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換分析法課件_第1頁
變換分析法課件_第2頁
變換分析法課件_第3頁
變換分析法課件_第4頁
變換分析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講變換分析法

第四講變換分析法1一示例分析1、雞不吃了。直接成分分析法無法說明是歧義結構。因為“雞”和“吃”的語義關系不同。2、“咬死了獵人的狗”是歧義而“咬死了獵人的雞”不是歧義,為什么?直接成分分析法無法解釋。因為“狗”和“咬”的語義關系有兩種,“雞”和“咬”的語義關系有一種。一示例分析1、雞不吃了。23、我在屋頂上看到了他。是不是歧義結構?如果是歧義句有幾種意義?直接成分分析法無法解釋。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個句子有三種意義:(1)我在屋頂上,他不在,我看到了他。(2)他在屋頂上,我不在,我看到了他。(3)我和他都在屋頂上,我看到了他。

3、我在屋頂上看到了他。34、下列句子都是“NP施事+在+NP處所+看到了+NP受事”結構的句子,它們表達意義相同嗎?(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2)我在飛機上看到了長城。(3)我在電視上看到了倪萍。(4)我在QQ上看到了小劉。(1)是歧義結構,(2)、(3)、(4)都不是歧義結構。(1)有三種意義,分別是(2)、(3)、(4)所表達的意義。通過句式變換可以得到驗證:4、下列句子都是“NP施事+在+NP處所+看到了+NP受事”4(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我在食堂,他不在食堂,我看到了他。→我不在食堂,他在食堂,我看到了他。→我和他都在食堂,我看到了他。

(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5(2)我在飛機上看到了長城。→我在飛機上,長城不在飛機上,我看到了長城。(3)我在電視上看到了倪萍。→我不在電視上,倪萍在電視上,我看到了倪萍。(4)我在QQ上看到了小劉。→我在QQ上,小劉也在QQ上,我看到了小劉。(2)我在飛機上看到了長城。6二變換分析法簡介(一)變換transformation在英語語法中有不同含義,一是,傳統語法中指句子改換;二是,美國描寫語言學中指不同句式的變換;三是,在轉換生成語法中指由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的轉換。朱德熙先生在運用中根據漢語語法研究的實際需要加以改造發展,形成一套有關變換分析的理論。他認為變換是句式的變換。二變換分析法簡介7(二)變換分析法朱德熙先生是漢語語言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漢語語法研究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地吸收國外語言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創造性地運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不斷為語言學研究開辟新途徑。第四講-變換分析法課件8三變換的手段和原則(一)變換的手段1、成分換位(語序)。(移位)更換原式中的某個或某些成分的位置,從而構成不同于原式的變換式。如:我喜歡蘋果。→蘋果我喜歡。2、成分增減。(添加/刪除)在原式上增加或減少一些成分構成變換式。如:狼把羊吃了。→狼吃了羊。三變換的手段和原則(一)變換的手段9狼吃了羊。→狼把羊吃了。3、成分替換。(替代)替換原式中的某個或某些成分構成變換式。張三不但去北京,張三還去南京。→張三不但去北京,他還去南京。4、成分分合。(合并/分裂)通過對原式中的某個或某些成分的分裂與合并構成變換式。如:我喜歡唱歌和跳舞。→我喜歡唱歌,我喜歡跳舞。狼吃了羊。→狼把羊吃了。10(三)變換的原則變換矩陣:原式包含若干句子,變換式包含若干句子。把原式和變換式中一部分相應的句子寫出來,就會形成一個形式上的方陣,即變換矩陣。(三)變換的原則11(1)我借給你一支筆使。→我借一支筆給你使。(2)我送給你一瓶酒喝。→我送一瓶酒給你喝。(3)我遞給他一張報紙看。→我遞一張報紙給他看。(4)他租給我一間房住。→他租一間房給我住。橫行的句子: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句子。豎行的句子:原式中各句子或變換式中各句子。(1)我借給你一支筆使。→我借一支筆給你使。121、同一性原則。在變換矩陣中,原式和變換式中各構成成分在語法,語義上具有同一性。(1)語法同一性: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成分的詞類或次位相同。(2)語義同一性: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成分的詞義相同,各構

