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研究 by 孫海峰課件_第1頁
網絡文化研究 by 孫海峰課件_第2頁
網絡文化研究 by 孫海峰課件_第3頁
網絡文化研究 by 孫海峰課件_第4頁
網絡文化研究 by 孫海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絡文化孫海峰@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第一章、文化史概論1、三種文化科學:因果性社會:實用性人文:目的性2、思想史的三個階段本體論:實在性(Reality)認識論:主體性(Subjectivity)語言論: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1.2.1、傳播史的三個階段一、口語時代二、文字時代[莊子:言不盡意,書不盡言][柏格森:第二次遺忘]。1、書寫時代2、印刷時代[古登堡人]三、電子時代1、模擬時代:電報,電話,廣播,電視2、數字時代:電腦,網絡,手機……2.1.1、數字化理論1、數字化的語義分析2、機械復制到數字復制

3、數字仿真對知覺的編碼2.1.1.1、數字化的內涵1、詞源Digit=手指指稱=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數字=終極語言2、進制問題十進制(Decimal)二進制(Binary)二值模態與門電路神經元與仿生學十六進制(Hex)2.1.1.2、模擬與數字1、原子(Atom)-比特(Bit)質(物理世界)量(數學世界)度(編碼標準)2、模擬(Analog)-數字(Digital)/D-A痕跡(模擬)記錄(數字)數據庫與集體無意識2.1.1.3、知覺的編碼1、知覺:五蘊、六塵與八識2、想象:知覺的整理3、思維:從內容到形式的抽象4、語言:思維的編碼/解碼5、媒介:文本系統身體(Body)文本(Text)表征(Representation)意義(Meaning)超文本(Hyper-text)2.1.2、虛擬現實1、虛擬現實的雙重含義2、模仿論的顛倒3、虛擬的現實與現實的虛擬2.1.2.2、形象史:模仿論的顛倒1、模仿(counterfeit):逼真形象<實體亞里士多德:表象(representation)2、復制((re)production):亂真形象=實體本雅明:鏡像(mirror)3、虛擬(simulation):超真(hyper-reality)形象>實體鮑德里亞:擬像(simulacrum)2.2.1、人工記憶1、電子存儲:記憶的延伸2、網絡思維:電子人(Cyborg)與全球腦3、人機共生:物的人化與人的物化2.2.1.1、記憶的延伸1、語言/人腦:個體記憶2、文字/書籍:集體記憶3、數據/電腦:集體無意識2.2.1.2、電子人與全球腦1、電子人(Cyborg):從科幻到現實2、網絡思維:搜索引擎3、全球腦:云計算2.2.1.3、人機共生1、延伸與截除的辯證2、人與技術的四重關系賦形(Embodiment)解釋(Hermeneutic)他性(Alterity)背景(Background)3、人機關系的主客顛倒2.2.2、電子讀寫1、屏幕前的看和被看2、鍵盤寫作的非個性化3、作者與讀者的關系2.2.2.2、鍵盤寫作1、手感的消失2、手稿的消失3、詞庫中的集體無意識2.2.2.3、作者vs讀者1、口語時代講者(speaker)聽眾(audience)2、文字時代作者(writer)author讀者(reader)3、電子時代玩家(player),寫讀者(wreader),netizen2.3.1.1、“空間”再認識1、空間史:位置、容器、屬性、關系2、空間作為“間性”關系的生成3、網絡空間(Cyberspace)的三重內涵2.3.1.2、在線交往的戲劇結構1、自我的結構:主我(I)/客我(me)2、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3、玩家(Player)與角色(Role)的辯證2.3.2、超文本敘事1、文本與超文本2、互文性與遍歷性3、對話、復調與狂歡2.3.2.1、文本與超文本符號(symbol)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文本(text)話語(discourse)超文本(hypertext)錨(anchor)/鏈(link)2.3.2.2、互文性與遍歷性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注釋(note)/索引(index)語境(context)遍歷性(ergodic)復雜(complex)混沌(chaos)第三章網絡文化實踐一、網絡空間的知識狀況二、網絡審美與藝術三、網絡倫理與政治話語信息共產主義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免費軟件(Freeware)GPL-GNUGeneralPublicLicenseCopyleft

and

Copyright開源運動(Open

Source):開放式分享維基百科(Wiki):協作式分享網絡黑客(Hacker)與盜版黨:對抗式分享知識侵權:引用、抄襲與剽竊引用(quote):聲明來源的少量復制抄襲(copy):聲明來源的過度復制剽竊(plagiarism):無聲明來源的大量復制或改寫知識進步:復制與創造的辯證后現代知識狀況:碎片、流動、自組織(Self

Organizing;)我們越來越膚淺了嗎?一、網絡空間的知識狀況:分享與保護網絡藝術想象與計算的糾結逼真(模仿)、亂真(復制)與超真(虛擬)網絡游戲:烏托邦(Utopia)Or歹托幫(Dystopia)?網絡色情沒有圍墻的妓院網絡惡搞從審美到審丑從娛樂到政治身體邊界的重建關于快感的技術哲學我們越來越麻木了嗎?二、網絡空間的審美潮流:時尚與保守網絡空間的話語譜系左右之爭:平等與自由上下之爭:國家與社會前后之爭:普世與國情中國景觀:奇特的歷史視角網絡空間的自我認同小資、憤青、屌絲與腦殘五毛VS公知:二元化的標簽網絡空間的言論監管防火墻:“保護性”隔離議程設置:政策、媒體與公眾的博弈宣傳與禁令“排行榜”的秘密微博時代的草根播報(公民新聞)新犬儒主義:我們越來越順從了么?三、網絡空間的話語譜系:自由與管制極左新左自由民主維穩民粹改革保守網絡空間的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權利及其讓渡言論自由的倒錯網絡謠言及其用處網絡審判與網絡暴力關于“網絡打假”的討論主體:公眾VS私人——私人可否承包社會治安?對象:公權VS私權——選擇性打假如何保證公平?目的:監督VS訛詐——能否超越私利?手段:法律VS輿論——能否保證程序正當?效果:建設VS破壞——如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