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維生素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七維生素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七維生素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七維生素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七維生素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維生素演示文稿第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優選)第七維生素第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6.你是不是覺得飯館里熬出的粥口感特別好?其實,這是因為加了食用蘇打粉的緣故。口感雖好,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卻被破壞掉了。還是親自下廚吧!7.要記得哦,如果每天吃1個柑橘(或獼猴桃),或者5粒草莓(或者鮮棗),就能滿足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否則,你得吃14個梨,或者將近1.5千克的葡萄才行。8.如果你是個“V美女”,那么,想想看,一日三餐中哪一餐你能放開肚皮大快朵頤,就在那一餐后補充復合維生素效果最好。9.你在超市中購買的冷凍蔬菜一般是在攝氏零下60度的低溫急速冰凍而成的,維生素流失的并不多。但是,家里冰箱的冷凍室最多也就在攝氏零下20度,所以,你DIY出來的冷凍蔬菜中維生素的含量可就差遠了。

第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六章維生素第一節:概述第二節:脂溶性維生素第三節:水溶性維生素第四節:食品加工對維生素的影響第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一節概述第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以維生素本身,或可被機體利用的前體化合物(維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非機體結構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擔負著特殊的代謝功能;人們只需極少量即可滿足,但決不能缺少。一般不能在體內合成,或合成量太少(維生素D例外),必須由食物提供;一、特點第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二、種類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第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三、維生素的吸收水溶性維生素:簡單擴散方式脂溶性維生素:與脂類類似,脂肪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第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四、維生素的缺乏1、原因①膳食中供給不足②人體吸收利用維生素能力降低③維生素的需要相對增高④抗維生素的攝入如:雙羥香豆素第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維生素缺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貯備量降低與其代謝有關的生化異常、生理功能改變組織病理變化,出現臨床癥狀

由于膳食原因及維生素相互依賴性,臨床所見常是多種維生素混合缺乏的癥狀與體征第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二節脂溶性維生素一、維生素A(視黃醇、抗干眼病維生素)第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1、維生素A和維生素A原動物性食物來源VA1VA2:3-脫氫視黃醇生理活性是VA1的40%植物性食物來源β–胡蘿卜素其他類胡蘿卜素

凡在體內能形成VA的類胡蘿卜素稱為維生素A原。維生素A原第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凡在體內能形成VA的類胡蘿卜素稱為維生素A原。一分子β-胡蘿卜素二分子維生素Aα-胡蘿卜素γ-胡蘿卜素一分子維生素A葉黃素玉米黃素、番茄紅素、蝦紅素不能形成維生素A。第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加工和熱處理有助于胡蘿卜素的釋出,提高其吸收率吸收率與攝入量呈相反關系2、對吸收的影響因素第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生理功能與視覺有關維持上皮組織健全促進正常的生長與發育防癌功能參與維持正常骨質代謝第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維生素A與視覺暗適應:指眼睛經強光照射刺激以后,當強光消失,在暗光下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見到目標的生理現象。視網膜桿狀細胞:視紫紅質視黃醛視蛋白錐狀細胞:視紫藍質第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維持上皮組織健全對上皮的生長與分化有影響:維生素A的缺乏會對上皮的生長與分化產生損害,由此而引起機體內部與外部表皮的周密性下降,繼發細菌感染。第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促進正常的生長與發育生長:維生素A的缺乏會導致胎兒死亡。維生素A的缺乏多見于2~5歲的兒童,表現為體重下降或增長減慢;生殖:對生殖器官的上皮有影響第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防癌功能流行病學調查說明維生素A充足的人,癌癥發病率明顯低于攝入不足的人。類胡蘿卜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第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參與維持正常骨質代謝對骨發育的影響:在維生素A缺乏的條件下,可以使骨質過度增生,有時可以壓迫神經而引起異常。第二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缺乏癥暗適應能力降低及夜盲癥皮膚干燥癥及干眼病第二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維生素A缺乏癥(半球形毛囊角化過度性小丘疹第二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皮膚干燥癥第二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6、食物來源與推薦攝入量我國成人每日供給量標準為

