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3講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識記基礎】一、孫中山首倡三民主義1.背景:(1)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侵略不斷加深,清政府的統治日益腐敗,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不斷高漲。(2)孫中山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___________。2.三民主義提出:1905年11月在同盟會機關報《_____》發刊詞中,把同盟會革命綱領說明為_________。中國同盟會民報三民主義3.內容:名稱內容意義方式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以革命暴力推翻_______的反動統治,實現民族獨立把反清與建立資產階級民族國家結合起來,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時代的要求民族革命清王朝名稱內容意義方式民權主義“創立民國”,即推翻_________,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從理論上解決了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政治革命民生主義“_________”,即核定全國地價,漲價歸公反映了孫中山維護廣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社會革命封建帝制平均地權4.影響:(1)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的_____________,是鼓舞革命斗爭的理論旗幟。(2)反映了資產階級追求_________和發展資本主義的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爭取_________和國家富強的愿望。(3)推動_________發展,對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政體起了巨大的作用。民主革命綱領民主政治民族獨立辛亥革命二、新三民主義1.背景:(1)在一次又一次的抗爭和失敗的艱辛歷程中,孫中山相識到真正的革命力氣在廣袤群眾之中。(2)孫中山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建議,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2.提出: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3.內容:(1)民族主義:提出_____________的口號,主見國內各民族一律同等。(2)民權主義:主見普遍同等的民權。(3)民生主義:提出平均地權和_________,承認“耕者有其田”。反對帝國主義節制資本4.影響:(1)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_________和大革命時期的旗幟。(2)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邁出的嶄新一步。政治基礎【縱橫聯想】新三民主義對民主革命的推動作用(1)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使革命的力氣空前地團結壯大起來。(2)在新三民主義的指導下,國民革命蓬勃發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理解應用】考向突破1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史料突破】材料一我們推倒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來分作兩次去做。講到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摘自《中國近代史資料選輯》【探究1】材料一反映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主要目標是什么?提示: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共和國。材料二……歐美各國,善果被富人享盡,貧民反食惡果,總由少數人把持文明華蜜,故成此不同等世界。……歐、美為何不能解決社會問題?因為沒有解決土地問題。——摘自《中國近代史資料選輯》【探究2】材料二中主見建立同等世界的措施及實質是什么?提示:措施:主見實行民生主義,進行以土地問題為核心的社會革命;實質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要點突破】三民主義的內在關系1.民族主義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統治,它是三民主義的政治前提。2.民權主義的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務,是三民主義政治綱領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3.民生主義是三民主義的補充和發展,是三民主義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是孫中山經濟思想的核心。【拓展延長】多角度看待三民主義(1)從時代背景看:三民主義產生于《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沖突和階級沖突趨于匯流。(2)從綱領內容看:三民主義所要解決的是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沖突,推翻滿清統治。(3)從民生意識看:三民主義借鑒歐美閱歷,結合中國國情,憐憫人民疾苦,呼喊社會公允。(4)從民主政治看:三民主義提倡民權,指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確立了三權分立式責任內閣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化人心,推動了民主政治的進程。(5)從時代發展看:三民主義與時俱進,由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推動了民主革命的進程。考向突破2新三民主義【史料突破】材料“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華蜜,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此次我們通過宣言,就是重新負擔革命的責任,就是支配徹底的革命。終要把軍閥來推倒,把受壓迫的人民完全來解放,這是關于對內的責任。至于對外的責任,要有抗拒帝國主義侵略,將世界受帝國主義所壓迫的人民來聯絡一樣,共同協作,相互扶助,將全世界受壓迫的人民都來解放。——孫中山《對于國民黨宣言旨趣之說明》【探究】依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孫中山晚年對中國革命對象和革命任務相識的變更。提示:(1)革命對象:由腐朽的清政府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2)革命任務:由推翻清政府的封建反動統治,進行反封建斗爭到反帝反封建。【要點突破】新三民主義“新”的體現1.內容新:(1)新民族主義中明確提出了反帝要求,主見各民族同等;(2)新民權主義主見普遍同等的民權;(3)新民生主義中提出了要“節制資本”、頒布勞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見,謀求改善工人與農夫的生活。2.思想新:新三民主義貫徹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拓展延長】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關系考點二毛澤東思想及新時期的理論【識記基礎】一、毛澤東思想1.萌芽:國民大革命時期。(1)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_____是中國無產階級最廣袤和最忠實的同盟軍。(2)《湖南農夫運動考察報告》中,強調農村革命的意義。農夫2.誕生:井岡山時期。(1)標記:_____________、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提出。(2)文章:《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包圍城市3.成熟:延安時期。(1)標記: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2)理論:_______________理論,對中國革命進行了系統論述。(3)文獻:《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_____________》。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論4.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1)理論:人民民主專政理論;_______________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理論以及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的理論等。(2)文章:《___________》《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沖突的問題》等。社會主義工業化論十大關系二、鄧小平理論1.形成:(1)1978年12月,鄧小平的《解放思想,_________,團結一樣向前看》講話成為開拓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記著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道路正式開拓,鄧小平理論逐步形成。