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燒患兒家庭護理注意事項_第1頁
發(fā)燒患兒家庭護理注意事項_第2頁
發(fā)燒患兒家庭護理注意事項_第3頁
發(fā)燒患兒家庭護理注意事項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發(fā)燒患兒家庭護理注意事項感冒難免引起發(fā)燒,尤其對于兒童發(fā)燒,不可大意。發(fā)燒是機體抵抗疾病的防御機能之一。小兒的正常體溫存在個體差異,因體溫中樞神經發(fā)育尚不完善,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小兒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早晨3—6點稍低,下午5—7點稍高。體溫在37-38度之間為低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一、環(huán)境:清潔、安靜,溫度在18-20度,每天至少通風一次(將患兒轉移到其他房間),以減少病菌在空氣中的濃度。盡量減少親友探視,防止交叉感染,同時也有利于患兒的休息。二、體溫觀察: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高溫患兒每1—2小時測一次。用退熱藥后如果出現(xiàn)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軟弱無力等虛脫現(xiàn)象,應及時喂糖水,并與醫(yī)生聯(lián)系。三、特征觀察:觀察精神、狀態(tài)、面色、呼吸等,伴有腹瀉的患兒注意留大便標本化驗。四、飲食:選擇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中流食,保證足夠的水分供給。五、衣服:發(fā)燒的患兒衣服不易過厚,特別是嬰幼兒不可裹得太緊,否則會影響散熱,使體溫降不下來。六、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使患兒感到舒服。七、物理降溫:是一種可反復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溫措施,可用于高熱或有高熱驚厥史的早期家庭護理,包括以下方式:1、頭部冷敷或枕冰袋頭部冷敷方法:將冷毛巾敷于頭部,待毛巾變暖后更換;枕冰袋方法,將冰袋置于額頭上或置于腦后,如沒有冰袋可將冰放于熱水袋或塑料袋中,情況緊急時也可用冰棍代替。注意:皮膚和冰袋之間要用毛巾或手絹隔開,以免患兒不舒服或局部組織凍傷。胸部和腹部不可放冰袋,以防止心率減慢或腹瀉。2、溫水浴:將門窗關好,不可有對流風或直吹風,室溫在24—26度之間,水量以沒至軀干為宜。托起關肩部,身體臥于盆中,時間以5—10分鐘為宜,半小時后測體溫。注意:水溫不可過冷或過熱,浴中需加水時應在遠離患兒處攪動。病情重及精神、面色、呼吸出現(xiàn)異常應立即停止。3、溫毛巾敷:30度左右溫水沾濕大毛巾裹住患兒身體,只需露出面部及足底10分鐘左右。注意事項同上。4、酒精浴:30—50%的30度左右酒精,用方紗沾濕后,按全身方向如下,上肢:腋下一側上臂外側手臂;腋下一一上臂內側一一手心;下肢:側雕部一一大腿外測一一足背;腹股溝一一大腿內側。注意:(1)胸腹部不可擦,以免引起心率減慢及腹瀉,新生兒酒精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2)皮膚擦至發(fā)紅為宜,無酒精也可用白酒加溫水代替;(3)酒精擦浴時,動作要輕柔,不要將皮膚擦破。八、藥物降溫:遵醫(yī)囑適當使用退熱劑。(1)安乃近點鼻,適用于6個月以內的患兒;⑵口服退熱劑,如阿苯、泰諾等;⑶注射退熱藥物,如賴氨比林等。注意:所有退熱藥物必須遵醫(yī)囑執(zhí)行,兩次退熱劑使用必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