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課件-002_第1頁
《與朱元思書》課件-002_第2頁
《與朱元思書》課件-002_第3頁
《與朱元思書》課件-002_第4頁
《與朱元思書》課件-0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朱元思書吳均2022/12/26與朱元思書吳均2022/12/261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匠心獨運,天馬行空地創造了雄峻的泰山、幽奇的黃山、渾茫的黃河、浩渺的長江……文人墨客無不為大自然雄奇險拔、清幽秀色所陶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如“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等等。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吳均,去欣賞富春江的奇山異水,飽覽富春江的旖旎風光!導入新課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匠心獨運,天馬行空地創造了雄峻的泰21、了解作者及有關駢文的文學常識感知文章大意,反復誦讀,達到熟讀成誦。2、學習文中抓住景物的特點有層次地描寫的方法。3、深入文章意境,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結構美,獲得美的享受。4、結合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高潔志趣和追求自由的情懷。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有關駢文的文學常識感知文章大意,反復誦讀,達到3

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吳均善于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皆以寫景見長。作者簡介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g),作者簡4

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因而,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杜c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應當另有所述,但已散軼,亦無其他資料可考,只留下這看似隨興之所至而寫下的一段文字。雖然只是片段,但這段文字無論從內容還是結構上看,都有相對的完整性,是一篇優秀的山水小品。背景鏈接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背景鏈接5

駢體文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中國古代一種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起源于魏。迨南北朝,專尚駢儷,以藻繪相飾,文格遂趨卑靡?!杜c朱元思書》就是一篇駢文。文體知識駢體文文體知識6富春江分上下兩段。從杭州的聞家堰到桐廬為下段,稱富春江下游,從桐廬到建德梅城為上段,稱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兩岸青山,山為水鑄情,滿目蔥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繞水生。群峰擁翠,為旅游風光中少見。富春江以水系為主體,融合眾多飛瀑、雄奇巖峰、古老村落綴成一組風光旅游帶,可謂“水碧山青畫不如?!眮磉@里旅游,既可登山攬勝,又可泛舟蕩游。知識鏈接富春江分上下兩段。從杭州的聞家堰到知識鏈接7

富春江,唐代許多大詩人都慕名來到這里,揮毫潑墨,留下了許多精美的詩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詩之路”。這么多詩人會聚于此,恐怕得益于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富春江,唐代許多大詩人都慕名來到這里,揮毫潑墨,留下8從流飄蕩(piāo)水皆縹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互相軒邈(miǎo)

泠泠作響(líng)

嚶嚶成韻(yīng)

千轉不窮(zhuàn)

鳶飛戾天(yuānlì)窺谷忘反(kuī)橫柯上蔽(kē)字音字形從流飄蕩(piāo)水皆縹碧(piǎo)字音字形9(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輕快)(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舒緩)(3)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驚嘆)(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慨嘆、平緩、輕慢)橫柯/上蔽,在晝/猶昏;(驚嘆)(5)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輕松、歡快)朗讀指導(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輕快)朗讀指導10風煙:指煙霧俱:都共色:同樣的顏色從:跟、隨東西:向東或向西許:表示約數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風煙

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譯文:風停霧散,晴空已是一片明凈。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盡是奇山異水,天下獨一無二。疏通文意風煙:指煙霧俱:都風煙俱凈11縹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湍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甚:超過奔:飛奔的馬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譯文:水都是青綠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快,那驚濤駭浪像飛奔的馬。疏通文意縹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湍水皆12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

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譯: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互相之間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疏通文意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翻譯:江兩岸的13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翻譯:(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疏通文意激:沖擊,撞擊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相鳴:互相和鳴嚶嚶:鳥鳴聲轉通“囀”,鳥鳴,這里指蟬鳴窮:窮盡絕:停止,消失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翻譯:(山1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那些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見到陽光。疏通文意戾:至、到達息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經倫:籌劃、治理。反:流連忘返;“反”同“返”上:在上,名詞作狀語猶: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151、通假字(1)窺谷忘反(反同“返”,返回)(2)蟬則千轉不窮(轉同“囀”,鳥鳴,這里指蟬鳴)2、一詞多義(1)絕①天下獨絕(獨一無二)②猿則百叫無絕(斷絕、停止,動詞)(2)上①負勢競上(向上,動詞)②橫柯上蔽(上邊、上面,方位名詞)文言積累1、通假字文言積累163、古今異義(1)一百許里(許,古義:表示約數,大約;今義:贊許,允許)(2)鳶飛戾天(戾,古義:至、到達;今義:罪過,乖張)(3)經綸世務(經綸,古義:籌劃,治理;今義:指規劃管理政治的才能)(4)蟬則千轉不窮(窮,古義:窮盡;今義:貧窮)(5)猛浪若奔(奔,古義:飛奔的馬;今義:奔跑)文言積累3、古今異義文言積累174、詞類活用(1)任意東西(東西,名詞用作動詞,向東或向西)(2)猛浪若奔(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3)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用作動詞,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4)橫柯上蔽(上,名詞作狀語,在上面)文言積累4、詞類活用文言積累185、特殊句式省略句①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②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文言積累5、特殊句式文言積累19作者對于富春江的美景,總的感受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整體把握作者對于富春江的美景,總的感受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整20對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贊嘆。作者是先寫奇山還是先寫異水?先寫異水,再寫奇山。整體把握對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贊嘆。作者是先寫奇山還是先2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作者發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整體把握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作者發出22文章的結構特點是什么?總分。

