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德市漢壽縣大溪湖管理范圍劃定方案審批單位:漢壽縣人民政府審核單位:常德市水利局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編制單位:漢壽縣水利局漢壽縣自然資源局寧鄉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技術支持單位)二0一九年十月
設計單位:寧鄉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設計證號:A143007536批準:姜中華審定:肖石軍審查:喻清谷校核:歐高明項目負責:胡志明參加人員:王宇廖勝宇李彪目錄1劃界工作背景 組織實施情況4.1總體技術流程根據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河湖管理范圍劃界總體工作流程如圖4-1所示,主要包括已有資料收集與摸底調查、工作底圖制作、界線室內初步劃定、界限實地調整修正、劃界方案編制、劃界成果審查公示批準公告等環節。圖4-1管理范圍劃界總體工作流程圖大溪湖劃界方案編制工作由漢壽縣水利局組織實施,由寧鄉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為大溪湖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的技術支持單位,具體組織實施過程如下:1)2019年6月底,漢壽縣水利局從湖南省水利廳水科院統一拷取正射影像圖和數字線劃圖數據。2)2019年7月,我公司從漢壽縣水利局拷取1:2000正射影像圖、數字線劃圖、土地確權成果以及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等相關資料。3)2019年7月,我公司組織有關設計人員和測量人員對現場進行實地踏勘與測量,并于2019年8月初完成外業調查。4)2019年9月初完成《大溪湖常德市漢壽縣湖段管理范圍劃定方案》初稿。4.2已有資料收集1)收集項目區域范圍內的1:2000不動產統一登記基礎數據成果(該成果包括正射影像圖和數字線劃圖,原始航攝影像、控制測量成果和空三加密成果等,以及其他大比例基礎土建數據)。2)收集項目區域范圍內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成果。3)收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數據成果。4)收集項目區域范圍內的征地范圍線、岸線利用規劃、水利工程規劃、防洪規劃、流域綜合規劃、無堤防河段涉及洪水位等相關資料。5)收集項目區水利工程的相關權源資料。6)收集《常德市水資源管理條例》、《湖南省重要飲用水源名錄》、常德市水利局《常德市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4.3工作底圖制作4.3.1已有資料預處理1)對無堤防的河段的洪水位值進行高程基準轉換統一,高程基準統一轉換至1985國家高程基準。2)對收集來的農村集體所有權等資料(將數據進行轉換,將所有資料數據的平面坐標統一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高斯投影,標準3度分帶)。3)將收集到的征地范圍線、已登記土地權籍圖、規劃設計圖等重要紙質資料進行矢量化處理4)資料整合:將處理后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成果、空間矢量化后的規劃設計和權源資料、1:2000正射影像和立體下采集的相關要素疊加,形成河湖及水利工程確權劃界的工作底圖。4.3.2河湖劃界參考要素補充采集1)根據第一次水利普查、地理國情普查以及地方水務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補充完善河流面和堤防等要素的屬性值。不同防洪等級河段對應的水系結構線應斷開,并分別賦相應屬性值。2)對有空間地理數據的堤防規劃和權源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坐標轉換等處理,對無空間地理數據的堤防規劃和權源資料盡量根據界樁點坐標和文字說明進行矢量化,形成空間數據。4.3.3地形圖補充測量對于漢壽縣大溪湖部分無數字線劃圖區域,我單位采用野外實測補充測制地形圖。4.3.4數據整合1)根據第一次水利普查、地理國情普查以及漢壽縣水利局提供的相關資料,補充完善河流面和堤防等要素的屬性值。不同防洪等級湖段對應的水系結構線應斷開,并分別賦相應屬性值。