1、同一性原則。132、平行性原則。在變換矩陣中的句子,不論語法上還是在句義上都具有一系列的平行性。(1)在變換矩陣中,橫行的句子構成變換關系,即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句子句法結構可以不同,但語義結構必須相同。(2)在變換矩陣中,豎行的句子語法結構一定相同,概括意義也相同。2、平行性原則。14說明:平行性原則是變換分析的附加性原則,它對于變換關系具有驗證作用,對于變換實例來說具有鑒別作用。看一個變換是否成立,看一個實例是不是屬于某個變換矩陣的合格的成員,就是要看它和其它實例是不是具有足夠的平行性。說明:平行性原則是變換分析的附加性原則,它對于變換關系具有驗15四變換分析法的優點(作用)

1、能夠更好地分化歧義。分化由分析對象內部語義關系不同造成的歧義現象,用變換揭示不同語義關系,分化歧義。

如:反對的是他。2、給某些句法結構分類。指的是構成成分的詞類相同,成分的排列順序相同,內部結構層相同的句法結構。臺上坐著主席團。臺上唱著戲。山上架著炮。四變換分析法的優點(作用)

1、能夠更好地分化歧義。163、給某些句法格式定性。(歸類)4、運用變換分析,可以系統地描寫同義句之間的變換規律,建立漢語語法變換系統。3、給某些句法格式定性。(歸類)17例一:反對的是他。一、這個句子可以概括為:VP的是NP。二、變換分析因為A式:VP的是NP。→C式:VP+NP'的是NP。反對的是他。→反對選舉的人是他。參加的是張三。→參加會議的是張三。跑的是班長。→跑一百米的是班長。講究的是我們。→講究衛生的是我們。砍伐的是隊長。→砍伐樹木的是隊長。例一:反對的是他。18B式:VP的是NP。→D式:VP+NP。反對的是他。→反對他。考試的是現代漢語。→考試現代漢語。蒸的是饅頭。→蒸饅頭。跳的是拉丁舞。→跳拉丁舞。寫的是小說。→寫小說。而

A式:VP的是NP。/

D式:V+NP。B式:VP的是NP。/C式:V+NP'的是NP。B式:VP的是NP。→D式:VP+NP。19三、所以,反對的是他。是歧義結構,他的意思為(1)反對選舉的人是他。(2)反對他。思考:變換式只有一種嗎?為什么“VP的是NP”不直接變換成“NP+VP”、“VP+NP”?三、所以,反對的是他。是歧義結構,他的意思為(1)反對選舉20例二:用變換分析法說明以下句子句法意義的差異。臺上坐著主席團。臺上唱著戲。臺上擺著酒席。——暨南大學2005年語概真題一、這三個句子可以概括為:NP處所+VP+著+NP‘。二、變換分析例二:用變換分析法說明以下句子句法意義的差異。21A式:NP處所+VP+著+NP‘。→C式:NP‘+VP在+NP處所。山上架著炮。→炮架在山上。臺上坐著主席團。→主席團坐在臺上。床上躺著病人。→病人躺在床上。桌上放著書。→書放在桌上。門口臥著狗。→狗臥在門口。屋里站著人。→人站在屋里。A式:NP處所+VP+著+NP‘。22B式:NP處所+VP+著+NP‘。→D式:NP處所+正VP+著+NP‘。山上架著炮。→山上正架著炮。臺上唱著戲。→臺上正唱著戲。屋里開著會。→屋里正開著會。門口亮著燈。→門口正亮著燈。教室里上著課。→教室里正上著課。身上出著汗。→身上正出著汗。外頭下著雨。→外頭正下著雨。B式:NP處所+VP+著+NP‘。23并且A式:NP處所+VP+著+NP‘。/D式:NP處所+正VP+著+NP‘。B式:NP處所+VP+著+NP‘。/C式:NP‘+VP在+NP處所。三、所以NP處所+VP+著+NP‘。是個歧義格式,它可以分為兩小類,分別是:A式:NP處所+VP+著+NP‘。[V:附著]B式:NP處所+VP+著+NP‘。[V:延續狀態]并且A式:NP處所+VP+著+NP‘。24由上述分析可知:臺上坐著主席團。臺上唱著戲。山上架著炮。同屬于一種句法格式NP處所+VP+著+NP‘。但它們之間又存在一定差異:“山上架著炮。”是個歧義句,它有A式和B式兩種句法意義;“臺上坐著主席團。”是單義句,它只有A式的句法意義;“臺上唱著戲。”是單義句,它只有B式的句法意義。由上述分析可知:25例三確定“住人”的句法屬性。買票住人我們走買一張票住一個人*我們一個走不買票不住人*不我們走買不買票住不住人*我們不我們走買了票一張住了人一個*我們了走一個票買了人住了*走我們了票不買了人不住了*走不我們了買票可以住人可以我們走可以今天買票今天住人今天我們走同意買票同意住人同意我們走例三確定“住人”的句法屬性。26我們選取典型主謂結構“我們走”和典型動賓結構“買票”來和“住人”建立變換矩陣通過變換我們發現“住人”和“買票”、“我們走”都存在一定的變換關系,但是“住人”和“買票”存在的變換關系多,和“我們走”存在的變換關系少,所以我們可以說“住人”和“買票”一樣都是動賓結構的短語。我們選取典型主謂結構“我們走”和典型動賓結構“買票”來和“住27思考:變換分析的不足之處。作業:用變換分析法確定買一本、洗一次、住一天的句法屬性。用變換分析法分析“黑板上寫著字”是歧義句。思考:變換分析的不足之處。28第四講變換分析法