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是什么?總分。整體把握23第一段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描寫,有記敘,有抒情。描寫(寫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記敘: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抒情: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合作探究第一段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描寫,有記敘,有24作者是如何去看風景的呢?看到第一眼的風景是什么?他的情態是怎樣的?作者乘船覽勝。首先看到的風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情態: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去看風景的呢?看到第一眼的風景是什么?他的情態是怎25賞析: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清氣朗,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合作探究賞析: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26賞析: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轉的特色,也表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合作探究賞析: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27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從哪一句可以看出下文即將描述的內容?

第一段是總寫?!捌嫔疆愃笨梢钥闯鱿挛募磳⒚枋龅膬热?。合作探究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從哪一句可以看出下文即將描述的內容?28“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領挈全篇,卻為什么先寫異水后寫奇山?

先“水”后“山”,由近及遠,逐層展開,符合“從流飄蕩”的觀景習慣,條理清楚。合作探究“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領挈全篇,卻為什么先寫異水后寫奇山?29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異水”的?水色——水皆縹碧;水清——千丈見底直視無礙。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合作探究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異水”的?水色——水皆縹碧;合作探究30作者描寫異水運用了哪些方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運用動靜結合,正面側面結合的方法,表現水的清澈的特點?!凹蓖纳跫屠巳舯肌保\用了比喻與夸張的修辭手法,從動態突出了富春江水湍急的特點。合作探究作者描寫異水運用了哪些方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3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奇山”的?山的特點是什么?樹之奇——高山寒樹;山之勢——軒邈成峰;山之音——泉鳥蟬猿;山之力——息心忘反;林之密——橫柯疏條。特點:山高林密、生機盎然、誘人魅力。

合作探究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奇山”的?山的特點是什么?樹之奇——高山32除了直接寫山。作者還通過描繪幾種景物來寫奇山?山峰、泉水、鳥叫、蟬鳴、猿啼、樹木。合作探究除了直接寫山。作者還通過描繪幾種景物來寫奇山?山峰、泉水、鳥33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里分別運用了什么感官?①視覺——山峰、樹木。②聽覺——泉水、鳥叫、蟬鳴、猿啼。合作探究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里分別運用了什么感官?①視覺——山峰、樹34“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動寫靜,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不僅使景物顯得生氣勃勃、富有情趣,而且充分表達了作者觀賞景物時的深切感受和對景物的喜愛之情。合作探究“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35賞析:泉水激石,好鳥相鳴,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寫泉鳥蟬猿的聲音,實質是以聲音來反襯山林之寂靜。這是以動寫靜,寓視于聽的手法。合作探究賞析:泉水激石,好鳥相鳴,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36“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鄙棄功名利祿,流連山水,向往歸隱山水生活。合作探究“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37賞析: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光線隨著枝條的疏密而明暗,是因為人在船上,船隨水行。這是以靜寫動,寓動于靜的寫法。合作探究賞析: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光線隨38有人認為結尾似是多余。對此你有何看法?(1)多余。按照借景抒情類文章的結構安排,景已充分描繪,情也已自然流露,文章亦可結束了。(2)不多余。這樣反復渲染,與前文“皆生寒樹”相照應,寫出山之奇景;結構嚴謹,呼應開頭,清幽淡雅,余音繚繞。合作探究有人認為結尾似是多余。對此你有何看法?(1)多余。按照借景39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秀的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中,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從對山水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合作探究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秀的文章都講究40

更令人贊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峰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合作探究更令人贊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41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

有一種音韻和諧美,整散相間,別具一番參差錯落的韻致;形象生動,寫景文字相當凝練,有一種獨特的美。合作探究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有一種音韻和諧美,整散相間,別具42合作探究主旨

本文從作者行船游江的實感出發,著力刻畫自富陽至桐廬一帶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了作者厭棄塵俗、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主旨本文從作者行船游江的實感出發,著力刻畫43這是一篇寫景文章的典范,請你品味這篇文章到底美在哪里?

