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檢試卷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檢試卷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檢試卷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檢試卷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檢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檢試卷:一.基礎整合(20分)書寫能力考查。(說明:根據書寫情況評分。相信你能寫出漂亮的字來,而且卷面整潔)(4分)將下面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用楷書或行揩抄寫在方格內。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給下面選文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所給的拼音寫漢字。(2分)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yUnniang()()。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在下列田字格內規范書寫名句。(任選其中四題作答,每小題1分,4分)會當凌絕頂,□□□□□。我寄愁心與明月,□□□□□□□。□□□□□□□,多少樓臺煙雨中。光陰似箭,□□□□。(熟語)《望岳》點明全詩主旨的詩句是:□□□□□,□□□□□.由“丈夫非無淚,不灑別離間”可聯想到初唐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詩句:□□□□□,□□□□□。仔細研讀下面的兩句話,在橫線上再仿寫一句。(3分)找到一個解題的角度,知識會為你打開一扇門;結識一個知心的朋友,友情會為你打開一扇門; ,這是同學們街頭發現的錯別字,請你在題后的方框中改正。(3分)飯店門口:“抄”飯。□(2)修車店門口:補胎“沖”氣。□(3)店鋪門口:“另”售。□(4)快餐店門口:大排“擋”。□(5)洗車店門口:洗車打“臘”。口(6)停車場招牌:“仃”車收費。口6.2007年5月31日是以“創建無煙環境”為主題的第20個“世界無煙日”。據某市一項調查顯示:煙民中女性比例高達3%?4%,且呈上升趨勢;35%的青少年接觸過煙草。右邊這幅漫畫從某一側面反映了這一現實問題。請根據漫畫內容完成下面的說話題。(4分)揣摩媽媽的話,其言外之意是:聽了媽媽的話后,女兒禁不住說道:二.古文閱讀(14分)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②或王命急宣()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④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2分)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填空。(4分)(1)請概括三峽季節的特點。①夏季:②秋季:(2)填寫出描寫三峽形勢的語句。①體現三峽長的語句是:②體現三峽險的語句是:由“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與李白的哪一首詩意境相同?請你寫出這首詩句。(4分)三.課文解讀(共12分)自我有記憶開始,家就是一張笨重的積滿油膩的木桌,一碗拌著焦黃豬油渣的醬油飯,一杯用過期折價的奶粉沖調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長的冰棍箱。讓很多人費解的是,在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順順利利地長大,順順利利地代替了母親常年用的那根光潤的竹棒。小巷里的人們不再聽見那日日重復的青石板上有節奏的叩擊聲了。人們常年見到的就是我——一個丑女孩,每天攙著一個盲姨娘從小巷深處緩緩地走到巷口。開始的時候,我很滿足于自己那由骯臟的板壁、熏黑的炭爐、簡單的飯菜構成的生活,我總是自豪地倚在極為疼愛我的母親身邊,總是極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饞的永遠吃不完的冰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學異樣的目光,老師分外的關切,時刻提醒著我:我,是一個瞎子撿來的女兒;我,擁有的是一個特別貧窮的家。我開始沉默,開始回避所有的同學,甚至開始厭惡我的家。我不再與母親相伴而走,也不再從母親賣冰棍的那條路經過。那段時間,除了幾頓飯之外,我幾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為了在那個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時間。有人向她問起我,她依舊滿面春風:“莉學習忙呢!老師贊她有出息呢!哪會在家耗時間!”除了我,誰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時間飛逝,終于,在中考過后的一個月,我接到了縣城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我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擺脫自己家庭的陰影,住進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縣城一中了。臨行前,我穿上了母親用微薄的生活費中硬扣下的錢購置的連衣裙。當我看見穿衣鏡中頗具城市少女風采的“我”時,我終于下了決心,轉向母親,吞吞吐吐卻又異常清晰地說:“媽……您……以后別……如果沒急事的話……不用去找我……”“為什么?”好長好長時間的沉默,終于,她點了點頭,順手取過她那根不知啥時已從角落里拿出來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擊著地面向廚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輕輕推開我:“我去幫你弄點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沒有說。母親果然遵守諾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進城里卻經常回鄉的老婆婆幫我捎來一些營養品及生活費。坐落在小巷深處的那個家似乎與我完全隔絕了。我開始淡忘了家門前圓潤光潔的石凳,那門上銹跡斑駁的門鎖,甚至淡忘了黃昏后母親倚在門旁殷殷的招呼聲。這樣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過去,一直到我臨近畢業的那個學期。那個學期的最后一個星期。當老婆婆將一包雞蛋和五十元錢塞給我時,我床對面的一位室友發話了:“莉,你媽對你多好,畢業聚會把她請來,你優秀的成績定會讓她感到光彩!”“哦……這?”