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關于分數的意義教案模板匯總7篇分數的意義教案篇1
課題一:〔一〕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認識分數的分母、分子,認識分數單位的特點,能正確讀、寫分數。②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③感受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效勞于實踐的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
教學用具教材第84~85頁有關的投影片、線段圖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提問:①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3個〕②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
2.指定一名學生用1米長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長度是多少米。〔比3米長,比4米短〕。
3.揭示課題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在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就產生了分數。究竟什么叫分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二、探索研究
1.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算量單位平均分成假設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例如:
〔1〕出示月餅圖。提問學生:把一塊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2〕出示正方形圖。提問:把這張正方形紙怎樣分?分成了幾份?1份是它的幾分之幾?這樣的3份呢?〔、〕
〔3〕出示線段圖提問: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這樣的1份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這樣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長度平均分成10份,這樣的1份是它的幾分之幾?7份呢?表示什么?
2、進一步認識單位1。
以上都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看作一個整體,我們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如4個蘋果、一批玩具、一個班的學生等。例如:
〔1〕出示課本第86頁的蘋果圖。提問: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2〕出示熊貓圖。提問:把6只熊貓玩具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表示什么?
〔3〕練習:說出以下圖中涂色的局部各占整體的幾分之幾。
●●
●○○○○○●●
●○○○○○●●
●○
●○
●○
3.揭示。
〔1〕觀察以上教學過程所形成的板書。
一個物體
計量單位單位1
一些物體
告訴學生:像這樣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2〕反應。①在以上各圖中,分別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②、、各表示什么意義?③議一議:什么叫做分數?
〔3〕概括并板書。把單位1平均分成假設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練習。練習十八第1、2、3題。
5.教學分數各局部名稱、分數單位。分數的讀、寫法。
〔1〕教師任意寫出幾個分數,讓學生說出分數各局部的名稱。
〔2〕閱讀課本第85頁最后一段并思考:一個分數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認識分數單位,初步了解分數單位的特點。
練習:①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
②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
③個是。
④是個。
〔4〕想一想:讀、寫分數的方法是怎樣的?
讀作,表示個。
讀作,表示有個。
三、課堂實踐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份的數。
2.讀作,分數單位是,再添上個這樣的單位是整數1。
四、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分數?如何理解單位1?
2、什么是分數單位?分數單位有什么特點?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八第5、6題。
課題二:〔二〕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及分數單位,并能正確地應用。學會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能聯系,正確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③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用分數表示圖中陰影局部。
▲▲▲▲
△△▲▲
2.口答:什么是分數?如何理解單位1?
3.填空。
是個。的分數單位是
7個是。的分數單位是
二、揭示課題
出示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認識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
分數也是一個數,也可以用直線〔數軸〕上的點來表示。
〔1〕認識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的方法。
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畫出等長的距離表示0、1、2。
②根據分母來分線段,如果分母是4,就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如:、:
012
〔2〕提問:如果要在直線上表示,該怎樣畫?啟發點撥。
①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②應把0~1這一段平均分成幾份?如果分母是8呢?分母是10呢?
③應用直線上的哪一個點來表示?
〔3〕如果要在這條直線上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數,該怎么辦?
這條直線上0~1之間的第七個點表示的分數是多少?
2.練習。
〔1〕教材第87頁下面做一做的第2題。
〔2〕用直線上的點表示、、、。
3.教學例1。
〔1〕指名讀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出示討論題,同桌討論。
①這題中把什么看作單位1?
②1人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③5人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3〕匯報討論結果,板書答語。
〔4〕小結分析思路。口答這類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題目時,一般要根據先找單位1是幾,就是分母平均分成幾份,其中1份是分數單位,再看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幾。
4、練習。教材第88頁的做一做。
四、課堂實踐
1.教材第87頁的做一做。
2.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的分數:、、、、。
3.食堂有一批面粉,吃了45袋,還剩28袋,吃了的和剩下的各占這批面粉的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1.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的方法是怎樣的?
2.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依據是什么?解題時應該怎樣思考?
