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質量管理基本工具和方法一、數據處理和數理統(tǒng)計基本方法數據是進行質量管理的基礎,而數理統(tǒng)計方法正是收集、整理數據的常用工具。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數理統(tǒng)計的基本方法來收集、整理質量數據,幫助分析和發(fā)現質量問題及產生原因,以便及時制定和采取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1、數理統(tǒng)計幾個基本概念:(1)母體:又稱總體、檢查批或批,是研究對象全體元素的集合。分為有限母體和無限母體兩種,有限母體為有一定數量表現,一般為離散型數據,如一批同牌號、規(guī)格的鋼材、水泥等;無限母體沒有一定數量表現,如一道工序,它源源不斷的生產出某一產品。(2)子樣:又稱試樣或樣本,是從母體中取出來的部分個體。(3)隨機現象:又稱偶然現象,指事先不能確定結果的現象。如拋一枚硬幣,結果可能為正面向上,也可能為反面向上。(4)隨機事件:又稱偶然事件,為每一種隨機現象的表現或結果。如單位工程質量驗收為“合格”,拋硬幣的結果為“正面向上”。(5)隨機事件頻率:衡量隨機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種數量表示。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次數稱為頻數,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值為頻率。(6)隨機事件的概率:頻率的穩(wěn)定值為概率。如拋硬幣次數較少時,出現正面向上的頻率是不穩(wěn)定的,但隨著拋幣次數的增多,出現正面向上的概率越來越體現出穩(wěn)定性,當拋幣次數足夠多時,出現正面向上的頻率大致在0.5附近擺動,即概率為0.5。2、樣本數據的特征(1)數學期望():又稱樣本平均值或均值,為樣本數據的算術平均值,表示樣本數據集中的位置。(2)中位數(μ):將數據從大到小依次排列,處在中間位置的數值稱為中位數,又稱中值。當樣本數量為奇數是,中間一個數為中值;樣本數量為偶數時,中間2個數的平均值為中值。(3)極值(L):一組樣本數據的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4)標準偏差(Sn):又稱標準差,用來反映數據的分散程度。標準偏差的平方稱為方差,即:當樣本數量較大時(n≥30),可用樣本數據的幾何平均值(稱為未修正的樣本標準差)來代替標準差,相應方差稱為未修正的樣本方差,即:(5)變異系數(CV):標準差與平均值比值的百分率,表示相對波動大小。CV=(S÷)×100%3、質量變異分析產品質量好壞的差別稱為質量變異,有偶然性差異和系統(tǒng)性差異兩種。產生偶然性差異的原因很多,如:原材料性質微小差別、機具設備正常磨損、溫度、濕度的微小波動等,它們對產品的質量影響不大,也難以消除,一般視為正常差異;系統(tǒng)差異產生的原因有原材料規(guī)格錯誤、機具設備故障、儀表失靈等,他們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也容易識別,為非正常差異,應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控制。系統(tǒng)差異和偶然差異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之間有時也可以相互轉化。4、質量差異的分布規(guī)律事實證明,產品質量特性一般符合正態(tài)分布規(guī)律,其分布曲線方程為:f(x)=其中x—產品質量特征值μ—樣本數學期望(均值)σ—樣本標準差實際應用時,可用產品質量缺陷(即質量特征值與樣本均值的差值)來代替特征值(如圖4.1.4),主要有以下幾個性質:(1)分布曲線關于y軸對稱(即關于樣本均值對稱)。(2)若曲線與橫坐標所組成的面積等于1(即積分等于1),則曲線與x=±σ所圍成的面積為0.6827,與x=±2σ所圍成面積為0.9545,與x=±3σ所圍成面積為0.9973。即在正常生產情況下,質量缺陷在區(qū)間(—σ,+σ)的產品有68.27%,在區(qū)間(—2σ,2σ)的產品有95.45%,在區(qū)間(—3σ,+3σ)的產品有99.73%,質量缺陷在(—3σ,+3σ)以外的產品不足0.3%。(3)σ越小曲線越陡,表示質量分布越密集,質量特征靠近樣本均值的產品越多,樣本整體質量越好。
