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家長成就更好的孩子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1頁
做最好的家長成就更好的孩子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2頁
做最好的家長成就更好的孩子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3頁
做最好的家長成就更好的孩子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做最好的家長,成就更好的孩子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

只有家長身體力行,努力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成為最好的家長,孩子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擁有健全的人格,做更好的孩子,活出精彩的人生!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天津市南開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許洪玲建議,在社區(qū)舉辦家長課堂,建立“家長教育指導工作室”,面向適齡兒童家長,聘請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經(jīng)驗的志愿者作為老師,針對孩子準備入小學的家長開展相關(guān)課程教育,頒發(fā)“合格父母”上崗證隨學生檔案入學。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一時間眾說紛紜。其實,這是向新時代的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家長持證上崗”的最大價值在于改變一些家長固有的“教育孩子只是學校的事”的片面看法,讓家長明白,如何做一個“有益的家長”,是每個家長必須認真思考的事。尤其是筆者所在的學校目前正在開展一項市級課題《小學階段“全人養(yǎng)成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通過這項以學校為主導、家庭共同參與實施的課題研究,筆者充分認識到,加強家長的教育與培訓非常重要,只有家長成了“合格父母”,才能“成就最好的孩子”。

規(guī)范自身言行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一個人連自己都做不好,不能約束自己的言行,那么做好其他事情就更無從談起了,其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也難以起到榜樣作用。所以,要先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講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中既有基因遺傳的影響,也有孩子模仿父母行為的影響。

如果仔細觀察,在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例子,比如,我熟悉的一個男孩,他平時經(jīng)常隨地吐痰,就算喉嚨并不難受,也會有意無意地往地上吐唾沫,他的老師、同學都對他這樣的行為十分反感。當我問起這個孩子為什么這么做的時候,這個孩子不以為然:“我總感覺喉嚨里有東西,不舒服。”后來我接觸到這個孩子的父親,發(fā)現(xiàn)他是個特別喜愛抽煙的人,手里總是夾著點燃的煙卷,在香煙對口腔的刺激下,他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往地上吐唾沫。這位父親肯定不會有意識地教孩子隨地吐唾沫,可他卻忽略了,這樣的動作在兒子的眼里卻是一種行為暗示,兒子會覺得自己喉嚨里有東西不舒服,不由自主地往外吐唾沫,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壞毛病。這樣的例子真的有很多,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哪怕是說話的聲音大小、穿衣的喜好,恐怕都深受家長的影響。所以,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是,家長先要做好自己:保養(yǎng)好身體,戒除不良嗜好,時刻注意保持好的精神面貌,注意外表的整潔。

對家庭有責任感

央視曾經(jīng)播放過一則“為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大致內(nèi)容是:一位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后,又端著一盆水離開,孩子感到好奇,偷偷跟在后面,發(fā)現(xiàn)母親又去給奶奶洗腳。于是,這個孩子便有樣學樣,端著一盆水給勞累完的媽媽洗腳。這則廣告在社會上反響很大,廣告中傳播出一種“孝”的理念:孩子的孝心受家庭氛圍影響,父母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孝順,那么必然也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也會學著孝順父母。

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只是家庭教育的一個方面,另外還包括家庭成員的平等、夫妻間的互敬互愛、對親戚的關(guān)照等,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fā)展。

給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會幫助其建立足夠的自信和安全感。家長應(yīng)該明白,一些不經(jīng)意的小事,卻會帶來巨大的教育效果。

對孩子有耐心

“現(xiàn)在的孩子不好帶”,這是我遇見的年輕家長常說的一句話。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內(nèi)心的喜悅無以言表,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似乎怎么喜歡都不夠。可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和行為都在不斷發(fā)展,大多數(shù)孩子犯的錯誤和走的彎路也越來越多,這時候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沒有那么可愛了,甚至覺得是個麻煩。

孩子畢竟還小,犯錯誤很正常,但是這些錯誤會漸漸地讓家長開始越來越不耐煩。有些家長甚至覺得,孩子不停地叫著爸爸、媽媽的聲音,就像警報一樣刺耳。因為家長們不知道孩子又制造出了什么樣的“意外”,耐心也在瑣碎的日常中漸漸消磨。其實,在這個“制造麻煩”的過程中,孩子一直都在懵懵懂懂地前進著,雖然在一直犯錯,但也在不斷成長,其認知和能力都在不斷進步。

家長之所以變得沒有耐心,與家長對孩子過快、過高的期待有很大關(guān)系。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上幼兒園時學寫字,寫得歪歪扭扭,這時候父母通常不會生氣,因為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沒有多高的要求。可孩子上小學后,如果字還是寫得歪歪扭扭,必然會惹父母生氣,甚至會招來“兩巴掌”。因為,很多家長認為上學了字還寫得差那就是不認真,是故意的,殊不知也可能是孩子本身能力發(fā)展較慢造成的,孩子也是“身不由己”。

一旦家長對孩子失去耐心,就會向兩個極端發(fā)展:一是改造式的教育,家長說、孩子做,不許有異議,稍有反抗就直接“武力”鎮(zhèn)壓,做錯了則變本加厲;二是放任自流,“眼不見心不煩”變成了“大撒把”似的放養(yǎng)模式。這兩種情況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家長應(yīng)對孩子放低期待,允許孩子犯錯,多一些耐心,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更有好處,也會讓孩子看到家長的付出,體會到家長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與照顧。

遵守社會規(guī)則

孩子早晚會長大,走入社會生活學習工作,讓孩子早一些融入社會,了解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而很多家長卻往往不重視。舉個簡單的例子:遵守交通安全規(guī)則是我們每個公民應(yīng)盡的義務(wù),可是有的家長往往不以為然,特別是步行或騎自行車的時候,橫穿馬路、闖紅燈、逆行等情況時有發(fā)生。當被交警質(zhì)問時,這些人往往會很不屑地用“我趕時間”來搪塞。這些“小事”如果讓孩子看到,就會生出“趕時間就可以超越法律規(guī)則約束”的想法,從而讓孩子在潛意識中削弱了遵紀守法的觀念。

有一個故事在家庭教育中經(jīng)常被提及。家長問孩子:“三更半夜,馬路上一個警察沒有,一輛車沒有,可是紅燈亮了,短短的雙線道,你過還是不過?”孩子答“過”還是“不過”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家長要提示孩子:“爸爸(媽媽)不會過,你知道為什么嗎?”這樣可以促使孩子思考:“是怕被車撞到嗎?是怕被警察叔叔看到嗎?”孩子實在猜不出來,家長再告訴孩子:“其實,爸爸(媽媽)什么也不怕,只是會感到不安,怎么能因為沒人看到,就去做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事呢?”其實,遵守交通法規(guī)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鍛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