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第2課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課后篇鞏固提升1.在古印度,佛教出家眾的生活來源是通過托缽化緣來獲得的。兩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之后,出家眾的生活來源發生了改變,由托缽化緣式變為坐擁土地及寺產的安居受供式。佛教出家團體生活方式的改變()A.表明佛教放棄了原始教義B.旨在適應中國封建農耕的經濟形態C.反映了佛教與儒學的融合D.成為兩漢魏晉土地兼并的主要力量答案B解析中國封建農耕經濟形態下,擁有土地即可依賴土地獲得地租收入,以此維持佛教出家團體的生活,因此佛教傳入中國后出家團體生活方式的改變適應了中國封建農耕的經濟形態,故選B項。2.下圖為著名畫家吳道子的《送子著名演員圖》局部,描繪了釋迦牟尼降生后,其父母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去向諸神禮拜的景象。它()A.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時的盛況B.展現了魏晉以來佛教傳播的趨勢C.說明了古代繪畫以信仰題材為主D.印證了唐代佛教中國化的態勢答案D解析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原,《送子著名演員圖》是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的作品,不能反映佛教傳入中國時的盛況,故A項錯誤;題中《送子著名演員圖》只是“描繪了釋迦牟尼降生后,其父母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去向諸神禮拜的景象”,并未反映魏晉以來佛教傳播的趨勢,故B項錯誤;古代中國繪畫包含山水畫、花鳥畫、信仰畫、歷史畫等多種形式,并不是僅以信仰題材為主,故C項錯誤;《送子著名演員圖》中凈飯王和摩耶夫人的穿著符合中國唐代皇帝及后妃的裝束,這體現了唐代佛教中國化的態勢,故D項正確。3.佛教傳入中國對儒學產生了巨大沖擊,許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滅佛運動,卻沒能阻斷佛教的興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對佛教的態度轉向寬容,佛教卻衰落了。這是因為()A.儒學加強理論建設,適應時代要求B.君主專制加強,儒學獨尊地位鞏固C.商品經濟發展,民眾價值取向變化D.佛教沒有與時俱進,實現理論創新答案A解析材料“宋朝之后,儒士對佛教的態度轉向寬容,佛教卻衰落了”反映了宋朝理學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加強了理論建設,適應了時代要求,故A項正確。4.近代維新派知識分子大都主張以孔子符號作為重建中國政治、文化秩序的基礎,革命派知識分子大都主張以黃帝為民族符號來凝聚國民群體。兩種主張都()A.強調托古改制B.宣揚種族革命C.動員了社會各階層民眾D.利用了傳統歷史文化資源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維新派知識分子大都主張以孔子符號作為重建中國政治、文化秩序的基礎,革命派知識分子大都主張以黃帝為民族符號來凝聚國民群體”可知維新派和革命派均利用傳統文化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故選D項。5.日本一位學者認為,東亞世界是以中國文明的發生和發展為基礎形成的,隨著中國文明的開發,在那里形成以中國文明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材料中的“以中國文明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主要指()A.君主專制 B.民主共和C.法家學派 D.儒家學派答案D解析東亞文化圈的基本要素為漢字、儒學、中國式律令制度、農工技藝和中國化佛教等。漢代以后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材料中的“以中國文明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主要指儒家學派,故選D項。6.某同學以“上海與近代西學東漸”為主題進行課題研究,他選擇的最佳研究對象有()A.商務印書館、利瑪竇B.《幾何原本》、黃道婆C.同文館、徐光啟D.公共租界、《新青年》答案D解析利瑪竇屬于古代西學東漸的著名傳教士,故A項錯誤;黃道婆、徐光啟均屬于古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故B、C兩項也可排除;鴉片戰爭后列強在上海建立了公共租界,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領導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公共租界和《新青年》均屬于西學東漸的產物,故D項正確。7.從晚清到民國初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由追求“富國強兵”,到“興民權”“開民智”,再到改造國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這一演變()A.說明啟蒙思想內涵不斷深化B.得益于資產階級的大力宣傳C.遵循不斷完善傳統文化方針D.推動了制度層面的真正轉型答案A解析“富國強兵”強調器物變革,“興民權”“開民智”強調制度變革,“改造國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則要求思想變革,說明從晚清到民國初期,中國啟蒙思想內涵不斷深化,故選A項。8.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鄭超麟在回憶錄中寫道:中華民國八年,寫成世界公歷是最容易記憶的……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我個人的小小意識則確實是在這一年覺醒的。這一年()A.新民主主義理論正式提出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一步傳播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D.知識分子群體發起白話文革命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八年”指的是1919年,根據材料“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鄭超麟……我個人的小小意識則確實是在這一年覺醒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的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一步傳播,故選B項。9.伏爾泰說,自然法就是令我們感到公正的本能。他認為這種本能是“天下的人”所普遍具有的。這些天賦人權的思想,和儒家對良知良能的論述,包括“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這表明()A.啟蒙運動是一場儒學化運動B.啟蒙運動目的在于開啟民智C.儒學與啟蒙思想具有一致性D.儒家思想是啟蒙思想的來源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可知,伏爾泰認為啟蒙思想中“公正”“天賦人權”與“儒家對良知良能的論述,包括‘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這表明儒學與啟蒙思想具有一致性,故C項正確。材料只是體現兩者在哲理上是相通的,無法得出啟蒙運動是一場儒學化運動,A項錯誤;依據所學可知,啟蒙運動目的在于反對君主專制,B項錯誤;結合所學可知,儒家思想不是啟蒙思想的來源,D項錯誤。10.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載,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實行“八省百官”制和“國郡里”制,對官吏實行“食封”和“俸祿”。這表明()A.樹立了天皇的絕對權威B.建立了完備的中央集權行政體制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王室積極謀求中日國家對等關系答案B解析由材料“八省百官”制、“國郡里”制、“食封”、“俸祿”等信息可知,日本仿效唐朝建立了完備的中央集權行政體制,故B項正確;A項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C項“全面效仿”說法絕對化,排除;材料無法體現王室對中日關系的立場和態度,故D項錯誤。11.(山西朔州期末)根據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判斷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史料實證”的是()A.北宋時期平民畢昇最早發明了活字印刷術B.《金史》中提到“火炮”,說明火藥應用于戰爭C.四大發明是古代中國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D.指南針傳入西方,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與世界市場的形成答案B解析二十四史之一的《金史》是文獻史料,通過對其記載的史實即“火炮”的應用等分析得出其為火藥武器,進而推理出當時人們已將火藥應用于戰爭的結論,這一過程屬于史料實證,即用可靠的史料作為論據對史實進行推理和論證,故選B項。