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健康教育宣傳日宣傳資料_第1頁
6大健康教育宣傳日宣傳資料_第2頁
6大健康教育宣傳日宣傳資料_第3頁
6大健康教育宣傳日宣傳資料_第4頁
6大健康教育宣傳日宣傳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健康知識宣傳材料一、結核病及其主要癥狀結核病是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可在身體各個器官發病,但多發生于肺部。肺結核的主要癥狀: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懷疑得了肺結核病。連續三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結核的一個首要癥狀,如果同時痰中帶有血絲,就有極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結核病。其它常見的癥狀還有低燒、夜間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月經失調等。1、咳嗽、咳痰:是肺結核的最主要癥狀;2、咯血:是肺結核病常見癥狀之一,從痰中帶血到每次多少不一,血色鮮紅帶泡沫;3、胸痛:位置不定的隱痛或鈍痛,有時胸悶;4、午后潮熱:體溫一般38℃二、結核病是怎樣傳播的,怎樣才能控制傳播肺結核病是一種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播給他人,特別是有咳嗽癥狀的排菌肺結核病人,其傳染性最大,是最主要的傳染源。健康人吸入了漂浮在空氣中的結核桿菌就有可能感染上結核病。控制結核病傳播最有效的措施是盡早發現病人并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通過藥物殺死結核桿菌,降低和消除傳染性。此外,病人不要當面對他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必要時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隨地吐痰,居室門窗常開,保持室內通風和空氣新鮮。三、肺結核的檢查診斷肺結核病是國家列入歸口管理的乙類傳染病。如出現肺結核病可疑癥狀應及時到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機構)接受檢查和治療。四、結核病的治療國家對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實行免費治療,對咳嗽、咳痰超過2~3周的可疑結核病人實行免費檢查,對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提供免費的由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統一治療方案所需的抗結核藥品。每次服藥都要在醫務人員的面視下服用,通常需要三種或四種抗結核藥物一起服用,遵醫囑每日或隔日服用(逢雙日服藥),但必須連續服用6~8個月。肺結核的治療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通過正規治療95%以上的肺結核病人都可以治愈。經過治療,兩星期后傳染性可基本消除,若在服藥初期癥狀好轉后治治停停,就容易復發或產生耐藥性,形成復治或難治性肺結核病人。五、結核病的預防結核病主要是通過吸入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的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而感染。一個未經治療的傳染性肺結核病人,一年可傳染10~15個健康人。因此預防肺結核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及時發現結核病人和可疑癥狀者并及早治療;2.肺結核病人的家屬及密切接觸者應接受相關的檢查;3.注意居住場所的通風和環境衛生;4.注意營養和休息,并適當運動。5.初生嬰兒進行卡介苗預防接種;4.25預防接種日宣傳內容宣傳主題(寶寶健康、從接種疫苗開始)1、為什么要給孩子進行預防接種?嬰兒出生后可從母體內獲得一定的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在6個月內一般不容易患傳染病。但6個月以后,這種抵抗力會逐漸減弱或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種傳染病。為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的能力,預防傳染病的發生,需要有計劃地按時給孩子進行預防接種,以保護孩子身體健康。2.哪些孩子不宜接種疫苗?各種疫苗生產出來都是經過嚴格檢驗“安全有效”的,但由于各人的體質不盡相同,接種疫苗后出現的反應輕重也有所不同。為減少或減輕接種反應,在接種前掌握兒童體質情況,如發現兒童有過敏史,有癲癇(羊角風)等腦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癥等禁忌癥,就不能接種。如兒童患有濕疹、疥瘡等皮膚病,正在發高燒,患有其他疾病尚未痊愈,營養不良,體弱等,暫時也不要接種,等恢復健康以后再接種。建議家長多了解一些疫苗相關的說明書,積極協助預防接種的醫生進行接種。3、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打預防針?因為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這是根據多年科學實踐為依據而制定的,如百白破、小兒麻痹糖丸等,必須注射三次完成基礎免疫、乙肝疫苗完成三次才能使兒童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隨著孩子的長大,身體內原有的疫苗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因此,還要進行加強免疫。4、預防接種前后應注意哪些問題?(1)接種前,家長可給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換上寬松柔軟的內衣,向醫生說清孩子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癥方可接種。(3)服脊灰糖丸后,半小時內不宜進食熱食及哺乳。5、預防接種后出現一般反應如何處置?(2)接種卡介苗后3-4星期,接種處會出現紅腫,逐漸形成一個小膿皰,并自行潰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潰破處結成痂皮后自行脫落,留有一小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后的正常反應,不必驚慌。(3)極少數兒童接種后可能出現高熱,接種手臂紅腫、發熱、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其它情況,應及時向接種人員咨詢,采取相應的措施“5.31”世界無煙日宣傳資料點燃香煙的一剎那,你也點燃了死亡的導火索。世界無煙日的到來,再次提醒大家吸煙有害健康,戒煙才是硬道理。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世界無煙日宣傳資料范文的相關材料,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世界無煙日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制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后,英國、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并于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干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煙草的危害沒有任何消費品能像煙草一樣,使如此眾多的人口毫無必要地喪生。20世紀,它奪去了1億人的生命。如再不采取行動,它將在21世紀使多達10億人死于非命。所有這些死亡本來完全可以防止。吸煙危害的不僅僅是吸煙者本人的健康,周圍的其他人也會因被動吸煙而影響身體健康。吸煙者呼出的煙霧中含有大量能夠導致哮喘和支氣管炎的內毒素,這種物質會嚴重影響被動吸煙者的呼吸系統健康。每年有將近600萬人死于煙草流行,其中:500多萬人為使用者和前使用者;60多萬人為接觸二手煙草煙霧的非吸煙者。吸煙者更易感染某些傳染病,例如結核病和肺炎。吸煙,我們可以選擇,那么,生命呢?還人類一片清新,請丟掉手中的香煙。點燃香煙的一剎那,你也點燃了死亡的導火索。曾經有一堆煙擺在我面前,我沒好好珍惜,現在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鬼東西吆一聲“getout”。摒棄吸煙陋習,創造健康新時尚珍惜生命,崇尚文明生活;熱愛生命,養成良好習慣。遠離煙草,拒吸第一支煙;凈化空氣,保護環境衛生。不抽一支煙,快樂似神仙!讓你的肺清亮一點。煙緲緲兮肺心寒,尼古丁一進兮不復還。“10.8”中國高血壓日宣傳資料高血壓病屬心身疾病范疇,精神創傷、大悲、大怒、心理失衡、過度緊張,均可使血壓升高。因此,中老年人要學會自我心理調適,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創造良好心境。做到談笑風生心胸闊,寬厚待人朋友多,苦中求樂能解脫,知足常樂笑呵呵。飲高血壓飲品【塔蘿養生茶】是當之首選,在舒張血管的同時還可以改善血管的彈性,使硬化的血管恢復原有的彈性,從而恢復血壓的自我調節機制,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少鹽少脂多運動,戒煙限酒減壓力,按時服藥是關鍵,配合調養是保障”。對于廣大高血壓患者,有關專家提出忠告,特別是要做到“八項注意”:

