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某本科高校為例_第1頁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某本科高校為例_第2頁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某本科高校為例_第3頁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某本科高校為例_第4頁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某本科高校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某本科高校為例〔〕:

摘要:作為高等教育"三駕馬車";之一,中外合作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勢在必行。根據南京某本科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工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數據,采用描繪性分析和Logit模型分析發現,大局部學生可以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但僅有半數大學生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知識,已經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或進展過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的學生較少。性別、年級、專業選擇根據、專業滿意度、職業開展方向認知、職業規劃重要性認知、職業規劃知識認知對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顯著影響。最后,針對上述研究成果對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王雪梅,劉超.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某本科高校為例[J].教育現代化,2022,8(40):188-192.

TheAnalysesoftheStatusandInfluenceFactorsof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underSino-ForeignCooperativeEducationmode:BasedonCertainuniversityofNanjingWANGXuemei,LIUChao

〔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NanjingJiangsu〕

Abstract:Asoneofthethreetroikasinhighereducation,Sino-foreigncooperativeeducationhasexpandedintermsofscale,andthenumberofgraduateshasgrown.The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educationmustbeenforced.Basedonthesurveydataofthestatusof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inSino-foreigncooperativeeducationprogramincertainuniversityofNanjing,thispapercarriedoutadescriptiveanalysisandlogisticregressionandfoundthatmoststudentscouldrecognizetheimportanceofcareerplanning.However,onlyhalfofcollegestudentsunderstandrelevantknowledgeofcareerplanning,andfewerstudentshavemadecareerplansortakencareerassessmenttests.Gender,grade,basisofmajorselection,majorsatisfaction,cognitionofcareerdirection,cognitionofimportanceofcareerplanningandknowledgelevelofcareerplanninghavesignificantimpacton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Finally,som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forstrengthening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educationbasedontheaboveresearchresults.

Keywords:sino-foreigncooperativeeducation;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influencefactors

一引言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始參與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2022年,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中外合作辦學活動進展了指導性標準,形成了中外合作辦學開展的根本框架【1】。自此,我國中外合作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顯著增強,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局部。截至2022年底,全國除--、寧夏以外的29個內地省市中已有600余所高校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工程,數量到達2238個。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工程每年招生超過15萬人,在校生超過60萬人,畢業生人數超過200萬【2】。隨著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就業問題愈加突出【3】。根據人職匹配理論,大學生在即將辭別校園、走向社會時,既要正確認識自身性格、興趣愛好以及才能等,又要積極掌握相關職業信息,在綜合比擬分析自身因素與職業因素的根底上,選擇符合自身特點、能充分發揮自身才能的職業。但在理論中,局部學生無法全面正確審視自己,缺少對就業的理性考慮以及對就業環境的理解,難以真正實現人職匹配。在當前中外合作辦學快速開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走向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要在充分理解學生的認知、意愿和行為的根底上進展,還需要理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本文以南京某本科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工程為例,在開展問卷調查的根底上,分析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認知、意愿和行為〕,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各種影響因素進展實證檢驗,從而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二研究設計

〔一〕問卷設計

確定研究主題和思路后,作者對學校就業指導教師、輔導員和局部學生進展了訪談,同時結合甘壽國、班蘭美、姜明倫、夏天和孟祥敏的研究成果設計調查問卷[4-8],對南京某本科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工程在校大學生進展了隨機抽樣調查,發出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4份,有效問卷率為91%。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根本信息,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意愿以及職業生涯規劃行為等四局部。

〔二〕研究方法

在對調查問卷進展回收整理的根底上,本文采用Stata14.0對調查數據進展實證分析。一方面對樣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認知、意愿與行為進展描繪性分析;另一方面采用Logit模型分析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

〔三〕樣本特征

從樣本根本情況分析來看,就性別而言,男生比重為59.5%,女生比重為40.5%;就年級而言,大二和大一學生較多,比重分別到達46.0%和27.8%;就學生身份而言,大學擔任過學生干部的比重為17.5%。除此之外,樣本中35.4%的學生有過兼職或實習經歷。

