墾田一千九百多萬頃五千五百多萬頃

糧倉長安太倉洛陽含嘉倉;洛口倉

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返回隋煬帝隋煬帝南巡揚州瓊花,學名“聚八仙”,號稱“維揚一枝花,四海無同類”。相傳揚州蕃厘觀有瓊花,隋煬帝慕其名,特赴揚州觀賞。涿郡北京余杭杭州通濟渠揚州大運河

(隋朝大運河的一部分)大運河揚州段返回探究活動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材料二:“天下轉漕,仰此一渠。”材料三: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材料四: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請同學們比較這四則材料對大運河的評價有哪些不同,到底哪種是正確?隋朝大運河對歷史的發展起了怎樣的作用?隋朝的滅亡與大運河是否有聯系?該如何評價大運河的開鑿?一.南北重歸統一

1.建立581年楊堅長安

2.隋朝統一589年

二.大運河的開通

1.目的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