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辛亥革命一、選擇題1.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公布《中華民國國歌》,歌詞道: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從歌詞含義,并結合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亞洲國家史實,可知在亞洲中國最早A.走上憲政之路B.建立民主共和制國家C.全面接受西方文化D.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答案】B【點撥】中華民國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國,故B正確。2.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將到來之際,著名學者楊天樹在《走出辛亥革命評價問題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下列各項最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選舉了臨時大總統和參議院C.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人民獲得一些民主自由權利【答案】C【點撥】本題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最關鍵的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從法律上確立資產階級共和政體。3.2022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世界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通過各種方式紀念辛亥革命、緬懷革命志士。辛亥革命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歷史功績主要在于A.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的具有真正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B.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通過武裝起義開啟了反清的新時代C.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答案】C4.1851年和l911年都是農歷辛亥年,都發生了大規模的革命運動。這兩場革命運動最主要的相同點是A.革命的力量B.革命的指導思想C.革命的目標D.革命的手段【答案】C【點撥】考查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的相同點的比較分析能力。注意限制詞:主要的相同點。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運動,而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AB是兩者的不同點,而CD項是兩者的相同點,即是通過暴力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統治。但主要相同點應是C.5.辛亥革命爆發后,美國某報報道:“如果中國成功地按美國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個聯邦共和國,由在歐美留學國的具有西方觀念的人任領導,日本將不再是東方最西化的國家。”此后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該報道的設想相符的是() A.臨時政府基本按照美國政體原則構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個聯邦共和國 C.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弧洲最西化的國家 D.民國臨時大總統都有西方民主觀念【答案】A6.詞匯出現的頻率高低可以反映國家政治經濟主題的變化。下列詞匯最有可能出現在1912年中國各報刊上的有A.北京、義和團、八國聯軍、新政 B.民國、孫文、共和、三權分立C.新文化、北洋軍閥、實業救國、張謇 D.革命、中國共產黨、長征、抗日【答案】B【點撥】根據所學,1912年1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3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確立三權分立原則、實行責任內閣。分析各選項,正確的應是B項。ACD三項出現的詞匯時間上不符。7.20世紀初,上海和日本東京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宣傳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某班同學就東京成為重要陣地的原因進行探討時提出了以下意見,較為恰當的是A.東京是接受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中國留學生聚集地B.當時日本明治政府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中國的革命運動C.中國和日本相似的國情使許多日本人支持中國革命D.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核心人物孫中山當時在日本東京【答案】A8.以下對于辛亥革命歷史作用的評價,正確的是A.張揚民主意識B.實現民族獨立C.結束專制獨裁D.確立民主憲政【答案】A9.《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面對著或者經歷了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嚴重危機,甚至整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這個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燒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能夠反映20世紀中國“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和“奮起救亡,勇于變革”的史實是A.《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C.《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D.《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答案】D10.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政體的仿制品,真足荒唐可笑。……這種政體悲慘的結束了,即悲慘的失敗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這種政體,而是一代人。出現問題的原因是()A.中國模仿美國建立了三權分立的失敗 B.中困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凱手中C.資產階級沒有找到適合中國國情道路 D.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答案】B【點撥】本題當中的干擾項,主要是來自邏輯性的錯誤。A是結果,C\D屬于啟示,只有B項是原因,本題是問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選擇B項。CD是啟示。1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際,梁啟超撰文寫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義呢?簡單說……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這反映出他認為辛亥革命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答案】A12.詞匯出現的頻率高低可以反映國家政治經濟主題的變化。下列詞匯最有可能出現在1912年元旦中國各報刊上的有() A.北京、義和團、八國聯軍、賠款、新政 B.臨時政府、孫中山、共和、三權分立 C.新文化、北洋軍閥、實業救國、張謇 D.革命、中國共產黨、長征、改造、抗日【答案】B13.有學者認為:“它的意義不同于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改朝換代,也不僅僅限于趕跑了一個皇帝,而是從根本上動搖了大多數中國人的信仰……”這位學者所說的“它”是指()A.戊戌變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解放戰爭【答案】B【點撥】A、C兩項均和題目中的“改朝換代”無關,排除。解放戰爭與題目中的“趕跑了一個皇帝”不符,排除D項。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權利,提高了人民參政議政的意識。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國家的主人。14.一般認為,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據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B.是由革命政黨領導的武裝斗爭C.主力軍是民族資產階級中下層D.實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答案】A15.“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種神圣……為人民所拋棄是毫無疑問的。”這是對下面哪一個歷史事件的評價A.維新變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答案】B【點撥】本題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摧毀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由此深入人心。材料正是對辛亥革命的評價。本題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注意題干中的關鍵字“民主主義”。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材料中所發生的情形,應該是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后。16.“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種神圣……為人民所拋棄是毫無疑問的。”引發這種變化的歷史事件(
