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7篇)_第1頁
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7篇)_第2頁
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7篇)_第3頁
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7篇)_第4頁
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7篇)篇一: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在陽歷中總是頻繁地變換日子,但是在農歷中,永遠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在春秋時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國以后就成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節,人們要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活動,這當中必不成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媽媽每年都是在外面買粽子,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軟磨硬泡要求媽媽給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結果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媽媽竟然允許了。

一切材料打定就緒,媽媽拿出兩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把糯米泡在涼水里浸泡半小時,然后把青綠色的粽葉洗得干明凈凈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個與外面不一樣的肉粽。”媽媽微笑著對我說。

開頭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三片粽葉放在手心,卷成一個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層糯米,再放入幾塊豬肉,接著再放一層糯米,結果把口分封起來,用手壓得緊緊的,右手拿起一個粽線在粽子上緊緊纏繞三圈,緊接著來一個完備的打結,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癢癢的,于是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開口,糯米漏了出來。“第一回嘛,這也不錯了。”得到媽媽的激勵,我包得更起勁兒了,一會兒,我們就包了一大盆。

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了四個小時,期盼已久的粽子終究到了出鍋的時候,開啟鍋蓋,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有粽葉的幽香也有豬肉的味道。結果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這個端午節分外的有意義,我不僅吃到了自己親自包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和屈原的故事。

篇二: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

兩千多年前,宏偉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宏偉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明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打定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熱愛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結果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外形。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結果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均勻,是不是有型。我開頭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便當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成耐地要揭蓋子觀測處境。由于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更加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究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欣喜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幸福。

篇三: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灑雄黃酒,佩香囊……在家鄉,端午不僅僅是由于要紀念屈原了,還有包粽子的樂趣,吃粽子的幸福,賽龍舟的昂揚……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粽子,。先要打定粽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豆沙餡的,蜜棗餡的,肉餡的……;要打定好芭蕉葉子,洗凈葉片,并將它剪成均勻的葉條。媽媽將糯米洗了,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壓就緊了,拿出餡兒按入米里面,隨后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此時的粽子,不但有飯團的味道,還夾雜著芭蕉葉淡淡的幽香,吃在口里涼快還帶點微微的甘甜。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要去買那些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今天,每家每戶的門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實,懸掛艾草,還可以驅蟲蟻,。用完餐,媽媽會燒那艾草給我們洗洗,聽說它有去寒濕消炎等作用。這時候,滿屋都是淡淡的藥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輕氣爽。

在端午這天,必定是要賽龍舟的,可是爸爸說我們這已經好久沒劃了。于是他給我們講往年的龍舟競渡。“端陽的下午,小孩們都穿上新衣服,佩帶“香囊”和“蛋兜子”,高欣喜興地跟著大人們觀看龍舟競渡。他們都會擠去碼頭或者河邊,掌聲,吶喊,尖叫,口哨,鑼鼓讓你聽不見你自己在說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龍舟讓你目眩神移。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沒有親眼目睹的人是沒有手段領會當中的沖動和昂揚的。”

在這天,人們可以恣肆地歡樂,小孩可以恣肆地玩耍,不用像過年一樣惦記明年,也不用考慮明天的計劃,它就是一個平民的節日,一個沒有約束的日子。

篇四: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游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聚合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歷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凄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邊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劃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后,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尸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有了現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粽子包好后,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開啟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幽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興隆,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后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大量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制成1厘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利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理應去崇敬它、養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付出。

篇五: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

說到粽子,大家都很熟諳,每逢端午佳節,我們都吃幽香可口的粽子。剝開清綠色的蘆葉,呈現在你面前的是銀白色的糯米,它們粒粒飽滿,晶瑩剔透,猶如一顆顆美觀純凈的珍寶,咬上一口,更是清爽可口。

在品嘗這美味可口的粽子之余,你是否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呢?

在家鄉,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忙著采蘆葉。河灘上站滿了人,四處都能聽見笑聲。采蘆葉也有確定的竅門,要選那種不老不嫩的。采回的蘆葉先要把它洗凈,再放進沸水里煮一下,這樣既可以殺菌,又能鞏固韌性。取出后放在涼水里浸泡一下,待蘆葉冷卻下來之后就可以使用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

先把糯米淘洗明凈,用水浸泡10個小時左右。為了更好吃,包的時候還可以參與一些花生、綠豆、紅棗、蜜餞等,還可以摻入咸精肉,制成葷棕。包的方法,先把蘆葉的一端卷成斗形,然后用糯米將斗填滿,再用剩余的蘆葉將其層層包裹起來。留神,可要壓緊,不然輕易散喲。結果用細繩將幾個角纏緊,就大功告成啦!

至于粽子的外形可以做成多種多樣,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粽”,它的樣子就像一個立體錐形,是全體粽子中個頭最大的。還有一些常見的,像方粽、菱粽、子母粽……每一樣都逗人愛好。

將包好的粽子放到清水里煮,半個小時后,整個屋子里就迷漫著蘆葉與糯米的幽香味。單聞著那迷人的香味,就讓人垂涎欲滴了。

粽子的吃法也有多種:可以趁熱吃,也可以等涼了吃。可以直接吃,如葷棕;也可以拌糖吃。各有各的滋味。

摯友,端午節到臨時,接待來我們這兒嘗嘗可口的粽子!

篇六: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點雄黃,插艾葉草等等,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起來,我就望見外婆已經打定好了一小籃子糯米,還有一盆兒昨晚腌好的五花肉,還有一大盆的煮好的蘆葉。打定要包粽子了,外婆望見我起來了,變對我說:“我正缺人手呢。你來幫我搭把手吧。”我開心極了。我可以享受到包粽子的喜悅。

我先拿了一個小板凳,坐在邊上,看著外婆包了幾個。看得我躍躍欲試,我連忙去把手洗了一遍。先挑了四五片蘆葉,四片按依次鋪開,一片反扣在中間,現在要把蘆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卷緊,不然米會露出來的。接著是往里面放入一半的糯米,在挑一塊五花肉放進去,再裝一半的糯米進去。然后用轉陀螺的樣子把蘆葉的另一端逐漸地卷起,弄到只有一個小尾巴,就把小尾巴夜卷起來,用大拇指摁住,把卷起來的再對折,結果呢要用線把粽子五花大捆綁牢,防止它散掉,這樣一個不這么完備的三角體粽子就完成了,外婆夸獎道:“比你媽那是包得好看多了。”我聽了大眼笑成了小眼,心想:可以去媽媽那顯擺顯擺了。

中午,外婆把做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中。當煮的差不多的時候,那濃濃的粽香就從廚房里飄了出來,直鉆入到我的鼻子里,幽香四溢使人胃口大開。我迫不及待地叫上家人品嘗我的粽子,媽媽笑著說:“這粽子比買的都要好吃!”我開心極了。

下午,媽媽給我和弟弟一人一個香囊。外婆報告我們端午節小孩子佩香囊有避邪驅瘟,還可以衣服點綴,這里面有朱砂、雄黃、香藥。我們這香囊外包以紅色絨布,在以五色絲線旋扣成索。一聞還有淡淡的藥香,我和弟弟欣喜地掛著香囊,出門找小伙伴去了。

端午節真是一個好玩的傳統佳節!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篇七:2022端午節六年級話題隨筆600字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熱愛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振奮,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用力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分外宏偉、強烈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方法,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用,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分外敬仰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打定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打定好的糯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