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肺部發育特點課件_第1頁
胎兒肺部發育特點課件_第2頁
胎兒肺部發育特點課件_第3頁
胎兒肺部發育特點課件_第4頁
胎兒肺部發育特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胎兒肺部發育特點1胎兒肺部發育特點1胎肺發育的過程胚胎孕3W時(頭臀徑約3mm),出現氣管憩室;孕4W時在前腸的食道部與氣管憩室間出現一縱行淺溝,此溝逐漸加深形成的喉氣管憩室,即為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的原基,也可稱為呼吸憩室(見圖1)。2胎肺發育的過程2圖13圖13

孕5W時肺芽迅速生長形成樹枝狀分支,左側肺芽分為兩支,右側肺芽分為三支,分別形成左、右肺的肺葉支氣管,其末端為盲端。孕8-9W時,左右肺葉支氣管再次分支發發育形成肺段支氣管,左側8-9支,右側10支(見圖2);早孕期氣管己分支。44

圖25圖25孕24W己形成次級氣管分支,分支達17級左右,最終形成了終末細支氣管及具有氣體交換功能的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囊;孕25W以后形成了原始氣體交換單位肺泡,是由毛細支氣管盲端擴張而成。6孕24W己形成次級氣管分支,分支達17級左右,最終形成了終末孕28W已形成大量肺泡,腫泡上皮除了含有I型細胞外,還出現了有分泌功能的II型細胞,并開始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質(PS),能進行氣體交換,所以晚孕期的胎兒離開母體也能生存。一般認為到孕37W左右胎肺發育成熟。

7孕28W已形成大量肺泡,腫泡上皮除了含有I型細胞外,還出現了

早期肺內間質較多,肺泡較少,后期肺間質逐漸減少,肺泡逐漸增多。II型細胞的作用:分泌足夠的肺表面性物質,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張力,使肺泡可以適度的擴張和回縮,能確保胎兒出生后有足夠的氣體交換。

88許多因素可以影響肺的發育和成熟,例如激素、肺液對胎肺的擴張,以及胎兒正常的呼吸運動,對于肺的發育成熟十分必要,如果缺乏,將會導致肺發育不全。肺通氣和氣體交換只有在小管期的末期才能進行,因此只有肺發育到小管期末期(胎齡24周)的早產兒才有可能存活。

99胎肺發育的分期1、胚胎期2、假腺管期3、小管期4、囊形期5、肺泡期10胎肺發育的分期101111

出生前肺部生理特點

正常情況下,到分娩時,胎兒呼吸系統已具備建立呼吸和維持呼吸活動的一切條件。肺液使肺囊泡及肺泡腔保持擴張狀態,有利于生后功能殘氣量的形成和呼吸維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能減少肺泡表面張力,維持肺泡大小和形態。1212從胎齡12周開始至36周,宮內胎兒呼吸漸趨規則,雖不能進行氣體交換,這是肺準備性發育內容之一,能促使胎兒呼吸肌的正常發育,為生后呼吸活動作準備。1313首次呼吸的建立胎兒自骨產道娩出時,受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生后突然的氣血變化、環境溫度變化、光照、疼痛、接生時的觸覺等刺激,作為信號傳至延髓呼吸中樞,產生神經沖動,觸發首次呼吸。正常新生兒生后數秒鐘內建立呼吸,到生后1min,呼吸應穩定。14首次呼吸的建立14

第一次吸氣可以吸入20~25mL的空氣,低體重兒平均為12.3mL,隨后的呼氣不能使等量氣體排出,殘留的氣體就建立了新生兒肺的功能殘氣量。與足月正常兒相比,低體重兒的胸壁非常柔軟,可能不利于首次呼吸的建立,又因肺泡氣體交換率低,呼吸肌發育不全,吸氣無力,常有肺膨脹不全的情況。1515生后呼吸維持和肺液清除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存在對新生兒生后呼吸的維持是不可缺少的。它使肺泡氣液面的表面張力降低,使肺的膨脹壓不隨肺泡半徑的縮小而增大,從而維持了呼吸的穩定性。如果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可引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又名肺透明膜病,多發生在低體重早產兒。

16生后呼吸維持和肺液清除16

低體重兒肺擴張能力有限,肺泡換氣面積相對較小,加之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產生不足,肺泡表面的張力增加,呼氣末肺泡萎陷→通氣不足→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液體漏出(萎縮肺泡表面液體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形成膜)→肺透明膜。1717胎兒肺液吸收機制