結構美:短小精美。意境美:空靈澄澈、清新深幽、開闊。志趣美:蔑視功名利祿,愛慕美好自然,縱情山水。語言美:駢體文,整散結合,音韻和諧,言簡意豐。合作探究這是一篇寫景文章的典范,請你品味這篇文章到底美在哪里?44怎樣寫景?首先、描繪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其次、從不同角度運用多種方法來描繪景物。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相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視、聽、嗅、味、觸多種感官角度;描寫順序,如從高到低、從近到遠等;仰視、俯視、平視不同的視角(觀察角度)寫;語言修辭:駢散結合、八大修辭……合作探究怎樣寫景?首先、描繪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合作探究45

《與朱元思書》本文是吳均寫個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所見,抒發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屬山水小品,是駢文中少有的佳作。課文僅用一百多字,就把富春江富陽至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寫得繪聲繪色,讀來令人欣然神往,仿佛與作者一起領略了其間奇山異水之絕美。課堂小結《與朱元思書》本文是吳均寫個朋友課堂小結46奇山水之清——千丈見底水之急——急湍猛浪樹之奇——高山寒樹山之勢——軒邈成峰山之音——泉鳥蟬猿山之力——息心忘反林之密——橫柯疏條板書設計異水總寫——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分寫與朱元思書厭棄塵俗寄情山水奇山水之清——千丈見底4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可以放在篇末嗎?為什么?(1)可以放在后面。因為它是文章的中心句。(2)應放在原處。因為上文寫的是山峰和山谷,這兩句話是緊跟著上文的意思寫的。拓展延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可以放在篇末嗎481、用原文語句填空。(1)概括贊嘆富春江景并總領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靜為動,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表達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堂檢測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1、用原文語句填空。課堂檢測49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選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領全文,奠定了贊美的基調。B.第二段寫水,從水色、水質和流速三方面突出了富春江水之“奇”。C.文中“鳶飛戾天者”和“經綸世務者”都是從游者的角度側面表現富春江兩岸群山的“異”。D.文中寫到鳥鳴和蟬叫,與詩人王籍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樣都是為了以聲襯靜,突出山中的幽靜。A課堂檢測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503、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狀波翻浪滾之形?!昂螟B相鳴,嚶嚶成韻”摹鳥語串串之聲。文章寫形寫聲,形中聞聲,聲中有形,創設了形聲相融的意境。B.文章敘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所見,描繪了這一段的山光水色,直接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避世退隱的高潔情趣。C.“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表面看似乎是寫鳥禽聲音,實則是以聲音來反襯山林之寂靜。以動寫靜,寓視于聽的手法。D.“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光線隨枝條疏密而明暗,是因為人在船中,船隨水行。這是以靜寫動,寓動于靜的手法。B課堂檢測3、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B課堂檢測514、富春江山水的靈性感召了作者,作者接受了自然的洗禮,他抒寫幽雅情懷,自我明志,但當他把自己的這些所見所聞所感寫信告訴好友朱元思,信的用意可能會是什么呢?

含蓄地流露出對友人的規勸之意,勸他不要汲汲為“世務”?!饤壝?,向往自然。課堂檢測4、富春江山水的靈性感召了作者,作者接受了自然的洗禮,他抒52再見再見53與朱元思書吳均2022/12/26與朱元思書吳均2022/12/2654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匠心獨運,天馬行空地創造了雄峻的泰山、幽奇的黃山、渾茫的黃河、浩渺的長江……文人墨客無不為大自然雄奇險拔、清幽秀色所陶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如“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等等。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吳均,去欣賞富春江的奇山異水,飽覽富春江的旖旎風光!導入新課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匠心獨運,天馬行空地創造了雄峻的泰551、了解作者及有關駢文的文學常識感知文章大意,反復誦讀,達到熟讀成誦。2、學習文中抓住景物的特點有層次地描寫的方法。3、深入文章意境,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結構美,獲得美的享受。4、結合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高潔志趣和追求自由的情懷。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有關駢文的文學常識感知文章大意,反復誦讀,達到56

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吳均善于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皆以寫景見長。作者簡介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g),作者簡57

