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_第1頁
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_第2頁
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_第3頁
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_第4頁
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1Klass.Nr./Class.編號502412003年11月VOLKSWAGENAG車輛內部裝飾材料漆層要求TL226車輛內部裝飾材料漆層要求關鍵字符:涂料、漆層,上漆,漆工,內部裝飾,擦漆,熱密封,熱封變更與TL226,1998-11版本相比,作了以下變更:更新涂料系統更性相關標準完成標準校訂過往的版本1981-02;1986-12;1995-01;1995-10;1998-11涵蓋范圍此項TL標準適用于漆涂層、擦漆與熱密封工藝。此外,也適用于金屬或非金屬車內裝飾模具成型件工藝。名稱2.1名稱范例2.1.1塑膠材料的表面涂層要求雙層軟漆覆蓋面,標準依照TL226,S40±5雙層特殊質感覆蓋漆,標準依照TL226,S40±52.1.2金屬表面涂層要求頂部粉漆涂層標準依照TL226,層次結構要求依照TL256要求注意:如果以下對特定部件或部分部件的要求不能完全執行或完全不能執行,請檢查圖紙。3.1總體要求依照Volkswagen標準VW01155檢驗審核首批供應材料及其變更項目。依照VW91101要求,規避相應危險因素。全套測試至少需要有5件完工部件或上漆面積有0.5平方米的部件完工部件的特性或特有機械性質,只會在指定覆蓋有表面涂層的范圍內有所削弱。

P2表面涂層/漆面,及以后可能需要增加的復涂層,都應該分別緊貼材料表層或原有涂層表面。復涂層范圍應予標示注明。供應商應提供所有測試材料的以下相關資料:1、底層材料的說明(制造商名稱及VDA認證名稱)2、顏色3、預處理情況清潔步驟狀況,例如使用異丙醇表面活化處理,例如用火加熱灼燒其他表面處理情況,例如經鋅磷酸鹽處理層層次結構(定義所有參數)例如:雙層彈性軟漆或者特別質感漆面底漆XYZ,XYZ公司產品,編號XYZ底部涂層:XYZ,XYZ公司產品,編號XYZ混合比例:10:x,混合比例應該依照(系統)涂料的釋出量而定上漆設備上漆位置上漆時間3.2外觀與質感特征試驗部件的表面應該有統一外觀;應該與圖紙的要求相同,也應該與所取得的樣品的質感特征、光澤與顏色一致。不允許存在氣孔、裂紋、垂流,以及其他瑕疵,以免對部件特別的外觀造成負面影響。依據VW50190要求,部件的顏色以及光澤度在第一批樣品的測試報告中即會記錄。3.3戶外風化測試依據VW50185要求,進行戶外風化測試試驗在測試過程中,供應商必須解決引起投訴的故障原因并對上漆系統進行改良。3.4上漆程序上漆程序必須由涂料商店及涂料制造商共同協調制定。雙方將會在首批樣品測試報告中確定上漆程序,也就是說,雙方均有責任執行指定要求。責任分配如下:涂料制造商須提供其依照TL適用標準,執行指定要求的相關信息。此外,涂料制造商必須制定明確的上漆步驟指引,并提供涂料使用方法的相關支持。涂料商店須提供上漆底材的相關信息(塑膠種類與商標名稱),及早檢查要求有否得到執行(也必須對預制系列部件做檢查:至少是有義務),確認遵照涂料制造商提供的步驟指引上漆,并向涂料制造商提出涂料使用方法的相關支援要求。P33.5烘干處理步驟所有送往檢測的樣品均需經過預先烘干處理步驟:將樣品置于溫度調節室內七天,溫度變化幅度控制在18至28攝氏度之間,或者60攝氏度條件下放置48小時。每個測試程序完成后,樣品必須重復烘干步驟至少30分鐘。目測檢查前請勿停止烘干處理程序。目測檢查標準依照3.7與3.8章,且須在18至28攝氏度條件下烘干1小時后進行。含加強纖維、強化球體或泡沫材質的部件,必須在18至28攝氏度條件下烘干24小時后,才能進行檢測。3.6上漆系統見表1表1名稱雙層裝飾漆雙層彈性軟漆/雙層特殊質感漆效果漆要求外觀:(特征x)激光刻字對觸感特性的要求較低聲學:(特質x)外觀:(特征x)激光刻字對觸感特性的要求較高聲學:(特質x)特別外觀(特殊質感,例如紡面、珠光面、金屬面等)IMD工藝,擦漆工藝,及熱密封工藝與釋出量相關與釋出量相關干燥薄膜厚度面積(單位微米)15至3535至90與釋出量相關1)外觀:顏色,光澤質感特質:主觀要求柔軟(觸感或效果)聲學特質:與未上漆的部件相比,減少嘰嘰嘎嘎的聲音及相關的其他噪音(主觀判斷)2)如果需要復合多層的結構(上漆面或者附加的潔凈覆蓋層)以增加牢固度、方便激光刻字以及提升質感特質等,需在圖紙上加以注明。附加的復合多層結構的干燥漆面厚度將會計算在總體漆面厚度內。根據圖紙標注及2.1章的說明,此結構將會應用在金屬覆蓋層上。3)IMD工藝:預制裝飾件3.7初次烘干的牢固度及脆度3.7.1橫切測試依照DINENISO2409標準進行橫切測試,用黏性膠帶快速撕拉。例如,可以使用Beiersdorf公司生產的4657號黏性膠帶。要求:Gt0-1