800μg視黃醇。第二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來源維生素A1(視黃醇)存在哺乳動物及咸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3-脫氫視黃醇)存在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原(類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最有效)在植物和真菌中含有許多。第二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常見食品中視黃醇當量(μgRE/100g)食物名稱維生素A食物名稱視黃醇當量羊肝20972胡蘿卜668雞肝10414西蘭花1202豬肝4972芒果1342奶油1042菠菜487蛋黃粉776甘薯(紅心)125第二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7、過量與毒性主要癥狀:厭食、過度興奮、肢端動作受限、頭發稀疏、皮膚瘙癢等。攝入維生素A制劑吃野生動物的肝或魚肝大量攝入維生素A是有毒的,長期每日攝入超過供給量5~10倍,可出現中毒癥狀。第二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二、維生素D第二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1、穩定性維生素D很穩定,它能耐高溫,且不易氧化。但對光敏感,易受紫外線照射而破壞。通常的烹調加工不會引起損失,但脂肪酸敗可引起維生素D的破壞維生素D油溶液中加抗氧化劑后穩定第二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吸收與排泄人類獲得維生素D的途徑食物皮膚第三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生理功能可促進鈣、磷的吸收,并維持血清鈣、磷濃度的穩定第三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缺乏癥佝僂病骨軟化癥(成人)骨質疏松癥(老人)第三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缺乏癥佝僂病第三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缺乏癥佝僂病第三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缺乏癥骨軟化癥(成人)第三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5、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維生素D的每日供給量標準:兒童、孕婦、乳母和老人為10μg/d其他人為5μg(200IU)/d第三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來源Eggyolkliver第三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品名稱維生素D(μg/100g)食品名稱維生素D(μg/100g)大馬哈魚12.5人造黃油煎豬肝1.3雞肝1.7奶油2.5魚肝油212脫脂牛奶2.2牛奶1.0雞蛋1.2第三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三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6、過量與毒性一般食物來源:不會引起過多癥ULs:20μg/d過量攝入人工強化的維生素D第四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三、維生素E(生育酚)第四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1、理化特性(穩定性)對氧敏感,易于氧化破壞,特別是在光照、熱、堿條件下,金屬離子如Fe2+、Cu2+等可促其氧化。在酸性或無氧條件下較穩定酯化維生素E比游離維生素E穩定脂肪氧化時可能損失第四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作用抗氧化作用保持紅細胞的完整性保護細胞膜結構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抗癌作用第四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維生素E缺乏溶血性貧血老年斑第四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相對無毒短期的胃腸道不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成人800mgα-TE兒童10mgα-TE/kg第四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四、維生素K

1、理化特性(穩定性)不溶于水,對熱、空氣、水分都很穩定,易被光和堿所破壞在一般食品加工中很少損失第四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作用VK凝血酶原前體(無凝血作用)凝血酶原(凝血作用)主要是促進肝臟生成凝血酶原,從而具有促進凝血的作用第四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攝入量及食物來源成年男:120μg/d

女:106μg/d青少年:2μg/kg·d第四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來源綠葉蔬菜植物油蛋黃人體腸道細菌第四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三節水溶性維生素第五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一、維生素B1(硫胺素)又稱抗神經炎因子抗腳氣病因子第五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1、理化性質(1)溫度溫度是影響硫胺素穩定性的重要因素。溫度高,破壞多。(2)pH值酸性條件下穩定,堿性時易分解。(3)亞硫酸鹽很容易引起硫胺素的破壞,使其降解。第五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功能參與體內能量代謝在神經生理上的作用與心臟功能有關第五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參與體內能量代謝硫胺素的重要功能是以輔酶的方式參加糖代謝,因為所有細胞在生命活動中的能量來自糖類的氧化。焦磷酸硫胺素是輔羧化酶、丙酮酸脫氫酶、以及α-酮戊二酸脫氫酶的輔酶。第五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缺乏癥①干性腳氣病(以多發性神經炎癥狀為主)②濕性腳氣病(以水腫和心臟癥狀為主)③嬰兒腳氣病第五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VB1缺乏-神經炎第五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病因1、飲食攝入不足。尤其食用精碾白米,而缺乏肉類、豆類時,易引起硫胺素缺乏。