圖4.1.4正態(tài)分布曲線圖根據正態(tài)分布曲線可以認為,凡是在μ±3σ范圍內的差異(即缺陷范圍±3σ)是正常的,一般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果質量差異超過了這個界限,說明生產過程產生了異常,需要立即查找原因,制定和采取糾正預防措施。建筑工程質量控制范圍一般可取μ±3σ,但有時可根據需要提高或降低控制界限,如優(yōu)質工程質量控制中可取μ±3.5σ或更高。二、QC小組活動QC小組活動是建筑施工企業(yè)開展技術攻關、攻克質量通病的常用方法,本節(jié)對我市建筑工程QC小組活動提出了管理方面的要求,具體活動的方法、程序和常用工具在本章第三—第七小節(jié)中介紹1、注冊登記制度對在我市進行活動的建筑工程QC小組實行注冊等級制度。QC小組應在活動前持《常熟市建設工程QC小組注冊登記表》(見附件4.2.1)到市建管處進行注冊,未注冊的QC小組,其活動成果不能參加常熟市組織的QC小組成果評審。2、日常檢查指導制度建管處每年組織有關人員對注冊的QC小組活動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幫助企業(yè)找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高QC小組成員的活動能力和成效。3、逐級上報評審制度建管處每年組織一次常熟市建筑工程QC小組成果評審,評選出優(yōu)秀的QC活動成果,并擇優(yōu)逐級推薦參加蘇州市、江蘇省、建設部有關部門組織的評審。三、排列圖1、排列圖用途及形式排列圖是尋找影響質量主要問題的一種方法,所以在質量管理和QC小組中的用途是非常廣泛的。排列圖的主要用途是:按重要順序顯示出每個質量改進項目對整個質量問題的影響和識別質量改進的機會。通常是把影響質量而需要改進的項目從最重要到次要的順序排列起來,從中找出“關鍵的少數”,集中人、財、物力解決,忽略“次要的多數”,以后處理,以求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質量改進效果。排列圖由一個橫坐標、兩個縱坐標、幾個按高低順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條累計百分比折線組成。左側的縱坐標是質量問題或缺陷的頻數,右側的縱坐標是質量問題或缺陷的累計百分比;橫坐標代表質量項目或數據分段;矩形的寬度代表質量項目,高度代表該質量項目或該數據段的頻數;折線是一條累計的百分比折線,稱之為帕累托曲線。2、排列圖的作圖步驟1)排列圖是根據現場調查的質量缺陷統(tǒng)計分析表進行繪制的。例:對某一住宅工程泥工小組的磚墻砌筑進行了現場檢測,其不合格點統(tǒng)計如下:表4.3.2-1墻體砌筑質量缺陷統(tǒng)計分析表序不合格項目頻數頻率(%)累計頻率(%)1表面平整度差2237.2937.292水平灰縫不平直1830.5167.803門窗洞口差915.2583.054水平標高不到位610.1793.225軸線位置偏移23.3996.616其它23.39100.00合計59制表人:×××制表日期:×年×月×日2)根據表3-1數據繪制排列圖(見圖4.3.2-2):(a)畫橫向底坐標:標出項目的等分刻度(本例為六個項),按統(tǒng)計表不合格項順序(順序應按由高到低順序排列)從左到右填寫每個名稱。(b)畫左縱標:確定坐標原點為0。根據頻數(本例為59點)按比例作出坐標的刻度線。(c)畫右縱標:確定坐標原點為0。以左坐標中頻數的總數對應右縱標,定為100%,且標出等分百分比的刻度。(d)畫頻數方形圖:按頻數對應左坐標刻度畫出每一項目的直方圖,且在上方標出各自的頻數。(e)畫帕累托曲線:定累計百分點坐標原點為0。在各項的方形圖的后面與累計百分比縱橫的相交處畫出交點,用折線過點連接成帕累托曲線。累計頻率(%)22累計頻率(%)2237.29%67.80%83.05%93.22%96.61%表面平整度差門窗洞口差軸線位置偏移其它30201005950403020100706050401009080189622A區(qū)B區(qū)C區(qū)頻數 制圖人:×××制圖日期:×年×月×日 制圖人:×××制圖日期:×年×月×日圖4.3.2-2墻體砌筑質量缺陷排列圖圖4.3.2-2墻體砌筑質量缺陷排列圖3)當排列圖繪制完后,應在右坐標上的80%、90%、100%位置畫上水平虛線,劃分成A、B、C三個區(qū)域。其中累計頻率在80%以下為A類因素,是主要的質量問題,一般應進行分析;累計頻率在80%~90%為B類因素,一般可分析也可不分析,應視對象的影響質量程度視情確定;累計頻率在90%~100%為C區(qū)類因素,一般可忽視不分析。3、應注意的事項:1)一般排列圖中的主要問題不宜過多,一般為1~2個問題最好。如找不到主要問題或出現過多的主要問題時,應重新考慮數據的分類或分層。本例可將“表面平整度差”和“水平灰縫不平直”列為主要問題。2)利用排列圖尋找了主要問題,當主要問題解決后,次要問題又變?yōu)橹饕挠绊懸蛩亍R虼伺帕袌D不一定一次就完成了,而是根據循序收集采取措施后的數據,不斷地尋找主要問題。3)找到的主要問題,必須是本QC小組有能力解決的,否則應重新分類、畫圖和尋找。4)“其它”不合格項,不論頻數多少,都應放在最后。四、因果圖1、因果圖用途及形式因果圖是表示質量特性與原因關系的圖。因果圖也稱為魚刺圖,因為利用因果圖分析質量問題的原因時,層層展開如一副魚的骨骼,魚頭部分是結果(問題),魚骨部分是層層細化的原因。因果圖還稱石川圖、樹圖、特性要因圖等。