第四講變換分析法29一示例分析1、雞不吃了。直接成分分析法無法說明是歧義結構。因為“雞”和“吃”的語義關系不同。2、“咬死了獵人的狗”是歧義而“咬死了獵人的雞”不是歧義,為什么?直接成分分析法無法解釋。因為“狗”和“咬”的語義關系有兩種,“雞”和“咬”的語義關系有一種。一示例分析1、雞不吃了。303、我在屋頂上看到了他。是不是歧義結構?如果是歧義句有幾種意義?直接成分分析法無法解釋。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個句子有三種意義:(1)我在屋頂上,他不在,我看到了他。(2)他在屋頂上,我不在,我看到了他。(3)我和他都在屋頂上,我看到了他。

3、我在屋頂上看到了他。314、下列句子都是“NP施事+在+NP處所+看到了+NP受事”結構的句子,它們表達意義相同嗎?(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2)我在飛機上看到了長城。(3)我在電視上看到了倪萍。(4)我在QQ上看到了小劉。(1)是歧義結構,(2)、(3)、(4)都不是歧義結構。(1)有三種意義,分別是(2)、(3)、(4)所表達的意義。通過句式變換可以得到驗證:4、下列句子都是“NP施事+在+NP處所+看到了+NP受事”32(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我在食堂,他不在食堂,我看到了他。→我不在食堂,他在食堂,我看到了他。→我和他都在食堂,我看到了他。

(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33(2)我在飛機上看到了長城。→我在飛機上,長城不在飛機上,我看到了長城。(3)我在電視上看到了倪萍。→我不在電視上,倪萍在電視上,我看到了倪萍。(4)我在QQ上看到了小劉。→我在QQ上,小劉也在QQ上,我看到了小劉。(2)我在飛機上看到了長城。34二變換分析法簡介(一)變換transformation在英語語法中有不同含義,一是,傳統語法中指句子改換;二是,美國描寫語言學中指不同句式的變換;三是,在轉換生成語法中指由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的轉換。朱德熙先生在運用中根據漢語語法研究的實際需要加以改造發展,形成一套有關變換分析的理論。他認為變換是句式的變換。二變換分析法簡介35(二)變換分析法朱德熙先生是漢語語言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漢語語法研究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地吸收國外語言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創造性地運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不斷為語言學研究開辟新途徑。第四講-變換分析法課件36三變換的手段和原則(一)變換的手段1、成分換位(語序)。(移位)更換原式中的某個或某些成分的位置,從而構成不同于原式的變換式。如:我喜歡蘋果。→蘋果我喜歡。2、成分增減。(添加/刪除)在原式上增加或減少一些成分構成變換式。如:狼把羊吃了。→狼吃了羊。三變換的手段和原則(一)變換的手段37狼吃了羊。→狼把羊吃了。3、成分替換。(替代)替換原式中的某個或某些成分構成變換式。張三不但去北京,張三還去南京。→張三不但去北京,他還去南京。4、成分分合。(合并/分裂)通過對原式中的某個或某些成分的分裂與合并構成變換式。如:我喜歡唱歌和跳舞。→我喜歡唱歌,我喜歡跳舞。狼吃了羊。→狼把羊吃了。38(三)變換的原則變換矩陣:原式包含若干句子,變換式包含若干句子。把原式和變換式中一部分相應的句子寫出來,就會形成一個形式上的方陣,即變換矩陣。(三)變換的原則39(1)我借給你一支筆使。→我借一支筆給你使。(2)我送給你一瓶酒喝。→我送一瓶酒給你喝。(3)我遞給他一張報紙看。→我遞一張報紙給他看。(4)他租給我一間房住。→他租一間房給我住。橫行的句子: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句子。豎行的句子:原式中各句子或變換式中各句子。(1)我借給你一支筆使。→我借一支筆給你使。401、同一性原則。在變換矩陣中,原式和變換式中各構成成分在語法,語義上具有同一性。(1)語法同一性: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成分的詞類或次位相同。(2)語義同一性: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成分的詞義相同,各構