我遲疑了瞬間,“我媽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連帶東西都一直請別人幫忙,哪有時間呢?”那刻,我驚異于自己說假話如同說真話一樣。送老婆婆出門時,我感激地對她說:“您這三年來為我操了心,讓您受累了。”“你……”她看來有些激動,停了一會兒,又說,“你考得真的很好?”我點了點頭。“造孽!”她竟長嘆一口氣,“你……你媽怎么那么死心眼!”“怎么回事?”我突然有點緊張。她不再說話,拉起我的手直沖出校門,然后拐到一個偏僻的巷子里。我的視線頃刻間模糊了。朦朧的淚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長長的路,路旁那長長的小巷,巷里那根長長的竹棒,竹棒后蹣跚著一個長長的、長長的人影。“媽媽!”我奔過去,為自己的虛榮,為自己的無知,流著淚。在風中,她的臉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兒卻是那么挺拔,那么堅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從原文中選出三個能夠體現“我”對小巷深處的家、對盲母的感情變化的詞語,填在下面的方框中,與“悔悟”合在一起,組成對于選文內容的精煉概括。(3分)從第5自然段中(省略掉的段落忽略不計)兩個加點的“終于”,可以讀出“我”當時怎樣的心態?(3分)文中加橫線的語句與上文中的哪句話相照應并形成對比?請在原文中用“”劃出來。(3分)畫“”的句子很值得關注,從全文看,那刻,“我”說假話如同說真話一樣因是什么?請用原文中詞語簡要回答(答案不超過4個字)。(3分)四.拓展遷移(14分)一場臺風,把這座美麗的小城變成了汪洋大海。忽然,樓群中間晃晃悠悠搖出一條小船,上面擠滿了人。浪高水急,船小人多,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有人提議得下去兩個人,不然的話大家都會被淹死。提議是正確的,得到全船人的擁護,可是讓誰下去呢?誰下去誰就會立即被洪水吞沒。船上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開口說話。洪水越來越急,小船已經進水了,眼看就要沉沒。這時一位白發的老人說:“我下去吧,我已70多歲了,是船上歲數最大的人,你們年輕人活著比我用處大。”說著就要往水里跳。他的話音剛落,又有一位瘦得皮包骨頭的小伙子說:“我也下去,我得了絕癥,醫生說沒有多長時間了。遲早也是死,倒不如就死在今天。也好留下一個健康人的性命。”說著也要往水里跳。正在這時,一個胖胖的中年人伸手把他們兩人拉住了。他問老人:“您的體重是多少?”老人一怔,說:“100斤左右。”中年人又問小伙子體重是多少,小伙子說:“只有80斤。”中年人說:“那你們兩個都別下去,我一個人下去就行了。”老人說:“別別,你年輕力壯,正是好時光,要珍惜生命啊!”小伙子也緊拉著漢子的衣襟。中年人著急的說:“我180斤,正好是你們兩人的體重之和,一樣的重量,我下去只死一個人,你倆下去兩個性命就完了。這么簡單的算式你們難道不會算嗎?”說著用力掙脫小伙子的手,縱身跳進了洶涌的洪水中,一個巨浪打來,中年人再也沒有露出頭。全船人好似回到了小學時代。望著中年人跳水的地方,就像盯著黑板上老師出的數學題,嘴里喃喃著:180=100+80……100+80=180……人們打開中年人留下的黑皮包,得知他叫張茂德,正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臺風過去,洪水退盡,小城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人們在小城中心廣場建起一尊張茂德塑像,碑文是這樣寫的:你用寶貴的生命證明了一道數學“難題”:100+80=180……(作者:顧文俊選自《青年文摘》綠版2007年第1期)這篇小小說主要寫了哪幾個人?主人公是誰?簡要闡述理由。(3分)仔細研讀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題。(4分)(1) 忽然,樓群中間晃晃悠悠搖出一條小船,上面擠滿了人。如果刪去句中劃橫線詞語,句子的意思表達受到怎樣的影響?(2分)(2) 他問老人:“您的體重是多少?”老人一怔,說:“100斤左右。”老人“一怔”的原因是什么?(2分)你認為張茂德的行為跟他小學數學老師的身份有聯系嗎?簡要闡述理由。(4分)該怎樣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話?(3分)五.寫作實踐(40分)21.任選其中一題作文,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1) 半命題作文:班上流行(2) 想象作文:我邀嫦娥來作客附加題(10分)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選自《呂氏春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部分的內容。(3分)(1)遽契其舟()(2)求劍若此()(3) 不亦惑乎()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1)是吾劍之所從墜。 (2)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假如求劍者來到了你的身邊,你會對他說什么呢?根據寓言的寓意用四字短語完成下面填空。(4分)我會對他說:“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你不應該墨守成規、 而應該隨機應變、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檢試卷答案:1.書寫檢測醞釀helido略。示例:抓住一個難得的機遇,事業會為你打開一扇門;適時地恭讓對手,謙遜會為你打開一扇門;樂觀地幫助別人,愛心會為你打開一扇門。(1)炒(2)充(3)零(4)檔(5)蠟(6)停6?示例:①為了青春與健康,看來我還是不抽煙的好。②如果您早些戒煙,將會多活10年。7.①同“缺”,中斷②有時③如果④消失。即使是騎著奔馳的駿馬,駕著長風,也不如船行得快啊。(1)①水勢迅急兇猛②蕭瑟凄涼(2)①三峽七百里②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11.第一空格:滿足或自豪第二空格:厭惡或沉默或回避第三空格:淡忘或擺脫。急于擺脫(貧窮)家庭的陰影或急于擺脫盲母帶來的自卑感,或渴望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在期盼已久之后,得以離開盲母和貧困家庭的興奮和喜悅。意思對即可。照應并對比:包含“順順利利地代替了母親常年用的那根光潤的竹棒”即可,加上“小巷里人們不再聽見那日日重復的青石板上有節奏的叩擊聲了”也可;虛榮(或虛榮、無知)15.主人公是張茂德。理由:小說著力塑造了為了大家的安全而舍身赴死的小學數學老師張茂德這一形象。(1)刪去就不能表達出船小人多,情況危急。(2)老人為別人在這個危急的關頭還有心思關心他的體重而感到詫異。示例:有一定聯系,他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所以對這樣的簡單運算十分敏感,出現這樣的危急情況,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