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 作業及答案_第1頁
工程材料 作業及答案_第2頁
工程材料 作業及答案_第3頁
工程材料 作業及答案_第4頁
工程材料 作業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材料作業及答案工程材料作業及答案工程材料作業及答案xxx公司工程材料作業及答案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第1章材料的基本性質1、燒結普通磚的尺寸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為37%,干燥質量為2487g,浸水飽和后質量為2984g。求該磚的密度、干表觀密度、吸水率、開口孔隙率及閉口孔隙率。解:磚自然狀態下的體積:干表觀密度:由孔隙率得磚的密度:ρ=2698kg/m3吸水率:開口孔隙率:閉口孔隙率:2、已知碎石的表觀密度為cm3,堆積密度為cm3,求松散狀態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體積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若已知砂子的堆積密度為/cm3,求砂子的重量為多少解:V0=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體積為:或沙子的重量:××103=3.某地紅砂巖,已按規定將其磨細,過篩。烘干后稱取50g,用李氏瓶測得其體積為。另有卵石經過清洗烘干后稱取1000g,將其浸水飽和后用布擦干。又用廣口瓶盛滿水,連蓋稱得其質量為790g,然后將卵石裝入,再連蓋稱得其質量為1409g,水溫為25℃,求紅砂巖及卵石的密度或視密度,并注明哪個是密度或視密度。參考答案:紅砂巖的密度:卵石的視密度:4.某多孔材料的密度為cm3。取一塊稱得其干燥時質量為873g,同時量得體積為480cm3。浸水飽和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稱得質量為972g。求其質量吸水率、閉口孔隙率及開口孔隙率。參考答案:質量吸水率:密實體積:孔隙體積:開口孔隙體積:閉口孔隙體積:開口孔隙率:閉口孔隙率:第2章氣硬性膠凝材料1.簡述氣硬性膠凝材料的特點及使用環境。參考答案:氣硬性膠凝材料只能在空氣中硬化,并且只能在空氣中保持或發展其強度,如石膏、石灰等。適宜于干燥環境,不能在潮濕或水中環境中使用。2.石膏制品有哪些特點建筑石膏可用于哪些方面參考答案:特點:(1)凝結硬化快,強度低;(2)硬化后體積微膨脹;(3)孔隙率大,表觀密度小,保溫隔熱效果好;(4)耐水性差,抗凍性差;(5)吸聲效果好;(6)具有調節室內濕度的功能;(7)防火性能好;(8)加工性能好。建筑石膏的應用:(1)

石膏砂漿及粉刷石膏。(2)

建筑石膏制品:石膏板、石膏砌塊等:如紙面石膏板、裝飾石膏板、吸聲用穿孔石膏板。(3)制作石膏藝術制品建筑雕塑和模型。3.什么是欠火石灰和過火石灰各有何特點施工過程中如何防止其危害參考答案:生石灰燒制過程中,往往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過大或窯中溫度不均勻等原因,生石灰中殘留有未燒透的的內核,這種石灰稱為“欠火石灰”。由于燒制的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使得石灰表面出現裂縫或玻璃狀的外殼,體積收縮明顯,顏色呈灰黑色,這種石灰稱為“過火石灰”。欠火石灰的產漿量較低,質量較差;欠火石灰的密度較大,表面常被黏土雜質溶化時所形成的玻璃釉狀物包覆,因而消解很慢,在工程中過火石灰顆粒往往會在正常石灰硬化后繼續吸濕消解而發生體積膨脹,降低石灰品質,影響工程質量。消除方法有:將石灰經陳伏處理后再使用于工程,控制煅燒溫度在1000℃~1200℃之間,巖塊尺寸不宜過大。4.何謂陳伏,石灰在使用前為什么要進行陳伏參考答案:生石灰要在水中放置兩周以上,此過程即為“陳伏”。在這段時間里生石灰會完全和水反應,不會因含有過火石灰造成熟化推遲而導致墻面鼓泡的現象。第3章水泥1.硅酸鹽水泥熟料的主要礦物組分是什么它們單獨與水作用時有何特性參考答案:硅酸鹽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結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鋁酸鈣的強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較快,凝結硬化速率也較快,C3S的水化產物強度高,C4AF的水化產物強度不高;C2S水化反應速度最慢,凝結硬化速率也慢,強度早期低,后期高。各礦物單獨作用時表現出不同的特性見表3-2(教材P24)。2.硅酸鹽水泥的主要水化產物是什么參考答案:主要水化產物是:水化硅酸鈣和水化鐵酸鈣凝膠、氫氧化鈣、水化鋁酸鈣和水化硫鋁酸鈣晶體。3.通用水泥有哪幾項主要技術要求參考答案:1.化學指標(1)不溶物(2)燒失量(3)氧化鎂(4)三氧化硫2.堿含量3.物理性能(技術要求)(1)細度;(2)凝結時間;(3)體積安定性;(4)強度及強度等級;(5)水化熱。4.簡述水泥石腐蝕的主要種類及腐蝕機理參考答案:腐蝕的類型有:軟水侵蝕(溶出性侵蝕):軟水能使水化產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產物發生分解;鹽類腐蝕:硫酸鹽先與水泥石結構中的Ca(OH)2起置換反應生產硫酸鈣,硫酸鈣再與水化鋁酸鈣反應生成鈣釩石,發生體積膨脹;鎂鹽與水泥石中的Ca(OH)2反應生成松軟無膠凝能力的Mg(OH)2;酸類腐蝕:CO2與水泥石中的Ca(OH)2反應生成CaCO3,再與含碳酸的水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氫鈣,硫酸或鹽酸能與水泥石中的Ca(OH)2反應;強堿腐蝕:鋁酸鹽含量較高的硅酸鹽水泥遇到強堿也會產生破壞。腐蝕的防止措施:①根據工程所處的環境,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實程度;③表明防護處理。5.基本概念:水硬性膠凝材料、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細度、安定性、初凝時間、終凝時間。