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模板(精選9篇)_第1頁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模板(精選9篇)_第2頁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模板(精選9篇)_第3頁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模板(精選9篇)_第4頁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模板(精選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模板〔精選9篇〕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1

1、設計思路

仰望星空,高高在上的月亮是那么熟悉而陌生,是那么平常而神秘。她陪伴著代又代的孩子成長;她隱藏著無數秘密,總能引發孩子無盡的遐想和好奇。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都是中國人,怎樣讓孩子們了解

中國的傳統習俗呢?不如讓我們起過豐富的“中國節〞吧!在節日里,我們將起聽聽看看、說說講講、玩玩嘗嘗……體驗次有趣的民俗文化、民族情感之旅。

“中秋節〞是月亮的節日,所以相關活動安排在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前后進行。

活動引發張予們探索月亮的興趣,以期待了解更多有關月亮的故事。

2、活動目標

〔1〕欣賞圖畫故事,體驗主人公和月亮之間的美好情誼

〔2〕知道月亮會變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月亮不同的樣子

3、活動準備

密圖畫書《月亮朋友》、ppt課件

文字:中秋節

4、活動過程

〔1〕出示月亮,引發興趣

〔出示文字:中秋節。〕中秋節就要到了,人們在中秋節會做哪些事情呢?

小結:中秋節,人們會做許多和月亮有關系的事情,中秋節就是月亮的節日

〔2〕閱讀圖畫書,理解故事

①出示封面及第l、2頁: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月亮朋友》〕

猜猜故事發生在哪里?

這地方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

畫面里的房子和平時看到的房子樣嗎?你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房子和景色?

小結:故事發生在江南水鄉,那里有許多中國式的房子,有小河,還有小橋。

②出示第3~10頁:

為什么說月亮是“我〞的朋友?〔出示ppt、講述故事〕“我〞和月亮是朋友,月亮陪“我〞做了哪些事情呢?

小結:月亮和“我〞起快樂、起憂愁,在朋友聚會的時候她總是陪“我〞到最后,她是“我〞的好朋友!

③出示第11~22頁:

要離開家鄉了,月亮會離開“我〞嗎?她會怎么做呢?這樣的月亮,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嗎?為什么呢?〔幼兒講講喜歡月亮的理由。〕我們會和月亮走失嗎?怎樣才能找回月亮呢?什么時候我們需要月亮指路呢?

小結:月亮總是在天上等著“我〞,她為我們照亮前面的路,她還陪伴我們入睡…她是我們所有人的好朋友。你有朋友嗎?你們是怎么成為朋友的呢?

小結:是啊!喜歡和小朋友在起,愿意幫助人,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人定會有很多朋友。

〔3〕認識月亮,大膽想象

月亮總在老地方等“我〞,她的樣子是直不變的嗎?〔引導幼兒說說月亮不的樣子。〕

〔出示ppt,根據幼兒的描述,點擊出現不同樣子的月亮。〕當月亮圓圓的時候人們叫她“滿月〞,滿月像什么呢?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2

活動目標: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祥和的歡樂。

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活動過程:

1、環境創設。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幼兒晚上與家人一起欣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兒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幼兒當觀眾。互相輪換。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開展表現故事情節畫面,嘗試制作連環畫圖書。

2.在小組合作中能與同伴互相協商、分工,共同完成圖書制作。

3.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準備

ppt、繪畫紙、油畫棒、訂書機。

活動過程

1.回憶中秋節的主要情節。

師:你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討論怎樣制作連環畫書。

〔1〕師:今天請小朋友將你的中秋節故事畫下來,做成一本你的中秋節連環畫。

〔2〕師:你們還記得什么是連環畫嗎?做連環畫有什么要求?

〔有封面、故事、封底、裝訂、標價、出版社〕

〔1〕你的中秋節故事需要畫幾張畫面?每張畫表現了什么內容?

