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設計_第1頁
藤野先生教案設計_第2頁
藤野先生教案設計_第3頁
藤野先生教案設計_第4頁
藤野先生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可編輯藤野先生教案設計2022藤野先生教案設計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從東京到仙臺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我下面為大家整理關于該課文的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的:

一、學習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來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二、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忱、治學嚴謹的高尚品質和重視中日友情、毫無民族偏見的精神;學習魯迅先生將個人的志愿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猛烈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設想:

一、講清課文以時間為挨次和"我'的思想變化為線索,圍繞表現人物崇高品質的需要來細心組織典型材料的寫作特點,抓住物征寫人的方法,以及猛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風格在文中的具體表現。

二、弄懂有關的時代背景以及一些含義深刻難懂的句子。

三、充分運用課后的練習進行教學;接受講練結合的方法,引導同學自己深化理解課文。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魯迅是大家生疏的我國宏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是筆名,本名周樹人,是浙江紹興人。(橫線處內容讓同學回答)進入學校以來我們學過了寫魯迅的文章和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哪些?(同學們爭辯、回憶。老師歸納、明確。)現在我們再學習魯迅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

2、指名一同學讀有關解釋,要求同學考慮,解釋告知我們哪幾層意思。

同學回答,由老師歸納明確:

(1)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朝'讀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撿起來,說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2)說明白文章的體裁散文。

(3)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月、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3、介紹時代背景。這篇散文記敘了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月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臺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斗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今,他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斗,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值"三一八'慘案發生之后,魯迅樂觀支持愛國同學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斗爭,用戰斗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猛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忱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情。

二、初讀課文,思考完成:

1、劃出文中生字詞。

2、給題目添加修飾詞,感知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德。

(正直熱誠)(治學嚴謹)(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學嚴格要求)(具有求實精神)(沒有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

3、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挨次來組織材料的,記敘的線索是什么,變換了幾個地點,依據地點變化,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4、本文寫了與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從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三、閱讀完畢,檢查同學對上述問題的思考,老師進行歸納,提示要點。

1、

(1)緋(fēi)紅:鮮紅。

(2)如同:好像。

(3)會館:舊時同鄉或同業在京城、省會或大商埠設立的寄寓和機構。

(4)遺民:①留下的在國外的人;②改朝換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③大禮后遺留下來的人民。

(5)流言:流傳的毫無依據的壞話。

(6)陌(m)生:不生疏。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狀。

(8)不遜(xn):不客氣;無禮貌;高傲、蠻橫。

(9)匿名(n):不具名或隱藏真名。

(10)懷疑:心里不明白,不信任。

(11)杳(yǎo):遠得不見蹤影;無影無聲。

(12)瞥(piē)見: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特殊懂得。

(14)喝(h)彩:大聲叫好。

(15)決意:拿定方法,。

(16)發髻(j):挽束在頭頂或腦后的頭發。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2、

(正直無私,真摯懇切)(治學嚴謹)(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對同學熱忱關懷,嚴格要求)(具有探究爭論,實事求是精神)(沒有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

3、

(1)文章是按事情進展的時間先后挨次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2)以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

(3)變換了三個地點:①"我'在東京;②"我'在仙臺;③"我'離開仙臺后。

(4)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為標志。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臺求學的緣由。這為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其次部分(第435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臺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贊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緣由。

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寫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的四個典型事例。從四個方面來表現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

(1)寫藤野先生檢查并從頭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講義。表現了先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

(2)寫藤野先生指出"我'繪的解剖圖中的錯誤。表現了先生熱忱關懷,嚴格要求的工作作風。

(3)寫藤野先生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體而感到興奮和放心。表現了先生的正直無私,真摯懇切的.工作精神。

(4)寫先生向"我'詢問,了解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表現了先生的探究爭論,實事求是的精神。

這四件事,(1)(2)兩件是詳寫,(3)(4)兩件是略寫。通過這四個典型事例的記敘,贊頌了藤野先生認真負責、從嚴治學、熱忱關懷、正直懇切、毫無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為什么要滿腔熱忱地教育魯迅的緣由。

四、引導同學理解文中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的內容與寫藤野先生的內存聯系。

本文的題目是"藤野先生',但課文中卻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完成:

1、想一想,這些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的語段都寫了什么內容

2、這些內容與寫藤野先生的有沒有聯系?有什么聯系?

