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荷塘月色》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荷塘月色》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荷塘月色》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荷塘月色》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課文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一位作家錚錚鐵骨,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說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他就是寫出了《背影》、《綠》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今天我們學習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1.揣摩優美的藝術語言,賞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2.理清作品的事物線索和感情線索;結合優美的景物描寫,具體分析比喻、通感的修辭效果。

3.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煤屑

霎時彌望酣眠羞澀

踱著斂裾

乍看梵婀玲蓊蓊郁郁妖童媛女鹢首徐回(xiè)(shà)(mí)(hān)(sè)(duó)(jū)(zhà)(fàn)(wěnɡ)(yuán)(yì)

(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省紹興市,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教書。在大學時代,朱自清就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朱自清散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寫景散文、議論散文四類。散文的特點如下:1.形散神不散2.意境深邃,情感真摯3.語言優美、凝練,有文采整體把握:文章“文眼”:

所謂“文眼”,也就是能關系到文章內容結構的關鍵句。這句“立片言以居要”,一錘定音,定下文章的抒情基調。“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本文寫于1927年,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文章里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蔣介石叛變,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中國革命轉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悶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方法”,認為“還是暫時超然為好”。但他畢竟又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于這種“超然”。這種心情,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不少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既不甘心沉淪,又不敢投入革命斗爭。《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作者為什么不寧靜?(寫作背景)整體感知出了門出了門踱小路出了門踱小路觀賞荷塘月色出了門踱小路觀賞荷塘月色憶采蓮出了門進了門踱小路觀賞荷塘月色憶采蓮出了門進了門踱小路觀賞荷塘月色憶采蓮不寧靜出了門進了門踱小路觀賞荷塘月色憶采蓮不寧靜尋寧靜出了門進了門踱小路觀賞荷塘月色憶采蓮不寧靜得而復失寧靜尋寧靜出了門進了門踱小路觀賞荷塘月色憶采蓮不寧靜得而復失寧靜向往寧靜尋寧靜雙線結構:明線是游蹤

暗線是心情第一部分(1—3):寫作者夜深人靜時去荷塘觀賞月色的緣由;第二部分(4—6):全文的主體,細致描繪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靜,抒發作者淡淡的喜悅和哀愁;第三部分(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發鄉思之情。

劃分段落

課文按照先后順序主要給我們介紹了哪些圖景?月下荷塘圖荷塘月光圖荷塘四周圖月下的荷塘彌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

零星點綴(擬人、比喻)縷縷(通感)

顫動(比喻、擬人)看不見的脈脈靜動幽雅寧靜()()()

()

()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結構詳解

通感是一種特殊的修辭。通感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通感就是移覺。例:(1)她笑得很甜。(視覺轉為味覺)(2)人靚歌甜。(聽覺轉為味覺)(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轉為聽覺)(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視覺轉為聽覺)1、通感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月影如流水靜靜地瀉薄薄的青霧浮起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灌木的黑影楊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諧像名曲雖是滿月,卻有一層淡淡的云實虛實虛朦朧優雅煉字品味美示例瀉——頓時化靜態為動態,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再加上修飾語“靜靜地”,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地幽靜幽美,這就創造了一個安謐的氛圍,意境相當優美。照——字直白,是如實地寫,不是描繪,淡而無味。另方面與“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諧感。照瀉煉字品味美月光如水薄霧似紗花葉若夢浮洗寫出了霧的輕飄,突出恬靜朦朧,描繪了水汽迷蒙、月色輕籠的境界。

寫出了月色下荷葉荷花的純潔素淡寫出了月色下荷葉荷花的玲瓏剔透楊柳如畫黑影斑駁光影似曲籠瀉生動傳神仿佛是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畫化靜為動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第六段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陰陰的乍看像煙霧般整體的風光楊柳樹梢遠山樹縫燈光樹上蟬聲水里蛙聲由遠及近、由靜及動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言平實自然。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夜色的濃重氣氛。

疊詞疊字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富有音樂美。葉:田田上靜1、月下荷塘花:多姿香:縷縷波:凝碧素淡寧靜→→動2、塘上月色月光:瀉青霧:浮洗葉花:月影:和諧朦朧和諧(正面描寫)(側面烘托)3、四周景色樹色、樹姿樹梢、遠山樹縫、燈光蟬鳴、蛙聲靜清幽熱鬧→動下

第三部分(7-10段):寫江南采蓮習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語言藝術(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襯社會的丑。在對自然美的描寫和贊美中,滲透著自己深沉的感慨和對美好自由的向往。在欣賞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悅中,夾雜著作者不滿黑暗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現實的淡淡地哀愁。(2)用詞精當,富于表現力。作者精心選用恰當的動詞,使語言準確、貼切,創造出生動的意境;作者善于運用疊詞,傳神地描寫事物特征,加強語氣,舒展文氣,增加音韻美,深化物態情貌;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創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展現了各自不同的美。中心思想

從荷塘月色美麗景色的描繪中表露出作者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李廣田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夠滿貯著那一種詩意……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郁達夫他文如其人,風華從樸素出來,幽默從忠厚出來,腴厚從平淡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