12.2015年10月,韓國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這是朝鮮李氏王朝時期一系列儒家學說相關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說明()A.韓國是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B.儒家思想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C.印刷術最早由中國傳入韓國D.李氏王朝是儒學的主要傳承者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雕版印刷術是中國發明的,故A項錯誤;儒學產生于中國的春秋時期,后進一步發展為中國的主流思想,由于其影響的擴大而傳到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材料說明了儒家思想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故選B項;材料并沒有涉及印刷術傳入韓國的時間,故C項錯誤;儒學的主要傳承者是中國,李氏王朝只是受到了中國儒學的影響,故D項錯誤。13.近代前期,林則徐、魏源高舉經世致用旗幟以求紓解民困、匡時濟世的良策,洋務派提出的中體西用仍受當時盛行的經世致用思想影響;梁啟超在《古議院考》中強調中國古代早有“議院”,只是被后來的“民賊”湮沒。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國()A.強國御侮的探索深受傳統文化影響B.傳統文化的內涵進一步豐富發展C.西學傳播徹底瓦解了傳統思想觀念D.“托古改制”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答案A解析題干中林則徐、魏源、洋務派等或以傳統思想——經世致用為指導,或深受其影響,梁啟超強調西方民主形式——“議院”中國古代也有,體現了強國御侮的探索深受傳統文化影響,故選A項。14.媽祖信仰原本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海神信仰,17世紀日本長崎建立媽祖廟,而后泰國、緬甸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相繼出現規模不同的媽祖廟。據此可知,媽祖信仰的傳播()A.加強了中外經濟文化聯系B.擴大了中原文化的影響力C.源于海上絲路的不斷拓展D.鞏固了朝貢貿易體系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媽祖信仰傳播到日本、泰國、緬甸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這表明中國文化向外傳播,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加強,故選A項。15.(遼寧錦州月考)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這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A.促進了歐洲社會制度的轉型B.奠定了中國文明古國的地位C.推動了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D.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三大發明的外傳,推動了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故選A項;材料主旨并非強調對中國的影響,排除B項;工業革命與三大發明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D項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排除。16.下表為不同史籍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記述出處“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今經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魯謨斯等三十余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記》“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錫蘭山立佛等寺供養……”《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兩奉敕駕海舶入西洋,封諸夷國……人稱為三保太監……蹤跡建文。”《明書》“和經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歷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凡三十余國。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明史》A.鄭和的航海活動造成國庫空虛B.鄭和奉皇帝之命遠航海外諸國C.鄭和遠航推動了中外文化交流D.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答案B解析從材料中的“奉使諸番”“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兩奉敕”“先后七奉使”等可得出鄭和奉皇帝之命遠航海外諸國,故B項正確;“鄭和的航海活動造成國庫空虛”只符合《明史》的記載,故A項錯誤;材料并沒有涉及具體的文化交流,故C項錯誤;《明書》的記載無法體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故D項錯誤。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以華夏文明為標志的前現代東亞,無論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還是政治制度、貿易、經濟的發展,都曾經在人類發展史上長期居于領先地位,從而給世界以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早期的西方思想界。17、18世紀英國和法國都曾經出現“中國熱”,華夏文化深深滲入歐洲文明。直到20世紀20年代,在經歷了世界大戰的空前災難之后,有見識的歐洲學者又一次面向東方,談論起東方——中國傳統文化。——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圍繞材料,結合中外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答案示例論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與西方近代社會轉型。闡述: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傳播到歐洲,打破了教會對文化的壟斷,有利于歐洲人接受文化教育,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及文藝復興的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數字電子技術基礎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普通話與教師語言規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民用建筑工程調研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城市科技職業學院《太極養生俱樂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鐵道大學《電路與電子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電機學院《數學教學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數據挖掘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商貿職業學院《地球科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云浮中醫藥職業學院《系統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早期接觸臨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醫學》消渴-課件
- 向政府寫訴求書范文(精選12篇)
- 電視節目策劃學胡智峰
- 認識自我 悅納自我 課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
- 科技成果-秸稈清潔制漿及其廢液肥料資源化利用技術
- 《社區治理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1900字)》
- 煙花爆竹事故應急處置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件第四講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 會寶嶺選礦廠集中控制技術方案
- 生產車間如何節能減耗(課堂PPT)
- 2021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四單詞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