1、同一性原則。412、平行性原則。在變換矩陣中的句子,不論語法上還是在句義上都具有一系列的平行性。(1)在變換矩陣中,橫行的句子構成變換關系,即原式和變換式中相對應的句子句法結構可以不同,但語義結構必須相同。(2)在變換矩陣中,豎行的句子語法結構一定相同,概括意義也相同。2、平行性原則。42說明:平行性原則是變換分析的附加性原則,它對于變換關系具有驗證作用,對于變換實例來說具有鑒別作用。看一個變換是否成立,看一個實例是不是屬于某個變換矩陣的合格的成員,就是要看它和其它實例是不是具有足夠的平行性。說明:平行性原則是變換分析的附加性原則,它對于變換關系具有驗43四變換分析法的優點(作用)

1、能夠更好地分化歧義。分化由分析對象內部語義關系不同造成的歧義現象,用變換揭示不同語義關系,分化歧義。

如:反對的是他。2、給某些句法結構分類。指的是構成成分的詞類相同,成分的排列順序相同,內部結構層相同的句法結構。臺上坐著主席團。臺上唱著戲。山上架著炮。四變換分析法的優點(作用)

1、能夠更好地分化歧義。443、給某些句法格式定性。(歸類)4、運用變換分析,可以系統地描寫同義句之間的變換規律,建立漢語語法變換系統。3、給某些句法格式定性。(歸類)45例一:反對的是他。一、這個句子可以概括為:VP的是NP。二、變換分析因為A式:VP的是NP。→C式:VP+NP'的是NP。反對的是他。→反對選舉的人是他。參加的是張三。→參加會議的是張三。跑的是班長。→跑一百米的是班長。講究的是我們。→講究衛生的是我們。砍伐的是隊長。→砍伐樹木的是隊長。例一:反對的是他。46B式:VP的是NP。→D式:VP+NP。反對的是他。→反對他。考試的是現代漢語。→考試現代漢語。蒸的是饅頭。→蒸饅頭。跳的是拉丁舞。→跳拉丁舞。寫的是小說。→寫小說。而

A式:VP的是NP。/

D式:V+NP。B式:VP的是NP。/C式:V+NP'的是NP。B式:VP的是NP。→D式:VP+NP。47三、所以,反對的是他。是歧義結構,他的意思為(1)反對選舉的人是他。(2)反對他。思考:變換式只有一種嗎?為什么“VP的是NP”不直接變換成“NP+VP”、“VP+NP”?三、所以,反對的是他。是歧義結構,他的意思為(1)反對選舉48例二:用變換分析法說明以下句子句法意義的差異。臺上坐著主席團。臺上唱著戲。臺上擺著酒席。——暨南大學2005年語概真題一、這三個句子可以概括為:NP處所+VP+著+NP‘。二、變換分析例二:用變換分析法說明以下句子句法意義的差異。49A式:NP處所+VP+著+NP‘。→C式:NP‘+VP在+NP處所。山上架著炮。→炮架在山上。臺上坐著主席團。→主席團坐在臺上。床上躺著病人。→病人躺在床上。桌上放著書。→書放在桌上。門口臥著狗。→狗臥在門口。屋里站著人。→人站在屋里。A式:NP處所+VP+著+NP‘。50B式:NP處所+VP+著+NP‘。→D式:NP處所+正VP+著+NP‘。山上架著炮。→山上正架著炮。臺上唱著戲。→臺上正唱著戲。屋里開著會。→屋里正開著會。門口亮著燈。→門口正亮著燈。教室里上著課。→教室里正上著課。身上出著汗。→身上正出著汗。外頭下著雨。→外頭正下著雨。B式:NP處所+VP+著+NP‘。51并且A式:NP處所+VP+著+NP‘。/D式:NP處所+正VP+著+NP‘。B式:NP處所+VP+著+NP‘。/C式:NP‘+VP在+NP處所。三、所以NP處所+VP+著+NP‘。是個歧義格式,它可以分為兩小類,分別是:A式:NP處所+VP+著+N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