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麻雀教案合集五篇小麻雀教案篇1活動目標:1、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學說故事中對話。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懂得不影響別人。重點: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難點:懂得不影響別人。活動準備:圖片、貓頭鷹、啄木鳥、小猴子、小松鼠、小麻雀、鹿寶寶,頭飾。活動過程:一、引題:出示樹的圖片森林里的一棵大樹上經常會傳來好聽的聲音,我們猜是誰會躲在樹上唱歌啊?原來是小麻雀。小麻雀今天又在唱歌了,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看看發生什么事情了。二、講述故事:高的樹頂上——我得下去問個明白。提問:小麻雀唱歌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啊?會是誰不要小麻雀唱歌了?三、講述故事:小麻雀往下飛——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提問:小麻雀看見了誰?小麻雀是怎么問貓頭鷹的?貓頭鷹怎么說?(學說對話)小麻雀怎么問啄木鳥的?啄木鳥怎么說?(學說對話)小麻雀怎么問小猴子的?小猴子怎么說?(學說對話)小麻雀怎么問小松鼠的?小松鼠怎么說?(學說對話)為什么小松鼠會不要小麻雀唱歌呢?四、講述故事小麻雀飛到樹底下——最好聽的歌。提問:為什么小松鼠不要小麻雀唱歌啊?小麻雀看到鹿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是怎么做的?五、完整講述故事(幼兒講到會講的地方跟老師一起講)提問:你喜歡這只小麻雀嗎?為什么?除了在睡覺的時候不可以影響別人,還有在什么時候也不可以影響別人呢?(經驗遷移:要關愛朋友,懂得不影響別人。)六、情景表演:我們喜歡這只小麻雀就一起來學學它吧!小麻雀教案篇2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看圖示折紙的方法。2、培養幼兒細心、耐心的習慣和對折小麻雀的興趣。3、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活動準備:貼有小麻雀的掛圖;正方形彩紙若干張;彩色筆每人一盒。活動過程:一、出示掛圖,引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1、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好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出示掛圖)2、這些小麻雀都是用彩紙折成的,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么折的嗎?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示,分析小麻雀的折法。1、讓孩子自己看圖示,相互說說用的什么形狀的紙,有幾個步驟,哪一步比較難。2、集體討論。三、引導幼兒看圖示折紙,并嘗試獨立完成。1、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的紙張看圖示嘗試不在別人的幫助下折小麻雀。(教師巡視,看看孩子獨立折紙的能力。)2、師:“哪些小朋友已經完成了?請你來說一說你是是怎么折的,折給大家看一看。”(讓會折的孩子到前面來示范)3、師:“老師看到還有幾個小朋友沒有完成,誰能告訴我,是哪一步難住你了呢?”(請個別不會折了的孩子說一說)4、老師講解幼兒認為難的步驟。四、師生一起學折小麻雀,再次鞏固折法。1、師:“請小朋友們再拿一張彩紙和老師一起看圖示折一折,比比誰折得又快又好。老師數“1、2、3”我們就一起開始,好嗎?”(師生比賽折小麻雀)2、表揚折得快又好的孩子,鼓勵折得慢的孩子。3、師:“小麻雀也想像小朋友一樣有一雙好看的大眼睛,請你們來幫幫忙,給小麻雀畫上好看的眼睛吧。”(幼兒用水彩筆給小麻雀添畫眼睛,鼓勵孩子畫出不一樣的眼睛。)五、展示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現在小麻雀要回家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請小朋友們把折好的作品貼到老師畫好的樹上,大家一起欣賞。)活動反思:本堂活動課幼兒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在孩子饒有興趣的參與圖示步驟的討論,爭先恐后的發言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對于折紙有著很濃的興趣,同時也看到了他們在折紙這個活動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幾個能力差的孩子以外,其他的孩子基本上能在老師少許的語言提示下完成,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心里很是欣慰。這次的圖示比較簡單,給了能力弱的孩子一個體驗成功的機會,但是對于強的孩子來說缺乏挑戰性,在下次的活動中要稍加難度,循序漸進,爭取在看圖示折紙的這個活動中有更好的表現。另外,在折紙的區角中也可以提供難易程度不一的圖示,讓每個孩子都能“跳一跳,夠得著”。小麻雀教案篇3教學目的:1.學習動作、外形、神情的'描寫方法2.注意詞語的搭配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關心被損害者的情感。教學重點與難點:1.以小麻雀的命運為線索,展開曲折的故事情節;2.動作、外形、神情的描寫;3.弄懂小麻雀“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義。教法:參看提綱,自讀,討論。教學過程;一.導入這節我們學習一篇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小麻雀》。作者是老舍。這篇文章寫于30年代,歷經歲月的磨洗,曾打動了幾代人的心,它表現了怎樣的主題,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作者又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得那么可愛,那么叫人同情,它的藝術魅力在哪里?讓我們一起透過飽含摯情的字里行間,尋求其中的奧秘。聽錄音,思考。二.研讀自讀提示三.討論自讀提綱附:主題:本文敘述了一只帶傷的小麻雀被貓咬傷的遭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被損害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暗示弱小者應該從小麻雀的遭遇中悟出一點道理,那就是要以抗爭求生存。語法?動補短語一.什么是動補短語?(形補)由動詞和它后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組合而成。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是補語(用符號表示補語)有些補語前面要加結構助詞“得”,有些不能用。以“想媽媽”為例,說說你想到什么程度:想得想得想得。二.要區別動補短語和動賓短語[出示玻璃板]動賓動補1.盛飯盛2.洗衣服洗3.看他看4.敲門敲了5.買蘋果買了6.看戲看了7.牽牛牽8.抱孩子抱動賓短語告訴我們做什么,而動補短語告訴我們做得怎樣。三.形容詞+補語構成的動補短語。有些動補短語是由形容詞+補語構成,它的性質與動補短語相同。動補偏正暗得[很]暗冷得[太]冷了大[很]大堅強得[十分]堅強漂亮[很]漂亮壞[極]壞好得[很]好四.