參考答案:水硬性膠凝材料:既能在空氣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繼續發展其強度的膠凝材料。硅酸鹽水泥: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郀t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6%~15%混材料和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的細度:水泥顆粒的粗細程度。體積安定性:是水泥漿硬化后因體積膨脹而產生變形的性質,或水泥漿體硬化后體積變化的穩定性、均勻性。初凝時間:從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開始失去可塑性為止的時間。終凝時間:從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完全失去可塑性為止的時間。6.在水泥中摻混合材料的作用參考答案:活性混合材料中有一定的活性組分,常溫下能與水泥熟料水化時析出Ca(OH)2的或在硫酸鈣的作用下生成具有膠凝性質的穩定化合物。非活性混合材料與水泥礦物成分不起化學反應或化學反應很弱,在水泥石中主要起填充作用,摻入硅酸鹽水泥中主要調節水泥強度等級,增加產量,降低水化熱等?;钚曰旌喜牧系淖饔?1)改善水泥性能;2)調節水泥強度等級;3)增加品種,提高產量;4)節約熟料,降低成本;5)擴大水泥的使用范圍。非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1)調節水泥強度等級;2)增加水泥產量;3)降低水化熱。7.引起水泥體積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檢驗方法參考答案:造成水泥體積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熟料中所含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過多或摻入石膏過多等原因所造成。國家標準規定,由游離的氧化鈣過多引起的水泥體積安定性不良可用雷氏法或試餅法檢驗。試餅法是用標準稠度的水泥凈漿做成試餅,經恒沸3小時后用肉眼觀察未發現裂紋,用直尺檢驗沒有彎曲;雷氏法是用雷氏夾中的水泥漿經沸煮三小時后的膨脹值。8.礦渣硅酸鹽水泥的水化特點參考答案:與硅酸鹽水泥相比,礦渣水泥的水化產物堿度要低一些,水化產物中Ca(OH)2的含量相對較少,其硬化后主要組成是C-S-H凝膠和鈣礬石,而且水化硅酸鈣凝膠結構比比硅酸鹽水泥中的更為密實。第4章混凝土1.普通混凝土的組成材料有哪些在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各起什么作用參考答案:混凝土的組成材料:1)水泥;2)砂子;3)石子;4)水;5)外加劑;6)摻合料。水+水泥=水泥漿:起膠結和硬化的作用。砂+石子=骨料:起著支撐和骨架的作用。2.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影響因素有哪些參考答案:和易性指混凝土在一定施工條件下,便于各種施工操作,并能獲得均勻密實的混凝土的性能。包含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個方面含義。影響因素:(1)水泥品種和水泥細度;(2)單位用水量;(3)水泥漿量;(4)水灰比;(5)骨料的品種,粒徑,級配,含泥量等;(6)砂率;(7)摻合料和外加劑;(8)攪拌;(9)溫度和時間。3.什么是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參考答案:按標準方法制作和養護的邊長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體試件,在規定28d齡期時,按標準方法測得的具有95%保證率的立方體抗壓強度。4.稱量烘干石子試樣1050g,將其放入裝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飽和,這時水面由原來的1450cm3上升至1837cm3,試求出該砂樣的表觀密度。解:5.已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為1:::,且實測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觀密度為2400kg/m3?,F場砂的含水率為%,石子的含水率為1%。試計算其實驗室配合比。(以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表示,準確至1kg)解:則實驗室配合比為:6.根據以往資料,甲、乙、丙三個施工隊施工水平各不相同。若按混凝土的強度變異系數CV來衡量則甲隊CV=10%,乙隊CV=15%,丙隊CV=20%。今有某工程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混凝土的強度保證率為95%(保證率系數t=),問這三家施工單位在保證質量的條件下,各家的混凝土配制強度各為多少指出哪家最節約水泥,并說明理由。參考答案:(可等于)甲隊:=(MPa)乙隊:=(MPa)丙隊:=(MPa)水泥用量,小,w/c就大,就小,所以甲隊最節約水泥。7.已知實驗室配合比為1::4,W/C=,混凝土混合物的表觀密度ρ0=2400kg/cm3,工地采用800L攪拌機,當日實際測得卵石含水率為%,砂含水率為4%。為每次投料量應為多少參考答案:總材料用量為:×2400=1920kg水泥用量為:河砂用量為:237×(1+4%)=卵石用量為:237×4(1+%)=用水量:237×-237××4%-237×4×%=8.某實驗室按初步配合比稱取15L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試拌,水泥,砂,石子,W/C=。試拌結果坍落度小,于是保持W/C不變,增加10%的水泥漿后,坍落度合格,測得混凝土拌和物表觀密度為2380kg/m3,試計算調整后的基準配合比。參考答案:增加后水泥量為+×10%=,水為:×(1+10%)=調整后材料總用量為:+++=則每立方米混凝土實際所需的各項材料用量為:水泥:水:砂:石:配合比為:水泥:砂:石:水=1:::第5章砂漿1、今擬配制砌筑在干燥環境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