2)對有空間地理數據的堤防規劃和權源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坐標轉換等處理,對無空間地理數據的堤防規劃和權源資料盡量根據界樁點坐標和文字說明進行矢量化,形成空間數據。3)將1:2000正射影像和立體下采集的相關要素疊加,形成河湖及水利工程確權劃界的工作底圖。工作底圖按河流或湖段為單元保存,圖名按江(河)名及湖段編。4.4管理范圍室內初步擬定2019年8月按照河湖管理范圍劃定的原則和標準,我單位在工作底圖上完成了管理范圍線初步劃定和界樁的預布,大溪湖漢壽縣段共布設界樁38座(公共界樁1座),告示牌2塊。4.4.1項目區洪水位分析計算1)水系概況漢壽縣上接沅澧水,下濱洞庭湖。縱觀全縣地勢,縣境北部低平開闊,河湖港汊密布。外河水系有沅水、澧水、目平湖,內河均為以前的沅水澧水故道。西湖垸東、南二面水系環繞,東面為澧水洪道和目平湖,南面為沅水洪道。西湖內河蜿蜒曲折貫穿整個西湖垸,并在易家嘴和偏坡兩地攔河筑壩,將西湖內河分隔為西湖高水內江和西湖低水內江。沅南垸東、南、北三面水系環繞,東、北面為沅水洪道,南面為南湖撇洪河。巖汪湖啞河、滄浪水系蜿蜒曲折貫穿全沅南垸。縣境中部,南湖撇洪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南岸崗地、湖汊子垸交叉分布。以撇洪河為界,縣境南部為丘崗地,北部為平湖區。南部丘崗地河流流向與其地勢由南向北逐漸降低的特點相一致,境內8條溪河,除黃甲橋河的山洪由南向北直接入目平湖外,其余謝家鋪、滄水、嚴家河、太子廟、崔家橋、龍潭橋、紙料洲7條溪河的山洪,都由南向北注入南湖撇洪河,再經蔣家嘴排水閘撇入目平湖。全縣包括沅澧水和目平湖在內,共有河流22條,均屬西洞庭水系。2)氣象漢壽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特征獨具。降水量豐沛,年均降水量1409mm,年平均氣壓1012.1帕,年均氣溫16.7℃,月平均氣溫有9個月在10℃以上,≥10℃的活動積溫5286.4℃,全年無霜期274天,年均日照1688.4小時,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06.87千卡/cm2,年平均風速2.4米/秒。年平均相對濕度82%。基本資料情況大溪湖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酉港鎮,地理位置為東經112°13′34.19″,北緯29°6′11.61″,水域面積1.18km2,湖區均寬600m,水深2~3m,汛期3~5米,來水主要為降雨、汛期來水等自然調節。湖區平均坡降0.5‰,大溪湖湖區水面大部分湖段是靜水,流速較緩慢。大溪湖主要承擔調蓄洪水、灌溉兩大任務。大溪湖來水主要包括降水、汛期來水等自然調節,屬于垸內湖泊。4)設計洪水位由于大溪湖內均無水文測站,無法收集湖泊歷年水位資料,本方案根據姚灣電排的運行調度原則及《漢壽縣防汛抗旱工作手冊》,結合湖泊四周的地形條件,選用姚灣電排最高運行水位為湖泊劃界的設計洪水位。大溪湖設計洪水位為25.78m。4.4.2管理范圍界限初步擬定按照河湖管理范圍劃定的原則和標準,大溪湖在工作地圖上完成了管理范圍線初步劃定和界樁的預布,布設界樁38座和2處告示牌。4.4.3界樁和告示牌布設1)總體原則界樁布設位置要盡量選擇在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地方,并且有利于界樁保護,比如不布設在耕地地塊中央,而布設在耕地的田埂上、沿江公路選在綠化帶上。當按照界樁布設規則,界樁落在濕地、水域等不適宜埋設區域時,可在管理范圍界線方向上調整界樁位置。在無生產、生活、人類活動的陡崖、荒山、森林等河段,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大界樁間距,但在下列情況應增設管理范圍界樁:①重要下河通道(車行通道);②重要碼頭、橋梁、取水口、電站等涉河設施處;③河道拐彎(角度小于120度)處;④水事糾紛和水事案件易發地段或行政界;⑤縣界交界、河道盡頭處應埋設界樁。對于下述情況應該埋設公共界樁,對于需布設公共界樁的河段,先開展劃界工作的河段要按照劃界標準,先初步確定公共界樁的位置,后劃界河段要主動與先劃界河段進行接邊。2)界樁布設分類①干、支河交匯處干、支河交匯處需設置公共界樁,并按照干河界樁埋設,支河劃界成果信息化時需采集公共樁數據并進行編號;干河管理范圍內不再埋設支河管理范圍界樁。圖4-2干支流交匯無控制性建筑物②主、次河平行(兩河三堤)主、次河平行且管理范圍交叉,交叉處管理范圍設置公共界樁,并按照主河埋樁,次河劃界成果信息化時需采集公共樁數據并進行編號。