六、課堂作業
練習十八第4、7、8題。
課題三: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②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③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用具投影片〔教材第89頁的餅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填空。
〔1〕表示。
〔2〕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計算。〔1〕58〔2〕49
二、揭示課題
我們知道,在計算整數除法時經常遇到除不盡或得不到整數商,有了分數,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認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教學例2
〔1〕讀題后,指導學生根據整數除法的意義列出算式。板書:
13=
〔2〕討論:1除以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教師畫出線段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1米
?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把1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應是1米的,就是米。
〔3〕寫出答語。
2.教學例3。
〔1〕讀題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4。
〔2〕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把它看作3塊餅,用剪刀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4份。
〔3〕請幾名學生口述分法及每份分得的結果,教師總結幾種不同的分法。
〔4〕歸納。從上面的操作可以知道,把3塊餅平均分成4份,無論怎樣分,每一份都是3塊餅的,即3個塊,把3個塊拼合起來就是1個餅的,即塊。因此,
34=〔塊〕。
由此可見,不僅可以理解為把1塊餅〔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的數,也可以看作把3塊餅組成的整體〔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
3、認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引導學生觀察13=、34=這兩道算式,想一想:
①兩個自然數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數商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什么數表示?
②用分數表示商時,除式里的被除數、除數分別是分數里的什么?
③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2〕教師總結,學生發言,歸納出以下三點:
①分數可以表示整數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要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里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里的分母。〔強調相當于一詞〕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板書:被除數除數=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那么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發怎樣表示?
板書:ab=〔b0〕
〔4〕想一想:這里的b能為0嗎?為什么?
啟發學生說出在整數除法里,除數不能是零,在分數中分母也不能是零,所以這里b0。
〔5〕再想一想:分數與除法有區別嗎?區別在哪里?
著重強調:分數是一種數,但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除法是一種運算。
4、學生閱讀教材,質疑問難。
四、課堂實踐
教材第91頁中間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憶全課,說說學到了什么,自我總結,教師作補充。
六、課堂作業。練習十九第1~3題。
課題四:分數與除法關系的應用
教學要求①進一步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能運用這一關系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②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③知道事物間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口答:30分米=米180分=時
練習后引導學生回憶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
2.說一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3.用分數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1〕79〔2〕47〔3〕815〔4〕5噸8噸
二、揭示課題
這節課學習分數與除法關系的應用。〔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出例如4。
〔1〕出例如4并審題。
〔2〕提問:根據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這兩題該怎樣計算?當兩數相除得不到整數商時,商應該如何表示?
讓全體學生嘗試練習。
〔3〕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4〕比擬例4與復習題第1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重點說明當兩數相除得不到整數商時,其結果可以用分數表示。
2.練習教材第91頁下面的做一做。
3.教學例5。
〔1〕出示教材第92頁復習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集體訂正時啟發學生分析:這道題把誰與誰比,求雞的只數是鴨的幾倍,把什么看作標準,用什么方法計算?算式怎樣列?
板書:3010=3
答:雞的只數是鴨的3倍。
〔2〕出例如5并讀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并組織學生討論解題方法。
討論后師生共同評價,主要有兩種方法:
①從分數意義入手。求養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也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幾分之幾。把10只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這個整體的。
②從倍數關系入手。求養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是以鴨的只數作標準,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為:710=。
〔3〕比擬復習題與例5異同點。
通過比擬使學生看到: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都用除法計算,都拿作標準的數作除數,得出的商都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都不能注單位名稱。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數,后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數。
4、練習。教材第92頁做一做第1、2題。
四、課堂實踐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
8厘米=米146千克=噸23時=日
41平方分米=平方米67平方米=公頃37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五〔1〕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4人。
〔1〕男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2〕女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3〕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1、把低級單位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當得不到整數商時,該如何表示?
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六、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4~7題。
七、思考題。
練習十九第8題及思考題。
課題五:分數大小的比擬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掌握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幾個分數大小比擬的方法,并能正確比擬分數的大小。②應用觀察圖示邊比擬邊歸納的方法,滲透化歸、分類等思想。③培養學生口述算理及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比擬分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用具投影片〔教材例6、例7直觀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材第93頁復習題,請一名學生口答。
2.看圖寫分數,并比擬分數的大小。
01
二、揭示課題
以前我們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初步學會了最簡單的兩個分數大小的比擬,這節課就來進一步探究分數大小的比擬方法。〔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擬。
〔1〕比擬和的大小。
出例如6左圖,引導學生觀察后提問:和相比,哪個分數大,哪個分數小?〔板書:>〕
如果沒有直觀圖,該怎樣比擬與的大小呢?
