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典型地質災難監測預警與示范治理工程一、項目概況打算項目名稱:典型地質災難監測預警與示范治理工程工作性質:災難預警局歸口治理部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部工作起止年限:2003~2009年實施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06年工作任務: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接著開展四川雅安地質災難預警示范區建設、江西重點地質災難易發區監測預警示范、長江上游(宜昌-江津段)地質災難遙感動態監測示范、中俄界河塌岸地質災難遙感動態監測、西氣東輸工程重點地段地質災難監測預警示范和重點地區風險評估示范,啟動地質災難光導監測儀研制及示范、武漢市地面塌陷災難調查與監測預警、新疆伊犁地區地質災難詳細調查、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研究和全國重點地區地質遺跡區劃。1.在示范區群專結合的監測網建設基礎上,接著開展四川雅安地質災難預警示范區地質災難監測工作,完善示范區區域地質災難預警預報判據、模型和預警預報分析系統,開展區域地質災難預報預警工作;2.開展江西重點地質災難易發區地質災難監測以及相關調查工作,分析地質災難與降雨關系,完善地質災難預警預報判據、模型,建立預報預警分析系統,并開展區域地質災難預報預警工作;3.開展長江上游(宜昌-江津)地質災難遙感資料的解譯和分析,選擇重點地區進行地質災難微變形遙感動態監測示范;4.開展中俄界河塌岸地質災難遙感動態監測,完成遙感資料的解譯和分析,提交成果報告;5.開展西氣東輸工程重點地段環境地質調查和監測預警示范,提交成果報告;6.研制地質災難光導監測儀,并選擇重點地質災難體進行示范應用;7.開展武漢市地面塌陷災難調查與監測預警,查明巖溶塌陷區地質背景和分布規律;8.開展新疆伊犁地區1:5萬地質災難詳細調查,查明地質災難發育分布規律,并進行地質災難危險性評價和地質災難氣象預警區劃;9.開展重點地區風險評估示范,提交成果報告;10.開展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研究,提交成果報告;11.開展全國重點地區地質遺跡區劃工作,摸清地質遺跡分布情況,編制地質遺跡調查技術要求,并建立地質遺跡數據庫。二、項目工作量完成情況1.四川雅安地質災難預警示范區建設(1)完成了項目2006年度工作方案的編制,被評為優秀。(2)采納全站儀進行的多營滑坡及斜坡區1:1000工程地質測繪1平方千米;(3)完成年度多營滑坡靜態GPS自動測量,每天12點次;(4)進一步優化示范區地質災難預警預報平臺,開展了示范區汛期地質災難預警預報和信息公布。每日定時做預警產品,公布地質災難預報預警2次。同時,項目組人員在示范區進行預警效果驗證等工作。(5)進行了汛前地質災難調查和汛期地質災難應急調查。調查新發生地質災難點10余處。(6)進行監測數據的日常采集工作:開展了區域降雨量監測和峽口、多營滑坡日常監測工作。峽口地質災難自動監測以及監測數據的衛星傳輸工作運行良好。2.長江上游(宜昌-江津)地質災難遙感動態監測示范研究(1)資料收集:①地質資料:已收集到覆蓋整個工作區1:20萬地質圖及報告、1:50萬數字地質圖,局部地區(巴東、秭歸縣)1:10萬工程地質圖及報告,四川省和湖北省地質志;②地質災難資料:工作區1:150萬地質災難分布圖,局部地區(巴東、秭歸縣)1:10萬地質災難分布圖及報告,長江三峽庫區大型滑坡倒塌、長江三峽工程庫區滑坡和泥石流研究、長江三峽工程庫岸穩定性研究、長江三峽庫區移民遷建新址重大地質災難及防治研究等。(2)完成三峽庫區135m水位前航片掃描工作,2000張,工作時刻2個月;(3)完成了2000張航片的數字鑲嵌、糾正等工作,制作了長江上游(江津-宜昌)1:5萬航空遙感影像鑲嵌圖,圖像處理2000機時;(4)完成了包括長江上游(江津-宜昌)航空遙感影像鑲嵌圖和反映三峽庫區20個重點城鎮地質災難等內容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圖冊的制作(基于135m水位前的航攝資料),覆蓋面積約4000km2,圖像處理2000機時,人機交互解譯1000機時;制作圖冊50套;(5)建立了庫區地理坐標操縱網(實測GPS、地形圖掃描、糾正、加密、建操縱網),約32,000km2;工作時刻7個月。