在分娩發動時,由于兒茶酚胺分泌劇增,血管收縮,使肺液分泌停止。隨著呼吸的建立,肺液與組織間液存在2.7kPa(20mmHg)左右的膠體滲透壓,肺泡壁微孔暫時擴張3~6倍,使肺液被吸收到間質、淋巴管和肺毛細血管。肺液被完全吸收后,肺泡壁的微孔恢復到比胎兒期略大的狀態,以維持肺泡的干燥。18胎兒肺液吸收機制18

胎兒出生后,胎兒肺內含80-110ML的肺液,于生產過程中或生后不久即被清除。一般足月兒和早產嬰兒分別于出生后第4小時、8小時肺組織均能充分擴張,肺液清除。胸片則于生后15分鐘已顯示兩肺充氣完全,肺野清晰,胸廓擴展良好。1919

肺液的清除對有效呼吸的維持也極為重要。

陰道產兒在通過骨產道時,擠壓出部分液體,生后殘留的肺液是由肺淋巴管和肺毛細血管吸收的。2020

肺液一般在生后4小時內可除清,但如果系剖宮產,胎兒胸廓未經擠壓和宮內窘迫有羊水吸入,或因新生兒窒息缺氧,致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入肺泡等,均可使肺胞內液體增多。臍帶結扎延遲、胎盤一胎兒間輸血、過期產兒及糖尿病孕母所生的嬰兒,均可致高粘稠度血癥,致肺間質及肺胞內液積蓄過多,影響淋巴管及毛細血管轉運功能,以上情況均可致濕肺。21肺液一般在生后4小時內可除清,但如果系剖宮產,

剖宮產兒兒茶酚胺濃度亦較陰道產兒為低。尤其是低體重新生兒發生肺液殘留過多(濕肺癥)時,可致呼吸困難。此外,因低體重兒咳嗽發射弱,不易咳出氣管、支氣管的黏液,而易形成肺不張或肺炎。22剖宮產兒兒茶酚胺濃度亦較陰道產兒為低。尤其是低

新生兒肺部解剖特點初生時,正常足月兒的肺泡直徑100μm,早產兒僅為75μm。成人肺泡直徑約為200~250μm,約有3~4億,總面積可達100m2。新生兒肺內氣道和肺泡均較成人少,肺泡數量和氣道數量約為成人肺的10%左右,且肺泡表面積約為成人的3%,而體表面積相對小,但代謝率明顯高于成人。2323新生兒肺彈性發育差,尤其低體重兒呼吸器官發育不成熟,毛細血管及淋巴間隙較成人寬,故整個肺臟含氣少,而含血多,容易感染,并易引起間質性炎癥、肺不張及墜積性肺炎等。肺泡間隔較厚,不利于氣體交換。所有這些說明一個特點,即新生兒“肺儲備功能”明顯不足,較易發生呼吸衰竭。2424正常新生兒胸片25正常新生兒胸片25

謝謝!26謝謝!26胎兒肺部發育特點27胎兒肺部發育特點1胎肺發育的過程胚胎孕3W時(頭臀徑約3mm),出現氣管憩室;孕4W時在前腸的食道部與氣管憩室間出現一縱行淺溝,此溝逐漸加深形成的喉氣管憩室,即為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的原基,也可稱為呼吸憩室(見圖1)。28胎肺發育的過程2圖129圖13

孕5W時肺芽迅速生長形成樹枝狀分支,左側肺芽分為兩支,右側肺芽分為三支,分別形成左、右肺的肺葉支氣管,其末端為盲端。孕8-9W時,左右肺葉支氣管再次分支發發育形成肺段支氣管,左側8-9支,右側10支(見圖2);早孕期氣管己分支。304

圖231圖25孕24W己形成次級氣管分支,分支達17級左右,最終形成了終末細支氣管及具有氣體交換功能的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囊;孕25W以后形成了原始氣體交換單位肺泡,是由毛細支氣管盲端擴張而成。32孕24W己形成次級氣管分支,分支達17級左右,最終形成了終末孕28W已形成大量肺泡,腫泡上皮除了含有I型細胞外,還出現了有分泌功能的II型細胞,并開始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質(PS),能進行氣體交換,所以晚孕期的胎兒離開母體也能生存。一般認為到孕37W左右胎肺發育成熟。