3、這些內容對魯迅先生有什么影響?

同學爭辯后,老師引導同學歸納:

1、課文除了寫在跟藤野先生的四件事外,還寫了在東京的清國留同學賞櫻花,學跳舞(第一部分),日本"愛國青年'的挑釁,課堂上看電影,魯迅棄醫從文等事(其次部分)

這些事從表面上,與寫藤野先生沒有直接聯系,但實際上處處是寫藤野先生(板書):

清國留同學交代了離開東京去仙臺見到寫藤野先生的緣由;

有聯系日本"愛國青年'反襯日本藤野先生正直無私,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

(社會背景)棄醫從文寫魯迅與藤野先生先生告辭的直接緣由。

五、齊讀第三部分課文,爭辯藤野先生對魯迅的影響

1、在藤野先生諸多奇妙的品德中,認為哪一是他最為鄙視的感動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正直無私。從第37自然段中)

2、對于這樣一位使魯迅鄙視和感謝的老師,魯迅懷念他嗎?魯迅有哪些具體的懷念行動呢?

(1、一是裝訂保藏他改正的講義(即講稿)來作為"永久的紀念',但因丟失,特殊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贈照掛在書桌對面的東墻上,時時可以看到,以此來激勵自己,增加自己的斗爭士氣和力氣,用自己戰斗的筆"連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3、最終一句話中的"良心發覺'"正人君子'分別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表現了什么樣的情感?

("良心發覺':寵愛祖國、勇于斗爭的思想受到了觸動;

"正人君子':那些為軍閥政客等統治階級服務而又自命為"正人君子'的反動御用文人;

全句意思:決心以筆作武器,與反動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動勢力斗爭畢竟,為自由、民主、光明的中國連續奮斗)

六、爭辯魯迅棄醫從文的思想含義

1、在本文中,除了著重描寫藤野先生、清國留同學、日本"愛國青年'外,還多處敘述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經受,誰能說說都敘述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哪些經受?

(先在東京留學,后到仙臺學醫,最終離開仙臺,棄醫從文。)

2、魯迅為什么要離開東京?是怎樣抓住主要特征來描寫清國留同學的形象?比方和反語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對東京"清國留同學'不是去逛上野公園,就是在會館里學跳舞這種空虛、無聊的生活的感到憎惡、無望和不滿。帶到這兒不是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的的棲身之所,因此決心離開這個烏煙瘴氣的環境,而"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這也就是要離開東京去仙臺的緣由。)

(用兩個貼切的比方,"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如同小姑娘的發髻',加上"油光可鑒',生動形象地描繪與諷刺了清國留同學的驚奇裝扮。"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實在'是"的確'的意思,"標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實在'修飾"標致',說思想腐朽的清國留同學"的確漂亮',這是反語,強有力地諷刺了這些頑固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遺少',猛烈表達了對他們的極端憎惡、無望和不滿的感情。)

3、魯迅為什么要學醫?是什么緣由使魯迅決心棄醫從文?

("匿名信'和"看電影'這兩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魯迅。匿名信大事使深感弱國弱民倍受岐視的哀痛,激發了猛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挽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愿望。"看電影大事'使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醫治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

4、這表現了魯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他什么樣的精神?

(魯迅的將個人的志愿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精神,這是猛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充分體現。)

板書:

去仙臺學醫尋求強國強民道路,強壯民族體質

棄醫從文轉變國民的精神、喚醒民眾的斗爭覺悟

七、總結全文,請同學歸納中心思想,概括本文寫作特點。

1、脈落分明,記敘有序,依據表現人物品質的需要組織材料。

2、抓住特征和選取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描繪人物。

(由上內容均可由同學依據研習的內容在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歸納。)

八、揣摩語句含義,爭辯完成課后《思考和練習》

第一題:由于藤野先生品德高尚,尤其是他毫無民族偏見他對"我'的熱心期望,"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大而言之,是為學術'。這種精神與品德,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宏大呢?怎能不感謝他呢?又怎能不從中受到鼓舞、激勵呢?一個"最'字重量極重,真摯地表達了的崇敬、感謝和懷念之情。

其次題:

1、"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懷疑。'這是日本"愛國青年'帶有民族偏見的規律,表達日本軍國主義卑視弱國弱民的傲岸思想,這大事使深感弱國弱民倍受卑視的哀痛,激發了猛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挽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愿望。

2、猛烈地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