由于一個主要的質量問題往往不只是一個原因造成的,而是出于多種原因,為尋找這些原因的起源,采取從大到小、從粗到細地把原因列出來,層層展開找出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2、因果圖的作圖步驟(見圖4.4.2)(1)明確因果圖的結果:首先確定需要分析的質量問題,通常是指在排列圖中找出的主要問題,列在圖的右方。且在中間畫出主桿線,箭頭指向主要問題。(2)在分析原因時,對導致結果可能的原因進行分類,規(guī)定其主要類別,一般是從“5M1E”(即為人、環(huán)、機、料、法和測量)因素入手。在主桿線上畫出斜枝桿線,且注上主要類別名稱,斜枝桿線一般斜線為45°和60°為宜,箭頭指向主桿線。(3)組織召集該質量問題的相關人員會議,共同討論分析造成質量問題的種種原因。利用“頭腦風暴法”對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進行層層分析,原因分析必須徹底和具有改進質量的可操作性,并將尋找到的各個層次的原因逐一地畫在相應分類的枝上,后一層問題的箭頭應指向前一層的問題。(4)在因果圖中分析到最后一層上的問題是要QC小組去解決的問題,也稱為末端原因。通過逐后的現場進行觀察、測量、試驗等,以確認是否影響質量的主要原因。
作業(yè)場地太小作業(yè)場地太小材料未分批進場夜間施工照明不夠砌墻拉線不緊麻線太細砂漿粗粒太多黃砂未過篩臨近節(jié)日放假技普工搭配不合理人員思想不集中托線板有誤周邊材料堆放太多砂漿機易壞未校核留槎接搓處不平直墻砌體表面平整度差人員設備材料方法測量環(huán)境圖4.4.2墻體表面平整度差因果分析排列圖制圖人:×××制圖日期:×年×月×日3、應注意的事項:(1)一個主要質量問題只能畫一張因果圖,多個主要質量問題則應畫多張因果圖,因果圖只能用于單一目標的分析。(2)對分析出來的原因,文字要簡明扼要,一般只要能說明原因文字越簡略越好。(3)原因分析要抓住重點,分析要透徹,一般分析到二到三層較佳。在分層時要注意因果關系,前后順序不要顛倒。(4)通常在分析時應找本QC小組有能力解決的原因,如果找不可抗拒或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失去了找出原因的意義。五、關聯(lián)圖1、關聯(lián)圖用途及形式關聯(lián)圖又叫關系圖。它是解決關系復雜、因素之間有相互關聯(lián)的原因與結果或目的與手段的圖示技術,與系統(tǒng)圖不同的是關聯(lián)圖的主題不只一個,可以多個。也是根據邏輯關系理清復雜問題、整理語言文字資料的一種方法。關聯(lián)圖通常是用矩形框作為主要問題,橢圓形是分層分析的原因,用箭頭表示分層原因的前后因果關系。關聯(lián)圖一般有二種基本類型:(1)中央集中型:把要分析的問題放在圖的中央位置,把同“問題”發(fā)生關系的因素逐層排列在其周圍(見圖4.5.1-1)。(2)單側匯集型:把要分析的問題放在右(或左)側,與其發(fā)生關系的因素從右(左)向左(右)逐層排列(見圖4.5.1-2)。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問題問題圖4.5.1-1中央集中型關聯(lián)圖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問題問題圖4.5.1-2單側匯集型關聯(lián)圖關聯(lián)圖的用途:關聯(lián)圖可用于制訂全面質量管理計劃、制訂質量方針、制訂生產過程的質量改進措施、推進外購、外協(xié)件的質量管理工作、制訂質量管理小組活動規(guī)劃與目標展開、解決工期、工序管理上的問題、改進職能部門的工作及質量問題分析和因果分析等。2、關聯(lián)圖的作圖步驟(見圖4.5.1-1、圖4.5.1-2)(1)關聯(lián)圖是同因果圖繪制一樣,首先確定需要分析的質量問題。問題宜用簡潔的文字表述,一般用粗線方框圈起。一個粗方框只圈一個問題,多個問題則應用多個粗方框圈起來。(2)繪制時中央集中型的把問題框放在圖的中央位置,單側匯集型的把要分析的問題放在圖的一側。(3)在分析原因時,對導致結果可能的原因從“5M1E”入手進行分類。召開諸葛亮會,應用“頭腦風暴法”對分析的問題充分發(fā)表意見找原因,找原因時要深入細致地分析,直至找出末端原因。(4)討論分析造成質量問題的種種原因要邊記錄、邊繪制、反復修改關聯(lián)圖。一般原因用橢圓形圈起,一個問題一個圈,原因與結果用箭頭連接,箭頭指向必須是原因→結果,不能顛倒。3、應注意的事項:(1)關聯(lián)圖是使用在有若干(二個以上)相互關聯(lián)因素的問題分析。(2)關聯(lián)圖問題識別標志是“箭頭只進不出”,原因的識別標志是“箭頭的起點”,末端原因的識別標志是“箭頭只出不進”。(3)相關注意的事項可參照因果圖的相關事項。六、直方圖1、直方圖用途及形式直方圖的作用是:顯示質量波動的狀態(tài)、較直觀地傳遞有關過程質量狀況的信息、當人們研究了質量數據波動狀況之后,就能掌握過程的狀況,從而確定在什么地方集中力量進行質量改進工作。直方圖是用一系列等寬但高度不等的長方圖形表示數據分布情況的圖表。長方形的寬度表示數據分布范圍的間隔;長方形的高度表示在該數據間隔范圍內的數據頻數、頻率或頻率密度。