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奇章中學龍婷一、課程分析《課程標準》要求簡述“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認識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意義。(1)港、澳、臺問題的由來,這既是涉及中國內政的歷史問題,又是涉及中國外交的現實問題。(2)“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和實踐:“一國兩制”的涵義及在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臺灣問題解決中的運用。(3)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挫敗分裂祖國的陰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的重大歷史意義。二、學情分析【初高中銜接】初中已初步了解古代臺灣與大陸的聯系,葡萄牙侵占澳門,荷蘭、日本等國侵略臺灣,英國割占香港的史實,以及港澳回歸、臺灣問題的大致情況。【學科聯系】初中地理學習了港、臺的區域地理知識;初三政治課學習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語文課文有余光中的《鄉愁》,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鄧小平“關于香港問題的基本政策”,學生通過各種媒體,對這一課題有一定認識,時值香港回歸的周年大慶,學生對香港亦很感興趣,要加強從歷史角度正確看待港、澳、臺問題。三、教學目標1、歷史解釋與史料實證:理解香港、澳門回歸的原因和歷史意義。簡述“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形成;理解“一國兩制”構想的涵義。2、時空觀念:結合十九大內容去回顧“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背景、構想的提出、構想的內容、意義、“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及歷史意義。學生能知道香港和澳門問題的形成,順利回歸的史實;了解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學生學會自己總結歸納“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過程,能初步運用歷史知識分析海峽兩岸的現狀問題。3、家國情懷:通過香港、澳門回歸,洗雪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欺凌的百年恥辱,認識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之下繼續貫徹并深入發展一國兩制,努力為實現祖國的統一與偉大復興而奮斗。感受港澳回歸的莊嚴,喚起民族自豪感,強化國家統一意識。認識鄧小平的創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發復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看到黨和政府對于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和信心,堅信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唯物史觀:能夠理解香港、澳門問題出現是由于國家的落后,港澳能夠回歸是由于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的強大。五、教材重點難點重點:十九大精神繼續貫徹推行“一國兩制”的意義。通過香港和澳門順利回歸。洗刷中華民族百年恥辱,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和這一構想在解決香港、澳門問題上的運用。六、教學方法講授法、閱讀歸納為主,探究法兼之。七、教學課時:一課時八、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七子之歌的音頻《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指我國領土的哪幾個部分?旅順,大連,威海衛,廣州灣,臺灣,香港,澳門。十九大“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講授新課]主題:“一國兩制”1、含義“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它最早是為解決臺灣問題提出來的。學生活動:針對“一國兩制”的含義搶答五個問題:(1)“一國兩制”的前提基礎是什么?——一個中國(2)“一國兩制”的主體是什么?——社會主義(3)兩種制度是什么關系?——兩種制度長期并存,共同發展(4)“一國兩制”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祖國統一的問題(5)一國兩制在臺灣與港澳地區政策是否一樣?——不一樣,臺灣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由第五問引導學生思考:為何軍隊問題政策不一樣?再引導學生思考港、澳、臺問題的由來最后得出結論:港澳問題是外交問題,臺灣問題是內政問題。2、“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合作探究: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簡述“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過程。(1)、1979年元且,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了尊重臺現狀、爭取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并建議海峽兩岸實行通航、通郵、通商和探親旅游。(2)、198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在關于臺灣問題的九條建議中,明確指出在祖國統一后,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3)、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4)、1984年,全國人大六屆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闡述了“一國兩制”這一偉大構想,獲得大會通過。“一國兩制”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國家基本政策。過渡:“一國兩制”構想,最早是針對解決臺灣問題提出來的。它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初,但首先運用于解決香港問題的實踐中。(5)2023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完善一、香港回歸出示材料:一國兩制的實踐(1)香港問題的由來教師設問:香港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割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英國《展拓香港界址專約》強迫租借新界,租期為99年。教師拓展:由此可知,香港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2)、香港回歸過程:1982年中英兩國在解決香港問題談判時,鄧小平明確指出,要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解決香港問題;雙方將“一國兩制”方針作為談判的基礎;1984年12月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是“一國兩制”的具體體現;199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國家法律的形式落實了這一偉大構想。1997年7月1日,香港勝利回歸,終于成功地實現了“一國兩制”的構想。過渡語:香港問題的順利解決為澳門問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讓我們迎接澳門回家。二、澳門回歸(1)澳門問題的由來明朝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門回歸歷程1987年,中葡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發表。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1999年5月,何厚鏵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10月,江澤民在對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時強調,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后,中央人民政府將嚴格遵循“一國兩制”方針,按照澳門基本法辦事。1999年12月20日凌晨,澳門回歸祖國。合作探究:結合鄧小平同志講話探究香港和澳門能夠順利回歸祖國的原因和意義,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簡述“一國兩制”的意義。原因(板書):①我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有利條件②“一國兩制”的構想和各項具體方針政策的實施。