2、由于酗酒、各種胃腸道(如慢性腹瀉、腸結核等)或其他疾病(如長期發熱、甲亢等)引起的攝入過少。

3、需要量增加。生長發育迅速的小兒。孕母、乳母,或攝食碳水化合物較多者和有發熱感染時,需要維生素B1增加,如不補充,易引起缺乏。第五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癥狀11、嬰兒腳氣病發病常很突然,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者稱腦型;突發心力衰竭者稱心型。年長兒癥狀近似成人,以水腫和多發性神經炎為主。年長兒患周圍性神經炎者呈現蹲踞時起立困難、膝反射消失、擠壓腓腸肌疼痛。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或便秘,伴腹痛、腹脹、體重減輕、生長發育滯遲等。可早期出現下肢踝部水腫,甚至延至全身,或伴發心包、胸腔、腹腔積液。

第五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癥狀2

3、常先表現煩躁不安、哭聲嘶啞,以至失音,繼而神情淡漠、反應遲鈍、喂食嗆咳、嗜睡,嚴重時發生昏迷驚厥。有時昏迷驚厥可突然發生。

4、常突發心力衰竭,嬰兒煩躁不安、尖叫、嗆咳、氣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5、孕母缺乏維生素B1,新生兒可患先天性腳氣病,表現為哭聲無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腫、嗜睡。第五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未精細加工的糧谷類豆類肉類動物內臟(肝、心、腎)酵母籽粒的胚第六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

1~0.6mg/d4~0.7mg/d7~0.9mg/d

14~男1.5mg/d

女1.2mg/d18~男1.4mg/d

女1.3mg/d。我國推薦的攝入量:第六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常見食品中維生素B1