3.幼兒制作“我的中秋節〞連環畫。

〔1〕請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一本中秋連環畫,你們先商量故事內容,讓后繪畫,制作連環畫。

4.幼兒作品展示,并互相欣賞交流。

活動延伸

將幼兒連環畫放置在閱讀區,供大家互相閱讀。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4

活動目標:

1、聽故事,了解中秋節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2、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開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節日故事《中秋節的起源》、日歷。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時翻松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獲的好日子,大家都快樂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助,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歷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后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嘗美食。后來,農歷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闊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謀,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快樂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二、與幼兒討論:

1、農作物到什么季節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快樂。全家人一起吃飯〕

3、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么節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4、你認為在月餅里藏字條的方法有什么好處和害處呢?〔自由答復〕

三、出示一個日歷,請幼兒說出中秋節的日期,并請一位幼兒在日歷上指出農歷八月十五。

四、評價。

1、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2、能說出中秋節的起源。

3、能說出中秋節的日期。

4、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活動反思: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后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擬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并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借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其實對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于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么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里面的人物,接著我指著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了解。

小百科: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了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湯圓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3、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了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4、提高孩子們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勞動的快樂、收獲的喜悅,同時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

5、進一步加深了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情,進一步促進親子同樂、家園共育。

6、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動手包湯圓、吃湯圓,感受濃濃的家庭親情。

活動時間:

20某某年9月30日下午3:00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操場與教室

道具準備:月餅、盤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等。

活動過程:

一、〔1〕導入給小朋友展示關于中秋節前后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談談"中秋節"一些習俗,議一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5〕小結小朋友的討論,引出今天"包湯圓"的活動。

〔6〕結束談話,讓小朋友做好包湯圓的準備。

〔二〕、家長洗手、老師組織幼兒排隊如廁、洗手,布置好場地準備和家長一起包湯圓,教師安排好家長和幼兒分成6小組進行包湯圓、

〔三〕、家園同樂——包湯圓。

1、教師講解包湯圓的過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團取一小團〔一個湯圓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狀。再壓成餅狀,在其中包上餡搓成丸狀,一個個圓溜溜的湯圓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湯圓放在預先準備灑上糯米粉的盆上,湯圓之間空開些,以防粘住。〕

2、教師時刻提醒幼兒在包湯圓的時候手要保持干凈,不可以東摸西摸,也要注意平安。

3、組織幼兒參觀每組家庭的湯圓作品。

4、煮湯圓〔請兩名家長協助煮湯圓〕。〔要煮湯圓時,先要燒開水。把湯圓慢慢放入鍋內。放進去之后就要輕輕的攪開。要在同一個方向攪動。讓湯圓順著水流動。這樣就不會粘住。水開了待湯圓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湯圓浮出水面代表已經煮熟。〕

〔四〕、家園同樂——吃湯圓,共同分享湯圓。

〔五〕、活動結束,老師清理活動場地。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煉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6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

3、感受到中秋節的快樂。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

三、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節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似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它的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陰晴圓缺)。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間的一天,所以叫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3、欣賞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嗎?播放相應資料: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老師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3)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制賀卡,并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在家長的幫助下)。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8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重難點:

能表現出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

教師范例、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

討論演示——操作表現——分享體驗

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

〔1〕討論比照畫1、出示范例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么樣啊?

2、出示范例2,師:抬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著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擬來發現頭發、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抬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范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范抬頭時的頭部特征。

2、出示范例3,師:中秋節,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幼兒繪畫表現進行鼓勵與幫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大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范例,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探索……〕

教學反思:

在這次充滿快樂喜悅的活動中,幼兒知道了中國的節日“中秋節〞,在分享月餅的同時,小朋友們給別人送去了祝福,也得到了祝福,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幸福,體驗到了團圓、分享的快樂

大班中秋節教育教案9

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節日前品種多樣,色澤鮮亮味美可口的月餅閃亮登場,幼兒見得多也品嘗得多。幼兒在已有的經驗中對中秋節有初步的認識,知道市上有月餅,中秋節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問:“老師,中秋節為什么吃月餅?〞我就簡單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幼兒很感興趣。為了讓幼兒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有必要開展一“中秋節〞為主題的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了解月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