33孕28W已形成大量肺泡,腫泡上皮除了含有I型細胞外,還出現了

早期肺內間質較多,肺泡較少,后期肺間質逐漸減少,肺泡逐漸增多。II型細胞的作用:分泌足夠的肺表面性物質,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張力,使肺泡可以適度的擴張和回縮,能確保胎兒出生后有足夠的氣體交換。

348許多因素可以影響肺的發育和成熟,例如激素、肺液對胎肺的擴張,以及胎兒正常的呼吸運動,對于肺的發育成熟十分必要,如果缺乏,將會導致肺發育不全。肺通氣和氣體交換只有在小管期的末期才能進行,因此只有肺發育到小管期末期(胎齡24周)的早產兒才有可能存活。

359胎肺發育的分期1、胚胎期2、假腺管期3、小管期4、囊形期5、肺泡期36胎肺發育的分期103711

出生前肺部生理特點

正常情況下,到分娩時,胎兒呼吸系統已具備建立呼吸和維持呼吸活動的一切條件。肺液使肺囊泡及肺泡腔保持擴張狀態,有利于生后功能殘氣量的形成和呼吸維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能減少肺泡表面張力,維持肺泡大小和形態。3812從胎齡12周開始至36周,宮內胎兒呼吸漸趨規則,雖不能進行氣體交換,這是肺準備性發育內容之一,能促使胎兒呼吸肌的正常發育,為生后呼吸活動作準備。3913首次呼吸的建立胎兒自骨產道娩出時,受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生后突然的氣血變化、環境溫度變化、光照、疼痛、接生時的觸覺等刺激,作為信號傳至延髓呼吸中樞,產生神經沖動,觸發首次呼吸。正常新生兒生后數秒鐘內建立呼吸,到生后1min,呼吸應穩定。40首次呼吸的建立14

第一次吸氣可以吸入20~25mL的空氣,低體重兒平均為12.3mL,隨后的呼氣不能使等量氣體排出,殘留的氣體就建立了新生兒肺的功能殘氣量。與足月正常兒相比,低體重兒的胸壁非常柔軟,可能不利于首次呼吸的建立,又因肺泡氣體交換率低,呼吸肌發育不全,吸氣無力,常有肺膨脹不全的情況。4115生后呼吸維持和肺液清除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存在對新生兒生后呼吸的維持是不可缺少的。它使肺泡氣液面的表面張力降低,使肺的膨脹壓不隨肺泡半徑的縮小而增大,從而維持了呼吸的穩定性。如果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可引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又名肺透明膜病,多發生在低體重早產兒。

42生后呼吸維持和肺液清除16

低體重兒肺擴張能力有限,肺泡換氣面積相對較小,加之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產生不足,肺泡表面的張力增加,呼氣末肺泡萎陷→通氣不足→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液體漏出(萎縮肺泡表面液體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形成膜)→肺透明膜。4317胎兒肺液吸收機制

在分娩發動時,由于兒茶酚胺分泌劇增,血管收縮,使肺液分泌停止。隨著呼吸的建立,肺液與組織間液存在2.7kPa(20mmHg)左右的膠體滲透壓,肺泡壁微孔暫時擴張3~6倍,使肺液被吸收到間質、淋巴管和肺毛細血管。肺液被完全吸收后,肺泡壁的微孔恢復到比胎兒期略大的狀態,以維持肺泡的干燥。44胎兒肺液吸收機制18

胎兒出生后,胎兒肺內含80-110ML的肺液,于生產過程中或生后不久即被清除。一般足月兒和早產嬰兒分別于出生后第4小時、8小時肺組織均能充分擴張,肺液清除。胸片則于生后15分鐘已顯示兩肺充氣完全,肺野清晰,胸廓擴展良好。4519

肺液的清除對有效呼吸的維持也極為重要。

陰道產兒在通過骨產道時,擠壓出部分液體,生后殘留的肺液是由肺淋巴管和肺毛細血管吸收的。4620

肺液一般在生后4小時內可除清,但如果系剖宮產,胎兒胸廓未經擠壓和宮內窘迫有羊水吸入,或因新生兒窒息缺氧,致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入肺泡等,均可使肺胞內液體增多。臍帶結扎延遲、胎盤一胎兒間輸血、過期產兒及糖尿病孕母所生的嬰兒,均可致高粘稠度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