圖4.4-3主干流平行界樁埋設典型設計圖③相鄰行政區相鄰行政轄區管理范圍在接邊處需采用同一標準劃定,管理范圍與行政邊界交匯處需設置公共界樁并按照上游(湖泊、水庫等按照順時針方向)行政區編號,下游劃界成果信息化時需采集公共樁數據并作為起始編號。公共界樁僅作為管理范圍界線標識,不表征行政區劃界線。圖4-3相鄰行政界線3)界樁埋設原則①界樁埋設時,界樁的正面要與河岸線盡量垂直;②界樁埋設完畢后,要從不同角度拍攝2-3張實地照片,照片能清晰反映界樁埋設的周邊環境及界樁的實際狀況,并制作界樁點之記。③界樁埋設的實際位置應不影響目前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當地人民群眾對界樁位置有異議時,可以在滿足管理范圍劃定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調整界樁的位置,界樁位置調整時盡量沿管理范圍走向上調整。④界樁公里數為河道中心線對應的河道長度。⑤界樁埋設后,水利管理部門可與有關行政村和單位簽訂“界樁保護協議書”,明確界樁保護職責。⑥原則上均采用界樁,特殊困難地區方可使用界牌。⑦暫未進行接邊的公共界樁,只預劃定界樁位置,不埋設界樁。4)界樁制作與埋設采用長方形柱體,尺寸150mm×l30mm×1000mm,四角切除棱角,切除棱角邊長10mm。地面以上高度為400mm,地下600mm。刻注以下內容:①界樁在向河道面噴涂“嚴禁破壞”(豎排,字規格為50mm×50mm,字體為黑體,顏色為藍色,字間距20mm。)②背河道面噴涂“嚴禁移動”(豎排,字規格為50mm×50mm),字體為黑體,顏色為藍色,字間距20mm。③向河道面面左側面從上至下分別刻注水利標志(藍色,長50mm×50mm),河名(紅色,字規格為50mm×50mm,字間距5mm,河道名稱較長時,字高不變,寬度可適當調整)、管理范圍線(藍色,字規格35mm×35mm,字間距5mm,與河道名稱行間距20mm),編號(編號分兩行刻注,第一行為“行政區名+岸別”,如“xx縣左”,第二行為編號,編號只取正式編號后三位,如“第001號”,字體長仿宋、規格25mm×25mm,字間距5mm,行間距10mm),字體均為陰文,字體為隸書。④在向河道面面右側面刻注“XX縣(區)人民政府”,文字采用紅色、豎排,字規格為40mm×40mm,字距頂面20mm,字間距5mm,右下角刻注埋設時間‘"xxxx年xx月”,字體均為陰文,字體為隸書。⑤一般管理界樁蓋頂刷亮藍色,公共界樁界樁頂部采用紅色油漆噴涂,厚度15mm。以上設計中,數量較多的文字,可適當縮小其大小,以美觀清晰為宜。⑥公共界樁按照劃界對象臨近原則,在向河道面面左和面右側面分別刻注相關內容,刻注內容和要求按照一般界樁向河道面面左側面。⑦界樁頂部應刻注十字絲或植入鋼釘,以精確定位界樁坐標。5)制作材料:鋼筋混凝土預制、青石料或大理石,混凝土安裝時現澆(混凝土標號不低于C20),采用混凝土材料時,需外噴仿花崗巖外墻漆,并在四角配置四根長度700mm以上的直徑12鋼筋。6)埋設要求:地面以下600mm,地上露出400mm,周圍用泥土填筑密實。界樁安裝埋設點為堅硬巖石基礎時,可直接開鑿基坑,將界樁樁體鑲嵌于巖石基坑內或在巖石上直接雕刻。圖4.4-5界樁結構圖圖4.4-6界樁平面圖2、告示牌布設1)總體布置原則城市規劃區告示牌不少于3處,城鎮規劃區告示牌不少于1處。告示牌通常設置在下述位置:①穿越城鎮規劃區上、下游;②重要下河通道(車行通道);③人口密集或人流聚集地點河岸。2)告示牌埋設原則①告示牌應埋設在河道主要入口或醒目位置,告示牌的正面要朝向人民群眾容易觀察的方向;②告示牌埋設完畢后,要從不同角度拍攝一組實地照片,照片能清晰反映告示牌埋設的周邊環境及界樁的實際狀況,并制作點之記。③告示牌埋設的實際位置應不影響目前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不易被破壞,應合理調整告示牌的位置。告示牌制作制作規格:告示牌總寬1600mm,高2300mm(地面以上),其中面板尺寸1500mm×l000mm(寬×高)。告示牌采用藍底白字,落款為“XXX縣(區、市)人民政府”。標注文字的字體標題采用黑體,其他均采用宋體,字號大小可根據字數適當縮放,以美觀、清晰為宜。制作材料:采用p50mm不銹鋼管或熱鍍管制作支架,面板采用鋁反光面板制作。埋設要求:告示牌立柱管埋入地下400mm,四周澆筑600×600mm的C20砼底座固定。一般告示牌在城市規劃區不少于3處,鄉鎮規劃區不少于1處,告示牌應盡量設置在穿越城鎮規劃區上下游、重要下河通道(車行通道)、人口密集或人流聚集地點河岸。圖4.4-7告示牌正面示意圖漢壽縣水利局安排技術單位人員一同在工作地圖上完成了管理范圍線初步劃定和界樁的預布,其中布設界樁38座和4處告示牌。4.5管理范圍線實地修正根據實地查看室內初步劃定的管理范圍線的走向和界樁的布設情況,并結合實地現場情況及堤防相關政策要求,對局部河段的管理范圍線進行調整,并調整確定界樁埋設位置,編制管理范圍界線劃定方案并繪制管理范圍劃定圖。