因為和的分母是相同的,它們的分數單位都是,是2個,是1個,2個比1個多,所以>。
〔2〕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學生比擬和的大小。
〔3〕觀察例6這兩組分數,找出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該怎樣比擬它們的大小?〔請一名學生口答〕
板書: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擬大。
2.練習:教材第93頁做一做。
3.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比擬。
〔1〕比擬和的大小。
①出示直觀圖,使學生從圖上看到: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所以大于。
②和的分子相同,表示所取的份數一樣多,它們的大小是由分數單位決定的。分母小的分數表示分的份數少,每一份就大,也就是分數單位大;分母大的分數表示分的份數多,每一份就小,也就是分數單位小。所以大于。
〔2〕比擬和的大小。
用類似的方法進行比擬并得出結論:<。
〔3〕想一想:上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怎樣比擬大小?
板書: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擬大。
4、練習:教材第95頁的`做一做。
四、課堂小結
比擬兩個分數的大小,首先要看清是分母相同還是分子相同。如果分母相同,關鍵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比擬大;如果分子相同,關鍵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數比擬大。
五、課堂實踐
1.練習二十第1題。
2.練習二十第3題。
六、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第2、4題。
七、思考練習
在括號里填上適宜的數
<<<>>
分數的意義教案篇2
學習內容:
課本第97頁例1及“做一做〞,第99頁練習十九第1、2、3題。
學習目標:
1.我會用分數與小數的關系,把小數化成分數。
2.我能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小數化分數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大家回憶一下,說說小數的意義是什么?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
二、合作探究、檢查獨學
1.自學例1,小組合作交流
用分數表示:
用小數表示:
這兩個結果有什么關系: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應注意什么問題?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課本97頁“自己試一試〞三個填空題。
3.小組代表展示、匯報
4.總結升華
5.我能行:“做一做〞把以下小數化成分數。
0.4=0.05=0.37=
0.45=0.013=
分數的意義教案篇3
一教學內容:
分數的產生
教材第60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過程。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同樣是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
三重點難點:
理解分數的產生。
四教具準備:
米尺,掛圖,幾張長方形、正方形的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時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還記得我們都學了分數的哪些知識嗎?
學生通過回憶說出已學過的分數知識。
1.復習分數各局部名稱。
〔1〕舉一個分數的例子。
〔2〕以為例,說說分數的各局部名稱。
2……分子
—……分數線
3……分母
〔3〕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分數?〔用圖、線段或正方形來表示分數。〕請你用線段圖表示。
把正方形紙平均分后,畫出陰影,用分數表示陰影局部。
〔二〕教學實施
1.測量。
師生合作測量黑板的長,觀察用米尺量了幾次后還剩下一段,不夠一米,還能否用整數表示?〔不能〕
2.計算。
老師把一個西紅柿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人分得的西紅柿的個數怎樣表示?〔l÷2的結果不能用整數表示。〕
3.講述。
在人們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類在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數來表示,這樣就產生了新的數—分數。最初,人們只認識一些簡單的分數,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我國是世界上創造和使用分數比擬早的國家之一。
4.資料介紹。
請學生結合自己課前查找的資料說說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相互交流本節課的學習收獲。
分數的意義教案篇4
師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三、實際應用
四、總結
“猜猜哪杯糖水甜?〞
1、出示2杯糖水:1號杯——水30克,其中糖5克,
2號杯——水20克,其中糖4克。
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學生交流。
小結:根據糖和糖水的關系或糖和水的關系,才能判斷出誰甜。
2、依據糖和糖水的關系,判斷小組上表格中的3杯糖水誰最甜?小組分工合作完成。
學生交流,說說你是怎么比擬的?
1、百分數的意義。
如果要想比擬這一共的糖水誰最甜,該怎么辦?
指出:在實際生產、生活、工作中,為了便于統計和比擬,通常把這樣的分數用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
把表格中的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說說這些分數的意義。
揭示出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的讀寫法。
自學書上的有關內容。
把表格中的百分之幾改寫成百分數的形式,并說說意義。
練習:練習十九4
練一練1看到這些圖形,你想到了什么數?
舉例:說說準備資料中的百分數的意義。
折出百分數。
3、百分數和分數的比擬。
下面的說法你認為對嗎?