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因而,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杜c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應當另有所述,但已散軼,亦無其他資料可考,只留下這看似隨興之所至而寫下的一段文字。雖然只是片段,但這段文字無論從內容還是結構上看,都有相對的完整性,是一篇優秀的山水小品。背景鏈接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背景鏈接58

駢體文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中國古代一種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起源于魏。迨南北朝,專尚駢儷,以藻繪相飾,文格遂趨卑靡?!杜c朱元思書》就是一篇駢文。文體知識駢體文文體知識59富春江分上下兩段。從杭州的聞家堰到桐廬為下段,稱富春江下游,從桐廬到建德梅城為上段,稱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兩岸青山,山為水鑄情,滿目蔥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繞水生。群峰擁翠,為旅游風光中少見。富春江以水系為主體,融合眾多飛瀑、雄奇巖峰、古老村落綴成一組風光旅游帶,可謂“水碧山青畫不如。”來這里旅游,既可登山攬勝,又可泛舟蕩游。知識鏈接富春江分上下兩段。從杭州的聞家堰到知識鏈接60

富春江,唐代許多大詩人都慕名來到這里,揮毫潑墨,留下了許多精美的詩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詩之路”。這么多詩人會聚于此,恐怕得益于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富春江,唐代許多大詩人都慕名來到這里,揮毫潑墨,留下61從流飄蕩(piāo)水皆縹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互相軒邈(miǎo)

泠泠作響(líng)

嚶嚶成韻(yīng)

千轉不窮(zhuàn)

鳶飛戾天(yuānlì)窺谷忘反(kuī)橫柯上蔽(kē)字音字形從流飄蕩(piāo)水皆縹碧(piǎo)字音字形62(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輕快)(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舒緩)(3)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驚嘆)(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慨嘆、平緩、輕慢)橫柯/上蔽,在晝/猶昏;(驚嘆)(5)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輕松、歡快)朗讀指導(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輕快)朗讀指導63風煙:指煙霧俱:都共色:同樣的顏色從:跟、隨東西:向東或向西許:表示約數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風煙

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譯文:風停霧散,晴空已是一片明凈。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盡是奇山異水,天下獨一無二。疏通文意風煙:指煙霧俱:都風煙俱凈64縹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湍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甚:超過奔:飛奔的馬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譯文:水都是青綠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快,那驚濤駭浪像飛奔的馬。疏通文意縹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湍水皆65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

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譯: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互相之間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疏通文意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翻譯:江兩岸的66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翻譯:(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疏通文意激:沖擊,撞擊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相鳴:互相和鳴嚶嚶:鳥鳴聲轉通“囀”,鳥鳴,這里指蟬鳴窮:窮盡絕:停止,消失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翻譯:(山6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那些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見到陽光。疏通文意戾:至、到達息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經倫:籌劃、治理。反:流連忘返;“反”同“返”上:在上,名詞作狀語猶: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681、通假字(1)窺谷忘反(反同“返”,返回)(2)蟬則千轉不窮(轉同“囀”,鳥鳴,這里指蟬鳴)2、一詞多義(1)絕①天下獨絕(獨一無二)②猿則百叫無絕(斷絕、停止,動詞)(2)上①負勢競上(向上,動詞)②橫柯上蔽(上邊、上面,方位名詞)文言積累1、通假字文言積累693、古今異義(1)一百許里(許,古義:表示約數,大約;今義:贊許,允許)(2)鳶飛戾天(戾,古義:至、到達;今義:罪過,乖張)(3)經綸世務(經綸,古義:籌劃,治理;今義:指規劃管理政治的才能)(4)蟬則千轉不窮(窮,古義:窮盡;今義:貧窮)(5)猛浪若奔(奔,古義:飛奔的馬;今義:奔跑)文言積累3、古今異義文言積累704、詞類活用(1)任意東西(東西,名詞用作動詞,向東或向西)(2)猛浪若奔(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3)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用作動詞,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4)橫柯上蔽(上,名詞作狀語,在上面)文言積累4、詞類活用文言積累715、特殊句式省略句①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②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文言積累5、特殊句式文言積累72作者對于富春江的美景,總的感受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整體把握作者對于富春江的美景,總的感受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整73對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贊嘆。作者是先寫奇山還是先寫異水?先寫異水,再寫奇山。整體把握對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贊嘆。作者是先寫奇山還是先7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作者發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整體把握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作者發出75文章的結構特點是什么?總分。

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是什么?總分。整體把握76第一段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描寫,有記敘,有抒情。描寫(寫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記敘: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抒情: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合作探究第一段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描寫,有記敘,有77作者是如何去看風景的呢?看到第一眼的風景是什么?他的情態是怎樣的?作者乘船覽勝。首先看到的風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情態: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去看風景的呢?看到第一眼的風景是什么?他的情態是怎78賞析: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清氣朗,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合作探究賞析: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79賞析: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轉的特色,也表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合作探究賞析: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80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從哪一句可以看出下文即將描述的內容?