--關鍵因素3.聯合聲明,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法律依據4.渴望回歸---群眾基礎意義(板書):①洗刷百年恥辱。②翻開港澳歷史新的一頁。③祖國統一大業邁出堅實的一步。④為國際社會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借鑒。1、有利于祖國的統一2、有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3、有利于港澳臺地區的穩定和繁榮4、有利于國際和平過渡:香港、澳門回歸中國,充分說明了“一國兩制”這一偉大構想的可行性。在“一國兩制”理論的指導下,大陸注重發展與臺灣的關系,促進海峽兩岸的交流,打破了兩岸幾十年來的隔絕狀態,有力地維護和促進了祖國的統一。過渡語:如果說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是中華民族的榮耀的話,那么海峽兩岸的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企盼。三、海峽兩岸關系的進程臺灣問題是如何出現的呢?歷史上的臺灣: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率船隊到達臺灣(當時叫夷洲),隋唐時稱臺灣為琉球;元明時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42年,荷蘭獨占臺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年,清朝進兵臺灣,1684置臺灣府,1885年獨立設省;甲午戰爭中,清朝戰敗,被迫于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3年《開羅宣言》宣布:戰后將臺灣歸還中國;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舉行,中國收回臺灣;1949年,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敗退臺灣,臺灣與大陸再次分裂。朝鮮戰爭期間,美國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教師總結:由此可以知道,臺灣問題是我國的內政問題,與香港澳門問題不一樣。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再思考:兩岸統一是不是特別艱難?合作探究:利用教材搜索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主要史實,小組合作將其制成大事年表。1)1979:停火⑵1980:破冰⑶90年代:政治接觸“九二共識”(4)2023年兩岸三通實現。①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宣布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停止炮擊金門,兩岸實現真正停火。②80年代,兩岸三通限制放寬,民間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增加。③1992年,汪辜會談,達成“兩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④1995年,江澤民提出“八項主張”,強調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⑤2023年,全國人大《反分裂國家法》,以法律的形式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展示有關兩岸交流的圖片資料(1979年元旦,國防部長徐向前宣布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從而實現了兩岸30年來的真正停火;1980年后,兩岸民間交往的堅冰被逐步打破,定居、探親訪友、采訪觀光及經商投資的人員不斷增加,通航、通郵、通商的限制逐漸放松,兩岸交流日益頻繁;1992年10月,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1994年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推動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199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的重要講話。)過渡語: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然而國內外的一些反華勢力卻倒行逆施,竭力破壞祖國的統一大業,遭到人民的唾棄。課件展示:展示有關“臺獨”和人民反“臺獨”的圖片資料合作探究:根據以上材料和所掌握的知道,你認為實現臺灣統一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怎樣才能順利實現臺灣的回歸呢?A、實現臺灣統一的有利因素:(板書)①歷史血脈相連,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②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③“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在香港和澳門問題上的成功實踐;④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B、阻礙臺灣統一的不利因素:(板書)①島內臺獨勢力②國際反華勢力強調:中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基本立場和原則:(板書)“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是臺灣統一的最佳方式,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十、小結:鄧小平同志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魄力,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這一構想不僅成功地應用于解決港澳問題,雪洗了中華民族的恥辱,而且為解決臺灣問題指明了方向。誠如江澤民同志所說:“我們堅信,通過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祖國的完全統一就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創設“海峽兩岸必將統一”情境,要求分小組形式以“祖國統一”為主題制作一本展現祖國統一歷程的相冊集。十一、課堂檢測1.中國政府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是在A.《告臺灣同胞書》中B.《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中C.《聯合聲明》中D.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2.“一國兩制”構想中的“兩制”是指A.兩種管理制度 B.兩種社會制度C.兩種經濟制度 D.兩種法律翻度3.《告臺灣同胞書》中說:“在解決統一問題”時,尊重臺灣的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采取合理的政策和方法……,”對此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宣布了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B.臺灣可以實行資本主義制度C.中國政府不干涉臺灣的外交事務D.歡迎臺灣各界為統一獻計獻策板書設計“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內涵和平形成統一國兩制一實踐一國展望兩制十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工程技術咨詢服務合同
- 2025標準的店鋪裝修工程合同
- 2025大型顯示屏維修保養服務合同協議書
- 《臨床試驗與流行病學研究》課件
- 2025綜合貿易合同范本
- 2025年蘇州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古埃及神話》課件
- 《跨境電商研究》課件
- 古典園林之美:初中美術課件創作
- 《高血糖綜合征》課件
- 2023詩詞大會知識競賽200題題庫(含答案)
- 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
- 2023借款協議書Word模板
- 生產設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完整版)年產30萬噸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藝設計畢業論文
- 無障礙公共設施建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 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綜合考復習題
- 石家莊市存量房買賣合同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3版教學設計第六章 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
- 自來水廠調試方案
- 人教2011版六年級美術上冊《山山水水》評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