)A.維新變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答案】B17.學者佩弗認為“1912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政體的仿制品”,這種“仿制品”主要體現于A.湖北軍政府B.1912年1月建立的南京國民政府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袁世凱北京政府【答案】C18.“少年壯志掃胡塵,叱咤風云革命軍。號角一聲驚睡夢,英雄四起喚沉淪。剪刀除辮人稱快,鐵檻捐軀世不平。”該詩中提到的“胡塵”是指A.滿清政府
B.封建制度
C.西方列強
D.北洋政府【答案】A19.下圖是民國元年九月的一幅政治漫畫,對其中信息解讀不正確的是()A.“政府”是指南京臨時政府 B.“革命有功者”是指袁世凱C.諷刺革命黨對袁世凱的妥協 D.褒揚了袁世凱為革命所做的貢獻【答案】D【點撥】漫畫具有諷刺意味,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20.2010年9月29日,“辛亥首義、武漢文化周”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開幕式,為慶祝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拉開序幕。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致詞時,建議臺灣同胞屆時前去見證“民國肇建開第一槍的地方”。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楊松指出,1911年爆發的武昌革命,結束了2000年帝制,開啟民主共和的新紀元,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也是兩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遺產。以上涉及的史學觀是()①整體史觀②近代化史觀③文明史觀④民族史觀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D【點撥】考查辛亥革命的意義。關鍵句:1911年爆發的武昌革命,結束了2000年帝制,開啟民主共和的新紀元,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也是兩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遺產,體現了近代化史觀、文明史觀。整體歷史觀關注的是歷史的橫向發展;近代化(現代化)以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演進為縱向發展主線,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進程,經濟上的工業化進程,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或合理化)、大眾化(或世俗化)進程;社會生活和風俗的演進,即城市化;文明史觀認為人類歷史從本質上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及其人類自身的文明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等)。二、非選擇題2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大興土木)城周圍十余里,墻高數丈,內外兩重,外曰太陽城,內曰金龍城,殿曰金龍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輝煌……初至江寧,楊逆日朝洪逆,近則洪楊諸賊深居不出,妄擬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設朝會。如楊逆有事要見,亦必請偽旨擬定時日,……屆時楊逆率各偽官畢集,輿馬填塞衙市,偽天朝門洞開,大門外立偽引贊官,傳呼各官進,惟楊、韋、石、秦各賊所見,雖寵任如偽天侯,亦不得望見顏色。……偽天王舁夫(轎夫)六十四人,偽東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遞減,到兩司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從不出行。惟楊逆每出行必盛陣儀仗。——《賊情匯纂》材料二1863年,英國傳教士致函《香港日報》編輯說:“關于叛軍(太平軍)情況及叛軍性格的可怕記述,早就使我急欲訪問南京,親自去觀察一下這些記述究竟有多少真實性……南京城外商業興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種良好,四鄉也一樣。小麥、大麥、大豆均極富饒。城內的居民生活顯然較揚子江沿岸諸城優裕。新的商店和優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著良好。婦女們來來往往,從事于南方婦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們則帶領孫兒玩耍。我們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材料三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盤云髻興,墮馬髻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愛華兜興,女兜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卡片興,大名刺滅;馬路興,城垣卷柵滅;律師興,訟師滅;槍斃興,斬絞滅;舞臺名詞興,茶園名詞滅;旅館名詞興,客棧名詞滅。——《時報》(1912年3月5日)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發生了哪些變化?據材料概括其要點。(4分)(2)從材料二本身的選取角度來看,你認為是否相對客觀?簡要說明理由。(3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社會生活兩個方面概括說明在近代中國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過程中,辛亥革命所起的偉大作用。(6分)【答案】(1)洪、楊等領導的革命意志逐漸衰退,生活上日益腐化;洪秀全大興土木,深居簡出,嚴重脫離群眾,封建等級森嚴。(4分)(2)客觀。(1分)理由:材料是作者親身經歷的實錄,且材料作者與清政府和太平天國都沒有利益上的利害關系。(2分)(3)政治:推翻封建帝制,確立共和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社會生活:通過斷發易服、禁纏足、改稱謂、行陽歷、廢跪拜等做法,廢除封建陋習,移風易俗,宣傳民主平等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6分)22.禮儀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藝祖(宋太祖)繼位之一日,宰執范質等猶坐,藝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書來看。”質等起,進呈罷,欲復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為故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漢制,皇帝為丞相起(立);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從之。——康有為《擬免跪拜詔》材料二材料三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歲的蕭姓鹽商,從揚州來南京求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孫笑著起立和他握手。老先生卻放下手杖,欲行三跪九叩大禮。孫連忙將他拉住,請他坐下說:“現在已是民國,不再行這一套了。”并親切地和他交談:“總統是國民的公仆,是為全體國民服務的。”老先生問:“總統若是離職呢?”孫說:“總統離職后,就和百姓無異了。”臨走時,老先生高興地說:“今天我總算見到民主了!”——摘編自吳劍杰《中國近代思潮及其演進》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代至明清君臣相見禮節的演變歷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演變反映的本質問題。(8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漢、唐宋、明清三個時期君權相權的變化,并概括其趨勢。(10分)(3)指出材料三中“見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分析這一社會巨變的重大歷史意義。(8分)【答案】(1)漢代,君為臣起立(相迎);晉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須跪見皇帝。大臣地位越來越低下,以致喪失基本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數學考試創造性思維試題及答案
- 材料科學背景下的大學物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考試練習題目分析
- 教師教育實施反思與改進試題及答案
- 食品與飲料行業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報告
- 智能網聯與新能源的協同發展路徑研究試題及答案
- 茂名郵政筆試試題及答案
- 電大形考試試題及答案
- 江西幼師筆試題目及答案
- 《裝備質量問題歸零實施指南》
- 人衛版肺部疾病教學課件
- 面肌痙攣的健康宣教
- 超濾反滲透調試方案
- 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講義課件
- LED制程與工藝介紹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通史》導讀-南京林業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北京中考語文詞語表
- 水資源利用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西安理工大學
- 水質對干豆腐品質的影響機制及調控技術
- LY/T 2676-2016半干旱地區灌木林平茬與復壯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