〔1〕“六年級男生人數是全年級總人數的57/100〞,可以說成“六年級男生人數是全年級總人數的57%〞。
〔2〕“學校十月份用紙13/100噸〞,可以說成“學校十月份用紙13%噸〞。
小結:百分數和分數的不同。
根據提供的信息說說百分數的意思,及從信息中你想到了什么。
說說自己的收獲。
分數的意義教案篇5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2,學科:數學
2,課時:1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
1〕、預習教材77、78頁及練習十八的內容。
2〕、收集生活中應用到百分數地方的知識。
二、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
1〕、讓學生感受百分數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體驗百分數的優點。
教育方面
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比擬,分析,綜合能力的應用意識。
開展方面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學科與生活聯系起來。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77、78頁及練習十八的內容。
學情分析
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教學中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加強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通過類比類推理解思路。
根據學生學段的特點,教學中應開放課堂,推廣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知道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3〕、培養學生的比擬,分析,綜合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熟知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正確區別百分數與分數的不同意義。
教學方法
教法:創設情境,質疑引導〔引用從百度搜索的相關知識〕
學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學準備
1〕、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相關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為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
2〕、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學教學網有關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多媒體課件PPT,給生直觀的感受,引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探索。
教學過程
活動一:師生交流,充分感知
師:同學們課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數,現在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我在衣服的標簽上找到了棉68.5%,絳綸23.5%,晴綸8%。
生:我在酒瓶的商標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脂肪≥3.5%。
生:我在親親果凍找到“中獎率為100%〞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百分數,雖然沒學過,但都會讀出來,我真佩服你們!這么多的百分數,說明了什么?
生:百分數的用途很廣。
生:百分數很重要,生活中離不開它。
〔評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充分感知百分數,并創設了平等交流的氣氛,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活動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師:老師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數,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創造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
〔課前把百分數圈出來,用課件展示〕
〔在這里用簡單的兩個百分數,自然地進行了環保教育。〕
師:人們這么喜歡用百分數,你們想知道百分數的哪些知識呢?
生:百分數是什么樣的數?它到底有什么用處?
生:百分數和分數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數?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板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師:小組交流課前收集的百分數的意義。
〔學生拿出手中的材料,進行認真的思考、交流,準備匯報〕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標簽上找到了棉68.5%,絳綸23.5%,晴綸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滌綸占23.5份,23.5%表示滌綸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綸占8份,23.5%表示晴綸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積占海洋總面積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總面積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積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積與海洋總面積比擬的結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獎率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購置100次,100次都中獎,100%是表示購置次數與中獎次數的比率。
師:從同學們的理解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比關系,也就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師板書〕
師:剛剛我們通過想一想、比一比、議一議理解體會了百分數的意義,那百分數與我們學過了分數到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小組合作研究討論,并作好記錄〕
生:我們組認為它們的意義不同,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而分數有時可表示這種關系,有時只表示具體數量。寫法也不同。
生:我們組補充,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擬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數不一定是白分數。
〔評析: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創設了“現實數學〞的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感悟百分數的意義及優點,同時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能效勞于生活。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溝通,碰撞出創造思維的火花,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活動三:主動應用,拓展升華
師:通過努力,同學們對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得相當透徹了,那么你會寫百分數嗎?會寫請到黑板上寫一個百分數。
〔學生有一擁而上,寫出各種各樣的百分數。〕
師:同學們寫了這么多的百分數,你能任選一個說說它的意義嗎?生:我選50%,這節課我舉手4次,老師讓我答復2次,我答復的時機占舉手次數的50%。
生:我選96%,第三單元測查我們班及格人數44人,幾個率約占全班人數45人的96%。
生:我選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方工人一天要生產20個零件,結果完成24個,完成的占生產任務的120%。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能不能應用百分數的意義,用一句話表達對自己或同學、老師的滿意率?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0%。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5%。對李志的滿意率100%。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5%。對同桌的滿意率50%,對老師的滿意率95%,因為同桌上課時老是吵我,而老師沒有發現。
生:我對老師意率為100%。
分數的意義教案篇6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學情分析:在學習這局部內容之前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局部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擬分數大小還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設想:本節課的教學,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兩個概念非常重要,應從直觀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用利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適當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過程中獲得者得感悟,自己構建這些概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原有分數知識根底上,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經歷認識分數意義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明確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學具:卷尺、四張長方形白紙、四條一米長的繩子、假設干個小立方體和一捆繪畫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溫故引新。
1、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板書:分數〕誰來說幾個分數?〔板書:如1/4〕你知道分數各局部的名稱嗎?〔板書〕:師:那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
二、教學分數的產生。
2、能根據成語說出下面的分數嗎?