其中,D級GPS點埋設與實測118個、像控點測量151個、解析點測量112個,4等水準測量路線長度大于980km、基線測量304條;(6)基于135m水位前的航攝資料,制作了庫區1:5萬(108幅)、重點城鎮1:1萬(226幅)正射影像及DEM,包括空三加密、數字高程模型建立、正射影像圖生成、全區影像圖制作及圖象輸出等工作;面積約32,000km2,圖像處理6000機時;(7)完成三峽庫區135m水位前2000張航片的DEM校正、數字鑲嵌等工作,制作了長江上游(江津-宜昌)1:5萬航空遙感三維立體影像模型,面積40000km2;制作了長江上游(江津-宜昌)重點城鎮1:1萬航空遙感三維立體影像模型,面積4000km2,工作時刻12個月;(8)完成秭歸、云陽兩個重點地區980km2(1:1萬40幅)地質災難初步解譯;對工作區的地質災難進行了野外踏勘及初步解譯成果實地驗證;依照三維仿真系統的要求,對重點區域的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地質環境要素等信息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層數字化,初步建立了秭歸、云陽地質災難數據庫。3.西氣東輸工程重點地段地質災難監測預警示范(1)2005年度工作量完成情況:①1:50000地質環境調查完成1:50000地質災難調查1520km2,包括地質災難調查、活動斷裂調查兩部分。1)地質災難調查:西氣東輸工程陜西省境內黃土地區地質災難調查面積720km2,以管線為中心,兩側各2km為調查范圍,調查線路長度180km;2)活動斷裂調查:完成以活動斷裂為要緊內容的活動斷裂調查600km2,包括①調查陰洼山斷裂20×5km2;②調查新民堡-火燒溝斷裂20×5km2;③調查阿爾金活動斷裂東段10×5km2;④調查赤金峽斷裂10×5km2;⑤調查旱峽-大黃溝斷裂10×5km2;⑥調查高臺車站斷裂40×5km2;⑦調查榆木山北緣斷裂10×5km2。②地質災難點勘察在地質災難調查的基礎上,確定監測預警示范點,選定陜西省子長縣西氣東輸管道DD258樁附近一段可能發生邊坡變形破壞的一段斜坡作為監測預警示范點,并進行了地質勘察工作,完成地形測量20000m2,地質勘察鉆探進尺90m.取得了黃土試樣,并進行了室內試驗工作。③活動斷裂詳細調查完成活動斷裂層野外調查(小剖面)12個,活動斷裂層年代學測定10個,活動斷層探槽揭露50m3④活動斷裂監測預警示范工程⑤地質災難監測預警示范工程選擇預應力錨索監測計作為邊坡變形監測點,示范工程包括:邊坡表層護面工程、錨索施工工程、應力計安裝及調試工作,全部工作將于12月中旬完成。(2)2006年度續作工程量完成情況:到2006年10月底,完成西氣東輸重點地段山西省境內地質環境調查面積約600km2,其余400約400km2的調查將于11月份完成。4.新疆伊犁地區地質災難詳細調查(1)完成遙感解譯面積1:5萬8000平方千米;(2)完成1:5萬地質災難調查面積2000平方公里,調查點900個;(3)1:1萬遙感解譯面積40萬平方千米。(4)完成工程地質鉆探10孔,總進尺380米,并對4個鉆孔已下入158米PVC管材進行愛護,為以后用于監測斜坡變形作預備。完成其它重點地區鉆探孔的布置,設計進尺120米。(5)地質剖面測量8千米。三、項目要緊進展1.四川雅安地質災難預警示范區建設;項目組全面完成2006年的工作任務。項目2006年度的要緊進展和成果能夠歸納為:夯實了一個基礎——示范區地質災難調查;建立和完善兩個監測網絡——專業監測網絡和群測網絡;建立和完善兩個預報預警系統——區域預報預警和單體滑坡預報預警系統;實現了兩大減災目標——地質災難的有效避災和減災。(1)夯實了一個基礎——示范區地質災難調查。在前期完成示范區1:5萬、重點區1:1萬地質災難調查和峽口滑坡1:2000工程地質測繪基礎上,開展了新城區——多營滑坡群及斜坡地帶1:1000工程地質測繪,完成了示范區汛期地質災難調查和應急調查。(2)建立和完善兩個監測網絡——專業監測網絡和群測網絡。專業監測網絡包括區域監測網和重大滑坡單體監測網。其中,區域監測網由13個自動雨量站和3處含水率剖面監測站組成;單體監測網絡由峽口滑坡多參數自動監測系統和多營滑坡的靜態GPS連續監測和深部位移監測系統組成。對其它隱患點,配合地點主管部門,建立了監測標志牌、發放了防災及避災明白卡,并開展了鄉鎮的地質災難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培訓。目前兩個系統的互相聯動運行良好。(3)建立和完善兩個預報預警系統——區域預報預警和單體滑坡預報預警系統。優化了基于WEBGIS的示范區地質災難預警預報系統,該系統基于示范區自動監測系統,在北京和雅安兩地能夠實現遠程傳輸、會商和公布。