直方圖的優(yōu)點是計算和繪圖比較方便,既能明確表示質量的分布情況,也能準確地得出質量特征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其主要缺點是不能反映隨時間變化數據的群內和群間的波動,而且要求收集的數據較多,一般要在50個以上,否則難以反映質量的波動情況。2、幾種常見的直方圖形態(tài)一般常見的直方圖形態(tài)有正常型、偏心型、孤島型、平頂型、鋸齒型、雙峰型六種,如下圖4.6.2。偏心型正常型孤島型偏心型正常型孤島型4.6.2常見的直方圖形態(tài)平頂型雙峰型4.6.2常見的直方圖形態(tài)平頂型雙峰型鋸齒型正常型:中部有一頂峰,左右兩邊逐漸下降,近似對稱,說明工序運行狀態(tài)正常,產品質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偏心型:偏心型又分左偏型和右偏型。一般來講,偏心型所代表的產品質量狀態(tài)多數是由于一些固有因素造成的。雙峰型:直方圖出現兩個頂峰,說明數據來自不同的總體,可能是由兩個工人,或兩批原材料,或兩臺設備生產的產品混在了一起。孤島型:屬于數據的異常波動,多為異常因素所引起,如測量工具有誤差、原材料的變化、設備老化、操作者更換操作疏忽等。平頂型:雖從產品質量角度看還可以,但也非正常運行狀態(tài),可能是因為生產過程有緩慢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如操作者疲勞等。鋸齒型:從數據角度看可能是由于直方圖分組過多或是測量數據不準等原因造成;從生產角度看可能是由于一些弱的異常因素所引起異常波動。3、直方圖的作圖步驟(1)收集數據,設某工程隨機抽樣取得混凝土抗壓強度如下表。表4.6.3-1混凝土抗壓強度數據表強度單位:(N/mm2)檢測數量:n=5032.544.635.634.734.936.738.941.830.840.333.436.837.139.941.147.037.937.034.237.737.435.332.836.439.338.536.334.433.136.735.337.838.640.943.735.139.735.836.938.143.139.442.440.742.238.337.534.033.941.3統(tǒng)計人:×××統(tǒng)計日期:×年×月×日統(tǒng)計人:×××統(tǒng)計日期:×年×月×日圖5-1(2)確定數據的極差(R)數據極差R=Xmax-Xmin根據數據表,本例最大值(Xmax)為47.0,最小值(Xmin)為30.8。即:R=47.0-30.8=16.2(N/mm2)(3)確定組數(K)組數的確定要適當,組數太少,會引起較大計算誤差,掩蓋數據的分布規(guī)律;組數太多,會造成數據過于零亂分散,影響數據分組規(guī)律的明顯性,且計算工作量加大。組數(K)的確定可參考下列表6-2“組數(K)選用表”。表4.6.3-2組數(K)選用表數據數目(N)組數(K)常用組數(K)50~1006~1010100~2507~12250以上10~20本例中組數選為K=9組(4)確定組距(h)R16.2K9每組中的最大值為上限,最小值為下限,上限和下限統(tǒng)稱為組限,組距等于相鄰兩組上限(或下限)之差。因而,組距(h)可以用數據極差(R)除以組數(R16.2K9本例中組距h===1.8≈2(5)確定各組的界限值為避免出現數據值的界限值重合而造成頻數計算困難,組的界限值單位應取最小測量單位的1/2。本例最小測量單為保留一位小數,即為0.1(N/mm2),組限的精確度選0.05(N/mm2)。對于這個問題,也可以利用嚴格規(guī)定組限的數學區(qū)間定義來解決,即采用數學上的半開半閉區(qū)間來定義組距。實踐證明,利用半開半閉區(qū)間來定義組距更為方便。在本例中,可約定組的下限計在本組、組的上限不計在本組。本例的最小值Xmin=30.8N/mm2,可以取30.0N/mm2作為第一組下限,則上限為30.0+2=32.0N/mm2。(6)頻數計算根據上述數據通過計算后列出下表:4.6.3-3頻數分布表組限(N/mm2)頻數?i頻率(%)率?i/Σ?i中心值xiuiui?iUi2?i30.0~32.01120.0131-4-41632.0~34.056100.0533-3-154534.0~36.01016200.1035-2-204036.0~38.01329260.1337-1-131338.0~40.0938180.093900040.0~42.0644120.064116642.0~44.044880.0443281644.0~46.014920.014533946.0~48.015020.01474416合計501000.5-31161注:XO為全體數據的中位數,本例為39(N/mm2)(7)繪制直方圖(見圖4.6.3-4)(1)按數據值比例畫出橫坐標,并標出各數據的上下界限值。再按頻數值比例畫出縱坐標,并標出頻數(或頻率、頻率密度等)坐標點。(2)在橫坐標上按組數畫出相等寬度的組點(本例為9組)。再按頻數分布表中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且按各組的頻數對應縱坐標,畫出各組的頻數長方圖形。