第一段是總寫?!捌嫔疆愃笨梢钥闯鱿挛募磳⒚枋龅膬热荨:献魈骄康谝欢蔚淖饔檬鞘裁??從哪一句可以看出下文即將描述的內容?81“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領挈全篇,卻為什么先寫異水后寫奇山?

先“水”后“山”,由近及遠,逐層展開,符合“從流飄蕩”的觀景習慣,條理清楚。合作探究“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領挈全篇,卻為什么先寫異水后寫奇山?8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異水”的?水色——水皆縹碧;水清——千丈見底直視無礙。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合作探究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異水”的?水色——水皆縹碧;合作探究83作者描寫異水運用了哪些方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運用動靜結合,正面側面結合的方法,表現水的清澈的特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運用了比喻與夸張的修辭手法,從動態突出了富春江水湍急的特點。合作探究作者描寫異水運用了哪些方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84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奇山”的?山的特點是什么?樹之奇——高山寒樹;山之勢——軒邈成峰;山之音——泉鳥蟬猿;山之力——息心忘反;林之密——橫柯疏條。特點:山高林密、生機盎然、誘人魅力。

合作探究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奇山”的?山的特點是什么?樹之奇——高山85除了直接寫山。作者還通過描繪幾種景物來寫奇山?山峰、泉水、鳥叫、蟬鳴、猿啼、樹木。合作探究除了直接寫山。作者還通過描繪幾種景物來寫奇山?山峰、泉水、鳥86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里分別運用了什么感官?①視覺——山峰、樹木。②聽覺——泉水、鳥叫、蟬鳴、猿啼。合作探究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里分別運用了什么感官?①視覺——山峰、樹87“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動寫靜,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不僅使景物顯得生氣勃勃、富有情趣,而且充分表達了作者觀賞景物時的深切感受和對景物的喜愛之情。合作探究“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88賞析:泉水激石,好鳥相鳴,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寫泉鳥蟬猿的聲音,實質是以聲音來反襯山林之寂靜。這是以動寫靜,寓視于聽的手法。合作探究賞析:泉水激石,好鳥相鳴,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89“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币痪浔磉_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鄙棄功名利祿,流連山水,向往歸隱山水生活。合作探究“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币痪浔磉_了作90賞析: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光線隨著枝條的疏密而明暗,是因為人在船上,船隨水行。這是以靜寫動,寓動于靜的寫法。合作探究賞析: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光線隨91有人認為結尾似是多余。對此你有何看法?(1)多余。按照借景抒情類文章的結構安排,景已充分描繪,情也已自然流露,文章亦可結束了。(2)不多余。這樣反復渲染,與前文“皆生寒樹”相照應,寫出山之奇景;結構嚴謹,呼應開頭,清幽淡雅,余音繚繞。合作探究有人認為結尾似是多余。對此你有何看法?(1)多余。按照借景92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秀的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中,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從對山水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合作探究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秀的文章都講究93

更令人贊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峰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合作探究更令人贊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94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

有一種音韻和諧美,整散相間,別具一番參差錯落的韻致;形象生動,寫景文字相當凝練,有一種獨特的美。合作探究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有一種音韻和諧美,整散相間,別具95合作探究主旨

本文從作者行船游江的實感出發,著力刻畫自富陽至桐廬一帶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了作者厭棄塵俗、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主旨本文從作者行船游江的實感出發,著力刻畫96這是一篇寫景文章的典范,請你品味這篇文章到底美在哪里?

結構美:短小精美。意境美:空靈澄澈、清新深幽、開闊。志趣美:蔑視功名利祿,愛慕美好自然,縱情山水。語言美:駢體文,整散結合,音韻和諧,言簡意豐。合作探究這是一篇寫景文章的典范,請你品味這篇文章到底美在哪里?97怎樣寫景?首先、描繪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其次、從不同角度運用多種方法來描繪景物。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相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視、聽、嗅、味、觸多種感官角度;描寫順序,如從高到低、從近到遠等;仰視、俯視、平視不同的視角(觀察角度)寫;語言修辭:駢散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