在今年汛期正式運行,在7月份制作和公布的預警產品,和群測群防結合取得明顯的減災效益。單體滑坡預報預警系統,建立了峽口滑坡的單體滑坡的3維信息治理和預警分析系統,為隴溪河下游群眾防災、雅西公路建設和運行提供了安全保障。(4)實現了兩大減災目標——地質災難的有效避災和減災。今年7月13日預報預警,啟動群測群防系統,有效避災10余處,數百人成功避災;為2處村莊數十戶居民搬遷避讓提供技術支持;有效保障了川藏公路、雅碧公路等公路干線的運行安全。2.江西地質災難易發區監測預警示范區建設;(1)比較系統地收集了江西省區域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質災難調查資料和氣象資料,并進行了地質災難數據庫建庫工作,編制了相關基礎圖件,并對地質災難及其阻礙因素進行了初步相關分析。(2)差不多完成基于WEBGIS的江西省地質災難信息治理系統的研發工作①完成了宜豐、銅鼓、德興、梨川、井岡山和定南6個地質災難易發區空間和屬性數據庫的錄入和信息公布工作。目前,所建成的地質災難信息治理系統具備的功能有:地質災難信息查詢、檢索功能;空間信息可視化功能;信息遠程實時更新功能等。②完成雨量數據在Internet實時傳送、接收、數據處理功能,實現了即時在Internet上公布區域預警預報信息功能。(3)建立了江西省地質災難預警預報模型以地質災難敏感性指數圖反映地質環境特征,以降雨誘發指數圖反映降雨特征,將地質災難敏感性指數圖與降雨誘發指數圖進行疊加運算確定預警預報結果,建立群發型區域性地質災難預警預報模型。江西省地質災難預警預報模型已成功運用于江西省汛期地質災難氣象預報工作。自2004年起開展江西省汛期氣象地質災難預警預報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公布三級以上預警67次。受第13號臺風“泰利”的阻礙,2005年9月1~4日廬山累計降水量達939.9mm,誘發了嚴峻的群發性地質災難,造成56間房屋倒塌,35棟房屋的房間被泥砂沖埋,但由于災前進行了準確地質災難預報,災難前防災工作預備充分,救災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成功避讓164戶407人,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2006年暴雨不斷突擊我省,在贛東北、贛中東部、贛南誘發了較為嚴峻群發性地質災難,但由于災前均作了準確預報,各地防災措施及時、得力,幸免了較大的人員傷亡。(4)野外調查工作已完成典型地質災難易發區銅鼓縣等4縣市的野外補充調查工作,完成調查工作量為1/10萬區域工程地質調查4400KM2,1/5萬工程地質測量1800KM2。對所有新發生地質災難點進行調查,對規模大于1000方以上的災難點進行重新調查,增大人工切坡和不穩定斜坡的調查比例,增加反映地質環境條件的野外調查點,以提高對地質環境條件的操縱,選擇有代表性的鄉、村進行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進一步查明了地質災難發育情況和地質環境條件,為研制縣級地質災難預警預報模型提供了基礎數據。對瑞昌市及九江縣地震次生地質災難現狀進行了調查,共調查了地面塌陷30處,陷坑94個,差不多查明了災難的分布、形態、規模、成因機制及危害特征。(5)專業監測建立地質災難專業監測點5處(其中利用已有監測點1處),進行人工監測孔隙水壓力、地下水位、土體應力。對5個監測點進行地質災難監測8682點次,取得監測數據16366個。3.典型地質災難防治示范工程;4.長江上游(宜昌-江津)地質災難遙感動態監測示范研究(1)基于135m水位前的航攝資料,制作的包括長江上游(宜昌-江津)航空遙感影像鑲嵌圖和反映三峽庫區20個重點城鎮地質災難等內容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圖冊,真實反映了三峽庫區臨蓄水前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狀況和地質災難分布狀況,對三峽庫區地質災難動態監測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一成果的獵取、制作和提交工作,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和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2)通過7個月的野外埋石、布樁、GPS實測和地形圖數據加密,我們最終建立了庫區1:5萬、重點城鎮1:1萬基礎地理坐標操縱網,獲得了全面反映三峽庫區蓄水后地理狀況的真實數據,為三峽庫區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資料。