1、減少食鹽攝入量。高血壓病患者每天攝入鹽量應少于5克,大約小湯匙每天半匙,尤其對鹽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2、保證合理膳食。高血壓病患者飲食應限制脂肪攝入,少吃肥肉、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糕點、甜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魚、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有效控制體重。減肥、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法是節制飲食,減少每天攝入的總熱量。

4、戒煙。煙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5、限酒。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壓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飲酒后當時血壓不高,但過后幾天仍可呈現血壓高于平常。

6、增加體力活動。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騎自行車、體操等形式的體力活動,每次活動一般以30到60分鐘為宜,強度因人而異。

7、注意心理、社會因素。高血壓病患者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大起大落。11.14日糖尿病日健康宣傳資料活動主題:愛健康、珍惜生命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以及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對人們健康危害極大,如果長期不能把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引起多個系統臟器的損害,合并許多其他的疾病,如心血管病、腦血管病、腎臟病、肝臟病、神經系統及眼底病等,嚴重地影響著病人健康,并威脅著患者的生命。糖尿病危害巨大,主要是其嚴重的并發癥和高死亡率。資料顯示,糖尿病是造成下肢截肢和成人新發失明的首要病因,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腦卒中、尿毒癥、失明的危險性高出普通人數倍,據數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較非糖尿病人高出11倍。由于遺傳、高熱量飲食的攝入、吸煙、肥胖、體力活動過少和緊張焦慮是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國際糖尿病聯盟把心理、飲食、運動、藥物和監測等五項內容作為控制糖尿病的最佳方案。每個糖尿病患者都必須明白,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就目前的科學水平而言,糖尿病雖然不能根治,但是若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還是可以控制的。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實施教育等綜合防治措施,可預防、降低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預防的關鍵在于對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知識的宣傳教育,使人們懂得必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結構、適當的體力活動,避免超重、肥胖和過度精神緊張,這樣才能減少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初期往往沒有癥狀,不知不覺中就影響了身體其它器官,引起更嚴重的合并癥。因此建議只要四十五歲以上民眾,或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都為高危險群,至少每年都應前往接受篩檢,防患于未然。

讓我們共同加強對糖尿病的宣傳教育,更好地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人群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嚴重性的認識,讓社會更加關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喚起全社會對糖尿病防治事業的關注12.1世界艾滋病日宣傳資料:艾滋病(AIDS)及相關知識hiv主要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機體逐漸喪失防衛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種病原體,因此極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一個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許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覺起來很好,但是他們卻可以把病毒傳染給別人。艾滋病從發現至今還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廣泛流行,已使3000多萬人受到感染,1000多萬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萬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也沒有可用于預防的有效疫苗。目前,這種病死率幾乎高達100%的"超級癌癥"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并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故此我們把其稱為"超級絕癥"艾滋病(HIV)傳播途徑有哪些?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過去艾滋病以血液傳播為主,注射吸毒占七成以上比例。隨著同性戀、雙性戀的增加,艾滋病由吸毒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調查顯示,通過性傳播感染艾滋病者約占40%,目前正逐漸成為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有哪些?由于這三種途徑的特殊性,因此我們也可以簡單劃定艾滋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