實事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發展:內容意義南方談話深刻闡發_________的本質,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關系,改革開放、革命與解放生產力的關系,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等問題把_________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內容意義中共十四大明確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中共十五大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___________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指南鄧小平理論成為指引中國共產黨繼續前進的旗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理論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需始終代表_______________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袤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先進生產力2.意義:(1)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2)是新世紀新階段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縱橫聯想】三大理論成果解決的核心問題【理解應用】考向突破1毛澤東思想【史料突破】材料因為強大的帝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反動同盟軍,總是長期占據著中國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需把落后的農村造成先進的、鞏固的依據地,借以在長期斗爭中逐步爭取革命的全部成功。在這種情形下面,由于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國土地的廣袤,由于中國的反革命營壘內部的不統一和充溢沖突,由于中國革命的主力軍農夫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這樣使……中國革命有在農村首先取得成功的可能。——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1939年)【探究】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持這一觀點的理由是什么?提示:(1)核心思想:中國革命應當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2)理由:城市中的敵人力氣強大;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中國土地廣袤;反革命營壘內部不統一;農夫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軍。【要點突破】毛澤東思想的特點1.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顯明的中國特色。2.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才智的結晶。3.靈魂是實事求是、群眾路途、獨立自主。4.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閱歷總結,是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成功的思想理論。【拓展延長】毛澤東思想與毛澤東的思想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依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革命長期實踐中一系列獨創性閱歷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學思想體系,是集體才智的結晶。毛澤東個人為毛澤東思想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無可替代的歷史貢獻。考向突破2鄧小平理論【史料突破】材料什么叫社會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并不是很醒悟的,馬克思主義最留意發展生產力……支配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支配,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支配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殲滅剝削,消退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有。——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探究】據材料指出,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有哪些發展?鄧小平所闡述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為什么說1992年的“南方談話”是改革開放的其次次宣言書?提示:(1)發展:支配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有。(2)核心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3)緣由:“南方談話”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開放,奠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基礎。【要點突破】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1.從思想路途上看: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毛澤東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探究出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鄧小平繼承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途,使中國走上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2.從道路選擇上看: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鄧小平的改革也首先從農村起先,在農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進行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這符合中國的國情。3.從統一戰線看: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寶之一。同樣,鄧小平在改革實踐中繼承和發展了統一戰線,如發展了人民民主專政和政治協商制度,提出了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氣建設社會主義。【高考視角】【典例】1926年,有報紙評論說:“自從蔣介石抬出三民主義,大出風頭以后,很多人都覺得主義是值錢的,于是乎孫傳芳標榜三愛(愛國、愛民、愛敵),東三省有人主見三權(民權、國權、人權)。聽說四川有些軍人到處請教人替他們想個主義玩玩。”這種現象反映了當時()A.政治宣揚促使各界思想趨同B.標榜主義成為軍閥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經成為社會潮流D.各地軍閥對三民主義理解存在差異【解析】選C。1926年的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政治上獨裁黑暗,但一些軍閥卻標榜民主,以此顯示在政治上的進步,贏得人心,維系自身地位,這樣的歷史現象正是民主觀念深化人心的反映,說明民主思想已經成為社會潮流。A、B、D都是現象,不能體現本質。【素養解讀】全國卷高考命題以素養考查為主,本題考查“歷史理解”,具體解讀如下:本題考查方法指導歷史理解由“三民”“三愛”“三權”推知民主思想成為社會潮流。【專家分析】1.突破思維定式:全國卷命題依托的是主干學問,但考查的落腳點卻往往出乎意料,這提示在學問學習中要突破定式思維:教材中關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一般認為是黑暗、反動時期,但事實上北洋軍閥時期政治民主化是有所進步的,如本題中各派軍閥標榜“三民”“三愛”“三權”,這至少說明各派軍閥認為“民主”是好東西。2.應對方法:透過現象看本質,由表及里的理解歷史現象。如本題中的現象是各派軍閥標榜“三民”“三愛”“三權”,此現象反映的本質是民主思想成為社會潮流。【命題前瞻】【專家觀點】就對待思想文化的傳統性和現代性的關系問題,在孫中山之前,19世紀下半葉有人認為二者可以并行不悖,形成了新學為用、舊學為體的解決模式;在孫中山之后,又有人突出并夸大現代性與傳統性的差異和對立,出現以破舊立新的方式來解決二者關系的模式。前者偏于保守,而后者又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兒童營養不良的早期干預與調整
- 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和干預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下江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卷(文字版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六中高一下3月月考英語試卷(題目版)
- 小小超市活動方案
- 山西科普進校園活動方案
- 小學釘扣子活動方案
- 山西錦鯉活動方案
- 市縣招商活動方案
- 峨眉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 閑置資源統計表
- 國際服務貿易案例-
- 畫冊設計制作報價單
- DBJ∕T13-354-2021 既有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技術標準
- 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及貨物安檢查危技術業務考核題庫
- 某市印染紡織公司清潔生產審核報告全文
- 維修電工高級技師論文(6篇推薦范文)
- 人民幣教具正反面完美打印版
- 人力資源服務收費標準
- 黃自元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 小學年級組長工作總結二年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