P43.7.2橫切測試(斜十字)因部件的幾何(形狀、位置)原因而無法進行一般的橫切測試時,可應用此項測試。測試:橫切并用黏性膠帶快速撕拉。鋒利的薄刃小刀是做測試的良好工具,例如帶梯形刀刃的安全刀具。要求:撕拉后的黏性膠帶上不應有任何涂料微粒3.8抗刮擦性能依照PV3952標準,橫切試驗:試驗裝置=1毫米;刮痕間距離=2毫米;斜壓力=20牛頓組合部件或ASSY部件:依照DINENISO1518標準,用Erichsen公司318型號硬度測試裝置,加10牛頓壓力于針頭接觸點上(尖頭:0.75毫米)。要求。表面涂料覆蓋層不能有任何可見底層材料的裂紋。3.9噴涂工序依照VW50180標準對上漆非金屬材料的要求:溶劑型涂料系統:未上漆部分所要求的噴涂量在30μgC/g之內。水溶型涂料系統:未上漆部分所要求的噴涂量在10μgC/g之內。對已上漆金屬材料的要求:上漆部分的噴涂量不超過10μgC/g。3.10熱穩定性能3.10.1熱老化測試:機械循環烤爐中的老化不直接曝露在陽光下的部件:老化測試時間240小時;老化測試溫度(90+2)°C。直接曝露在陽光下的部件:(例如防凍裝置管道、擋泥板上部)老化測試時間500小時;老化測試溫度(120+2)°C。在陽光直射與非直射交替部位的部件:(例如通風出氣口):老化測試時間500小時;老化測試溫度(110+2)°C。要求:與測試前狀態相比,外觀與觸感特質無改變。同時還必須達到3.7章與3.8章的要求(請查閱3.5章)。3.10.2環境變化循環測試測試:AUDI:依照PV1200要求96小時。VW:依照PV2005要求60個循環(40個循環后進行首次評估)。要求:與未測試狀況相比,不能有任何肉眼可見改變。同時還必須達到3.7章與3.8章的要求(請查閱3.5章)。P53.11耐候性3.11.1穩定氣候下的濕冷凝依照DIN50017KK標準進行240小時的測試要求:30分鐘后進行檢查:依照m0g0nachDIN53209標準,漆面不應該有任何侵蝕現象。同時還必須達到3.7章與3.8章的要求(請查閱3.5章)。3.11.2腐蝕循環測試(僅適用于金屬上漆件)測試:依照PV1210標準進行15個循環測試;依照DINENISO7253標準及DINENISO4628-8標準第8.5章,測試在帶刮擦痕跡的組件內進行。要求:不應該腐蝕漆面,或侵蝕車體涂裝或油漆底材。銹蝕應≤2.5mm,在部件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夠>5mm。3.11.3光固性測試:依照PV1303標準進行測試。依照安裝位置確定試驗循環次數。(見4.1章)要求:牢固度應為DINEN20105-A02灰度色標卡第4級。此外,不允許有任何其他可見瑕疵,例如色澤變化或漆面破裂等。同時還必須達到3.7章與3.8章的要求(請查閱3.5章)。3.12抗老化性能3.12.1潮濕老化測試:在(90±2)oC,相對濕度≥96%的溫度控制箱內放置72小時。要求:顏色與質感無任何改變。同時還必須達到3.7章與3.8章的要求(請查閱3.5章)。3.12.2日曬模擬測試測試標準為DIN75220;依照D-IN1-T標準,作480小時(20循環)的測試。要求:顏色與質感無任何改變。同時還必須達到3.7章與3.8章的要求(請查閱3.5章)。3.13磨損試驗3.13.1簡述依照PV3906標準及第4.2章要求進行檢測。3.13.2干擦牢度測試:摩擦附布干擦100次覆蓋漆表層評估:與未檢測前狀態相比,無肉眼可見變化,例如末道漆結構變化或者出現磨損痕跡等。摩擦干布評估:依照DINEN20105-A03灰度色標第4級色牢度,檢測摩擦干布脫色情況P63.13.3濕擦牢度測試:摩擦附布(水)濕擦100次覆蓋漆表層評估:與未檢測前狀態相比,無肉眼可見變化,例如末道漆結構變化或者出現磨損痕跡等。摩擦濕布評估:依照DINEN20105-A03灰度色標第4級色牢度,檢測摩擦濕布脫色情況。說明:摩擦附布如果在獨立液體中浸泡超過1分鐘,然后在濾紙間短暫擱置,可以視為“濕潤”。3.13.4干擦牢度測試:摩擦附布干擦2000次應用于高負重部分的構件檢測(例如方向盤或變速裝置)。覆蓋漆表層評估:與未檢測前狀態相比,無肉眼可見變化,例如末道漆結構變化或者出現磨損痕跡等。摩擦附布評估:依照DINEN20105-A03灰度色標第4級色牢度,檢測摩擦濕布脫色情況。