(3)在三峽庫區航片掃描、糾正、鑲嵌和融合、空三加密、數字高程模型建立等工作的基礎上,對近2000張航片進行了航片資料的調色、DEM糾正等工作,制作完成了三峽庫區1:5萬(108幅)、重點城鎮1:1萬(226幅)正射影像圖,獲得了全面反映三峽庫區蓄水后地質環境狀況的真實數據,為國家和地點政府開展三峽庫區的地質災難治理和科學規劃等工作提供了重要資料。三維仿真系統建設長江上游三維仿真要緊利用包括三峽庫區2003年航空影像、本項目2004年構建的工作區基礎地理操縱網數據、庫區1:5萬DEM數據和重點城鎮1:1萬DEM數據、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反映地質災難的矢量數據等資料,基于計算機立體視覺、人工智能、空間信息技術開發的真三維虛擬現實地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可對三維地理空間信息進行可視化治理,為基于地理信息的設計、規劃、決策和治理提供一個真三維的立體可視平臺。圖3-3系統在地質災難解譯中的應用示例在初步解譯高精度正射彩色影像圖基礎上,建立以滑坡為主的各類地質災難的遙感解譯標志,經重點災難現場驗證后完成了秭歸、云陽兩個重點區地質災難的遙感解譯工作。圖3-4云陽重點區1:1萬地質災難解譯成果圖5.中俄界河塌岸地質災難遙感動態監測研究;完成的要緊衛星影像圖成果1.黑龍江中俄界河陸地衛星ETM遙感正射影像圖2.黑龍江中俄界河SPOT衛星遙感正射影像圖(1∶2.5萬)詳見圖3。3.黑龍江中俄界河美國軍事衛星遙感正射影像圖(1∶2.5萬)詳見圖4。4.黑龍江中俄界河塌岸地質災難與護岸工程設施分布遙感解譯圖(1∶10萬)詳見圖5。5.黑龍江中俄界河重點江段塌岸地質災難演變遙感解譯圖(1∶2.5萬)詳見圖6。取得了中俄界河侵蝕塌岸和淤積的解譯數據及其分析結果中國岸線變遷重于俄羅斯岸線變遷。監測顯示沿岸線中國一側的變遷頻為63.32%,俄羅斯一側變遷頻數為60.08%,中國一側岸線的變遷頻數大于俄羅斯一側3.24個百分點。揭示了中國一側侵蝕塌岸分布規律。中國沿岸侵蝕塌岸地質災難發育重于俄羅斯沿岸。沿岸線中國一側發生侵蝕塌岸地質災難391處,侵蝕面積41.474km2,侵蝕模數0.039(侵蝕面積與江段長度的比數);俄羅斯一側發生侵蝕塌岸358處,侵蝕面積40.254km2,侵蝕模數0.038。侵蝕塌岸發生數量和侵蝕模數中國一側分不比俄羅斯一側高33處和0.001。由1986年—2000年的14年間,僅黑河—撫遠江段中國一側由于受到江水侵蝕損失國土面積共計86.583km2,平均每年損失6.185km2,該面積比8個珍寶島面積還大(珍寶島面積0.74km2),其中沿岸線損失面積達41.474km,平均每年損失2.962km2;沿岸線發生侵蝕塌岸191處,平均侵蝕寬度達62.044m,年平均侵蝕速率4.43m,其中最大年侵蝕塌岸速率競達44.5m。侵蝕塌岸如接著演變,不僅有大量的國土損失,預測將有近30處村鎮、工礦受到塌岸地質災難威脅。圖11中國一側沿岸侵蝕塌岸遙感解譯圖6.西氣東輸工程重點地段監測預警示范研究報告;(1)工作區遙感圖像處理圖像糾正、鑲嵌,差不多地質情況遙感解譯工作,完成了西氣東輸工程陜北黃土地區遙感圖像圖。(2)西氣東輸工程陜西省黃土高原地區地質災難調查工作以沿線1:5萬地質災難調查與區劃成果為底圖,對管線通過的黃土高原地區要緊地質災難類型、分布等進行了調查,完成野外地質點定點110多個,照片500多張,形成了管線工程兩側各2km范圍災難分布圖(西氣東輸工程重點地段地質災難監測預警示范野外調查實際材料圖、西氣東輸工程重點地段陜西黃土地區地質災難分布圖),差不多掌握了西氣東輸陜西省黃土高原地區地質災難的情況,調查發覺了至少5處可能存在隱患的點。平均年侵蝕速率達34.6m!!!平均年侵蝕速率達44.5m!!!(3)監測預警示范點工作依照地質災難調查情況,確定西氣東輸管道DD258樁處黃土斜坡為監測預警示范點,并對該點進行了地形測量及工程鉆探工作,并完成了黃土取樣及測試工作。完成地形測量約20000m2,鉆探進尺86m,取樣11個,進行了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取得了監測點地形、地質參數。依照勘查成果,確定監測預警示范工程工作:預應力錨索兩孔、雨量計一臺,為防止錨索之間的變化,設計進行坡面護坡。2.