30.032.034.036.038.040.042.044.046.048.030.032.034.036.038.040.042.044.046.048.05010134.6.3-4混凝土質量(頻數)直方圖形態(tài)區(qū)間X頻數y(3)在頻數直方圖上還應標出公差范圍(T)、樣本大小(n)、樣本平均值()、樣本標準偏差值(S)和的位置等。平均值計算公式:=X0+h(Σ?iui÷Σ?i)樣本標準偏差計算公式:S=(Σ?i2ui÷Σ?i)-(Σ?iui÷Σ?i)2變異系數計算公式:CV=(S÷)×100%4、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見圖4.6.3-5)對直方圖僅作狀況觀察分析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將實際直方圖與允許偏差范圍比較,看直方圖是否落實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并有相當的余地。即或直方圖的形狀是正常型的,但也要和允許偏差進行比較。常見的典型直方圖有以下幾種:(1)理想型:圖中的B(實際分布范圍)在T(允許偏差范圍)的中間,平均值也正好與允許偏差中心重合,實際數據分布的兩邊距允許偏差限值有一定余地。此時應采取控制和監(jiān)督的辦法。(2)偏向型:雖然分布范圍是在允許偏差范圍內,但分布中心遠離允許偏差中心,故有超差可能,說明控制有傾向性。如砌磚用的砌筑砂漿強度,一般要它超強,因為強度不足就使砌磚工程的質量不合格,于是就出現這種分布狀況。遇有這種分布情況時,應調整砌筑砂漿強度使分布中心合理。(3)無富裕型:即T=B,也就是實際分布與允許偏差范圍相等,一不小心就會超差,應采取措施縮小實際分布范圍。(4)能力富裕型:這種圖形表示允許偏差范圍過大于實際分布范圍,由于質量標過高于標準的要求,盡管不會出現不合格品,但由于“質量過剩”而不經濟,因此可以改變工藝放寬加工精度或減少檢驗頻次,縮小允許偏差范圍。(5)能力不足型:這種圖形表示實際分布范圍偏大,造成超差,這是由于質量不穩(wěn)定,出現一定數量的不合格品,應采取多方面措施,減少標準偏差或放寬過嚴的公差范圍,縮小實際分布的范圍。無富余型TB無富余型TBMTBM偏向型理想型TBMTBTBM能力不足型TBM能力富余型4.6.3-54.6.3-5直方圖形態(tài)與公差的比較圖七、PDCA循環(huán)QC小組的基本特征是不斷地進行質量改進,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動員、組織企業(yè)的各個部門和全體職工,對直接或間接影響工程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的控制和治理,以使用戶得到滿意的工程。為了不斷揭示生產上、技術上、管理上的質量問題,QC小組活動通常采用PDCA循環(huán)的工作方法。PDCA循環(huán)是一項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是反映了質量改進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1、PDCA循環(huán)的概念PDCA是四個英語單詞(Plan、Do、Check、Action)的第一個字母。P是代表計劃,D是代表實施,C是代表檢查,A是代表總結處理。工程建筑中的任一項工作都可劃分為上述四個階段,并按程序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運轉。每進行一輪即稱為一個循環(huán)(見圖4.7.1)。循環(huán)往復,產品質量及工作質量即呈螺旋上升。PDCA循環(huán)的概念是有戴明博士最早提出的,所以又稱其為“戴明環(huán)”。圖4.7.1圖4.7.1PDCA循環(huán)示意圖APCD2、PDCA循環(huán)的模式PDCA循環(huán)的模式分為四個階段、八個步驟(1)PDCA循環(huán)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P計劃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先進行基本情況調查,然后確定方針和目標、活動計劃的制定。第二階段:D執(zhí)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即認真地按計劃去實施,并解決存在的問題。第三階段:C檢查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要檢查是否認真執(zhí)行計劃,檢查實施結果中,哪些是取得好的效果,哪些還未得到解決,總結其執(zhí)行計劃的結果。第四階段:A處理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對成功的經驗使其上升到理性,形成標準或制度,對不成功的也要認真總結,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問題重復發(fā)生,對遺留的問題,亦可轉入下一輪PDCA循環(huán)中去解決。