3.14耐潔洗劑與合成汗液測試3.14.1測試液0.5%表面活性水溶液,例如洗潔精溶液乙醇-氨清潔劑(例如玻璃清潔劑),未稀釋汽油(依照DIN51631標準,特殊沸點II,80/100°C)符合TL52117標準的酒精“合成汗液”測試介質:溶液A:0.75%乙酸溶液[將1公升蒸餾水加入7.5毫升的濃度為100%的醋酸中]。溶液B:氨水溶液,例如按重量計算,含0.5%氯化鈉,濃度為0.036%的溶液[將1克氨水溶液(25%)加入蒸餾水中,得總重量為690.72克(實為690克)溶液,再加入3.47克氯化鈉]。3.14.2水滴測試測試:使用吸液管向油漆表面滴水,每滴0.1毫升。測試進行10分鐘后,可以在60°C的氣體機械循環機內干燥30分鐘。涂層表面狀態評估將在以上處理過程結束24小時后開始。要求:涂層表面顏色、光澤度及末道漆結構無變化。只有經過濕布擦拭仍無法恢復的情況下,才能認為光澤度有所改變。3.14.3磨損行為測試測試:使用摩擦附布連同清潔劑進行10次摩擦牢度測試。詳見3.13.1章。要求:涂層表面顏色、光澤度及末道漆結構無變化。只有經過濕布擦拭仍無法恢復的情況下,才能認為光澤度有所改變。摩擦附布評估:依照DINEN20105-A03灰度色標第4級色牢度,檢測摩擦附布脫色情況。4測試說明4.1光固性獨立部件(上漆材料)循環日曬測試次數:后架,嵌入式車尾箱:10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方向盤,車內鏡:6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車門裝飾面板,直接曝露在日光下,或覆蓋一層薄膜或紡織材料(在型邊之上):5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框架里襯,直接曝露在日光下:3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框架里襯,非直接曝露在日光下:3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坐椅(覆蓋裝潢材料):3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儀表板(整體組件與薄膜):3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操縱桿包裹層:3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車門裝飾面板,直接曝露在陽光下,用薄膜或紡織材料遮蓋:3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壓制成型內頂板(與各種裝飾物品搭配成組件):2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車內地毯,嵌入式密閉車尾箱:2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隱藏部件(例如密閉車尾箱中的裝飾面板):2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用于直接曝露于陽光中的部件的材料(例如車門下方裝飾面板部分應用部件):3次循環,灰度標示第4級4.2磨損測試帶有兩支托架的輕質合金滾筒代替可以代替在DINENISO105-X12測試中要求安裝的心軸,或者測試中要求的類似裝置(見圖1)。輕質合金滾筒:重量:40克直徑:20毫米長度:52毫米托架:重量:11克厚度:5毫米寬度:20毫米長度:45毫米

P7輕質合金滾筒上貼有厚度為3毫米的PUR聚酯泡沫層(毛密度:40±5公斤/立方米)。塑料泡沫層上有耐摩擦裝置(或者心軸),以適度防止泡沫層內部的移位。輕質合金滾筒安裝時,須保證其觸點壓力與心軸的觸點壓力相同(900克)。圖15參考標準1TL52117:變性酒精;潤滑劑標準PV1200:環境循環測試;設備、結構元件、系統、半成品PV1210:車體部分及外加部分;侵蝕測試PV1303:非金屬材料;乘客車廂部件的日曬測試PV2005:車體部分;耐候性循環測試PV3906:非金屬平面織物;摩擦損耗測試PV3952:車內塑料部件;耐摩擦耗損測試VW01155:汽車補給系統,整體;首次補給與每次更新后檢查認可VW50180:乘客車廂部件;噴涂工序VW50185:車體部件;戶外環境條件的耐候性VW50190:車體內部裝飾部件;色度評估VW91101:車輛環境標準;車體部分,材料,工作液體;避免危險因素的措施DIN50017:空氣氛圍與技術指標;水冷凝測試空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