活動斷裂監測預警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詳細調查了陰洼山、新民堡、高臺車站等斷裂的全新世活動特征。(1)對前人爭議特不大的高臺車站斷裂進行全線系統追索調查,確認該活動斷裂的活動特征為低角度逆沖推覆斷裂,在晚更新世晚期(距今20ka)以來,具有6次明顯的新構造活動,活動重復周期為3.0ka左右,活動性具有自南東向北西逐漸變新的特點,該斷裂也是公元180年高臺(表氏)7.5級地震的發震構造;(2)對新民堡活動斷裂進行追索調查,確認其與火燒溝斷裂是不同的兩條斷裂,兩者呈斜列狀,前者的西段在白土良村以南,而火燒溝斷裂東段則在白土良村以北,兩者相距1km多;確認新民堡活動斷裂的活動特征為蠕性變形、是低角度逆沖推覆斷裂。(3)對陰洼山活動斷裂、旱峽-大黃溝活動斷裂、赤峽口活動斷裂和阿爾金斷裂東段進行補充追索調查,確認其全新世活動特征;7.地質災難光導監測儀研制;(1)對FBG監測解調技術進行了調研,查閱、下載、翻譯了國內外有關的技術文獻五十余篇,確定了FBG監測解調器的設計方案、埋設方法。對FBG監測解調器研制所需器件進行了選型,確定了各器件的具體參數。差不多確定了FBG光纖傳感監測試驗方案。(2)對BOTDR技術進行了調研,收集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對BOTDR監測儀器研制所需的器件進行了選型。(3)完成了部分實驗材料和專用材料的采購;進行FBG監測解調器的硬件、接口軟件的調試,進行光纖傳感監測試驗。(4)進行多探頭采集儀主機各功能實驗和主頻高達200MHz四層主板的設計及大部分實驗材料和專用材料的選購。多參數采集儀硬件安裝調試差不多完成,正在進行新加探頭的采集試驗工作。8.新疆伊犁地區地質災難詳細調查報告及附圖;(1)通過時期性工作,差不多查清了新源縣、鞏留縣環境地質、工程條件及地質災難地發育背景,建立了地質災難的遙感解譯標志。進一步證實滑坡、泥石流發生的地質背景要緊與黃土覆蓋以及地形坡度、地質構造等緊密相關,在溝谷發育、山坡較陡(35°-55°),黃土覆蓋較厚,以及活動斷裂和隱伏斷裂發育的地區,植被不發育特不是喬木大量被砍伐的地區,暴雨和陰雨經常發生的地區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災難。(2)通過對重大單體滑坡進行地質災難測繪和勘查,特不是對鞏留縣吉爾格朗鄉沙尕村重要地質災難隱患的測繪和勘查,對黃土在山區分布厚度有了進一步認識,其分布厚度可達100米以上,而以往地質工作認為最大厚度在50米左右。(3)獵取了大量本區黃土的物理力學參數,為以后地質災難評價取得了差不多參考數據,提高伊犁谷地地質災難研究程度。(4)對伊犁谷地要緊災難種類黃土滑坡與坡體地質結構有了進一步認識,黃土滑坡要緊發生在上覆黃土的基巖結構的坡體和黃土下為砂礫石、第三系有泉水出露(或局部含地下水)的坡體上。(5)本次工作加強了評估對象的調查,并建立空間數據庫,一是地質災難評估的需要,二是使其成果能更好地為當地地質災難防治治理應用。9.重點地區風險評估示范研究;1.全國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現狀研究進展到目前為止,全國地質災難危險性一級評估報告收集了832份,其中2004年3月-2006年6月的報告105份。現已差不多完成了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歸類。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風險性評估示范研究進展(1)依照風險性評估國內外的研究,確立了衢州市衢江區風險評估示范技術路線,確定了衢江區風險評估分為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價和風險綜合評估三個部分。收集了相關研究所需的基礎圖件和社會經濟屬性等相關資料。(2)基礎圖件的校正、配準與制作要緊完成了對地質圖、高程圖、土地利用圖、降雨等值線圖的校正于配準,統一了比例尺,統一了地圖參數;對圖件進行進一步處理,制作了衢江區坡度圖、地質斷裂線緩沖區圖。并依照這些基礎圖件的屬性按照一定的標準分不進行評分賦值。以500×500米為單元生成衢江區全區的評價圖元,并將地質圖、降雨圖、坡度圖、斷裂線緩沖區圖、土地利用圖等地理圖件的屬性分值給予評價圖中(3)衢江區危險性評估工作開展通過因子分析法對衢江區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的因子進行分析,得到了各評價因子的權重值。