5劃界標準主要技術路線是依據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確定河段工程規模和工程等別,從而確定工程級別、防洪標準,繼而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河段現狀基本情況確定河道管理管理范圍線劃定的標準。5.1防洪標準5.1.1河段防洪標準確定總體原則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2013)等技術標準規范,結合河流對應的保護人口從而確定工程規模和工程等別,如下表5.1-1。表5.1-1河湖管理范圍劃界防洪標準工程等別對應表保護人口(萬人)≥150≥50且<150≥20且<50≥5且<20<5工程規模大(1)型大(2)型中型小(1)型小(2)型工程等別ⅠⅡⅢⅣⅤ再根據工程等別確定主要建筑物工程級別,如下表5.1-2。表5.1-2永久水工建筑物的工程級別確定表工程等別ⅠⅡⅢⅣⅤ工程級別12345最后由工程級別確定河湖管理范圍劃界防洪標準,如下表5.1-3。表5.1-3河湖管理范圍劃界防洪標準對應表工程級別12345防洪標準(重現期/年)≥100≥50且<100≥30且<50≥20且<30≥10且<205.1.2河段防洪標準確定成果大溪湖水域面積為1.18km2,由于大溪湖內均無水文測站,無法收集湖泊歷年水位資料,本方案根據姚灣電排的運行調度原則及《漢壽縣防汛抗旱工作手冊》,結合湖泊四周的地形條件,選用姚灣電排最高運行水位為湖泊劃界的設計洪水位。大溪湖設計洪水位為25.78m。本次大溪湖劃界標注依據設計洪水位劃定大溪湖管理范圍線。5.2劃界標準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劃界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囯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條)、《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十六條)、《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第十六條)等法律法規確定劃界標準。依據河段現狀基本情況,河湖管理范圍劃定主要分為三大類:有堤防、無堤防、特殊情況。5.3有堤防管理范圍劃定5.3.1河湖管理范圍劃界總體原則1)有堤防的河道、湖泊,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護堤地的界定應符合“現已確定或歷史形成、社會公認”的標準。2)對于特別重要的堤防工程或重點險工險段,根據工程安全和管理運行需要,可適當擴大護堤地范圍。3)如果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調查成果或水利工程已征地范圍線符合上述管理范圍劃定要求,則以所有權確權調查成果或征地范圍線作為管理范圍線。4)管理范圍線走向盡量與線狀地物一致,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對于田埂等細小線狀地物,管理范圍線盡量沿細小線狀地物中線,對于道路等有一定寬度的線狀地物沿線狀地物的外側確定,原則上不包含線狀地物本身。5.3.2有堤防標準段河湖管理范圍線劃定有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圍應包括:河槽、沙洲、灘地、內護堤地、堤防工程占壓地、外護堤地。外護堤地的起點從背水面堤腳線開始,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2013),外護堤地寬度為5-30m;如果外護堤地直接與城市道路或公路相連,則以外護堤地相接的城市道路或公路排水溝外口為河湖管理范圍線,具體見下表5.3-1、5.3-2。表5.3-1堤防外護堤地寬度數值表工程級別12、34、5外護堤地寬度(m)30~2020~1010~5有堤防的河道保護范圍應包括:河槽、沙洲、灘地、內護堤地、堤防工程占壓地、外護堤地、安全保護區。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2013),安全保護區寬度為50-300m.