三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長期、動態、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理解大學生認知程度、參與意愿和詳細行為尤為重要,本文從這三個方面分析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一〕職業生涯規劃認知分析

表1展示了被調查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認知程度。50.7%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重要";,33.9%的大學生認為"非常重要";,可見大局部大學生可以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約半數被調查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表示"理解";或"非常理解";,35.4%的學生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還有12.0%的學生不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知識。在進一步問到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主要來源時,學生答復較多的分別是"與父母議論工作問題";和"學校的相關課程和講座";,僅占被調查學生的一半左右,這也說明學校需要進一步將職業生涯規劃知識普及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

在問到是否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有幫助時,82.5%的學生明確表示有幫助,其中31.0%的學生認為很有幫助;在問到是否有必要對在校大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幫助時,79.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這說明大局部學生可以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將來就業的積極作用,同時對學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輔導有著較大需求。

在問到是否知道職業生涯規劃測評時,僅有43.8%的學生答復知道,這說明職業生涯規劃測評作為職業規劃的有力工具還未在大學生群體中普及。

〔二〕職業生涯規劃意愿分析

被調查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參與意愿如表2所示。58.0%的學生表示需要承受職業生涯規劃效勞,7.0%的學生表示不需要,還有33.9%的學生沒有明確需要。另外,對職業生涯規劃效勞的需要程度與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是顯著正相關的,這說明沒有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的學生往往也會認為不需要承受職業生涯規劃效勞,這一點在訪談中也有所表達。

當進一步問到希望承受何種形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效勞時,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了"舉辦職業規劃講座";和"開設職業規劃教育課程";,還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選擇"在學校網站開通職業規劃測評系統";。學??梢蕴峁┒喾N形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效勞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對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參與意愿,56.6%的學生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參與,34.3%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參與意愿,還有9.2%的學生明確表示不愿意參與,這局部學生與認為不需要承受職業生涯規劃效勞的學生類似,都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三〕職業生涯規劃行為分析

被調查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詳細行為如表3所示。在問到是否進展過職業生涯規劃測評時,盡管有43.8%的學生知道職業生涯規劃測評〔表1〕,但僅有17.2%的學生表示進展過。在問到是否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46.7%的學生答復"是";,少于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學生比重,說明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分析

〔一〕模型設定

本局部主要分析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被解釋變量為大學生是否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應被設置為虛擬變量。根據其取值特點,本文采用目前被廣泛使用的二元Logit模型,模型根本形式如下:

式〔1〕中p表示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概率;y為被解釋變量,也是二元虛擬變量,"1";代表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0";代表未制定;xk表示各種可能影響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y是變量xk的線性組合,即:

〔2〕式〔2〕中beta;k表示第k個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beta;k為正表示第k個因素對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正向影響,beta;k為負表示第k個因素對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負向影響。整理式〔1〕并帶入式〔2〕可得到以幾率比表示的Logit模型:式〔3〕中beta;0為常數項,epsilon;為隨機誤差項。

〔二〕變量選取

參考已有相關理論和文獻,本文選擇性別、年級、兼職或實習經歷、學生身份、專業滿意度、專

業選擇根據、職業開展方向認知、職業規劃重要性認知、職業規劃知識認知等9個可能的影響因素作為解釋變量,各個解釋變量的取值說明和描繪性統計如表4所示。

〔三〕結果與分析

本文采用Stata14.0對數據進展處理,首先將所有變量引入式〔3〕進展Logit回歸,得到模型Ⅰ;然后根據所有解釋變量的P值,剔除掉不顯著的變量,得到模型Ⅱ,模型估計結果如表5所示。兩個模型的PseudoR2分別為0.460和0.455,Wald統計量分別為156.630和157.690,且均在1%的程度上顯著,說明模型擬合優度較好。注:***、**、*分別表示1%、5%和10%的顯著性程度。