學生辨別:(傻)妞[真]傻傻得(笨)家伙[真]笨笨五.做練習,布置作業。小麻雀教案篇4設計意圖:我班的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園內的小鳥、小烏龜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孩子在言語表達上卻存在怕生、不自然、甚至不肯說等現象。為了鼓勵孩子們愿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改編了一系列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兒歌,以他們喜歡的角色激發其說的愿望。《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著孩子,通過簡單重復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為內化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此作品角色較多又有變化,所以將角色的認知放在最前部分,為理解故事打下伏筆;而故事結尾也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從“小麻雀不唱了”到“想想什么辦法”再到“等鹿寶寶醒來了再唱”,給孩子清楚明了的記憶、理解、想象的線索,同時又將教學氣氛推向高潮,有利于孩子言語表達的發展。教學目標:孩子能理解作品中的情節,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情感。培養孩子愿意在眾人面前較自然地表述。教學重點:幼兒能在眾人面前較自然地表述。教學難點:理解故事內容,產生情感的共鳴。(認知情感的激發行為的轉化)教學準備:自制有層次的圖書一本,有各種可粘貼操作的動物形象。教學過程:第一遍聽故事,突出認知--別人睡覺時,不要唱歌,不吵醒別人。故事的名稱。提問:猜猜故事中會講什么呢?通過看看、猜猜,逐一出示故事中的角色。按其順序貼在圖書的“樹”上,除去小鹿的角色。提問:誰住在最上面(最下面)?啄木鳥的上面(下面)住著誰?老師講述故事至最后一段,引導孩子觀察畫面。提問:現在你們知道了嗎,小松鼠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了?教師繼續講完故事,與孩子一起夸夸小麻雀。第二遍聽故事,激發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為小麻雀想想其它辦法。展示圖書。按序讓小動物住進每一頁中。“讓我們一起翻著書,講講故事。”合作講述。教師放慢速度講,對話處留給孩子講,以利于孩子們在聽故事中掌握語言。提問:小麻雀還可以怎么做?輔助提問:小麻雀可喜歡唱歌了,怎么辦呢?到什么時候小麻雀才能唱?第三遍聽故事,轉化行為--和小麻雀一起為醒來的小鹿唱最好聽的歌。聽錄音故事。(配樂對話)等待小鹿的醒來。幼兒和小麻雀一起為醒來的小鹿唱唱跳跳,抒發情感。結束: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事的小麻雀和小朋友們。附故事:愛唱歌的小麻雀在高高的樹頂上,住著一只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里,有只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小麻雀往下飛,看見貓頭鷹問:“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又往下飛,看見啄木鳥問:“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繼續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再往下飛,看見一只小松鼠問:“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小麻雀奇怪地問:“為什么呢?”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小麻雀飛到了樹底下,呀!草叢中的鹿寶寶正在睡覺呢。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著等著。它想:“等鹿寶寶醒來了,我要為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小麻雀教案篇5活動目標:1、能從15—25厘米高處往下跳,會雙腳輕輕落地。2、能勇敢的嘗試,喜歡集體游戲。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活動準備:1、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樹)若干,小蟲子圖片若干。2、歡快的活動音樂。活動過程:1、熱身活動:幼兒扮小麻雀,教師扮麻雀媽媽,聽音樂模仿小麻雀動作:四散飛、跳一跳、吃蟲、喝水等。2、游戲“小麻雀捉蟲”。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棵“樹”作為自己的家,爬上“樹”,當聽到捉蟲的信號時就跳下來,“飛”出去捉蟲。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多次練習。動作指導:兩腳并攏,稍蹲,輕輕跳下來。請個別幼兒示范輕輕跳的方法。引導幼兒去同伴的“家”做客,鼓勵幼兒嘗試從高低不同的椅子上跳下。動作指導:要跳得又輕又穩。3、游戲“大花貓來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壓高強免燒壓磚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錦綸高速紡絲油劑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避雷器漏電流及動作記錄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補給水裝置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聚酯纖維紙復合材料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立式瓷殼線繞電阻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腦天線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煤氣管材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潔具掛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梨形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休閑車零部件回收再利用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滴灌帶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D
- 消防系統維護保養方案
- 骨科護理實習生小講課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散熱器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商業模式與投融資發展報告
- 統編版語文二下園地三+單元復習課 課件
- 2025年輕人情緒消費趨勢報告-抖音商城xsocialbeta-202506
- 培訓中心項目管理制度
- 承包企業食堂管理制度
- 智能合約的自適應優化與動態執行研究-洞察闡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