(2)PDCA循環(huán)的八個步聚如果把PDCA四個階段再過細的劃分,即為八個步驟。各步驟的排列順序層次性是比較強的,形成比較嚴密的工作程序。只有嚴格遵守這種程序,才能更好地發(fā)揮PDCA循環(huán)的效力。P階段通常包含著四個步驟第一步驟: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質量問題,并以數據來加以說明。第二步驟: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并對各個因素進行分析。第三步驟:找出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通過抓主要因素來解決質量問題。第四步驟:制定對策,針對影響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制訂活動計劃和措施。計劃和措施應具體明確,有目標、有限期、有分工。D階段通常包含著一個步驟第五步,按照制訂的對策目標進行實施。C階段通常包含著一個步驟第六步驟:根據計劃的內容和要求,檢查實施的結果,看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A階段通常包含著二個步驟第七步驟:對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把成功的經驗都納入標準、制度之中,鞏固已取得的成績。對失敗的教訓,也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總結經驗,防止重復發(fā)生。第八步驟:提出這一輪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并將他轉到下一輪PDCA循環(huán)中去。3、PDCA循環(huán)的特點(1)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在PDCA四個階段中,每個階段都可有它本身的小PDCA,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因此不僅適用于整個企業(yè),而且也適用于科室、施工隊、棟號、班組以至每一個人。大的PDCA循環(huán)是小的PDCA循環(huán)的母體或依據,小的PDCA循環(huán)是大的PDCA循環(huán)的分解和保證。企業(yè)所屬的各級機構和部門根據企業(yè)總的方針目標都制訂自己的PDCA循環(huán),而且圍繞企業(yè)目標這個中心,朝著一個方向轉動。通過PDCA循環(huán),把企業(y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彼此協(xié)同,相互促進。如圖4.7.3-1。圖4.7.3-1圖4.7.3-1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示意圖APCDAPCDAPCDAPCD(2)循序漸進,階梯上升。PDCA循環(huán)是有一定的運行規(guī)律和運行順序的,這四個階段按照P→D→C→A方向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而每循環(huán)一輪就必然前進一步,上升一步。由于每循環(huán)一次就解決一批質量問題,在新的水平上再進行PDCA循環(huán),使質量水平得到新的提高。如圖4.7.3-2。APAPCD圖4.7.3-2PDCA循環(huán)階梯上升示意圖APCD(3)在PDCA循環(huán)的四個階段中,關鍵是處理(A)階段。所謂總結,就是總結經驗,肯定成績,糾正錯誤,以利今后改進提高,這是PDCA循環(huán)可以上升的關鍵。因此要推動PDCA循環(huán),就一定要善始善終地抓好總結階段。8、QC小組常用的活動程序QC小組活動的成果編寫依據是QC小組活動的原始記錄,所以在日常活動中,應分階段對記錄整理,以便今后的總結。同時,QC小組活動是廣泛的群眾性活動,所以要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簡單直觀的圖表來表示。由于QC小組活動選擇課題類型的不同,具體活動的程序也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講應遵循PDCA循環(huán)程序,即四個階段八個步驟來開展活動。在我建筑業(yè)中,常用的“問題解決型”QC小組程序如下。(1)工程概況工程概況文字要簡略,概說建筑特征。可以結合課題點一下本工程的特點。一般還可以概括地提出為什么要開展本次的QC小組活動,本次活動的難點和特點是什么。也可概括交待一下業(yè)主、企業(yè)等的要求。工程概況無需長篇大論和廣告性的詞匯。(2)小組簡介小組簡介一般是介紹小組的概況,包括小組名稱、課題名稱、小組注冊編號、課題注冊編號、小組類型、注冊時間、小組人員受小組QC培訓情況、小組成員等。小組成員可參照下表(僅供參考)。