依照權重對全區7448個評價單元進行了計算,得到衢江區全區范圍內500×500米每個評價單元的危險性評估值。并依照各個單元的危險性評估值進行了分級評估。初步得到了衢江區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圖。(4)地質災難點的調查另外,依照野外地質災難小流域調查,得到了衢江區地質災難的分布位置、規模、歷史災情等情況,以及地質災難隱患點的差不多情況,同時完成了地質災難及隱患點的分布圖的制做。(5)土地利用、社會經濟屬性的調查依照衢江區土地利用現狀,得到衢江區房屋建筑物的分布位置及規模圖。并依照當地房屋建筑成本進行計算。得到了衢江區房屋建筑成本分布圖及其相關屬性。11.《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標準》和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收費標準;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收費標準的進展。本收費標準收集全國數千份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項目的收費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實地調研,最后編制完成。目前,《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收費標準》已完成了初稿的編寫,征求意見稿已完成修改工作,已上報發改委,由發改委組織各方面專家討論、定稿、然后付諸實施。地質災難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的修編工作進展。本次技術要求的修編工作將在2003年公布的69號文的基礎上,將依照收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已編寫各省市技術要求,并廣泛聽取各地地質災難評估專家的建議以及實際工作遇到的問題等等,對有關章節進行適當的修改,同時在原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增加地質災難經濟損失評估章節。12.武漢市地面塌陷災難調查與監測預警;圍繞項目總體目標及2006年工作任務,項目組在充分搜集前人資料的基礎上,開展了地面調查、物探、動態監測等工作,通過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法學概論的知識整合能力與試題及答案的關系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備考方法試題及答案
- 復雜系統分析與建模的基本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歸納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考試全程復習流程試題及答案
- 福建省龍巖市2025屆數學八下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信息技術使用規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題庫【歷年真題】及答案
- 戰略變更與風險管理的最佳實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前沿科技風險試題及答案
- 房地產交易律師見證書范文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歌曲《世界贈予我的》
- 消費心理學-理論、案例與實踐-綜合練習題及答案
- 《深度解析張旭課程》課件
- 【重慶】2024年度重慶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正式版
- 測繪設備投入計劃
- 2025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范文分享
- 2025年度新能源充電樁建設運營合同意見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課件
- 漁業船員安全培訓課件
- 2024年北京東城中小學教師招聘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