具體見下表5.3-2。表5.3-2堤防外護堤地寬度數值表工程級別12、34、5保護范圍(m)300~200200~100100~50同時,《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十六條)中第十六條明確規定“國家所有的水工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照下列標準,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并設立標志:防洪、防澇的堤防、間堤背水坡腳向外水平延伸30至50米(經過城鎮的堤段不得少于5米)為管理范圍。保護范圍視堤防重要程度、堤基土質條件劃定”。依據以上原則并結合漢壽縣實際情況,此次漢壽縣劃定標準為按堤防背水坡腳向外水平延伸30m劃定,經過城鎮段的堤段不少于5m。有堤防且堤防滿足防洪標準段典型斷面按有堤防且堤頂高程滿足防洪要求河道劃界方法,堤腳線水平向外延伸20m為管理范圍線。5.3.3現有堤防且堤防堤頂高程不滿足防洪標準段河湖管理范圍線劃定部分河道兩岸原有堤防,但堤防堤頂高程不滿足防洪要求,必須先通過洪水流量計算,再經過洪水位推算確定設計洪水位,再加堤頂超高,即得設計標準下的設計堤頂高程。在原有堤防上擴建堤防時,一般向河道兩岸擴建,即向背水面擴建,保持迎水面基本不變(原有堤防的坡比不變)。土堤防的內外堤身坡比:Ⅱ等2級堤防內坡堤身坡比一般不陡于1:3.0,如果堤身超過6m,在中部設置一級戧臺,戧臺寬一般1.5m。Ⅳ等4級堤防內外堤身坡比一般不陡于1:2.0,如果堤身超過6m,在中部設置一級戧臺,戧臺寬一般1.5m。Ⅴ等5級堤防內外堤身坡比一般不陡于1:1.75,一般堤身超過6m,不需要設置戧臺,一坡到底。如果原有堤防坡比陡于上述規范值,必須進行調整(坡比放緩、堤防中心線進行調整),確保堤防穩定、安全。堤頂超高值根據以往計算經驗值,2級堤防堤頂超高值一般為2.1m(土堤防)、1.4m(漿砌石堤防);4級堤防堤頂超高值一般為1.5m(土堤防)、1.0m(漿砌石堤防);5級堤防堤頂超高值一般為1.3m(土堤防)、0.9m(漿砌石堤防)。上述堤頂高程確定后,再確定背水面堤坡腳邊線,最后根據5.3.1中確定河道管理范圍線。大溪湖河堤防段堤頂高程均滿足防洪要求。5.3.4無堤防段河湖管理范圍線劃定1)總體原則①無堤防的河道、湖泊管理范圍界線應為設計洪水位或歷史最高洪水位線,劃界設計洪水標準按防洪規劃確定,無防洪規劃的按《防洪標準》(GB50201-2014)確定,具體范圍應以防洪規劃和影響對象的重要性確定。②平原河道,當設計洪水位覆蓋面積過大時,可以以河口向外延伸30至50米(經過城鎮的堤段不得少于10米),確定管理范圍。③如果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調查成果或水利工程已征地范圍線符合上述管理范圍劃定要求,則以所有權確權調查成果或征地范圍線作為管理范圍線。④管理范圍線走向盡量與線狀地物一致,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對于田埂等細小線狀地物,管理范圍線盡量沿細小線狀地物中線,對于道路等有一定寬度的線狀地物盡量沿邊線或綠化帶。⑤對于缺少設計洪水位資料的無堤防河道、水庫和湖泊,要進行設計洪水分析計算。2)河道兩岸地勢低于防洪標準的河湖管理范圍線劃定由于河道兩岸地勢較低,又無堤防,洪水易漫灌,本方案以河口向外延伸30米確定管理范圍。圖5.3-3大溪湖平原無堤防段典型斷面圖3)河道兩岸地勢高于防洪標準的河湖管理范圍線劃定由于河道兩岸地勢高,一般不需要修建防洪堤,只是進行護坡或護岸處理,劃界擬定時,根據計算設計洪水位,作為河道管理范圍線,根據《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第十二條,無堤防的河道,臨河界限應當在設計洪水位線20米以外。本方案以設計洪水位線為管理范圍線,臨河界限在圖上標明示意。圖5.3-5大溪湖農村無堤防段典型斷面圖(兩岸地勢較高)5.3.5特殊情況1)如堤防有缺口、不連續,缺口長度小于50米時,可參照現狀堤防線走向趨勢,通過上下游有堤防段平順連接確定管理范圍。當缺口長度大于50米時要按照無堤防的相關規定劃定。圖5.3-6堤防有缺口、不連續典型斷面圖2)交通、市政、土地整理等建設對堤身培厚、加寬后有明顯堤腳的堤防,管理范圍以外堤腳為基準確定,或以堤后排水溝外口確定;交通、市政、土地整理等建設對堤身培厚、培寬后無明顯堤腳的,堤防管理范圍線劃定至少按《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2013)中的達標堤防斷面尺寸確定堤腳范圍。