小組成員表序號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稱職務組內分工小組人員組成應和課題類型結合起來,現場型課題通常由現在相關技管人員和操作人員組成;攻關型題通常由管理、技術、操作人員三結合組成;管理型課題通常以管理人員為主組成。應注意的事項:(a)小組名稱、課題名稱在本活動內要用相同稱昵。(b)小組組建時,組長應由有技術能力、有專業(yè)知識、有思維能力、有組織能力的人擔任,同時應考慮有措施實施人員參加。(c)QC小組的注冊登記不是終身制的,一般每年要進行登記注冊。QC小組活動課題的注冊登記,應在開展活動前注冊。跨年度的課題,一般應向主管部門說明情況,小組也應重新登記。在表式的注冊編號中即為小組成立初期編號、年檢編號和課題注冊號。3、選題QC小組選題范圍很廣泛,可以選提高質量、減低成本、推廣新技術、節(jié)能、企業(yè)管理、民工管理、安全管理、創(chuàng)文明工地等各方面的課題,是根據現實中需解決的問題來作為課題的選擇。不管何種類型,選題一定要有針對性,要明確存在和想解決的問題。課題名稱的確定應簡潔、明確,直接提出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可按以下方式來標題。解決的問題(質量、效益、成本等方面的特性)解決的問題(質量、效益、成本等方面的特性)解決的對象(工序、過程、作業(yè)等名稱)結果如何(想達到什么樣的結果)提高預埋件安裝質量不能盲目的選題,必須有理由。選題理由一般可以從社會要求、業(yè)主要求、企業(yè)要求、項目要求、工程特點等幾個方面去分析。應注意的事項:(1)選題宜選活動時間短、見效快,且本小組能夠解決的問題的課題。(2)課題選擇宜小不宜大,不要過大、過空或用口號式的名稱。課題名稱不要太長,要精煉簡要。(3)一個課題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的內容,不要包含多個內容。(4)不要把調查的主要問題或缺陷作為課題。(5)選題理由文字要簡略,要講實質性的理由。4、現狀調查現狀調查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到QC小組活動的質量和深入度。確定現狀調查項目是現狀調查中的關鍵,要針對課題內容用相關規(guī)范、標準、先進的經驗積累資料等方面來確定調查項目。在現場調查時,一般可以從現場實地調查,也可從工程檔案資料中去調查。但都必須實事求是,如實調查數據。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常應用的是“質量缺陷統(tǒng)計分析表”和“排列圖”(圖表形式可參見第3節(jié)的表4.3.2--1和圖4.3.2-2)。應注意的事項:(1)設立調查檢查項目很重要,要與課題相對應。檢查項不要過多,一般五到六項為宜。(2)檢查項目的順序應以不合格頻數由高到底排列。要用術語,例頻數、頻率等。(3)“其它”檢查項目,是多個小問題組成,所以不合格頻數不能為1,且必須放在末位。5、目標設定及論證目標是明確小組的活動方向,也是檢驗活動效果提供依據。目標設定要針對所要解決的問題,與課題名稱相對應。目標設定要有挑戰(zhàn)性和可行性要有說服力。目標設定依據一般是上級下達的考核指標或標準、要求等必須達到;顧客提出的需求必須予以滿足;同行業(yè)已達到先進水平,本企業(yè)尚未達到的;歷史上曾經得到過的最好水平等。目標設定必須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目標是否切合實際;是否經過全組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分析時應從人、物、財、技術等多方面去考慮。例如從解決問題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去剖析、目標值與歷史上曾達到過的最好水平去比較等。應注意的事項:(1)目標除指令性課題外,應該通過現狀調查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后再設定。(2)目標設定不能過多,一般為一個目標為宜,且不宜超過二個。(3)目標要具有挑戰(zhàn)性,但必須切實可行,不可設定口號性或空、虛、大的目標。例:確保達到質量創(chuàng)優(yōu)、控制質量通病、創(chuàng)建文明工地等。(4)可行性論證也要用數據和事實說話,不要用口號、套話等用不令人信服的理由或與目標無關的理由去評論證。(5)目標值盡可能要量化,盡量用數據說話。要設數據和事實能實現和檢驗的目標。例:幕墻質量允許偏差合格率達到95%、民工安全意識提高到90%等。(6)在沒有充分依據和理由的情況下,避免選擇大幅度提高現狀的目標。例:合格率從56%提高到95%。6、原因分析(1)當通過排列圖等主要質量問題找出且目標設定后,要針對主要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本所在。分析原因要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去找,通常按“5W1E”六大因素分類尋找。