含量(mg/100g)食品名稱維生素B1食品名稱維生素B1秈米(標一)0.08粳米(標2)0.22小麥粉(標準)0.28小麥粉(富強)0.28燕麥片0.30小米0.33黃豆0.41花生仁0.72豬肉(瘦)0.53豬心0.22豬肝0.21羊肉(瘦)0.07牛肉(瘦)0.07牛奶0.03第六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二、維生素B2(核黃素)1、理化特性純品為橙黃色結晶溶于水,水溶性較差第六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在酸性溶液中穩定,堿性下較不穩定游離維生素B2對光敏感,特別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發生不可逆的分解是一種D-核醇的衍生物1、理化特性第六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中的維生素B2大多數與磷酸和蛋白質結合為復合化合物,即黃素蛋白,在加工、烹調中,一般損失較少第六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功能①作為黃素酶的輔酶,參與細胞代謝以FAD為輔基的酶:琥珀酸脫氫酶、脂酰輔酶A脫氫酶、黃嘌呤氧化酶、氨基酸氧化酶、谷胱甘肽還原酶等以FMN為輔基的酶:L-氨基酸氧化酶第六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③維持粘膜和上皮結構的完整②激活吡哆醇,在色氨酸形成尼克酸過程中必不可少④與鐵吸收、貯存和動員有關①作為黃素酶的輔酶,參與細胞代謝2、生理功能第六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缺乏癥①眼:眼球結膜充血,角膜周圍血管增生嚴重:瞼緣炎、羞光、視物模糊、流淚②口腔:口角炎、唇炎、舌炎(地圖舌)地圖舌第六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口角炎②口腔:口角炎、唇炎、舌炎(地圖舌)第六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七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③皮膚:脂溢性皮炎、口腔-生殖綜合癥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第七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④貧血⑤其他:影響生長發育、胎兒骨骼畸形(妊娠)常與其他維生素缺乏同時出現第七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第七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來源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動物性食物含量高肝、心、腎含量最豐富蛋類、瘦肉、乳、黃豆、鱔魚、蘑菇為良好來源谷類、一般蔬菜含量少(綠葉蔬菜)第七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常見食品中維生素B2含量(mg/100g)食品名稱維生素B2食品名稱維生素B2大米0.05豬肝2.08小麥粉0.08牛奶0.14黃豆0.20雞蛋0.32大白菜0.03橘子0.02豬肉(肥瘦)0.16梨0.03黃鱔0.98蘑菇0.35第七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三、煙酸尼克酸,抗癩皮病因子,維生素PP尼克酸和尼克酰胺的總稱第七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1、理化性質溶于水及酒精性質穩定,在酸、堿、光、氧或加熱條件下不易破壞;在高壓下,120℃20min也不破壞一般加工、烹調損失極小,但會隨水流失第七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功能①輔酶的組成成分②維護皮膚、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③降低血清膽固醇第七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缺乏癥典型癥狀是皮炎、腹瀉、癡呆,即“三D”癥狀癩皮病煙酸缺乏常與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其他營養素缺乏同時存在第七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八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八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八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膳食中尼克酸供給量用煙酸當量表示60mg色氨酸1mg煙酸煙酸當量(mg)=煙酸(mg)+1/60色氨酸(mg)煙酸供給量應考慮能量消耗↑↑蛋白質攝入量↑↓第八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膳食參考攝入量推薦攝入量(RNI)成人男子14mg/d女子13m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成人35mg/d第八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來源玉米:主要為結合型煙酸用堿(小蘇打等)處理游離煙酸第八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動物性食物:肝臟15mg/100g植物性食物:蘑菇、酵母x0mg/100g花生:10mg/100g豆類、全谷:xmg/100g第八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四、維生素B61、理化性質以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形式存在第八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易溶于水在空氣中穩定,在酸中穩定,易為堿破壞,在中性環境中易被光破壞吡哆醇耐熱,在食品加工和貯存中穩定性較好第八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功能①多種輔酶的組成成分(5-磷酸吡哆醛)②與輔酶A及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有關③與肝糖原的分解及體內某些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④某些疾病的輔助治療劑體內蛋白質、氨基酸代謝中許多酶的輔酶:如:轉氨酶、脫羧酶、消旋酶、脫水酶、合成酶、羥化酶等。第八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與不飽和脂肪酸合用治療脂溢性皮炎治療由于缺乏VB6引起的貧血治療和預防妊娠反應由藥物、放射線等引起的惡心、嘔吐,有一定療效第九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適宜攝入量(AI)成人1.2m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成人100mg/d第九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來源肉類全谷(小麥)蔬菜堅果第九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品名稱維生素B6(mg/100g)食品名稱維生素B6(mg/100g)啤酒酵母2.50金槍魚罐頭0.43金槍魚0.90雞肉0.41牛肝0.84油炸花生(加鹽)0.40甜玉米0.47麥片粥0.53全麥粉0.4~0.7菠菜0.22精白粉0.08~0.16胡蘿卜0.7食物來源第九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五、葉酸又稱蝶酰谷氨酸抗貧血維生素1、理化性質不溶于冷水,其鈉鹽易溶解于水第九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在酸性溶液中不穩定(pH<4,破壞)在中性和堿性溶液中對熱穩定對光敏感食物中葉酸的烹調損失率可達50%~90%第九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功能(具有生物活性)葉酸四氫葉酸四氫葉酸參與一碳單位的轉移,是體內一碳單位轉移酶系統中的輔酶。組氨酸(亞氨基酸)蛋氨酸(甲基)絲氨酸(羥甲基)甘氨酸(甲酰基)第九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功能氨基酸代謝嘌呤的合成嘧啶的合成四氫葉酸參與一碳單位的轉移,是體內一碳單位轉移酶系統中的輔酶。生物合成RNADNA蛋白質葉酸是各種細胞分裂、增殖、組織生長所必須第九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缺乏癥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對孕婦胎兒的影響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第九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對孕婦胎兒的影響3、缺乏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第九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推薦攝入量(RNI)成人400微克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成人為1000微克膳食葉酸當量(DFE,μg)=[膳食葉酸(μg)+1.7×葉酸補充劑(μg)]第一百頁,共一百四十一頁。肝臟、豆類、各種綠葉蔬菜谷類、其它蔬菜、水果:較少肉、魚、乳:很少食物來源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常見食品中葉酸含量(μg/100g)食品名稱葉酸食品名稱葉酸豬肝236.4黃豆381.2核桃102.6花生104.9瘦豬肉8.3牛肉3.0卷心菜39.6雞肉5.0生菜49.6菠菜347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六、維生素B121、理化性質又稱鈷胺素易溶于水和乙醇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在pH4.5~5.0弱酸性條件下最穩定強酸、強堿、光照下不穩定易受重金屬、強氧化劑、還原劑作用而破壞遇熱可有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在短時間高溫(120℃)加熱,可不受影響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吸收與代謝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被釋放,與內因子結合(胃粘膜分泌的,一種糖蛋白)食物中VB12蛋白質復合物胃酸、消化酶回腸吸收在腸壁細胞中(鈣參與下),游離出VB12門靜脈與一種Pr結合肝臟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生理功能在核黃素、尼克酸、鎂等參與下轉化成具有活性的輔酶形式(甲基鈷胺素、5′-脫氧腺苷鈷胺素)。①促使無活性的葉酸變為有活性的四氫葉酸②對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適宜攝入量(AI)成人2.4微克/日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人體結腸細菌可合成部分,但吸收極微動物性食物:肉、貝、魚、禽、蛋,特別是肝臟,乳類含量較低植物性食物:幾乎不含發酵豆制品:腐乳、豆豉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七、維生素C抗壞血酸可互相轉變,都具有生物活性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溶于水,稍溶于丙酮與低級醇類結晶維生素C穩定,水溶液極易氧化遇空氣、熱、光、堿性物質,特別是有氧化酶、痕量銅、鐵等重金屬離子存在,可促進其氧化破壞進程在酸性、冷藏、避免暴露于空氣中時損失較少1、理化性質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天然的抗壞血酸是L-型。D-型的活性大約是L-型的10%,常在食品加工中作為抗氧化劑。可逆性還原劑:抗壞血酸易氧化脫氫形成L-脫氫抗壞血酸。因其在體內尚可還原為L-抗壞血酸。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2、生理功能①在膠原蛋白合成中有特殊作用②參與體內多種物質的合成與代謝(肉堿、酪氨酸、色氨酸)③參與肝臟中膽固醇的羥化作用④參與體內生物氧化⑤能增進鐵等金屬元素的吸收⑥其他(葉酸、解毒)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能促進葉酸在體內轉為活性形式解毒,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阻斷亞硝胺在體內形成,清除過剩自由基等)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激活羥化酶保持酶的活性(使羥化酶復合體中的鐵為二價)Lys羥化酶(Fe2+)Pro羥化酶