3)堤防直接為防洪墻段,根據堤防防洪等級按設計洪水位超高0.5米自墻后虛擬堤防斷面,確定管理范圍。4)河道上的水庫庫體按河道一并劃界,庫體段河道無堤防無規劃時,其管理范圍線為水庫設計洪水位線。5)對已劃界、已埋樁的河道、湖泊管理范圍要進行復核,對不滿足要求或不切實際的本次應予以修正,基本滿足要求的維持。6)對河勢不穩、河槽沖淤變化明顯、主流擺動的河段,劃定管理范圍時應考慮河勢演變影響,適當留有佘地。7)河湖管理范圍劃界工作政策性很強,依法依規是前提,對于地方出臺了地方性規定標準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可以具體的地方政策法規作為依據,但不能超過相關上位法律法規的標準。表5.4-1大溪湖河湖管理范圍線劃定標準成果表名稱類別起點終點河段屬性依據劃界標準備注河道里程數(km)點位坐標河道里程數(km)點位坐標XYXY護堤地范圍其他標準大溪湖無堤防0619278.23793221516.08090.734619269.78833220788.4839《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條渠道頂邊線姚灣電排渠無堤防0.734619269.78833220788.48398.064619345.02343220751.8143《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條設計洪水位無堤防8.064619345.02343220751.81438.727619336.05373221456.9875《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條渠道頂邊線姚灣電排渠6其他相關情況說明(1)河湖劃界數學基礎均采用以下標準平面坐標: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高斯投影,標準3度分帶;高程基準:1985國家高程基準;(2)劃界連線方式,特別是標準不同的劃界連線,一般采用垂直方式相連。(3)河湖劃界數據存儲格式矢量數據:采用AcrGIS10.1FileGeodatabase版格式,包含兩個數據集,一個是工作底圖數據集,命名為BaseMap,一個是劃界成果數據集,命名為RangResults。影像數據:采用非壓縮GEOTIF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叔丁基苯酚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試驗機械相關檢測儀器項目合作計劃書
- 健康飲食產業園項目實施方案
- 2025年DCA-1皮革固色劑項目建議書
- xx河流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項目建議書(參考范文)
- 2025年糖、加工糖及制糖副產品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鋯合金管材項目建議書
- 2025年稀有金屬及稀土金屬材料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智能化升級改造對智能化控制系統的影響報告
- 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備份與恢復策略在2025年智能證券分析領域的應用研究報告
- 造影劑過敏急救處理規范
- 意式極簡全案設計
- 2025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遼寧省分公司校園招聘筆試備考試題及完整答案詳解1套
- 多災種耦合應對-洞察及研究
- 朗讀協會工作報告
- T/CERDS 1-2021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
- 2025農發銀行筆試題庫及答案
-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實驗中學2025屆數學八下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屆上海市閔行區七下數學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GB/T 18487.4-2025電動汽車傳導充放電系統第4部分:車輛對外放電要求
- 《成人慢性腎臟病食養指南(2024年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