問題所在要展開分層,一般原因分層到二此三層為宜,所分析的末端原因要便于采取對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是根據我們建筑施工企業(yè)的情況,通常應用的是:當分析一個問題時應用“魚刺圖”,二個以上問題應用“關聯(lián)圖”。應注意的事項:(a)分析對象不能用課題直接分析,必須是排列圖中的主要問題,分析的主要問題和排列圖中的主要問題相對應。分析要注意歸類,例:把設備問題放環(huán)境內、人的問題放進方法內等。(b)原因分析因素要簡化,不用很長的字句。(c)關聯(lián)圖必須關聯(lián)。要注意箭頭進出方向,不要出現回路。箭頭只出不進的是末端原因。(d)關聯(lián)圖要注意排版,在排版時,盡可能把同一類的問題放在一起。(e)要注意分析層的先后順序,檢驗方法在末端因素前加個“因為”,在前一位因素前加個“所以”,如讀起來通順時,即順序對了。(2)通過原因分析后,將影響質量的原因即末端原因,進行鑒別區(qū)分,確認是否是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因確認必須到現場進行檢測、調查、驗證,要客觀地反影事實,不能用主觀拍腦袋方法去定論。末端原因要逐一調研確認,且要列表,不得直接確認。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常應用的是“要因確認表”,格式見下表。要因確認表序號末端因素確認方法確認情況負責人是否要因應注意的事項:(a)要因確認必須按因果圖中的末端原因對應逐條分析,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般對稍作處理很容易解決的問題,或不是影響質量的原因列為非要因,反之為要因。(b)確認情況欄中,要把確認過程說清楚。要用稍肯定型的語氣,不要用含糊的字句或太簡單一句話。(c)盡量在方法、工藝等技術性方面去多分析,對人員思想、技術交底、管理制度等企業(yè)必須的基本要求,又沒有改進性措施方面的應少考慮列入主因。以提高措施的效果。(d)對不可抗拒的應排除掉(例設計、供電部門停電、自然災害等),只對小組能力范圍內可以解決的進行確認。(e)常用的主要確認方法有現場測試、測量;現場驗證;調查分析。確認的主因不宜過多,一般二到三個主因為宜,要做到抓重點。7、制定對策制定對策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策是關系到能否解決主要問題的關鍵。在對策制訂時通常要綜合考慮到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制訂對策時,應按對策(準備怎么做)→目標(對策準備達到什么目標)→措施(對策具體采取什么,)順序逐一對應主要原因來制訂。同時還需明確執(zhí)行的地點、時間及負責人。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常應用的是“對策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派出所消防執(zhí)法課件
- 注稅稅務實物課件
- 泄漏檢測技術課件
- 2025年安徽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真題及答案-地市級
- 2025屆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第一中學校化學高一下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司法業(yè)務經費開支方案
- 淡竹種植施工方案
-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裝備中的應用趨勢
- 2025至2030冰刀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江蘇南京玄武區(qū)2025年化學高二下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城市排水管渠數字化檢測與評估技術規(guī)程》
- 醫(yī)保基金監(jiān)管培訓課件
- 穿越華裾-中華服飾之美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咳喘疾病中氣道重塑的機制及治療靶點研究
- 藥店人際關系建設與溝通技巧培訓
- 機電安裝質量檢測報告
- 30道醫(yī)院眼科醫(yī)生崗位高頻面試問題附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北師大版數學小學二年級下冊期末無紙筆化檢測題
- 利盟ms823dn維修手冊
- 形式發(fā)票樣本
- 直流電動機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MATLAB仿真實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