一分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穩〔〕
1、請一個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說一說,用“米〞做單位,看看測量的結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那剩下的缺乏一米怎么記?
2、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師用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演示古人測量的情況〕。課件呈現情境圖,介紹分數的起源和開展歷史。
3、總結: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分數表示。所以分數是人類為了適用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4、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平均分配一些東西,也常常會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比方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橘子、一塊月餅、一塊餅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數表示嗎?用什么分數表示?
三、教學分數的意義。
師:下面老師要先考考大家,你能舉例說明1/4的含義嗎?〔投影出示題目,學生口答〕
出示一個1/4的正方形的陰影局部。
師:陰影局部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師:以下圖中的陰影局部能用1/4表示嗎?為什么?
如生說可以,那么問:你為什么覺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說理由。
〔強調一定要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3、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師:現在我給每一個小組都提供了四種材料,一張長方形紙、一條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4根繪畫筆。下面請每組根據這四種一樣的材料,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分一分等方法,創造出幾個不同的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2〕交流
師:誰愿意上來說一說,你得到了哪些分數?這個分數是怎樣得到的?
小組交流。
〔3〕認識單位“1〞。
師:利用這四種材料,同學們創造出了好多分數。剛剛在表示這些分數時,我們都是把哪些東西來平均分的?
生:一張長方形紙、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4根繪畫筆平均分。
師:象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
〔課件顯示:一個物體〕
把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課件顯示:一個計量單位〕
把6個小方塊、4根繪畫筆平均分,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課件顯示:一些物體〕
師小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假設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課件顯示〕
師:〔投影出示〕:我們可以把這3只象看作一個整體嗎?
我們可以把這6顆草莓看作一個整體嗎?這4只老虎呢?
我們還可以把哪些物體也看成一個整體呢?〔學生舉例。〕
師:象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課件顯示〕強調說明:①單位“1〞不僅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很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個蘋果、一枝鉛筆、一個計量單位、一堆煤、一倉庫糧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應把什么看做單位“1〞。②單位“1〞和自然數“1〞的區別:自然數1是一個數,只表示一個具體事物。如:一個人、一本書、一間房子……它是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體。
概括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假設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師:通過剛剛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分數的意義,請同學們想一下,這個“假設干份〞是分數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分數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數〕
〔5〕師:接下來我想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你們愿不愿意接受挑戰?
①把這個文具盒里的所有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生:1/2
②師:為什么可以用1/2來表示?
③師: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2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10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④師:現在這個文具盒里有6支鉛筆,把它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鉛筆,把8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還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為什么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師:因為一個整體表示的具體數量不同,所以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四、教學分數單位。
師:整靈敏有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分數是否也有計數單位呢?它的計數單位又是怎樣規定的?
顯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假設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師:也就是說分數單位是由一個分數的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師舉例說明后,并說出幾個分數讓學生答復,后再讓學生自己舉例說明〕
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練習:
1、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份,它的分母是〔〕,表示〔〕;分子是〔〕,表示〔〕。
2、67的分數單位是〔〕,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3、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數占全班的29。
〔2〕一節課的時間是23小時。
4、課本練習十一第9題。
5、判斷〔對的打“√〞,錯的要“某〞〕。
〔1〕一堆蘋果分成4份,每份占這堆蘋果的14〔〕
〔2〕把5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長的57〔〕
〔3〕14個19是914〔〕
〔4〕自然數1和單位“1〞相同。〔〕
五、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你有哪些收獲?
分數的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輛買賣合同售后服務責任范本
- 體育賽事舉辦場地使用許可協議
- 快餐連鎖品牌廚房運營管理與承包合同
- 餐飲行業總經理職位聘用與供應鏈管理合同
- 車輛租賃安全駕駛與責任劃分合同
- 寵物用品質量體系認證專員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
- 機械檢測設備維護成本核算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肝腎功能損害的藥物使用注意事項
- 股權委托代持協議之股權代持財務監管與審計協議
- NIH-FDA-IND-IDE-II期III期臨床試驗方案模板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專科《行政組織學》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5)試題及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標準規范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護理查房
- 精裝修驗房流程及標準(課堂PPT)
- 壓力分散型錨索張拉方案
- 《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咨詢收費暫行規定》計價格【1999】1283號
- 15軟件安裝詳細圖文教程包成功破解
- 組委會結構圖與職責說明寧(共4頁)
- 項目管理手冊
- 體育投擲單元教學計劃(共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