結果顯示,兩個模型中性別變量的系數為負且均在10%的程度上顯著,說明性別是影響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因素,并且與男生相比,女生更傾向于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受傳統思想影響,社會賦予女性的角色更多,在就業市場上男性可能具有優勢,而女性為了在劇烈的就業競爭中獲得更多開展時機,需要盡早為職業開展做好規劃。

對于年級變量,與大一學生比,大二和更高年級學生更傾向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并且年級越高,影響越大。經過更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高年級學生對自身和將來開展也有更明晰的認識,同時面臨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更可能制定職業生涯規劃。

兼職或實習經歷變量與學生身份變量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是否有兼職或實習經歷、是否學生干部對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沒有顯著影響。

對于專業選擇根據變量,其系數在兩個模型中為正且均通過了10%的顯著性檢驗,說明那些自己選擇決定大學專業的學生傾向于制定職業生涯規劃。這些學生普遍具有更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對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可能更加積極。

對于專業滿意度變量,兩個模型中的系數為正且均在1%的程度上顯著,說明對所學專業越滿意的學生越可能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訪談中對所學專業表示滿意的同學普遍在報考之前就已經主動從多種渠道對學校、學院和專業〔包括課程設置和就業流向〕等相關信息進展了理解[9],進入大學后對學生生活環境適應較快,對于學習以及將來開展的規劃意識都比擬強。

從職業開展方向認知變量來看,兩個模型中均為正且在10%的程度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理解職業開展方向的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可能性較大,這局部學生對將來職業開展較為重視,會主動理解自己、理解行業與崗位要求,也就可能制定出更加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對于職業規劃重要性認知變量,其系數在兩個模型中為正且均在5%的程度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盡管樣本數據中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學生比重要高于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生比重,但模型結果顯示,那些認為職業規劃重要的學生更可能制定職業生涯規劃。

對于職業規劃知識認知變量,其系數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為正且分別在5%和1%的程度上顯著,說明越理解職業規劃的相關知識,就越有可能制定科學的、可持續的職業生涯規劃,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

五結論與啟示

〔一〕結論

本文以南京某本科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工程274名大學生為調查樣本,在描繪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根底上建立二元Logit模型對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行為的影響因素進展分析。研究發現,大局部學生可以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認為對就業有所幫助,同時有必要承受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但是已經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或進展過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的學生較少;僅有半數大學生表示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知識,并且最主要的來源渠道是父母;58.0%的學生表示需要承受職業生涯規劃效勞,56.6%的學生表示愿意參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計量模型結果顯示,性別、年級、專業選擇根據、專業滿意度、職業開展方向認知、職業規劃重要性認知、職業規劃知識認知對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顯著影響,而是否有兼職或實習經歷、是否學生干部對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沒有顯著影響。

〔二〕啟示

基于研究結論,得到如下啟示:第一,強化學生進展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講座、報告等形式向學生傳授教育生涯規劃理論或當前就業形勢等內容;另一方面班主任或輔導員可以將職業生涯規劃與社會責任感、學風建立等聯絡起來[10],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使學生充分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同時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因材施教、分類指導。針對不同性別、年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進展規劃教育,例如對于剛入學的新生可重點進展職業概念、職業理論等根底性教育,對于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學生可重點加強出國、考研、擇業等方面的指導;根據學生特點和訴求進展針對性教育,幫助學生準確定位個人目的,調整好就業期望,進而制定出科學嚴謹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三,建立健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效勞體系。一方面建立專業的職業規劃指導教師隊伍,同時充分利用不同領域的校外資源對學生進展理論與理論指導,豐富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解與感悟;另一方面,重視家庭與學校的互動交流,建立學生、家長和學校的長效溝通機制,以學生為中心形成合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參考文獻

【1】王璞,李玲玲.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