(Fe2+)膠原蛋白羥脯氨酸脯氨酸羥賴氨酸賴氨酸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抗氧化劑,清除自由基,阻止脂類過氧化以及某些化學物質的危害作用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維生素C和脫氫型維生素C與(-SH)巰基/(-S-S-)雙硫鍵系統相聯系維生素C-S-S--SHROH+H2O+GSSGROOH+2GSH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能增進鐵等金屬元素的吸收抗壞血酸增強了腸道對非血紅蛋白鐵的吸收。使鐵處于亞鐵狀態,或是成為可溶性的鐵復合物干擾鐵吸收的植酸、單寧酸等物質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3、缺乏癥壞血病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4、膳食參考攝入量與食物來源推薦攝入量(RNI)成人100m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成人1000mg/d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食物來源主要食物來源:新鮮蔬菜與水果深色蔬菜:青菜、韭菜、柿子椒、菠菜等,花菜水果:柑橘、紅果、柚子野生:莧菜、刺梨、沙棘、獼猴桃、酸棗、醋栗等動物性食物和奶類:含量不多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一百二十一頁,共一百四十一頁。沙棘沙棘產品第一百二十二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刺醋栗第一百二十三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刺梨第一百二十四頁,共一百四十一頁。青菜第一百二十五頁,共一百四十一頁。莧菜第一百二十六頁,共一百四十一頁。常見食品中維生素C含量(mg/100g)食品名稱維生素C食品名稱維生素C櫻桃(西印度)1743酸棗830~1170柚(廣東)110橙33棗(山東)88柿(江西)10~30獼猴桃62山楂89柿子椒72荔枝41苦瓜56草莓5西蘭花51青菜45第一百二十七頁,共一百四十一頁。第四節食品加工對維生素的影響導致維生素損失的主要因素:1、氧化(在空氣中)2、加熱(包括溫度和時間)3、金屬離子的影響4、pH值5、酶的作用6、水分7、照射(光或電離輻射)第一百二十八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一、清洗與整理一般很少有維生素的損失防止擠壓和碰撞(酶促褐變、損害)避免切后再洗(水溶性維生素丟失)整理或去皮(一定維生素損失)與重量損失密切相關在正常膳食中作用通常并不重要第一百二十九頁,共一百四十一頁。二、燙漂與瀝濾果蔬冷凍、脫水干燥燙漂裝罐(高壓滅菌)影響因素1、食品單位質量的表面面積2、產品的成熟度3、燙漂類型沸水>蒸汽>微波4、燙漂時間和溫度第一百三十頁,共一百四十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