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_第1頁
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_第2頁
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_第3頁
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_第4頁
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幼兒教師如何講故事講故事1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布日期:淺談如何更好的給幼兒講故事故事以生動有趣的情節、形象活潑的語言來吸引眾多的小聽眾,經常聽到一些年輕的父母說:“我的孩子就喜歡聽故事,總愛纏著我給他講各種各樣的故事。”其實這是件很好的事情,因為故事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在幼兒園里,如果老師能注意選擇一些適合幼兒年齡、心理特點的故事,經常講給幼兒聽,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通過講故事,能使幼兒學習語言,能向幼兒傳授知識,還可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讓他們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勤勞,什么是懶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惡,應該學什么,不應該學什么,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

有的教師講故事幼兒愛聽,有的教師講故事幼兒不愛聽,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呀,給幼兒講故事也是一門有講究的學問。

講故事有什么訣竅呢?不外乎如何選材、如何講述、如何啟迪。

一是選擇好的故事給幼兒講故事,既要考慮幼兒的心理需求,又要考慮故事的教育性。要選擇那些思想健康,藝術性強,具體生動,饒有情趣,又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的幼兒易于接受的故事。對幼兒來說,童話、神話故事最有魅力,如《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葉圣陶童話選》等都是講故事的好材料。

幼兒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喜歡擬人,把小貓、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象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對虛幻與真實還缺乏分析。這兩個特點正是童話故事中經常出現的,什么小貓和小狗對話呀,小凳和小瓶會走路呀,等等,幼兒把它們當作真人真事,聽得津津有味,感到其樂無窮。另外,童話說的是孩子話,口語多,句子結構簡短,且篇幅小,角色不多,主題簡單明了,好壞分明,幼兒易于接受,樂于模仿。對大一點的幼兒,要選擇有些懸念的故事,那些一猜就著,聽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故事,他們一般不感興趣。

二要掌握講述的藝術性給幼兒講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幼兒定會興味索然。首先應分析一下主題,然后才能確定用什么語氣,需要突出什么,講到哪兒應提個什么問題讓孩子回答,等等。

講故事時應該注意:①態度要和藹可親,開講前猜個謎語或提個問題,或情景導入等等,以引起幼兒興趣,再自然引出故事。②故事要講不要念,也不要背,語言要口語化。而且要有對象感,講故事時,要時時想著他們,看著他們,注意他們的反應。③要有起伏高低,抑揚頓挫。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聲音有高有低,節奏有快有慢,重點的地方要突出。④要有動作,有表情、多借助圖片、實物等直觀手段。要想把故事講活,不但要有喜怒哀樂的變化,有高潮,有起伏有高潮,而且應學會用眼神和手勢,做到心到、話到、眼到、手到。

在講故事的語言技巧方面要注意適合孩子的口味。例如一個故事里說:小花狗看到小青蛙,叫他一塊兒去玩,小青蛙不肯上岸,要到泥里去睡覺。我們在講時可以把它改成:小花狗一看見小青蛙就喊:“小青蛙,小青蛙!”小青蛙把頭從水里伸出來:“什么事呀?”“小青蛙,這么冷的天,別在水里游泳了,上來跟我一塊玩吧。”小青蛙一聽,呱呱呱笑起來:“小花狗,我不是游泳,我要到泥里睡覺,明年春天再見吧。”這是對故事進行了口語化和形象化的加工,在幼兒腦子里留下的印象就深刻多了。此外,對故事進行形象化加工時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象聲詞:如:水嘩嘩地流,風呼呼地刮,小鳥吱吱喳喳地叫,大雪撲啦撲啦地下,等等。這樣可以使你講的故事活起來,動起來。

三要善于啟迪給幼兒講故事不是為了敷衍幼兒,而是為了增進幼兒智慧,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在講故事時,要注意給幼兒以多方面的啟迪。比如在講前、講后或在重要的地方提出一些問題,如“誰對,誰不對,為什么”,“你喜歡誰,不喜歡誰,原因是什么”,待幼兒回答后再問“以后會怎么樣”、“會得到什么結果”等等,使幼兒邊聽、邊想、邊構思,這樣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又能啟發他們思考,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時講到高潮時,還可以賣“關子”,讓幼兒自己去猜猜故事的結尾,去處理故事的結局。德國大詩人歌德的母親每天都給兒子講故事,每講到關鍵之處,就“且聽下回分解”,以后的故事情節就讓小歌德去想象。第二天,在講故事之前,先讓孩子說說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自己再講。歌德超人的思考力、想象力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有時也可以讓幼兒改變故事的結尾,給他們以自由想象的機會,例如我們在講完《烏鴉和狐貍》的故事后,可以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狐貍騙了烏鴉的大肥肉,烏鴉用什么辦法才能奪回來呢?這一下就打開了孩子思維的閘門。有的會說:“正當狐貍要吞那塊大肥肉的時候,烏鴉一下子飛過來,用尖嘴巴啄狐貍的眼睛,狐貍痛得‘哎呀’一聲,肉就從嘴里掉下來了。”有的會說:“烏鴉‘哇’地一叫,喊來一群小蜜蜂,把狐貍蜇得滿臉大疙瘩,肉就奪回來了。”有的還想出了一條“巧計”:烏鴉看到狐貍將肉銜到嘴里,就對狐貍說:“這塊肉是有毒的!”我正想把它扔到大海里去呢!烏鴉等狐貍開口說話時,就乘機把肉搶回來。看!孩子們的思維多么活躍,想象力多么豐富!這種改變故事的方法和“聽講――思考――講述”的過程,不僅可讓幼兒在飛馳的想象中得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滿足,也培養了幼兒發散思維和變通思維的能力。

另外,有些故事不是講一遍就完了,隔些日子還應當復習一下,并講出新意,加深幼兒的印象。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聽熟悉的故事。比如:我們在講完“小貓釣魚”的故事后,可以試著讓幼兒自己用低沉的聲音復述老貓的話,用輕快活潑的聲調來陳述小貓去追捕蜻蜓時的情景。聽完《小馬過河》的故事后,讓小朋友復述老牛和小松鼠分別是怎樣描述河水的,最后小馬過河了嗎《小馬過河》的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講完《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后,你可問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給了誰?”“孔融自己吃了個什么樣的梨?”……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還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在講完一個故事時,可將故事中生動、有趣、可游戲的情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編成游戲,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過程中掌握語言。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機會,有意識在運用故事中的詞匯,比如“小貓釣魚”中的詞語“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等,使幼兒逐漸掌握它。或有意識地提及故事中人物的優秀品質,例如“白雪公主”中的七個小矮人和森林里的許多動物的熱情善良的優秀品質等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